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142节

  “这次北边的生意怎么样?需要哪些东西?”

  王泽指了指王瑶:“瑶儿,你来给你张叔说说。”

  “是父亲。”

  王瑶起身,将北边的生意一一道来。

  “张叔,这次北边要的最多的东西,就是铁片了,一共要三千片,这张叔可得想想办法了。”

  “三千铁片,没问题,我可以从彰德府调来。”

  张宁略一思考之后,便答应了下来。

  王瑶:“还有就是两千斤茶叶,我们王家库存只有一千三百斤,得靠张叔补上这七百斤的空缺了。”

  张宁点点头:“这大冬天的要茶叶,确实是不好找,不过张家今年春天刚好屯了一批茶叶,可以补上。”

  王瑶继续说道:“最后就是粮食了,今年冬天北边缺粮缺的厉害,还有一万三千石的缺口。”

  “一万三千石?这么多?!”

  张宁沉思一会后,突然问道:“今年春天,朝廷要多少粮?”

  “朝廷贴出的布告是两万石,按照规矩,我们两家一人一半。”

  张宁没有把话说满:“我们张家今年在北边购置的土地,今年一共产了八千石粮。”

  “再加上蒲州的库存,还有一万一千石,这两相加,就是一万九千石粮食了。”

  “还剩四千石两粮,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人借调一些。”

  “但不能保证一定能筹到粮啊。”

  王瑶听到这里,神色一松,微笑道:“张叔尽力便可,就算差一些朝廷的粮,我想周将军应该也能理解的。”

  王瑶所说的周将军,就是宣府负责收粮的副总兵官周弘毅。

  每年朝廷发布征粮布告之后,都由王张两家,将粮食运到宣府,然后从周弘毅那里拿到捐抄。

  再用这个凭证,到朝廷换取盐引。

  在很早之前,聪明的晋商们就发现,与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将粮食运到边镇。

  不如就在边镇地区买地屯田,招募边镇佃户,为自己种田。

  收获的粮食,可以就地供给边镇,将运输费用节省下来。

  而张家,就是在宣府和大同府这两个地方,拥有最多土地晋商。

  最后,张宁又问道:“这次货什么时候起送,又由谁来送?”

  王泽露出一个微笑,有些自豪地回答:“这次的货,五天后起送,由瑶儿负责运送。”

  张宁惊讶地拱拱手:“王兄好福气啊,令郎已经可以为你分忧了。”

  王泽和王瑶两人,笑而不语。

  商量完这两件事后,四人便结束了会议。

  张宁让张谊带着王瑶,去张家的库房里,取北边要的东西。

  与此同时,一张拜帖被家里的下人,送到了张宁的手中。

第138章 给皇帝老爷种地,肯定更稳定!

  张宁拆开一看,果然是蒲州千户所千户侯威的拜帖。

  张宁轻笑,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样。

  “请他进来吧。”

  “是,老爷。”

  很快,着急上火的侯威,就被下人引到了张宁的面前。

  正如张宁所说的那样,侯威在知道王俨他们来到平阳府之后,整个人急得在家里乱跳。

  侵占军户的田可是死罪,要是被王俨查出来他侵占了这么多良田。

  上报朝廷之后,他就是必死无疑的!

  侯威在家里急得六神无主,随后又想起蒲州县最大的地主张宁。

  他名下那么多的田产,不可能所有的田产都是从好道来的吧?

  侯威自认为他和张宁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所以立马就带了拜帖,前来张家大院。

  见到张宁之后,侯威急忙开口求助。

  “张员外,朝廷来人清丈田亩,这要是让他们都查清楚了,我可怎么办啊!”

  张宁见侯威急成这个样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便将刚才说于王氏父子俩的计划,重新说给了侯威听。

  侯威听完张宁的计划之后,眼中放光。

  他惊喜地叫道:“这法子好,张员外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你们。”

  其实侯威也不知道这个法子,到底好不好,到底有没有效果。

  只是他现在六神无主,完全乱了方寸,此刻只要是个法子,他都觉得是个好法子。

  张宁微笑看着侯威:“既然如此,那之后就有劳千户大人了。”

  “现在还说这些干嘛,帮张员外,也就是帮我自己嘛。”

  侯威放松下来,和张宁寒暄了两句后,便告辞了。

  另外一边,王瑶也跟着张谊从张家的库房里,取走了一部分北边要的物资。

  张家的库房里有足量的茶叶,只是铁片和粮食还需要再多等几日。

  他们口中的铁片,就是已经被锻造好的熟铁,长三尺左右,宽不到两寸,每一片都非常薄。

  这种铁片只需看一眼,就知道是马刀的半成品。

  只需要加上刀柄,再用磨刀石开一下刃,就是一把可以上阵杀敌的好刀。

  王瑶派家里的佃户来到张家的库房,将需要的东西都运走之后,剩下的就是等待其他的物资备齐,随后就可以运往宣府了。

  数天的时间,王俨和杨继宗等人,已经将平阳府下另外一个县城的田亩,清丈完毕了。

  随后,王俨等人没有休息,马不停蹄地就来到了蒲州县。

  和平阳府的知府一样,蒲州县的知县吴镛,也一直称病不出,连面都没和王俨等人见一次,更别说帮忙了。

  没办法,王俨等人只能自行清查。

  最开始,蒲州的百姓看到身穿官服的老爷们,在田地里忙碌,既感到畏惧,又感到新奇。

  众人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敢上前去打扰他们。

  百姓们心中也很好奇,只知道这些官员们在丈量土地,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丈量土地。

  张宁见此,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让张谊和王瑶,着手开始煽动他们各自手下的佃户。

  张谊和王瑶接到命令后,各自召集了一部分张家和王家的佃户,脸都不红地讲起了鬼话。

  煽动不是命令,话不能说得太直白,但佃户们又都没读过书,也不能说得不直白。

  所以不仅口中要说,脸上也要演,更重要的是,底下还要有人配合自己。

  张谊亲自来到田间,对聚拢在一起的佃户们,面色沉重地说道。

  “各位乡亲们,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以后不能再种我们张家的土地了。”

  “啊?!为什么啊张少爷!”

  原本蹲坐在田坎上,一脸麻木的张家佃户们,在听到这句话后,脸色变得慌张起来。

  “张少爷,是因为我们交的租子不够吗?!可是地里已经种不出更多的粮食了啊!”

  “张少爷,您行行好,不要把地收回去啊,收回去我们就没活路了。”

  “张少爷,您发发善心,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吧!”

  “……”

  张家的佃户们,都对张谊跪了下来,声泪俱下的乞求着。

  张谊同样满脸愁容,叹息着对这些佃户们解释道。

  “不是我们张家,不愿意把土地租给伱们啊。”

  “实在是这些土地,以后都不再是我们张家的了。”

  “朝廷的钦差来了,他们要把我们的土地收回去,成为皇帝的皇庄。”

  “皇庄你们知道吗?那就是皇帝的土地,只有皇帝的人,才可以种。”

  “以后这些地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你们也不能再种这块地了……”

  张谊的话没说完,被他安排在佃户里的亲信,就高声喊道:“那这些地都被皇帝种去了,我们种什么?!”

  “我们没地种,岂不是要被活活饿死?!”

  张家的佃户们,听到张谊的话,无异于听到晴天霹雳,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封建王朝,皇帝和大臣们争来斗去,各种贵族阶级的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无人在意,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最普通的百姓,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封建王朝的底色就是剥削,百姓们被剥削得久了,就已经习惯了,好像生来被剥削,是天经地义的一样。

  例如这些晋州的普通百姓,那些名震天下的晋商,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和其他地方的普通百姓一样,终日劳作于田亩之间,日出而作,日落才息,忙忙碌碌一年,终不过混一个温饱而已。

  他们和其他地方百姓的区别,只在于剥削他们的人不同罢了。

  江南的百姓,有江南的士族剥削。

  两广的百姓,有两广的地主剥削。

  巴蜀的百姓,有巴蜀的勋贵剥削。

  晋州的百姓,也有晋州的商人剥削。

  并无什么不同。

  蒲州张氏和王氏,崛起于洪武年间,经营蒲州上百年,兼并蒲州的土地也兼并了上百年。

  张家的这些佃户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土地,一直靠租种张家的土地为生。

  这些佃户们虽然丢了土地,沦为佃户,久被张家剥削。

  但靠着给张家种地,他们一年到头,好歹也能混个温饱,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但这皇帝老爷要是把地给收走了,那他们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风去了。

  “皇帝老爷不能把土地收回去啊,我们祖祖辈辈可都靠着这些地生活啊!”

首节 上一节 142/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