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奴是唆都的儿子,元史里面专门有传,和前述的完颜谒只里都极受忽必烈赏识。在鄂州时,就是他统帅精甲,横击夏贵之兵,打垮了宋军的心气。
因为姜才等数百骑的卓异表现,一时间伯颜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陆上。毕竟在他想来,元军跳帮获胜,只是时间问题。
等下属来报说第一阵跳帮的战不利之后,他下意识的就令第二阵继续上。宋军水军少说也有数千人,五百人去杀,刀砍钝了都杀不完,那自然要添派后继。
于是又有六百多人,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乘坐小船,向前冲去。
“留后,你看那船上。”到了这会儿,城上的初九也发现宋军船队的离奇之处了。
元军的精锐甲士像是凭空消失一样,跳上宋船,一眨眼就没了。后面的文跳,一眨眼又没了。前后相继,比街上下馄饨进开水锅那场面还激烈。馄饨下了开水锅,他好岁还浮起来,元军精甲跳上了宋船,就凭空没啦。
“什么?”视线好容易从姜才、李大他们那一丛精骑的身上挪开,张巡转头到水上。
此时夹在出城宋军和援粮宋军之间的元水军小船已经瓦解,宋船又开始前进,但是元军并不死心,从运河两侧的小河汉里派船出来跳帮。可跳帮是跳帮,
光见跳,没见帮。仿佛手拉手一样,人就原地落水了。
猛地擦了擦眼睛,又把身子往前倾,张巡终于看出点门道来,这船上是翻板啊。好简单,却又好实用的机关。
据说后世考古的那些大墓里面,就经常布置这样的机关,翻板下的陷阱里偶尔还能发现几百年前的盗墓贼户体呢。
“好啊,好啊,好啊!真是好啊!”张巡不拍大腿了,开始拍城墙,没拍两下手掌疼,只能揉著手叫好。
等元军派了三拨人去夺船,还是没有传来夺船成功的消息,伯颜才吃过味来。满打满算,这都派上去一千七百多精骑了,怎么还没杀穿宋船,夺取援粮?
左右的将校刚刚都在看精彩的斗将,百家奴已经和姜才、小李缠斗到了一块。手中的大枪舞的像游鱼,和姜才杀得难解难分啊。
这会几终于有个从河上跑回来的元军将校,直说宋船上有机关,天色又昏暗,很多人瞧不清楚,跳上去就落水啦。
竟有这等事?
伯颜转头再看宋船,船上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厮杀,只是在同岸上的元军对射,一千七百多精骑,人呢?人呢?人呢?
即便是三军元帅,国家宰相,伯颜也不能想像一千七百多最精锐的披甲重骑兵,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部消失。
换个别人来,心志不坚定的,当场就呕血啦,
也就是伯颜,还没气死,但也怒从心头起,立刻下令对著宋船发射火箭。留在身边的总预备队也全部押上,务必要全歼在岸上的宋军步骑兵。
可天不遂人愿,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三两句话的功夫,原本还能瞧见一线天的边际登时就暗了下来。等传令招呼诸军继续作战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而宋军也已经冲到了环壕外一二百步的距离,环壕里立刻张起火来,涌动的宋军纷纷向火光出前进。元军士卒则是缓缓脱离和宋军的接触,正常情况下,不论那支军队,都会极力避免夜战。
等伯颜继续作战的军令传来,连百家奴都架开了姜才和小李,感叹小李刚刚那一,打得我铁枪上都一个豁。
第170章 170.朝廷竟有反攻策
这会儿再放火箭,属实是来不及了。虽然有枣没枣得,先打三杆子,可光三杆子,也没法把宋船给点著啊。
等城上的宋军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几如雷动,伯颜就清楚的知道,今天这事不成了。一切的原因都出在夺取宋军粮船上,如果正常夺了船,就没有这么多的事了。
不过现在与其纠结粮船进城,不如纠结丢了一千七百精锐铁骑的事吧。
如果算上警戒部队,和其他陆战部队的损失。单单今天这两个多小时的损失,就超过了两千人。先前攻一天的城,都死不了三百人,稍微野战两小时,就死这么多,得心梗。
反倒是常州城内,虽然没有条件张灯结彩,可是那热闹的劲头,真就比过年还强。满城的百姓涌到运河岸边来看刘师勇等援军,若是城内外交通便利,这会儿就得大姑娘小媳妇往刘师勇的脑袋上抛花了。
张巡也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还真就有援军,更重要的是援军居然还进了城不仅进了城,还带了东西进来。
都是啥啊?
五万斛粮食,一万匹麻布,以及十万双草鞋,
一听是这些东西,姚就道来得正好。他现在管理辐重后勤,粮食城内还不缺,麻布倒是越多越好,因为前头制作长牌耗费了不少布匹。至于草鞋,好东西啊。虽然这玩意儿不值钱,可也属于重要的军需品。
正好给每名土兵发上两双,让他们替换。丝绢做的履,就不是给大头兵打仗穿的。那玩意儿平时穿穿还行,打仗穿他,和光脚没啥区别。
刘备当年就是卖得丝履,古代鞋是鞋,靴是靴,履是履,每一个字都是有明确指向的。苏轼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才是草鞋(也有说木屐,但不为主流说法)。
幸亏同时代的曹操说得明白,让自己在铜雀台的那些女人们,去做履卖钱。
这时候就都解释说是丝绢做履,不说曹操的老婆们编草鞋为生。
要是编草鞋为生?人手快点,一天编五六双鞋,刘备早饿死了。
“各位能入援常州,实在是,实在是·”
2
张巡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恩情太大,没说完张巡就跪到地上,给诸位磕一个。
值得磕一个,应该的。
左右连忙上来扶张巡,都说这是分内之事。再说了,来救张二哥哥,那也敬佩张二哥哥坚守不降的忠义。
“唉,那我也不同诸位多礼了,朝廷是什么章程,元帅是什么部署?”顺势坐下,张巡就问外头是个什么说法。
“朝廷有诏令!”李让从怀里掏出诏书。
事急从权,就不焚香设案,恭迎圣旨了。打开一瞧,任命张巡为江淮副元帅,其余差遣如故,另外给张巡提了协忠大夫。这回还行,给粮给物给升官。
城内的其他文官武将,也一律原有差遣如故,但是文武散阶均有提升。像是姚嵩就加了宜兴县开国男,食二百户。
除了这个呢?张巡想知道的是朝廷的后续章程,光给点官爵,这会儿屁用没有了。
有章程,有章程。
原左丞相汪立信升任平章之后,将主要的朝政交给陆秀夫处理,军政交给文天祥处理。留梦炎、陈宜中等跑路之后,朝廷竟然有了几分重整的气势。
基于此,汪立信同谢太后商议。由于常州的死扛,而且常州看起来还能够死扛好几个月,这就是天不亡大宋。要趁此机会,重整河山。
首先由文天祥居中总揽军政,不停地支援常州,将伯颜的大军堵在吴门之外。那么浙东,或者说杭嘉湖平原这一富庶地带就可以保全。朝廷就有继续运转和支援前线的实力。
其核心思想,还是文天祥提出的“以拖待变”之策略,只要常州拖延的够久,就有转圆的余地。
其次就是汪立信自己,他说自己先后担任过江州知州和江西安抚使,在江西素有恩信。现在江西大部尚存,只有北面的江州、南康军等地为吕师夔所占据,
降附虏。
那么就应当趁此机会,立刻开展反攻。由他汪立信亲自赶赴江西,主持江西大事,率领江西各路王师,反攻江州和南康军。
只要重夺江州,则鞑虏在长江上的粮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时时骚扰,既可以令元军疲于应付,又可以减轻常州前线的压力,一石二鸟。
最后是湖南一路,当初李庭芝被贬湖南时,曾经率领三万收拢的溃兵屯驻潭州。后来又收容鄂州等处的溃散兵马,再集合广东、广西等地的勤王大军,凑个五六万人毫无问题。
反攻是没什么可能了,能够和阿里海牙有来有回的拉扯便已足够。到时候荆湖元军不仅不能支援前线的伯颜大军,还没有精力去荡平长江两岸袭扰的宋军。
如此,和江西宋军配合,就有可能断绝前线伯颜的粮道。粮道一断,元军大军就有可能出现大乱,或者选择撤兵。
这时候在苏州的文天祥统师殿兵和各路勤王兵,以及常州守军,对元军发起追击。即便不能够取得大胜,也应该能够吃下元军殿后的部队人马。
擒斩数千不是梦!
到时候再号召各路义勇,发动团练,不停地袭击元军,今天杀五个,明天杀十个,参照当年诸路人马在金兀术下江南时的经验,必能夺取大胜。
在苏州的文天祥原则上同意了注立信的这个全国性方略,因为汪立信不要从他的苏州调人,也不逼迫常州守军立刻出战,那就只是“以拖待变”战略的升级版。
另外就是向大臣们咨询到底是浮海,还是迁都广州的谢太后,因为文天祥的坚持,暂时息了跑路的心思。不过她还是命令嗣秀王赵与前往台州和温州,在当地预做准备。
此前从建康跑路的赵与其实也不能说他本心就想跑,实在是建康突然被攻破,他摩下的王驾骑兵下意识就想跑,把他裹挟了。
现在谢太后让他去温州和台州,他倒也乐意。这种时候也没什么办法,能呆在杭州不跑路的就得用起来。
第171章 171.又发钞贯掠民财
汪立信也算是带宋老年男子天团现在仅存的宰相级活跃人物啦,他这个策略看著挺完善的。怎么就笃定了张巡会在常州继续死扛的呢?
想的倒是挺美,啥都往好处想,没想过自己几斤几两。
江西能不能反攻不知道,反正湖南一直没有反攻成功。李庭芝的大本营在扬州,他要是在扬州,地方上肯定踊跃支前,协助他守城。甚至会帮他出城阻敌,
打击元军。
但李庭芝这不是在湖南嘛,湖南他人生地不熟的。这也是他此前主要的精力都在守卫潭州,保障湘阴上的原因。湖南的人力物力,他没法极限的调动。
当此难际,连湖南的人力物力都调动不全,自然无法和阿里海牙的四万兵马真正当面锣,对面鼓的开干。
这个所谓的牵制阿里海牙,效果到底有几分,见仁见智了。
见张巡不言语,大伙几还以为张巡实在思索整个策略的得失呢,并没有来打搅他。倒是姚小声对李让和刘师勇说,是不是过两天他们就要从常州撤离。
那肯定的,他们还得回镇苏州呢。常州城兵二万数千,还有十七万百姓,守城的人马很充足,并不需要他们在城内靡费粮饷。还不如脱出城去,继续给城内转运粮秣感情好,下一次记得再运几千石一万石盐巴进城。常州城内的盐巴不太够了,顶多开销三四个月,需要援盐。
听到这个,李让点头表示同意,自己退回苏州之后,会立刻向文天祥建言筹措。连粮食和麻布都能运来,盐巴也不是难事。
也怪之前张巡在收集物资时,打得都是供应元军的主意,忽略了盐巴的问题。元军的粮道现在是顺畅的,连粮食张巡都只准备了二十万大军过境吃半个月的,就没考虑过还需要给伯颜送盐巴的事。
姚和李让他们一唱一和的,很快就把事情给敲定了。城中主要缺乏的就是盐巴和药材,粮食还可支半年之久,至于金银钱钞,那更是足支三年以上。
之前缴获那超过六十五万两金银,在增筑城池,添设器械,雇佣劳力上开销了一些,可绝大部分还在库房内,有的是钱。
要是文天祥那边实在筹措不到,姚可以给钱。
南宋的商品化市场已经颇具形,这个趋势进展到明朝中期,前后也就二百年吧,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从湖广买米,再转运到江浙出售的商业线路。各地的生产分工趋势也大大加强,苏州有些县,全县连一株稻米都瞧不见,全靠从湖广买米维持。
别看现在扬州城都被包围了,但是淮盐可还没绝。个中万端情状,难以详细叙述,总之盐河的盐,他就像是无孔不入的烟一样。
连元军都打不尽那遍布两淮的私盐贩子,论是已经被困在扬州城内的宋朝地方官府。
要说不说,这两淮一带的私盐贩子,那真是搅动了两千年中国历史啊。不过眼下他们不是重点,重点是泰州、通州有盐到苏州就行。
“平章既然要去江西,不可能孤身上任吧。”张巡叹完气了,询问李让。
李让在张巡的建议下弃了常州司理的官,在临安谋了差事,反正临安这会儿哪里都缺官,连以前犯罪的官都被下令赦免发回临安当官。他现在一个人挑八个差事,中枢的事情知道不少。
“朝廷原有五万守城厢军,拨给平章一万,另外又以淮兵出身的张孝忠为将,捏集临安充军官人一万,共计二万,开拔往赴。”
“喷———·
张巡未答,汪立信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其实是有些令人担忧。如果真是节度有方的师臣,不可能不在宋末的历史上留下记载。南宋缺乏可靠的师臣,这是多年的定论。
所谓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个缺相实际上也包含著缺乏统帅诸路人马的室相元帅之意。
这南宋小朝廷可以啊,都到这会儿了,居然还能够拉起人马来。
不对!
“朝廷是不是又大印钞贯了?”张巡立刻想到这一茬。
无论是什么会子、交子,还是关子,总之就是纸钞这玩意儿。南宋朝廷到这一步,官方的印钞就超发了本钱四十倍以上,民间还有大量的伪钞流通。
在会子云集的杭州,巅峰时一百贯的会子,也就值一块烧饼。
先前朝廷催促诸军解围扬州,所图的就是把先理庙赵的的三千万贯钱给解救出来。一方面支应军费,一方面重整江防。
朝廷税都收不上来,早就没钱了,现在突然整兵预备反攻,那肯定又是一波大规模的滥发。南宋现在的各种钞贯,比之元朝的中统钞还废纸,堪称废纸中的废纸。
“是的—————”李让没想到张巡问这个,小声应了。
“还不如抢呢。”真该死啊,这时候还滥发纸钞来掠夺民财。
本来就已经逐渐崩溃的民心,哪里还可能支持宋朝廷继续抵抗下去啊。汪立信还做梦呢,希望南方百姓团结保甲,交相攻击元军,骚扰元军的粮道。
要是搁臣构那会儿,钞贯还没崩盘,老百姓还没被臣构榨干油水,可能还沾点爱国情怀。这会儿都到社稷倾颓之际了,汪立信居然还来一出滥发钞贯。
这一波掠夺下来,两浙的义军根本别想了,老百姓都给你刮成穷鬼啦。连斩木为兵的那个“斩”刀都给卖了,更别说什么揭竿而起。
“二圣宫中难道没有内帑了?”张巡拍著扶手就问李让。
其实这种问题是不应该问的,但是事实上大伙几不仅问,还经常问,尤其以明朝的官吏为众,没钱就暗示皇帝开内帑。按照张巡的记忆,在张世杰败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