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旦涉及到领兵打仗之事,老朱的心便开始七上八下起来,着实难以估摸。
毕竟,李景隆虽依仗着万朝联军那令人咋舌的先进武器装备,看似胜券在握,但真打起来胜负如何,老朱心里实在没底儿。
回想起当初第一次从朱明口中听闻“大明战神”这个名号时,老朱满心期待地以为会是如李靖那般智勇双全、威震天下的猛将。
谁曾想,当真正了解到李景隆所谓的“惊人战绩”后,老朱简直惊得目瞪口呆!
怀疑当时自己是不是瞎了眼,竟然能对此人委以重任。
就凭他那离谱的表现,如果换作一个稍微正常点的对手,朱棣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之后大明王朝那些光怪陆离的奇葩皇帝们登场的机会?
想到此处,老朱不禁心有余悸,连连摇头摆手,急切地喊道:“不行不行,李景隆绝对不行!咱可万万不能让他再度成为什么大明战神!靖难之役,六十万大军对阵区区几万人马,李景隆不仅没能取胜,反而白白送上赫赫战功不说,更是将各类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送给对方。要是再来这么一出,搞不好到时候各路藩王端着威力巨大的马克机关枪,身后推着成百上千门火力凶猛的克虏伯大炮,扯着嗓子高喊‘勤王’的口号,一路势如破竹般地杀向咱们大明国都!”
万朝朱棣犹如大梦初醒般。
作为历史上前无古人、由藩王起兵造反最终登上皇位的第一人!
对于那场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朱棣心中再清楚不过,若论首功之臣,那非李景隆莫属。
“父皇说的对,还是换其他人吧。等到有喝酒的事情,可以喊上他。”
朱棣紧握着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而这份情报所涉及之人正是远在兴王府的朱祐杬。
只见朱棣脸色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其他那些藩王嘛,暂且不论也罢,但这兴王朱祐杬,非得由我亲自出手对付不可!”
一旁的老朱满脸狐疑地盯着那份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情报,不解地问道:“这小子究竟得罪你了?竟让你如此耿耿于怀?”
朱棣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愤愤不平道:“哼,他没得罪我,但是他儿子他可把我给得罪惨了!想当年,我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当上皇帝,死后也有个响当当的庙号——太宗。可谁曾料到,过了一百多年,竟然就是因为这朱厚熜,我的庙号被硬生生地改成了成祖!”
其实,当朱棣第一次听闻自己的庙号有所变动时,便觉得十分怪异。
毕竟按照常理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才有资格被尊称为“祖”。
如今自己无端端被后辈加上这么个头衔,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自己这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吗?
经过一番仔细追问打听之后,朱棣方才得知真相,原来自己原先确实是明太宗,只可惜历经百年沧桑,却被后人给擅自更改成了明成祖。
两者相比,朱棣更喜欢太宗这个庙号。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根基,而“太宗”这一庙号自唐朝起便成为了帝国第二位皇帝的固定称谓。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等人选择使用“太宗”这个庙号,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图。
他通过此举向世人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朱棣才是明太祖朱元璋皇位的正统继承人,而非建文帝朱允炆。
这种做法无疑是否定了建文帝的合法性,明确表明朱棣才是继太祖之后的第二代合法接班人。
然而,世事难料,精心选定的“太宗”庙号最终还是被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所更改。
朱厚熜将其改为“明成祖”,虽然目的不是针对朱棣,但是摆明了,朱棣的皇帝得来不正。。
此时的朱祐杬根本不知道,因为朱厚熜的原故,已经被万朝朱棣给盯上了,
正在安陆兴王府内,秘密地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着谋反之事。
只见朱祐杬一脸怒容,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堂堂大明朝,竟遭此等贼人窃国,本王誓要夺回属于我们朱家的天下!”
身旁的心腹们纷纷附和道:“王爷所言极是,那贼子竟敢冒名顶替晋恭王朱棡之名行篡权之举,实在是胆大包天。且不说晋恭王早已仙逝多年,就算他还在世,又怎能如此轻易地夺取大明江山?”
另一名心腹接着愤愤不平地说道:“或许那贼子根本就未将我大明王朝放在眼里,只是随意捏造了这么一个借口罢了。”
朱祐杬猛拍桌上“欺人太甚,本王怀疑皇上已经被控制住,既然这样,我们就打着勤王的口号出兵征伐。”
就在他们激烈讨论之时,谁也未曾料到,原本看似平静的王府之外,一处极为隐蔽的角落里,突然间涌出了数万名全副武装的大军。
这些士兵个个盔明甲亮,手持锋利的兵器,严阵以待。
朱明缓缓地转动身体,目光扫视着四周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道:“这里便是安陆兴王府的周边区域了,真不知那位在历史长河中声名远扬、赫赫有名的皇帝,此刻正在忙些什么呢?”
站在一旁的万朝朱棣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一蹙眉,面露疑惑之色问道:“大名鼎鼎?”
朱明肯定地点点头,回应说:“没错,其名气着实不小,不过可不是什么美名善誉。”
万朝朱棣闻言,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冷的哼声,不屑地说道:“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名声,我记得你之前说的,那数十年不曾上朝理政的皇帝之中,就有他这么一号人物。众将士听令,待一会儿都给本帅仔仔细细地搜查一番,务必将朱厚熜擒获。老子定要好生教训一番,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去更改老祖宗的庙号,简直就是吃饱了撑得无事生非!”
朱明摇了摇头:“朱厚熜现在也就刚出生不久。”
万朝朱棣冷哼一声:“我弹他!”
此时,在兴王府的大门外,一队护卫正手持兵刃来回巡逻。
突然间,他们瞧见远处一支气势汹汹、浩浩荡荡的军队正朝着王府方向逼近。
这些护卫顿时大惊失色,脸上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
其中一名反应迅速的护卫见状不妙,赶忙撒腿如飞般冲进王府内,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呼喊:“王爷,大事不好啦!外面来了数万陌生的大军,正在朝王府所在的方向赶来。”
朱祐杬听闻竟有“数万大军”逼近,心中不禁骇然失色,瞪大双眼惊叫道:“什么?数万大军?这绝无可能啊!安陆四周之地,本王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安排众多密探四处巡查,倘若真有数万大军出没于此,怎会毫无察觉呢?”他一边说着,一边难以置信地连连摇头。
身旁一人突然猜测道:“莫非是王爷您暗中所设的秘部?”然而,朱祐杬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这个想法,斩钉截铁地回应道:“不可能!若无本王亲自下令,他们绝不会轻易现身人前。”
这时又有人提出另一种可能性:“那会不会是新招募而来的士兵呢?”
信使赶忙解释说:“小的认为不太可能。小的曾远远窥视过这支大军,只见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军服,行进之间动作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显然绝非一支刚刚组建而成的新军所能做到的。”
众人绞尽脑汁,却始终无法猜出这支神秘大军究竟来自何方。
更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城中。
就在此时,朱棣率领着气势磅礴的万朝联军已然兵临王府门前。
只听朱棣一声令下:“给我将这座王府围得水泄不通,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
刹那间,万朝联军如同一群凶猛的恶狼,又如一条巨大而灵活的贪吃蛇,迅速展开行动,以风卷残云之势将整座王府紧紧环绕起来,不留丝毫缝隙。
王府中的管事见状,顿时吓得面无人色,但仍强作镇定,站在门内高声喝问:“尔等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不知此处乃是王府重地吗?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地包围王府,就不怕遭受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之祸吗?”
朱棣手持大喇叭喊道:“打的就是你们王府,让你们的王爷出来见我,否则的话,别怪老祖不客气!”
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从王府外传来,这声音犹如惊涛骇浪一般,瞬间打破了王府内原有的宁静。
正在书房商量事情的几人猛地一惊,心中暗叫不好。
朱祐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精心策划、密谋已久的造反之事已经败露。
想到此处,朱祐杬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汗,心跳也骤然加快。
他来不及多想,转身便朝着后门狂奔而去,准备趁机逃离这个即将陷入腥风血雨之地。
然而,当他跑到后门口时,却绝望地发现整个王府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士兵们如铜墙铁壁般将王府紧紧包围起来,别说是人了,就连一只苍蝇恐怕也难以飞出去。
面对如此严密的封锁,朱祐杬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此时的他真可谓是插翅难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朱祐杬依旧没有现身。一直在府门外守候的朱棣见状,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转头看向身旁那几门早已准备就绪的火炮,冷冷地下令道:“炮手准备,把大门给我轰开!”
要知道,这些克虏伯大炮可是威力无比,就连坚固厚实的城墙都难以抵挡其猛烈的攻击,更何况只是区区一座王府的大门。
随着一声巨响,炮弹呼啸着飞向王府大门,只听“轰隆”一声,王府的墙门瞬间被炸倒一大片,尘土飞扬,烟雾弥漫。
趁着混乱之际,朱祐杬心生一计,他匆忙换上一身下人的衣服,企图混在人群之中蒙混过关,趁乱逃出王府。
朱棣对此早有防备。
大手一挥,命令手下迅速控制住所有在场之人,并让他们逐个接受辨认。
眼看着自己的计谋就要被识破,再也无法隐瞒下去,朱祐杬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缓缓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强装镇定,躬身向朱棣行礼并问道:“这位将军,在下便是朱祐杬。不知将军今日率大军前来攻打我兴王府所为何事?”
朱棣目光犀利地扫了一眼朱祐杬,面无表情地淡淡说道:“本帅得到确切消息,兴王朱祐杬密谋造反!”
朱祐杬闻听此言,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如纸。他惊恐万分地大声喊道:“冤枉啊,将军!小王对朝廷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定是有人心怀叵测,故意向陛下进献谗言,诬陷小王,请将军明察秋毫!”
“是不是冤枉,你自己心里清楚,来人,带下去。”
朱棣盯着被一名婢女抱在怀中的婴儿。
刚才的审查,知道这个婴儿就是朱厚熜。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
那个把自己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的皇帝。
第311章 朱厚熜怒呲朱棣
“这小家伙想必就是朱厚熜了吧?瞧这模样儿,丑的跟个小猴子一样,真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老朱家的血脉!整日里不务正业,尽给自己的老祖宗找麻烦呢。”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双手,作势就要去接过朱厚熜。
那婢女见状,顿时吓得花容失色,满脸都是紧张之色,她生怕眼前这位凶神恶煞般的人物会突然将朱厚熜给摔死。
婢女双腿一软,“噗通”一声便直直地跪倒在了地上,声泪俱下地苦苦哀求道:“求求将军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家世子吧!他可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啊!”
朱棣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有些哭笑不得,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几道黑线,没好气地说道:“哼,怎的?难不成在你眼中,本帅竟是那种连区区一个婴儿都不肯放过的残忍之徒么?赶紧把孩子抱过来让我瞧瞧!”
听到此话,婢女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稍稍落回了肚子里,但依旧不敢完全放松警惕。
她暗自思忖着,看这位将军虽然气势汹汹、威风凛凛,但想来如此利害的人物应当不至于会出尔反尔、欺骗于她吧。
就在这时,一旁站着的朱明忽然微笑着开口安慰道:“放心好了,这小家伙如今尚处于‘新手保护期’呢,莫说他了,就算是老朱在此,也不会对他怎么样。不过在晚上个十几二十年的,那就不一定了。”
婢女转头看向朱明,只见阳光下的他面容俊朗、笑容和煦,比起身旁一脸严肃的朱棣来,确实显得要和善可亲许多。
于是,她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将怀中抱着的朱厚熜轻轻递了过去。
朱明的脸上满是谨慎之色,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将朱厚熜接了过来。
此时的朱厚熜还只是个刚满一岁的小娃娃呢,粉雕玉琢的模样煞是惹人喜爱。
小家伙眨巴着一双灵动无比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好奇地盯着眼前的朱棣看个不停,活像一只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的小精灵。
一时间,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就这样大眼瞪起了小眼。
忽然间,朱厚熜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一般,咯咯咯地笑出了声,那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一般动听。
这个小家伙居然一点儿也不认生,笑得格外开心。
朱明见状,不禁咧嘴嘿嘿一笑,说道:“嗯,不错不错,这小家伙长得倒是挺可爱的嘛!虽说老朱长得不怎么样,但经过这好几代人的改良优化,这基因啊真是越来越好了!”
朱棣微微撇了撇嘴,一脸不屑地说道:“我可是真没瞧出这小家伙到底哪儿可爱了!”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轻而易举地便从朱明的怀中接过了朱厚熜举了起来。
“不过嘛,瞅着倒是挺淘气的!来来来,老祖宗今儿个可得好好给你点儿来自先祖的特别关爱哟!”话音未落,朱棣那粗壮有力的大拇指已然紧紧压住了中指,眼看着就要如同弹簧一般弹射出去。
朱厚熜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一转,好似瞬间察觉到了某种不妙的气息正在逼近。原本那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粉雕玉琢般的小脸蛋儿,刹那间皱成了一团,小小的嘴巴一撇,“哇”的一声扯开嗓子大哭了起来。
谁也未曾料到接下来会发生如此惊人的一幕——只听得“嗖”的一声响,一道清澈透明的水柱犹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射而出,径直朝着朱棣猛冲而去。
更巧的是,这股水柱竟然分毫不差地正对着朱棣喷洒过去,眨眼之间就将他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放完水后的朱厚熜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似的,整个人都轻松自在多了。
他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脸上绽放出天真无邪的笑容,嘴里还发出一阵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
那模样,简直就像压根儿没瞧见朱棣此刻黑得跟锅底似的脸色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着实把站在一旁伺候的婢女们吓得不轻。
惊得花容失色,慌里慌张地纷纷跪倒在地,浑身颤抖不已,脑袋磕得咚咚作响,口中更是战战兢兢地哀求饶命:“将军息怒啊!世子年纪尚幼,不懂事,不小心冒犯了将军您,还请将军千万不要怪罪啊!”
本来情况就不对,又呲了眼前凶煞的将军一身。
婢女心里都在哀嚎,小祖宗你呲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