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184节

  夜风一吹,小舟摇曳。照之前的经验,他的腹痛半个时辰就能止住。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他的小腹似有哪吒闹海。疼的他脸色苍白,哀嚎不断。

  管家问:“老爷,要不要上岸给你寻大夫?”

  赵文华没有说话,发了疯似的用手去揉肚子。力道之大,宛如一个受了丈夫气的经年老厨娘在揉面团。

  管家失声大喊:“老爷,不要再揉了。”

  话音刚落,只听得“噗嗤”一声,赵文华的腹部鲜血横流。

  管家连忙上前,摇了摇赵文华的肩膀:“老爷,老爷!”

  赵文华没有回答。

  管家用手一探赵文华的鼻息,哪里还有呼吸?好家伙,大明工部尚书揉肚子,硬生生把自己给揉死了!

  《明史》载:“文华故病蛊,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赵文华,嘉靖八年进士。为官颇有贪名。然其有识人用人之明。浙直总督胡宗宪、凤阳巡抚唐顺之,皆由文华引荐于严嵩。

  赵文华死后,给事中罗嘉宾查明其贪污九边军饷实证,总数为十万四千两。

  嘉靖帝勃然大怒,命锦衣卫籍其家,家产尽没。

  嘉靖帝又下旨:“抄没罪官赵文华家产,乃是此獠于工部贪墨财富。九边十万四千两军饷不在其中。”

  “自古父债子还,祖债孙还。命赵文华子孙充军代赔九边军饷。”

  说句后话,万历十一年时,嘉靖帝的好大孙万历帝读《世宗实录》,看到了嘉靖帝的这道旨意,于是派内宦核算赵文华子孙赔饷数目。

  内宦一番核算,离赔够还远得很。

  万历帝牢记皇爷爷教诲,一定要赵文华的子孙继续赔。要么赔光,要么死光。

  赵文华的这笔账,他的子孙一直还到了崇祯十七年,整整还了八十五年。

  此事创造了华夏史书中家族偿还国家欠款最长时间记录。

  严嵩府邸书房。

  严嵩的面前摆着嘉靖帝的一封手书。

  嘉靖帝在手书中质问严嵩,为何得仙酒自用不献上。

  严嵩沉默良久。

  严世蕃道:“爹,我觉得赵文华的死有蹊跷。让老罗查一查?”

  “怎么可能揉肚子把自己揉死?还揉得脏腑崩出?”

  严嵩抬起头,看了一眼严世蕃:“查清他是如何死的又能怎样?”

  “皇上已动了倒严之心!先查办九边严家官,又严惩赵文华。这只是倒严的前奏!”

  严世蕃愕然:“倒严?父亲您多虑了。皇上怎么可能倒严?这么多年了,是咱严家站在台前,为皇上遮风挡雨。”

  严嵩骂道:“糊涂啊!天子乃是龙种。京畿起风雨,皆是皇上呼风唤雨。”

  “不过话又说回来,倒严怕也没那么容易。”

  严世蕃道:“爹,我全明白。只要东南的胡宗宪稳住神,别把倭寇剿干净。那咱家就倒不了。”

  “只是那胡宗宪似乎不怎么听您老的话。我是怕他这山望着那山高,背信弃义转投裕王、徐阶那边。”

  严嵩道:“胡宗宪是厚道人,绝不会背叛严家。你们工部掌天下河务。你去一趟江南,视察江南水利。”

  “顺便见一见胡宗宪。把话跟他说清楚。倭患根除之时,便是他胡宗宪身死人手之日。”

  严家为了自己的权势,对抗倭的态度从全力支持变成了暗中阻挠。

  且说林府之中。

  林十三听说赵文华揉腹而死的消息后震惊不已。

  张伯给他倒了一杯茶:“你怎么脸色发白?”

  林十三道:“我没想到,赵文华竟死了!死的如此之惨。他是我设计作扣害死的啊。”

  张伯劝林十三:“错,害死赵文华的不是你。而是他的贪心。”

  “他若做个清清白白的好官,不贪污、不纳贿、不弄权。谁能这么容易就置他于死地?”

  “再有,即便他是因你而死,你也是为民除害。”

  林十三听了张伯的话稍感安慰:“我本以为,撺掇他向皇爷献百花仙酒。最多断了他的入阁之路。内阁会少一个贪官。”

  “没想到他竟因此而死。”

  张伯道:“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想不清楚?皇爷想让他死,并非因百花仙酒一事。而是皇上想压制严党,欲断严嵩的左膀!”

  “你无需自责。朝堂如棋盘,你只是一颗棋子而已。不是你吃了对方的子,而是棋手所为。朝堂的棋手,在永寿宫呐!”

  六个月后,嘉靖三十八年,腊月二十八。

  京城百姓正在喜气洋洋的迎接新年。

  狗瘠薄胡同的林家老宅也是热闹万分。仆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帖春联,挂彩绸。

  林家人过年都是在老宅里过。

  几个边军服色的人进了老宅。为首的人是李成梁的心腹爱将查大受。

  查大受见到林十三纳头便拜:“末将查大受,见过林传奉。”

  林十三笑道:“快快请起。你可是稀客啊,怎么进京了?”

  查大受答:“末将此次进京,是受李参将之命,到兵部考功司领险山千户所今年的考评公文。顺道来给林传奉送节礼。”

  “没什么稀罕东西,都是些险山特产,兽皮、蜂蜜、山参之类。”

  林十三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替我多谢李参将。”

  林十三热情的请查大受吃了个饭。席间查大受随口提起,因夹古部落颇为驯顺。故李成梁提请兵部,给了夹古部落一个百户所的编制。

  福润年老,将百户之职推让给了儿子觉昌安。

  林十三皱眉:“给女真人军户编制?不妥吧?”

  查大受道:“兵部已经批了。公文里还夸我们李参将会办事。以前朵颜三卫不就是外族加入明军的先例嘛。”

  就在此时,饭厅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林十三,恭喜啊!”

  是指挥佥事朱希孝。

  林十三连忙迎了出来:“朱爷,您怎么大驾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请恕罪。”

  朱希孝道:“我来给你贺喜。你高升千户了!”

  林十三一愣:“升千户?”

  朱希孝笑道:“昨日皇爷开恩传下口谕,赐锦衣卫一批试百户晋百户,副千户晋千户。”

  “我在北镇抚司举荐升迁的名单上填上了你的名字。”

  “林千户,恭喜!”

  朱希孝是裕王府的人。林十三替裕王府扳倒赵文华。晋升千户之事,乃裕王府报之以李。

  (《黑熊记》终)

第190章 寒冬垂钓

  锦衣卫晋升有三个台阶最难上。

  一是堂贴校尉转在册校尉。一旦在册,就会成为正儿八经“锦衣卫的人”。每年转在册的员额不超过三个。

  二是总旗晋试百户。试百户,见习百户也。只要不犯大错,过几年便能转正成为百户。这辈子就有了受赐飞鱼服、绣春刀的机会。

  三是副千户升千户。许多精明强干、立功无数、流过汗也流过血的锦衣卫才俊,一路高升到副千户便停滞不前,直到白头。

  林十三自嘉靖三十四年初秋至嘉靖三十八年腊月,短短四年光阴便从堂贴校尉连跳七级,越过了三个最难越过的坎儿。

  他家的祖坟.可能被人埋了火药桶炸上了天。

  朱希孝笑道:“本来陆都督说你升的太快,再升千户恐让卫中袍泽不服,寒了他们的心。”

  “是我不惜得罪陆都督,拼了命也要将你放在晋升名单上。”

  林十三不含糊,跪下“邦邦邦”三个大响头:“卑职多谢朱卫堂提拔!”

  朱希孝笑道:“罢了,起来吧。我还得回家预备给京中各勋贵送的节礼呢。先走一步。”

  林十三连忙挽留:“请朱卫堂赏光,在寒舍吃一顿便饭吧。”

  朱希孝笑道:“不了。大年下的,国公府那边事情多。等过完年我再来讨杯酒喝。”

  朱希孝说的倒是实话。他是成国公朱希忠的弟弟。朱希忠多病,国公府一应事务全靠他操持。

  快过年了,国公府的琐事多的很。

  朱希孝走后,林家人和查大受走了出来。

  查大受拱手:“恭喜林千户高升!”

  林有牛把嘴都笑歪了:“嘿嘿,乖儿子。我打小就看你脸上颇有气相,是做大事的人,且有大富大贵之命。”

  “这下好喽。副千户升成千户。跟驯象所的常爷都平起平坐了。”

  碧云似乎是想逗逗林十三。她向林十三行万福礼:“恭贺夫君高升。”

  小妾芸儿见状,亦行万福礼:“贱妾恭贺夫君高升。”

  林十三急眼了:“碧云,你若这般,咱们就不是共过患难的原配夫妻了啊!”

  虎儿问王小串:“姐姐,千户是不是挺大的官?”

  王小串连忙点头:“对对,是挺大的官。”

  虎儿问:“有多大?”

  王小串答:“怎么也得像西瓜那样大吧。”

  侍女怀中的福儿听到“西瓜”俩字,伸出一双粉嫩的小手,嘴里“咿咿呀呀”。

  三个孩子的对话让一家人忍俊不禁。

  下晌,林家的亲家,严府管家严年来到了狗瘠薄胡同老宅。

  林十三父子连忙迎了出来:“姻翁,我刚要去给您家里送节礼呢。赶巧您就来了。”

  林有牛笑道:“亲家。你可好久没来我这里了。我这新得了二两狮峰龙井,泡给你喝?”

  严年笑道:“好啊。”

  林十三做了个“请”的手势:“姻翁,请。”

  严年却道:“我跟你爹喝茶就是。你去找小阁老吧。”

  “小阁老在永定河边钓鱼呢。都半天了也没鱼咬钩。让你过去助阵。”

  林十三惊讶:“年根底下寒冬腊月的,小阁老在永定河边钓鱼?这么冷的天鱼也不开口啊!”

首节 上一节 184/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