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51节

第83章 母后,不管是谁,杀人偿命

  乾清宫。

  会昌侯跪在大殿上,进来之前,他就想好了借口和说辞,这会儿忙不迭的诉起苦来:

  “陛下,关于小儿不慎致人死亡一案,实属……冤枉至极。实乃马夫私下饮酒,致使马车失控狂奔,小儿亦在此事中受伤。”

  “臣对小儿管教素来严格,他实为孝顺且懂事的孩子。老臣膝下仅此一子,今却被那车夫所累及。臣愿赔偿一切,承认过错,恳请陛下大发慈悲,救救老臣的儿子。”

  “此纯属意外,那老者亦是横穿街道,加之车夫酒后脑子不清晰,才最终导致此悲剧。臣愿亲赴襄王府,以示赔罪之心。”

  他噼里啪啦,诉说着自身的不易,描绘着儿子的憨厚老实,以及自己为大明江山所付出的辛勤与忠诚。

  朱祁镇坐在御座上,只是沉默着,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他的表演。

  会昌侯仍是不知趣的继续说,说着自己的委屈。直至良久之后,他才察觉到氛围的异常,因陛下始终未发一言。

  他缓缓抬头,正与陛下的目光相遇,那眼神冰冷而锐利。

  这一刻,令人恐惧的沉默。

  朱祁镇缓缓起身,踱步至会昌侯面前,仅吐出四字:“杀人偿命!”

  言罢,他拂袖而去。

  跪于大殿的会昌侯,只觉一股寒气自脊椎直冲头顶,双手开始颤抖,继而全身微微战栗。

  恐惧!

  一股令人绝望的恐惧从心中升起,他突然意识到,这个陛下比他想象的要强大。陛下就如一把寒光闪闪的刀,带着凌厉无匹的杀气,不是他所能敌的。

  ……

  朱祁镇来到了文华殿。

  内阁大臣们正在处理政务,他招呼了一声,让他们各自忙各自的。他叫上了杨贵芳,走出了大殿,在廊下慢走。

  “会昌侯的事,你知道了吧?”朱祁镇问。

  杨贵芳微微一笑,答道:“臣已经知晓此事,想必是陛下的妙计吧?此番终于把会昌侯这个老狐狸引入了圈套。”

  朱祁镇摇了摇头,道:“这并非朕的计策,而是郕王的谋划。几乎整件事情都是他在幕后操控的。不过,朕总觉得还不够,若逼得太紧,会昌侯恐怕会舍弃自己的儿子。”

  杨贵芳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臣倒是可以助一臂之力。会昌侯的侄子孙连,是个心思活络的人,前两日臣还与他一同饮酒呢。”

  “你打算怎么做?”朱祁镇好奇地问。

  杨贵芳靠近朱祁镇,低声讲述了他的计谋。朱祁镇听后,双眸闪烁着光芒,赞道:“你小子,也够狠毒的,将来必定是个毒士。不过,朕很喜欢!”

  “呃,臣本就性情冷漠,陛下莫怪。”杨贵芳解释道。

  “朕懂,你修的是修罗道嘛。”朱祁镇似乎毫不在意,心中反而更加看重杨贵芳。他认为此子虽与于谦同样才华横溢,但于谦守规矩、有底线,而杨贵芳则是不择手段之人。

  “就按你说的办。”朱祁镇哼了一声,期望道,“希望这次能把会昌侯彻底打趴下。”

  “臣定当竭尽全力。”杨贵芳躬身拜道。

  朱祁镇交代了几句,心满意足的走了。

  ……

  郕王府。

  后花园,朱祁钰正与钨行道对饮。朱祁钰放下酒杯,道:“太后今天找我了,那是疯狂暗示啊,要本王帮她!钨先生,一切都被你料中了。”

  “太后与陛下争,王爷你在其中就游刃有余。”钨行道一笑,“不过,不能让太后垂帘听政了,只有那样,王爷你在朝堂才更无可取代。”

  朱祁钰点了点头,亲自给钨行道倒一杯茶,问:“钨先生,这一次,能利用会昌侯拉下太后吗?”

  “难!”钨行道摊手,“不过,能够拉下太后的得力助臂,目的已经达到。”

  “多亏了钨先生你。”朱祁钰笑着举杯。

  钨行道饮了一口酒,放下酒杯,正色道:“如今朝堂之上,太后与陛下相争不下。未来之局,当形成太后、陛下与王爷你三足鼎立之势。此路艰难,王爷在其中更需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朱祁钰颔首微笑,自信满满地道:“本王有钨先生辅佐,犹如得诸葛孔明再世,何愁大事不成?本王等得起!”

  ……

  黄昏。

  双喜来到乾清宫拜见皇帝陛下,说太后请陛下用晚膳。朱祁镇嘴角微扬,心中猜测,太后肯定是为了会昌侯儿子的事。

  他跟着双喜来到坤宁宫,见太后今日穿着一袭素雅长裙,但难掩婀娜的身姿,气质雍容华贵。

  “儿子拜见母后。”朱祁镇恭敬一拜。

  “坐下用膳。”太后招了招手。

  朱祁镇看着满桌子的美食,有些不敢下手,怕有毒。不过,他刚刚注意到太后动过的两道菜,也就从容的吃那两道菜。

  “母后,会昌侯儿子孙振撞死了人,还是襄王叔的袍泽。”朱祁镇主动提起,“哎,襄王叔是个出身军武的王爷,尤其看重袍泽之情。朕今天已经被他喷了一脸吐沫,头疼的很啊。”

  太后表情十分平淡,语气也很淡然:“这有何难?依律处置便是!”

  “可那毕竟是母后你的侄子,算起来,跟朕还是表兄弟。”朱祁镇苦笑,“能救他一命,朕自然会救。”

  “那还不是陛下你一句话的事?”太后挑眉。

  朱祁镇一愣,而后抬眼道:“母后,杀人偿命啊!”

  太后手微微一顿,面若寒霜笼罩,冷冷道:“很好,陛下能秉公处理,本宫甚欣慰。以后碰到事情,都希望陛下能如此秉公办之。”

  “那是当然!”朱祁镇严肃道,“朕不是才赐死两个皇叔么?朝臣们都说朕无情呢,可朕不在乎!”

  真不在乎!

  特么,又不是我亲叔叔,我在乎个毛线?

  “母后,你若是相救那表哥,你下旨呗?”朱祁镇摊手,“毕竟,母后的金玺,比朕的管用啊。”

  “本宫是公私不分的人吗?”太后冷问。

  “当然不是!”朱祁镇一笑,“大臣们,还有民间百姓,都称赞母后的贤德,你肯定不能为了救自己的侄子,而公私不分的。”

  太后美眸寒意更甚。

  ……

  Ps:明天中午12点上架,兄弟们,求首订啊,10章起(可能会有些延时)。

第84章 上架感言

  兄弟们,今天中午12点上架,会一次放出10章。

  求首订,求首订,求首订!!!

  上架之后,一般都会保持每天万字更新,恳请大家多支持啊。

  最近看奥运,内心斗争挺激烈的。

  写毛书啊——看射击——卧槽,金牌了——写毛书啊——看跳水——又是金牌——写毛书啊——看游泳——爽——写毛书啊——看乒乓球——气死我了——看个球啊——还是写书吧!!

  房门已经锁死!!

  从明天起,做一个合格的写书人。

  码字,码字,还是特么码字。

  从明天起,关心情节和逻辑。

  我要写尽人间烟火,也描摹历史沧桑,

  不再让主角无故愚蠢,情节断片似云烟。

  我要构思精巧布局,让每一章都紧密相连,

  从明天起,我要和拖延症说再见,

  每日更文不间断,就像呼吸那么自然。

  我要学会倾听批评,哪怕言辞锋利如剑,

  我要让我的笔下世界,既有欢笑也有泪滴,

  不再是一味洒狗血,或是无脑玛丽苏剧。

  我要让角色鲜活起来,拥有自己的灵魂和脾气,

  从明天起,做一个有态度的写书人,

  不为流量折腰,不为名利失了本真。

  ……

  什么?决赛开始了?写毛书啊。

  中国队,加油!!

第85章 朕的大明朝还有利剑吗?

  暮色四合。

  朱祁镇用过晚膳后,待在乾清宫,觉得闷,就溜达着来到了翰林院。他见翰林院还亮着烛光,便大步走了进去。

  太监们要跟着,他冷眼一瞥,让他们在外候着。做了皇帝后,只要不是微服出宫,后面总是跟着一群太监和宫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在宫中的一举一动,都是要有记录的。

  他步入翰林院,发现其中一个椅子上点着蜡烛,刘定之正埋头奋笔疾书,似乎正在专心抄写着什么。抄写完毕后,他左手捧着书仔细检查,右手则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个冷馒头,准备蘸酱食用。

  可是,由于他太过专注,竟未察觉自己误将墨汁当作酱料,一口咬下,满嘴都是黑色的墨汁,他却依然浑然未觉。

  朱祁镇目睹这一幕,不禁哑然失笑。

  刘定之听到笑声,猛然抬头,惊慌失措,连忙起身跪拜道:“臣刘定之,拜见陛下。”

  “起来说话。”朱祁镇抬了抬手,“你怎么在这翰林院?朕跟于谦说,把你放在他身边啊。”

  刘定之连忙拜道:“臣本是在于少保的军中,最近才入的翰林院。于少保说臣的学问,还是做文官比较有用。”

  “那就听于少保的。”朱祁镇目光扫过桌子上的本子问,“你这抄什么呢?这么晚了,还不回去?”

  刘定之依旧有些紧张。

  他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成功告倒了一个藩王。不仅如此,他还当上了官,这是他进京之前不敢想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陛下,他心中无比感恩。

  ……

  “臣在抄刑部的卷宗。”刘定之恭敬的站在一边道,“刑部从翰林院借人办差,臣对朝堂所有事情都不了解,只能格外用功学了。”

  朱祁镇面色疑惑:“你是对刑名有兴趣?”

  刘定之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那也不是,说实话,臣做了官后,发现自己是什么都不懂啊。在翰林院抄抄写写,后来被借调到户部抄写各地赋税记录,现在帮刑部抄卷宗。臣以前读的那些书,做过的文章,那是一点都用不上啊。所以,臣决定从头学起。”

  朱祁镇听出了刘定之对翰林院差事的不满。若在以往,他或许也会认为这些抄抄写写的工作毫无价值。

  然而,他现在的想法已有所不同。他意识到,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自有其深意所在。于是,他摊手一笑:“你说要从头学起,这非常好!不要小看这翰林院的抄抄写写,等你熟悉了朝廷的法令、钱粮、刑名等事务,将来出去做官时,便不会被胥吏所糊弄,也不会被刁民所欺。”

首节 上一节 5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