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6节

  事实上,在匈奴人南下,把长安占据了以后,大周还没有灭亡。

  他们南迁到了开封府,在开封立了新的国都。

  自己的大兄桓盛虽是权臣,但是帮助了太子楚世煦平定了南方的起义军,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辅佐大周王朝国力回升。

  在南方彻底撑了起来,后来他的大兄执政了二十余年,因病而逝了以后,大量反对他大兄的政敌站了出来,他过去主政的策令全部都被楚世煦一口气政治清算了。

  他们桓氏兢兢业业给楚世煦铺平道路,结果却换了一个族灭的下场。

  这就是当忠臣的下场!!!

  第二次模拟推演,桓奕就不愿意给这个该死的大周王朝卖命了。

  架空太子楚世煦的提议,就是她主张的,连着玩弄两任大周皇帝,也是她主张的。

  大兄的野心,也是桓奕一手催化的。

  因为桓奕认识到了什么叫反复无常,什么叫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才是权力。

  第四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桓奕照常按照先前的策略,却不成想出现了新的变数。

  楚世昭连着三次,都是死于镇守京城的。

  第四次,楚世昭离开了京城,成为了全场最大的变数,而且打出了惊艳全场的绝地翻身仗。

  从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无权皇子,单骑入晋阳,收复晋阳,与晋阳节度使李瑾形成最强君臣,先南定起义军,再反杀以他们桓氏为首的中央朝廷,紧跟着逼平了当时对大周王朝最具威胁的匈奴人,最终消除了节度使制度。

  经济上,与民修养生息,一改前朝弊政。

  军事上,借助收拢下来的南方起义军和北方藩兵,缔造了大周重要的防线。政治上,没有清算任何一人,在位期间没有处死任何一位提出谏言的大臣。

  哪怕是南方宋吴政权投降的后人,因为楚世昭答应过,只要投降,只要带着百姓归附,他就不杀。

  然后他就真没杀。

  李瑾病逝的时候,楚世昭作为君王,本不该自降身份,为李瑾这个只是他岳父的男子带上白巾。

  但是,楚世昭天子降阶,给了李瑾最高规模的尊重,不光如此,他和李瑾之女李凤宁生下来的太子楚济民,地位不动如山。

  因为楚世昭的后宫里,只有李凤宁一人,根本不存在继承者混乱的问题。

  最让桓奕想不通的是,他们桓氏差不多在楚世昭最关键时刻。

  他们差点覆灭掉刚刚起势的这位大周四皇子。

  然而楚世昭都没有清算他们。

  大有只要你愿意能改过自新,他就能既往不咎的态势。

  被搞过一次的桓奕当然不会再信这种说辞,她就想看这个伪君子什么时候暴露真实的一面。

  保不齐楚世昭晚年的时候,就给他们来那么一下。

  结果楚世昭不仅没有清算桓氏,反而任用桓盛、桓节作为大臣,哪怕是驾崩了,都没有大开杀戒。

  桓奕突然就悟了。

  想明白了,为什么人家晋阳李氏,在前面两次模拟推演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这次模拟推演愿意埋头跟着楚世昭干。

  一个有着不错能力,可以听大臣话接受劝诫,在重要时刻站得出来,对待臣属又尊重,人家是有人格魅力在那的。

  后来桓奕查看了一下楚世昭的君主卡面。

  看到了那个名为【高祖遗风】的词条。

  如今看来,这楚世昭的的确确是有周高祖的遗风,光是做人厚道,不让臣属背锅这一点,就甩开其他人一条街了。

  于是,如今留给桓奕的选择有两条。

  一条是不选择主公,自己单干,照旧等着永晋帝驾崩,然后让自己的大兄架空太子楚世煦,把权力掌握在桓氏的手上,等着改朝换代。

  这一条路是有风险的,走错一步,那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还有一条是低风险,忠于大周王朝的路线,那就是选择楚世昭。

  相信楚世昭。

  第四次模拟推演,楚世昭证明了他身为君王的道德以及下限,让他当大周天子,是很靠谱的路数。

  看着如今还想朝着太子楚世煦身上贴的大兄,桓奕是真不想给自己全家再送上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了。

  所以就考虑让大兄搭上四皇子楚世昭的这条线。

  没成想,楚世昭太低调了。

  大兄难以看出对方的深浅。

  这种情况,要么对方就是一点能力都没有,要么就是对方的能力太高。

  有【大帝成长计划】作为信息获知的桓奕还用说吗?

  显然是这位四皇子也没想过自己要当这个天子,后面局势变化太多,最终是被推上了皇位。

  故此,桓奕觉得两手抓是最稳的,一方面想办法让桓氏掌握权力,另一方面就是拉拢晋王,这样的话,反跳忠,内跳忠都比较方便。

  而对比了一下大周皇室的那些个歪瓜裂枣,完全不似人的皇室贵胄。

  真要选择效忠的对象。

  那么这大周只能有一个天呐!

第25章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永晋帝垂着双眸,轻轻发出惬意的声音,在他身后站着两人,微弓着身子,一幅随时听从差遣的模样。

  “曹微呐,你看朕的儿子里,谁可堪大用啊?”

  “这些日子里,朝野中有不少的人,想要朕的这位长子入主东宫,替朕监国,你觉得如何?”

  被唤作曹微的太监,立刻颔首,不敢言语,他的额头上已经微微渗出汗水来。

  此刻的他正在思考怎么回答永晋帝的话。

  但是,曹微服侍了永晋帝那么多年,自然知晓永晋帝的心里最看重的是什么。

  “陛下还在当打之年,诸子无能,岂能与圣天子您日月争辉呢?”曹微尽量沉稳着说话。

  “你的意思是朕的这些儿子都是无能之辈?”永晋帝睁大着眼睛,似乎是质问般地开口。

  “与陛下相比,自是碌碌无为。”曹微又道。

  “那你还没回答朕的问题,这皇长子到底能不能入东宫,替朕监国呢?”永晋帝压下声音淡淡道。

  “国家大任,有能者先,老臣只怕长殿下误了国事。”曹微心里哀叹一口气,又自作镇定道。

  他这样的话,传到楚世煦的耳中,恐怕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可是曹微更清楚,眼前他的权势,全部源自于他面前的这个男人。

  比起站队到皇长子身边,他的立场必须坚决地倾向于永晋帝。

  若是曹微说一句皇长子的好话,说一句其他皇子的好话,他在这个宫里,那就是到头了。

  “胡说!”永晋帝愠怒相斥道:“那可是朕的儿子!”

  曹微猛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臣知罪。”

  “但你说的也没错,他们与朕相比,还是差了太多。”永晋帝又幽幽叹道:“到时候,大周交在他们的手上,怎么能让人放得下心来。”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

  “陛下,武德司指挥使郭谦求见。”

  永晋帝雅然点头,以示同意。

  入殿者身材高大,模样稍显俊郎精致但蓄着短须彰显了些豪武之风,而他的眼神明亮,望向永晋帝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换成其他人面对喜怒不形于色的永晋帝,是绝不敢这样的。

  但郭谦不同,他的父亲郭澈在永晋帝还是藩王的时候就以藩王府上内廷侍卫的身份一直跟随着永晋帝。

  郭谦则是以发小的身份,给永晋帝当伴读。

  正光帝驾崩的时候没有子嗣,血缘关系最近的永晋帝就继任了这个皇位,不得不离开封地,奔赴长安。

  而郭谦就借着这层关系跟着永晋帝一起进了长安。

  光是这一点,就使得郭谦在永晋帝这一朝有着超然的地位,甚至能说是幸进之臣。

  一入殿,郭谦还是老老实实地行了一番跪拜之礼。

  永晋帝虚抬一番,郭谦这才毕恭毕敬地站起身来。

  “孝德怎么来了。”永晋帝开口问道,这是郭谦的字。

  永晋帝很少向他人表示亲切,郭谦则是例外。

  “启禀陛下,晋王殿下在闹市置卖府上之物,还典当了一些皇家的地契出去,臣的职务便是督管皇城治安,恰好碰上,觉得此事有些奇怪,便入宫向陛下禀告。”郭谦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如实开口道。

  永晋帝微眯着眼睛。

  他勃然大‘怒’道:“竖子是觉得朕待他不好吗?竟然变卖皇室之物以充私用?”

  郭谦看到‘震怒’的永晋帝,立刻悚然。

  可是永晋帝对待他的几个皇子,除了日常的月俸外,只给了几十亩地作为亲王的资产。

  这几十亩地,别说是亲王了,放眼朝中的百官大臣,也没有一家能寒酸到这种地步。

  对于寻常百姓,不能说不好,可是在皇室,这种待遇,还不如那些稍有身份的官吏。

  “那微臣是否是要敲打一下那些商贾,让他们把晋王殿下的东西还回去?”郭谦犹豫了一番,小心翼翼地问道,他并不是那种精于揣摩别人心意的人。

  但永晋帝似乎很喜欢他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必,朕倒要看看朕的这位儿子,到底要干些什么事。”永晋帝脸上的怒意渐渐消退,他想了想.没有再深入理会,兴许单纯只是他这个儿子缺钱了也说不准。

  “你往后多留心留心他的动作就好。”

  山西。

  在晋阳府上的李瑾正陷入了一桩‘奇诡’之事。

  “你说.你是要提亲?”李瑾反问了一句,生怕自己听错了这句话。

  他呢,有一个女儿,叫李凤宁。

  如今呢.二十有一。

  寻常女子呢,早就出嫁了,但是李凤宁一直都不愿意出嫁,而且态度很坚决。

  要是李瑾逼着李凤宁出嫁,她就打算跑出去当尼姑,与李家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看着李凤宁态度坚决,又是他发妻弥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女儿,李瑾就没有逼着自家女儿嫁人了。

  留着就留着吧,总不能咱们李家养不活一个闺女吧。

  而现在,他的这位死活不愿意出嫁的女儿,忽然转变了心意,想给人提亲了,这怎么能让李瑾不感到惊讶呢?

  唯独让李瑾好奇的是.这是哪一家的倒霉蛋要享福了。

  “对。”李凤宁一口答道。

  “你看上了谁,为父替你亲自提亲。”李瑾顿时拍案,这简直是上天掉下来的天大好事。

首节 上一节 16/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