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的军心在不知不觉间有了恢复,尤其是在阵前那面“张”字大旗下。
那张巡到底是何等样人,能够凭空出世,却文三两下便得诸军之心的呢?阿术想不明白,可张巡又是当面强敌,不可不料。
“什么?”张巡一时间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真的很喜欢开玩笑。
“就是呢。”跑来送军粮和消息的李让,也是一脸的无奈。
朝廷的宰相陈宜中跑了,不需要加什么引号,就是跑了。明明还是国家的宰相大臣,但是挑子一选,转身就跑。回永嘉的老家,闭门谢客,开始装死。
首先陈宜中不是救时宰相,其次朝廷的屁事确实也多,最后还有人上下肘朝廷为了让诸路宋军出师,不是请嗣秀王赵与带了大量军器和十万斛粮食到前线来激励诸军嘛。这些东西,都是陈宜中使劲刮出来的。
当然谢太后也在掏口袋,他不是一会儿赏张巡,一会儿赐诸军嘛。两人作为实际享受带宋最高权力的统治阶级,都在设法维持自己的统治。
可就像此前陶居仁和李让说得那样,朝廷确实养不动二十多万大军了。要是东南半壁的赋税能集中到杭州,或许还能支应。可现在朝廷也就掌握一个浙东的赋税,浙西全拿来养兵,还问朝廷伸手呢。
把宋军送出发之后,陈宜中确实是刮不出来钱和粮食,继续供应前线了。加上他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完全掌握朝局,变成和“师相”贾似道一样的大权臣,那种心理落差感,以及执政的不如意,交撞在一起。
于是他决定,趁此宋元大决战之机,跑路走人。要挟朝廷和谢太后,掠取更大的权柄,彻底掌握朝局。
正好也能够把为前线提供军械粮草的差事,甩给别人,他就可以省心如意放放假了。
“国事就是败在这种人手里!”张巡拔刀出鞘,一刀就劈向了榻上的小案,
小案登时崩裂开来,还有片木屑砸到了李让。
“如今文元帅在庐州,秀大王宗室不好开口,陆相公在杭州也是独木难支。”李让当然理解张巡的怒意,可是能咋办呢。
文天祥去庐州督师,穿越南战争区去通知,再由他上书,黄花菜都凉了。赵与槿就是谢太后派来督催诸军上路的,不到王朝最后一刻,宗室在这种事情上,总是不太好说话。
唐王朱聿键年轻的时候带兵勤王,直接被他亲爱的检检关去凤阳高墙。宗室的身份本来就忽高忽低,看定位的。
陆秀夫当然可以临时处置,但是朝中骚动一片,处处有人肘,他就算想办事,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手。
“若是能早些决战—...”李让小心翼翼的说了这么半句话。
别人不知道,他很清楚,张巡坚决主张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决战,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机会歼灭虏,积小胜为大胜,用战术上的胜利,改变战略上的不利态势。南宋仍旧是东南大国,只要挺过这一波,或许就能多苟活二三十年。
“嗯!”张巡手擎著宝剑,转头过来,双目圆睁,如同天上星君。
“十余万大军,所需粮秣,实难供应。”这话李让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即便又被张巡吓了一跳,还是得说。
朝廷里陈宜中跑路,没有话事人来募兵筹粮。浙西诸郡,去年秋下旱灾,又刮了半年的地皮,已经供应不起了。
张巡要是不打,要不了几天就有可能断顿。
“你别干什么司理了,回行在去找大内兄,谋个粮官,哪怕发一千斛来,也是你的功劳。”张巡立刻把李让打发走。
一方面希望他去杭州,为大军争粮。一方面也是赶他走,免得后续无粮的消息走漏。
李让前脚刚走,后脚张巡就擂鼓聚将。计点军中的粮食,顶多也就够十余万土卒食用一个月。还得济运一部分去江北,支应赵淮等三万余众的军粮。算下来,差不多也就够全军吃二十天出头。
瞧眼前的局势,朝廷和浙西短时间内是无法再发运粮食到前线来了。
那·.
诸将云集到张巡的大帐之中,显然没有人猜到是因为粮食的短缺。毕竟江上的粮船刚刚才开走,许多在江边取水的士卒都瞧见了。
或许是又要商议作战的策略了吧,张巡打仗之前,都会参考诸将的想法。大伙儿算是群策群力进行的部署。
此时张巡拄著宝剑,就站在地图面前,背著身子。众人瞧不见张巡的面貌,
但也不疑有他。和张巡朝夕相处了这么久,光看背影也知道那是张巡。
只是今天帐内的感觉有点不太对啊,张巡一直背著身子,也不开口说话,就盯著地图。
“留后?诸将点名已到,请留后示下。”王安节坐下来一会儿了,发现张巡不动弹。
张巡像是被叫醒一般,缓缓转过身来,望向抱拳的王安节,挥挥手示意他坐。
“我意已决,后日出营,先取江宁镇,再进慈湖。”
第133章 133.两军对齐击鼓战
阿术得到了一个令他大喜过望的情报,宋军正在整队出营,向前占据江宁镇。乌龟从王八壳里面伸头出来了,阿术能不高兴嘛。
如果宋军死守营寨,那真就是刺猬一个。蒙古人在宋军的城面前吃尽了苦头,现在好容易有了襄阳炮,算是好打许多。可这玩意儿是大杀器,炮真的还在襄阳,得有大汗的调令,才可以把工匠和抛石机运来。
结果宋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居然离开了牢固的营寨。
到了野外,那还不是我带元铁骑的主场。数万骑冲突起来,地动山摇,区区宋军,不在话下。
再探再报,阿术把探马赤都撒了出去,要求每一刻都有回报。一定要密切的完整的了解宋军的动向,让张巡好好吃一记蒙古太君的铁拳。
对头的张巡虽然出战,但是也不是浪战,战场是最好的军事学校。斯大林格勒你能活下来一周,你就是合格的师长了,能带三五千人。
首先是大城港和板布里奇城的大营不能够舍弃或者空虚,张巡将最根本的一万五千忠诚军留在了大营。这是最令张巡放心,也最能够托付的部队。
随后也不是在空地上平白的就往江宁镇跑,宋军在板布里奇城到江宁镇中间的设置了“中屯营”,依靠大江,既便于得到水军的遮蔽,又容易获取补给。
在宋军整体战斗力较弱的大前提下,即便要打野战,张巡也要打有依托的野战。胜则进击,败则回营,至少不会连卷成片,一溃千里。
等中屯营草成一寨之后,张巡才进一步抵达江宁镇。镇内的百姓早就逃散一空,不论是元军还是宋军,都征夫拉壮,都拘索百姓干苦役。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绝非虚言。诸军也不是张巡拉出来的军队,很多东西无法约束。
江宁镇没有夯土墙和石墙,只有木栅和小河,不过有基础就是好事,凭宋军的筑城能力,很容易就能筑起营垒。
和修筑中屯营时不同,江宁镇外围就出现了大量的元军探马赤,出营樵采和打水的宋军士卒大大受到其威胁。宋军没有什么骑兵,几乎难以处置。
不过探马赤也不敢过分接近江宁镇,毕竟马再快,也快不过神臂弓。要是凑得近了,被十几张神臂弓攒射,一样死的明明白白,宋军士兵还能白得一大碗马肉吃。
确认张巡进驻江宁镇的阿术,一方面调拨水军跟上,一方面留三千精骑驻守当涂,六千骑绕陆郎镇包抄,剩下四万步骑,全营前移。
江滩上的正面战场过分狭窄,四万步骑能够分成五六个梯次,反复的冲击宋军阵营。其实四万步骑都嫌多,有三万就差不多了。但是阿术现在对张巡很重视,觉得得倍厚兵力,在必要时雷霆一击,彻底打死张巡和王安节。
元军进驻慈湖。
两军都弓上弦,刀出鞘,进入了面宽不过十里,长短不过二十五里的战场。
“我兵多,当先夺马头山,开山设栅。”王安节策马并在张巡身边,遥遥指著战场东侧的丘陵。
“山上无水如何?”张巡记得马就是上山立栅,然后被渴杀的。
“山下有湖,山上必有溪。”王安节指著匐氩雾气的湖泽,飞快答到。
“自两山之间,有三道水通大江而去,实在利我。”张世杰也指点著战场。
话说的不错,从东侧丘陵诸山发勒,竟然在短短二十五里长的江滩上,形成了三条小河。挂弓山下一条,铜井坑边一条,慈湖镇前一条。三条小河将战场更加割裂成三块,极不利于骑兵的冲突。
当然也不利于宋军进攻,河水再浅也是河。只是这个不利,对于几乎全骑的元军而言,更加严重罢了。
“只希望这二三日勿要降雪。”张巡瞧了瞧天气,大概也就是零下两三度的样子。
这个度数,河水是不会结冰的,但是能把土冻得比较结实,适合作战。一旦降雪,则江滩土地会在落雪就化的状态下,快速变得泥泞不堪。
“看天候不像,但云薄。”王安节望了望天空,意思是可能会刮风。
不过最近一直在刮风,就是冬季常见的西北风,上风口在西北方,搁眼前战场的话,宋元两军都在下风口。风从江面上刮来,两边一起吹。
“陆郎镇也须得派五千人进屯。”虽然遥观态势,元军已经进驻慈湖,可侧翼不可不防。
既然已经决定要打,张巡就摆出了最能打的布置。除了后方留守的部队外,
跟著到江宁镇前线来的,先锋三阵,中军张世杰先手,左翼马雍,右翼姜才。王安节仍旧中营次锋,督催诸军,左右配赣兵麻士龙和殿兵苗再成。
张巡身边跟随殿兵苏刘义和赣兵尹玉,后路则交给了随军一道来的赣兵朱华。
另外派五千人抢马头山,在山上设栅。以高就下,必要时或许可以发挥出奇效。
全面侦查完战场状况,张巡退回中军大营。军帐中很冷,江淮地方的冬天尤其格外冷。这身衣甲还是张母当初帮著张巡披上的,现在衣甲还在,张母却先行一步了。
或许相见的时间,并不会太久。
转日天光,诸营涌动出寨,张巡复又站到中军的牙车上,巡阅诸军。左右车上鼓声震震,诸军将校也前出各列,朝张巡示意。
国家只此一付家当,今日推到赌桌之上。
三通鼓声毕,数万兵摆阵列营,五色捧日旗正对五方,中军红色帅旗招摇升起。一丛丛的军士从师旗下滚滚而前,张巡注视著每一名士兵,士兵们也望著张巡。
激励和敬仰,在之后就会化成强劲的战意,投向鞑虏。
慈湖垒中的阿术只道来得正好,要得就是宋军从乌龟王八壳里面出来。观瞧宋军形势,不过也就来了数万人而已,步阵再坚,能有我甲骑坚?
人披铁甲,马挂毛毡,数千甲骑环绕在阿术的身侧,马鼻冒出的热气,衬得阿术如雾中的山赤鬼,张牙舞爪,骇人心神。
第134章 134.张世杰先锋斩敌
今天的风好喧嚣啊,即便是十万只蹄踏起的烟尘,都被吹得了散无痕。元军的马兵排山而来,青毡黑甲,怒潮如叠。马嘶蹄动,真可谓骁锐。
居中立于牙车上的张巡,却也不是第一次瞧见这版场面,不那么惊慌。握著车前架的手,也只是惊了几分。
真好啊,这回我嘴里还有口水。
依托著挂弓山下的河道,宋军列阵完毕,而排阵压来的元军,也越过了铜井坑的河道。铜井坑在南宋初发现了铜矿,创建坑冶。这会儿矿徒和民户早已逃散,但是高炉矿渣还留在原地。
不必说,前进至铜井坑的阿术,当即就把一个十余米高的矿渣山,当成了瞭望台,舍马登上山坡,遥望宋军阵势。
宋军的兵阵愈发的坚定完善,士兵愈发的严整勇锐,要是再不把这一路宋兵打掉,迟早成为蒙古的心腹大患。不,现在已经是心腹大患了。
若是再留这个张巡二三年时间,怕是伪宋就要挥师北伐,光复中原了呢。
作为元朝廷的统治阶级核心人物,阿术当然知道忽必烈削弱汉世侯的操作。
心怀不满的汉世侯和地方汉儿豪强可不少,之所以上次李擅之变时,呼应者了了,不过是那些比猴还精的汉世侯们在观望押注罢了。
忽必烈快速的镇压李擅,并击败了前来支援的宋军,展示了蒙古人手里的刀子够快,则汉世侯们就会继续蛰伏。
要是李琯之乱没被快速镇压,忽必烈的刀子显示出钝感,你看北方汉儿势力反不反。
如果元军在江南兵败,且南宋出兵北上,看那些山东、河南的汉儿势力,会不会竭诚欢迎吧。
到时候宋兵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中原就要一变为忽必烈的葬身之地。
只是挂弓山下的河道还颇有那么三五米的宽度,骑兵跨河过去,必然将失去马速优势。得把宋军动摇起来,或者牵扯出来,否则很难冲垮宋军大阵。
心下定策,先派些骑马的步兵冲一冲,不管是真败退,还是假败退,都无所谓。如果能够把宋军牵出来,那就是大功一件。
宋军主动出寨浪战,求战之心甚为浓厚,或许就会脱离河道的保护。只要宋军追击,那过河的宋军就是一盘菜,左右如许多元军骑兵等著呢。
骑著劣马甚至是骡子的元军步卒和军仆,被命令去试探一下宋军先锋张世杰所部的成色。先前在郢州,张世杰率兵和赵文义、范兴一同出城力战伯颜,最终赵文义力战殉国,范兴被擒遇害,张世杰仅收数百残兵逃亡。
按理说,张世杰的部队,应该就是些废物点心,不成样子的。
前番在丹徒,张世杰也没有太多的表现,主要是拥众去救张巡。并未同元军激烈交战。
从北方汉儿、契丹,乃至于女直人中抽发,或者说签发出来的步卒,就这么冲了上来。马技不够娴熟,不妨碍他们的口技娴熟,
各种污言秽语和嘶鸣啸叫,可真算扑面而来,一度盖过了江上出来的风声。
阵中的张世杰只是眯著眼,望著对面的元军。
左右将校腾跃欲战,张世杰只道严守阵地,待元军冲来,弓弩齐发,乱箭射来,乱箭还去,夷然不动。
你骂我,我也骂你。
开战前张巡和诸将也聊过战事,最好就是让元军来冲坚阵,我们靠水立阵,
能杀一个虏,则虏元气便损失一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动摇阵线,去追击敌军。
固然这样战果可能不会大,但是战胜的概率却能大大增加。
今儿就和你比耐性,看谁先被骂破防。谁被骂的忍不住了,跨过那道不过三五米宽的小河,那谁都算是输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