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揭天破宋来 第15节

  汪立信当然很能干,可指望一个七十五岁的老大爷砥砺奋发,属实是难为人家老大爷了。至于鄂州,当年岳飞就是在鄂州屯兵备战的,鄂州修的城高池坚。

  只是襄樊的精兵都跟著吕文焕投降了元军,现在鄂州就五六千兵,守城的是张世杰。该怎么说呢,张老兄守城应该还可以的吧,大概吧。

  “算了算了,我一个乡野鄙夫,论什么天下事。大内兄明日先去州府,同太守把夏粮的事论清楚,再来寻我吧。”张巡按理说是要发表一番高论的,但都这个节骨眼了,还发表个屁。

  “唉……”陆秀夫只能红著眼眶转身离开。

  国事日益败坏,身在卑官,什么都做不了。前儿才说的谏议大夫萧文富,这已经是顶尖那一撮的高官了吧,因为恶了贾似道,连夜挂冠而去,逃逸入江湖咯。而且还是在诸吐司人的援救下才跑路的,要不然前几天晚上就被贾似道灭口了。

  且先把陆秀夫安顿好,张巡转回自己的书房,事情越急的时候越不能著急,一定要静下来。一旦急了,反而办不成事。

  首先是支援两三万斛夏粮去润州,陆秀夫亲自赶到常州,南宋小朝廷的统治惯性还有几分,赵汝鉴多少会给几分面子。

  其次是自己娘舅李株的情形,他去了重庆,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最终的结果百分百是兵败遇害。瞧他那个样子就知道是不会投降的,能救他还是得救。

  最后是预备投降的事,不出意外,今年秋天元丞相都元帅伯颜就要带领数万元军南下汇合襄阳元军,以求彻底灭宋。

  南宋还会在丁家洲再抵抗,或者说的直接一点,再送一波,把临安城内最后的那点元气给全部送完。

  别看临安人口百万,富庶甲于天下。可稍微盘点,一半人口是女的,剩下五十万有三分之一强是十五岁以下的小男孩。三十万成年的男丁,其中至少有三万是官僚勋戚等,再扣除他们家属的男性,全临安能动员起来当兵的成年男性不超过十五万。

  现在还只是号召天下诸官吏军将勤王,再等等,那恐怕就要号召所有官民人等,大起义师,尽速赴援。

  正想著,初九的身影出现在门廊下,瞧见张巡正在纸上写写画画,没敢立刻出声打扰。等张巡落了笔,才禀报说溧阳的二姐那头有信来。

  专说要交给张巡。

  喔?二姐不是嫁给了老赵家嘛,就算回信到家里来,也应该是问张母安啊,找我干嘛?接过信,展开一瞧,张巡这才明白。

  二姐的丈夫不是先宰相冀忠靖公赵讳葵的从孙嘛,唤做赵肜。赵肜的父亲赵淮原任知无为军,马上也要奔六十了,正致仕在家。

  朝廷乏人可用,到处拣选老头,不出意外赵淮受命再起,担任浙西转运安抚使,受命募兵两万。先驻溧阳,后往建康转移。赵淮的兄长赵缙也起复,担任沿江安抚副使,知建康府。

  俩六十的老头。骤然成为浙西的最高军政长官,而且还都是致仕在家的老头,手底下乏人可用。

  所以赵淮来信给张巡,当然也是给自己的亲家张母。询问张巡的意见,有没有兴趣担任浙西兵马都监、东南第五将副将、常州统制。

  如果愿意的话,赵淮立刻上表朝廷,札委张巡出守。原本张巡身上就荫了宣正郎的郎官在身上,按照刚刚朝廷的命令,有提兵自效的,一概转三阶,现在可以升到正七品的武义大夫,别说担任统制和都监了,直接去知某州某军都没问题。

  放在别人那头,或许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张巡……

  “二姐来信了?说得什么?”张母肯定是听说溧阳赵家来信了,就转来问张巡。

  “溧阳的赵大伯,要委我浙西兵马都监。”张巡把信递给张母,顺道手把自己刚刚写写画画的废纸扔进火盆里。

  “浙西兵马都监?”张母接过信来瞧,里面二姐其实没有什么话,除了抬头讲了一句家里都好之外。

  “赵大伯自然是好意,只是……”张巡可不想现在就带兵起来。

  因为现在要是就开始募兵练勇,大概率就会被贾似道点选去丁家洲和元军对垒。打仗其实没啥,张巡并不是恐惧战争,这年头哪天不打仗啊。

  主要是孙虎臣那狗厮会卖队友啊,根本就不准备抵抗。保不齐把张巡往前一顶,自己就坐船跑路了。

  被人卖了,不明不白的践踏死,或者落水死,这多冤枉啊。就算是进了棺材,也得活活气醒过来。

第38章 38.铁拳表现具象化

  其实可以看出来,常州张巡这一块“肉”,已经有很多人盯上了。劝张巡出来做官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

  从小的角度来说,亲朋故旧们都希望用张巡这个熟人。从大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南宋朝廷还在运转,他在竭力的从自己治下还有余力的州县,发掘出最后的战争潜力。

  无锡的李株被动员了起来,溧阳的赵淮也被动员了起来,老头不老头的尚在其次。重要的是他们作为地方上的大乡绅,大士族,有相当的号召力和财力。

  起用李株,无锡的财富和人力就有一部分被调动起来,成为整个宋朝廷军事政治力量的一部分。同理,起用赵淮和赵缙也是这样的操作。

  溧阳赵家的人力和财力,短时间内被朝廷快速的擭取到手。本来征募二万大军很难,可赵淮一出面,二万人须臾间就能够募集。朝廷欠饷严重,这兵暂时全靠赵家的钱财养活著。

  真要打仗了,再发一笔赏赐,等于宋朝廷除了舍出去一个官职外,几乎什么显性成本都没有付出。

  这样的事情,正在两浙、福建、两广、江西不断地发生。与其说朝廷在起用带宋老年天团,不如说带宋在榨干这些老头的最后一点能量。

  等还对带宋怀有几分忠义之心,或者保持了一点道德廉耻感的老头们被榨干了,带宋还能去榨谁呢?

  年轻一辈的,本来就没受过带宋多少的恩惠,也没见识过带宋明君的模样,产生什么知遇的因缘。先天对带宋的归属感就一般,朝廷恐怕也知道自己差使不动年轻一代。

  事已至此,奇形怪状。

  王朝末日,一切看著荒诞的事情,都有迹可循,都合理正常。

  不过这封信也提醒了张巡,朝廷现在多少有点无所不用其极的压榨最后那点国力的意思。自己这块“肉”已经上了桌,早一筷子晚一筷子的事。

  只要老张家没有被榨出来油水,那后面的招数可能就不是这么含情脉脉得了。

  这不是单指什么人或者什么团体要对付张巡,是整个带宋朝廷的暴力机器,在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做出的必然选择。他现在尚有几分困兽犹斗的挣扎,任何的救命稻草他都要往手里面攥,直到他彻底溺水的那一刻。

  常州,或者说武进县和晋陵县的“民力”,必须要再额外的榨出来一点,才能够让带宋的暴力机器满意,进而转换下一个压榨目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铁拳。

  别以为铁拳和自己没关系,张巡一旦低头,那么就要在常州征兵拉壮。你原本在家里美滋滋的躺著,突然就被人提到了军营,给你一根烧火棍,拉到丁家洲,然后在几十万人的水火之中,稀里糊涂的丢掉性命。

  在你反应到自己被铁拳砸到的时候,你就已经是那个必须要付出去的代价了。

  综上,就算这一次张巡依旧不接受赵淮的札委,朝廷还可以从张逞身上打主意。张逞如今已经是朝廷中层的骨干官僚,就他的身份,直接外派为浙西安抚副使、知平江府是毫无问题的。

  一旦张逞被外派,签兵征粮,捉生修战都是必然要做的。到时候朝廷让他招募二三万兵马,他怎么招?肯定回常州,先把老张家的乡党弓手们数百人都给带上,再用自己家几千囷的粮食招募饥民。

  钱花了,人拉尽,紧跟贾似道的步伐去丁家洲送一波。

  所以张巡这一次必须给赵淮爆一点金币出来了,什么都不爆的话,就算赵淮不介意,朝廷也会介意的。

  念头一转,张巡提笔回信。自己还需要应付朝廷解往润州的夏粮,这事情同样是紧急国事。如果不备办妥当,将来王师去襄阳就要没饭吃的。

  天大的国事,我就拿天大的国事来压,哪里的军情不紧急呢?没办法分出什么高低的,都紧急。

  有了理由之后,张巡就继续写到,希望赵淮举荐一个诚猛壮士到常州来,担任常州副统制,先行招募二三千兵马,为之后一道赶去建康戍守做准备。

  虽然说两万人的金币没有爆出来,但至少先爆了三千人的金币。朝廷的压力短时间内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能拖一天是一天。

  接到回信的赵淮倒也没有想这么多,一听张巡确实有军情要务,得帮著陆秀夫去办,也是无奈。他又不是铁拳,他只是真的想要自己儿媳妇的弟弟来效力罢了。间接帮助了铁拳,仅此而已。

  既然张巡允诺协助他这个转运使招募三千人,那这机会不能放过。赵淮的叔叔赵葵久任边鄙,所在多有恩信,军中故人其实不少。

  但是在赵葵去世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星散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整,其侍奉赵方、赵葵父子两代,是军前大将。

  有赵葵在前面顶著,刘整自然无事,十分用命。后来赵葵亡故,刘整无人照拂,朝中的打击接二连三,于是心下一横,就投了蒙古。

  他这一投,把赵葵的老本钱带走了一大半。这也是赵葵身故之后,赵淮、赵缙他们很快就都罢官致仕的缘故之一,手下面没有军将了,没法到处为带宋堵窟窿。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刘整带著泸州三十多万军民,送了一大波,可到底还是有些星火余留给赵淮、赵缙兄弟的。

  于是马雍就出现在了张巡面前,按照他的自诉十来年前他还是个北方南逃的小卒,跟著刘整在四川屯兵。后来刘整降元,他们一队人马不肯降,连夜坠出城去,投了当时在荆湖的赵淮。

  很可惜赵淮没多久就致仕回乡了,他便从一名十七八岁昂然慷慨的健少年,蹉跎到了如今年过三旬的中年人。

  好在如今朝廷起复赵淮为将,现已保荐马雍为武功郎,任常州副统制。他带著二十多个伙伴,来到张巡面前“听用”。

  也是可笑,张巡无官无职,却有一名副统制在帐下。

第39章 39.马雍张口要谢拉

  既然是我姐夫家的亲将,那来了我家和在赵家是一样的。招募三千兵马的事,一时间也急不得,张巡还得会同各乡的耆老们和地方上保甲的缙绅们商议一番。

  眼下常州没有发生灾荒,自然没有一呼百应的饥民可以招募。想要募兵,就得从各家各户的佃客里面抽丁。都说了农村健壮劳动力是地主们的重要财富之一,兵也不是瞎募的。

  别的地方如何,权且不说,常州还没有乱起来呢,秩序尚存。地主老财们会尽全力的保障自己的财产不被朝廷掠夺走,某种意义上有这么一层人在上头顶著,竟然还能有一分好处。

  马雍也不是愣子,点头应是,这便接受张巡的安置,先在张巡家住下。徐徐募兵,整备器械。

  朝廷连一个大子儿都不舍得发,以前看小说,还说宋朝廷没钱,至少发几百张空白的度牒来,一张卖个百十贯,让和尚道士们买。到了张巡这儿,毛也没有。

  赵淮倒是行了公文过来,表示他会竭力供应这支兵马的,一俟夏粮募齐,就有回信。

  听听就好,拿著朝廷公文的陆秀夫,还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呢。赵淮这个浙西转运使的公文,能信的几分,只能打问号。

  招呼了一声门口的小厮,给这二十个军汉蒸馒头,再杀两只羊,好酒没有,农家的浑酒却管够。人家赶来投了咱们,至少今天先吃个十分饱。

  说起蒸馒头,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了,咱们的“替身”谢拉。

  果然,张巡引著一众军汉到伙房外头的一间屋子里先喝两杯,就瞧见谢拉一个人挑著两只羊进来。

  不是,老弟你过来给我妈打打杂就得了,谁叫张母看谢拉欢喜呢。但是这种活你怎么也抢著干啊,再这个干下去,这伙房除了厨子,都得下岗。

  瞧见张巡,谢拉算是很给面子,还“哟”了一声。要是搁以前,家里的管事得训斥他,现在他来老张家,和来自己家是一样的,谁叫人人都传他活得好,等于张巡多条命呢。

  封建谣言不可信呐。

  把两只外头洗剥好的羊交给厨子,谢拉也不歇手,瞧著外头的军汉们就估了数目,开始和面。今儿人多,他一个人也和不过来了,到底多叫了两个做饭的大娘来。

  行吧,你们干吧,张巡就同马雍聊天。之前咱们不是闭门造车嘛,正好马雍在,就问问他一支军队行军几千里之后,会有哪些军械物资出现欠缺。

  人家当年跟著刘整打过仗的,和蒙古人对过垒,肯定知道一些。李大要是和李让从城里回来,也可以问问。旁敲侧击一下,不会有人察觉。

  况且这会儿,不是要募兵了嘛,我问问咋滴。

  说起打仗的事,马雍眼神中全是回忆,十四五岁从河南往南跑,阿爷被蒙古人抓了驱口,阿娘半道饿死了,大的妹妹卖给了一户山里人,换了一斗糜子。小的弟弟没奶吃,和个柴火似的,就扔到了路边沟里。

  先给宋军修军砦,砍树伐木,好赖一天能吃一顿干饭。等年岁稍长,没有累死,就拨去当屯田兵,半修弓弩。等到十八,长得高壮,挑了勇敢,隶了军籍,随官军驰援四川。

  余阶冤死之后,四川局势败坏,日夜鏖战,几无安宁,不拉得硬弓,使得强弩,如何填进那血肉池。

  报国,报国,死了成千上万的手足兄弟,刘整一投降,宋军杀宋军,杀得血流漂橹,真是没话说。

  念著念著,马雍老大昂臧一个汉子,居然落下泪来。

  这会儿馒头也蒸得了,谢拉一个人抬著八屉馒头过来,左右的军汉也不顾烫,拥著上来吃菜肉馅的。许是听到了马雍后半截的故事,谢拉捧著个木盆,盛了一盆羊肉,洒满了葱花,端给马雍,叫他继续往下说。

  抹了一把眼泪,马雍倒也没有忘记吃饭,提著羊腿就和谢拉、张巡分说。理庙听说刘整投蒙,发荆湖、两广兵猛攻川南。他就跟著当时担任知益阳军的赵淮从征,说是打仗,其实天天都在修军寨。

  吕文德意识到刘整不好对付,只取一条战法,结硬寨,打呆仗。粮道全用大军守护,能不野战就不野战,步步修寨紧逼。

  最后迫的刘整弃城而逃,却几乎没死多少官军。要说不说,吕文德确乎是有几分军事才能的。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啦,赵淮改任知无为军,过两年致仕。马雍也只能跟著回溧阳,给老赵家当门客了呗。

  谢拉和张巡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瞧见谢拉把三屉五十来个馒头吃了个精光。这饭量,把吃了一盆羊肉的马雍都给惊著了。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马雍张口就问,能不能把这个伴当让给他?

  刚刚谢拉一个人挑两只羊,能抬八屉包子,饭量还这么大,说明这个人能吃有力气啊。马雍现在就差有勇力的军将,他已经三十出头了,不复当初二十岁时,披鱼鳞札甲,带环铁尖兜,持三十斤铁斧,开山劈道的勇猛。

  “哈哈,我答应不了,这是前头天庆观的道士,已经舍身出家了的。”张巡确实没法替谢拉做主。

  “你是个道士?”马雍概念里的道士形象,应该和谢拉差别非常大来著。

  “怎滴,不像吗?”谢拉胡乱的抹了一把嘴,低头看自己的穿戴,确实挺像一个打杂小厮的。

  “不像……你吃饱没有,会拳脚吗?”马雍喝了二斤酒,吃了一盆肉,浑身都是力气,想要试试谢拉。

  “差不多,再来一屉差不多。”谢拉就没在意后半句,全在意头半句了。

  “吃饱了,和我比划比划。”

  然后马雍就被谢拉给震撼到了,谢拉说自己不会拳脚,马雍自恃勇力,让谢拉拿根棍。谢拉心想棍是吧,抄手就把栓前厅和后院那根直径少说二十厘米的大门栓给提了起来。

  舞的和苍蝇拍一样顺手,这玩意儿绝对沾著就死,碰著就亡。马雍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直喊谢兄弟谢兄弟快把小棍放下吧,别说砸到了人,砸到了花花草草也不好的。

第40章 40.草建一军五百人

首节 上一节 15/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