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见状,心中大悦,知此番接见,已收拢人心,稳固边疆。他挥毫泼墨,御笔亲书“永结同好”四字,赠予西北首领。
并且,他宣布,在西北增加十五个卫所,选当中的十五个人担任首领。同时,他承诺,大明与他们各部通商。
朱祁镇的目的很简单,这些人回去,西北多了十五个卫所,跟现在的关西七卫同等级别。如此,他们绝对会内斗。
而他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些金银赏赐,还有就是赏一些虚名。这里面要是有人能解决那正统皇帝,他都能赏一个西北王。
反正,以后再收拾他们就是。
……
朝廷很隆重的迎接西北各部的首领,给了他们大国使臣的待遇。朝廷还专门为此举办了宴会,给足了西北诸部首领面子。
相比朝廷的热闹,太后却低调的驾临英国公府。英国公已经很久没有顾问朝政军务了,一直在家养病。
听到太后驾临,英国公亲自迎接。太后看到白发苍苍的英国公,轻叹:“你现在是太国丈,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老臣先是大明的臣子,然后才是皇亲国戚。”英国公拜道。
“好了,起来说话。”太后抬了抬手,“本宫听贤妃说,你们家院子有一片翠竹,你带本宫去看看。”
“是!”英国公起身。
太后朝身后挥了挥手,示意宫女和太监们别跟着。英国公领路,带着太后进了后院。小太监曹铉目光跟随,可也不敢上前了。
他是曹吉祥收的义子,当然想知道太后与英国公谈了什么,他好上报曹吉祥。曹铉心中有些疑惑,不是说英国公病了么?看上去,不像是病了的样子啊,精神矍铄啊。
太后与英国公在后院聊了半个时辰,这才回宫。
……
黄昏。
朱祁镇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坤宁宫。
太后端庄的坐在桌案旁,双手交叠,轻放在双腿之间,冷艳温婉,那双漆黑的美眸在看到朱祁镇的瞬间,眸光微闪,声音温婉轻柔:“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这儿才是家啊。”朱祁镇坐下,伸手揉着眉头。
太后秀美精致的脸颊浮现出一抹笑意:“你召西北诸部的首领,是为了分化关西七卫?”
朱祁镇继续揉着眉头,道:“是,关西七卫若是连成一片,上下一心,对朝廷来说不是好事。朝廷应付一个也先,已经够吃力了。东南还有倭寇,西北就更不能乱了。”
太后缓缓点头,不再继续问。
朱祁镇睁开眼,端着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随口道:“你今天去看英国公了?老国公身体还好吧?朕也该去看看他的,他不但战功赫赫,现在还是朕的太国丈。”
太后美目一柔,低声应了一声:“老国公还是那些老毛病,战场上留下的老伤,好是好不了,太医说只能养着。”
“漠北也先蠢蠢欲动,朕渴望如老国公一般的将帅啊。”朱祁镇叹息一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太后起身,走到餐桌旁坐下,“吃饭吧,不谈政事了,免得你又生闷气。”
朱祁镇走上前,在她对面坐下,摊手:“我哪里生闷气了?是你阴晴不定,我怕说错话,又惹你不高兴了。”
太后冷艳妩媚的眸子一瞪:“我哪有!”
朱祁镇无奈耸耸肩:“好吧,你没有,不吵了,我们安静吃顿饭,好吧?”
落日余晖洒下,两人低头吃饭。
……
吃完饭,已经是暮色四合。
“朕还要去文华殿看看。”朱祁镇起身。
“你也不用事事亲为,你是皇帝。”太后抬起双眸,提醒。
朱祁镇无奈的语气:“今夜是王阁老当值,他都快八十了,朕可不得去陪陪他。”
他大步而去,太后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天黑后,冷风呼啸。朱祁镇没有坐轿子,自己走到了文华殿,看到王直坐在桌案前,身旁已经放了一个火盆。
“王阁老。”朱祁镇喊一声。
王直见到是皇帝陛下,连忙起身,就要拜。朱祁镇上前扶住了他,一笑:“不必了,怕你把朕磕死。”
“陛下瞎说,臣子跪陛下,陛下受得起。”王直一笑。
朱祁镇让王直坐下,自己却站着。王直有些许的拘谨,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之前,他面对年轻皇帝,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以前,在乾清宫,他都会有座,在那坐着,也不会拘谨。近来,看到皇帝,居然拘谨起来了,或许是因为皇帝陛下越来越有圣君之姿。
“阁老,你老家是哪里?”朱祁镇随口问。
“江西泰和。”王直眼中满是回忆,“不过,老臣已经几十年没回去了,老臣家里,也是有百亩地的呢。”
朱祁镇一笑:“还是个小地主。”
王直说话很慢了,道:“也不知道那些不肖子孙会不会把地荒废了,老臣还想着回乡后,能亲手种些瓜果。”
朱祁镇嘴角微扬。
第143章 太后你突然这么温顺,我把持不住啊
这些天,每天早上看到那浓霜,朱祁镇就想起这些老臣。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王阁老,他直接道:“阁老,朕可以放你归乡了。”
王直抬头,对上了朱祁镇那真诚的眼神。朱祁镇一笑:“朕不是要贬你啊,朕赐你荣归,回去享几年清福,含饴弄孙。”
“陛下~”
王直沉默好一会儿,眼中含泪,“老臣……老臣遵旨。”
朱祁镇坐在他对面,面上带着微笑:“阁老,朕赐给佃户五百家,回去后,也要给朕上折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提醒朕不要犯错。”
“老臣家里的地足够了,请陛下收回赏赐。”王直眼中泪花浮动,这时候看着皇帝,像是在看家中的一个晚辈,“陛下,老臣回乡,唯一想念的就是陛下了。陛下,你还年轻,老臣期盼着大明在那你手上中兴啊。”
朱祁镇本想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来一场庄严的谈话的,结果,被这老头给整感动了。他感觉到了王直的真诚。
“陛下,臣要走了,就给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王直一笑。
“嘿,以前对朕还是说了许多假话咯?”朱祁镇笑道。
王直似乎放松了许多,道:“倒不一定是假话,都经过臣三思后说的,满朝的大臣对陛下,应该都是这么说话的。”
朱祁镇摊摊手:“所以朕难啊,天天跟你们内耗去了。”
王直微微含笑,沉默了一会儿,道:“陛下,你跟太祖很像。太祖狠贪官,杀伐果决,他想要世界按照他的规则来,那就太平了。”
“朕没那么自信,并且,太祖也高看自己了。”朱祁镇一笑,“在历史规则面前,太祖也渺小的很,是个失败者。”
王直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继续道:“陛下,其实臣想说的是,你是少有的真心为百姓想的皇帝。这一点,古之圣君或许都比不上。正因如此,陛下你未来困难重重。老臣是帮不了你了,陛下,你要小心啊。”
朱祁镇有点懵:“朕难道还会有危险?”
“皇帝难道就没有危险了吗?”王直认真道,“陛下啊,有一点你可以学太祖,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人,作为皇帝,你是用人。”
朱祁镇:“!!!”
这老头像是话里有话啊,一个历经四朝的老头,肯定不会是随便说说的。你就不能说直白点?让朕猜?
“陛下,臣走后,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王直道,“按说臣这时候推荐人,是犯了大忌,不过,老臣还是要为国举贤。”
朱祁镇摆摆手:“朕希望你推荐,你举荐谁?”
王直沉声道:“商辂。”
……
翌日,乾清宫。
朱祁镇召见了商辂,一想到这个老怼自己的大臣要成为内阁首辅,他就有些犹豫了。难道以后朕每次都要和他互怼?
但是,昨夜王直说了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很明显,王直期待他这个皇帝成为李世民那样的圣君,而商辂就是他的魏征。
“王阁老要告老还乡了。”朱祁镇道。
“臣知道,他也该告老还乡了,臣都担心他那天突然死在御道上。”商辂道,“那就出大事了,将来史书记载,当朝首辅死在上朝的路上,陛下你脸面也无光啊。”
朱祁镇:“!!!”
你特么真会说话,咋谈话还没开始,朕就来气了呢?
“他推荐你来当首辅。”他盯着商辂道。
商辂抬头,目光清澈:“他很有眼光!”
朱祁镇:“……”
朕不仅来气,朕现在还想抽你。
“陛下,经过了这么多事,臣也不是当年的臣,陛下更不是当年的陛下了。”商辂面色极其认真,“臣为首辅,或许会不断进谏陛下,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但是,臣可以保证,臣心中的陛下,唯有陛下你啊。”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但是朱祁镇听明白了。
商辂继续道:“还有,陛下,臣之前有多反对新政,之后,更会加倍支持推行新政。臣现在明白了,陛下你是真心为百姓着想。这样的皇帝,千百年来,能有几个?臣碰到了,是臣的福分……”
“打住打住!”朱祁镇挥手,“再说下,就肉麻了。”
“陛下,臣的情绪刚上来,你让臣说完啊。”商辂急了。
“内阁首辅就是你了,好吧?别说了。”朱祁镇扶额,“你组织一下,我们好欢送下王阁老,让他开开心心荣归故里。”
商辂恭敬的一拜:“臣遵旨。”
……
送走商辂,朱祁镇单手撑着脑袋沉思。如今的内阁,还有六部,他几乎都能掌控了。朝堂上还有两个人需要处理,那就是郕王和成国公。把这两人弄走,朝中大臣就算再党争,那也是在他这个皇帝的控制之下。
“陛下,礼部尚书胡大人求见。”曹吉祥来报。
“快请。”朱祁镇挥手。
没一会儿,胡濙上殿来了,朝着朱祁镇跪拜:“臣胡濙,参见陛下。”
朱祁镇抬手:“平身,起来说话。”
哪知道,胡濙没起来,满是皱纹的脸还带着怨气,道:“陛下,你都准王直那老头告老还乡了,为什么不准臣?老臣比他还大四岁呢。”
朱祁镇一头黑线:“可你比他精神啊,礼部事情又没那么多。”
胡濙似乎更气了,表情十分倔强,又带着老小孩的可爱,道:“陛下,你今天不准老臣告老还乡,老臣就不起来了。”
朱祁镇无语,起身走到他身边,道:“王阁老可是给朕推荐了合适的人,朕这才同意。你走了,谁来管礼部?”
“这是陛下你的事啊,跟老臣无关。王老头犯忌讳,朝堂用人,陛下你一言而决,哪轮得到我们说话?”胡濙理直气壮道。
“你少来!”朱祁镇瞪眼,“从朝廷道地方,多数官员都是你们这些大臣举荐的。这会儿,你跟朕提犯忌讳?”
胡濙眉头紧皱,他本来是要举荐商辂为礼部尚书的,哪知道,被王直抢了先,推荐商辂为内阁首辅了。
“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胡濙道,“就是都察院的都御史杨善,这人合适。”
朱祁镇知道这个人,也是个嘴炮,比商辂还能怼人。当时在朝堂上,杨善狂怼吏部尚书王文,把人怼进了大狱。
……
坤宁宫。
郕王朱祁钰先去见了自己的母亲太妃胡善祥,而后来坤宁宫拜见太后。他虽然是亲王,但也不能随意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