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299节

  李孜省气呼呼地道:“来瞻,你真行啊……你可知,经你这一折腾,现在后宫那些娘娘都快闹翻天了?!”

  “后宫那些娘娘?”

  张峦一时间很是迷糊。

  刚喝了点儿小酒,其实并没有多喝,怎么突然脑子就不够用了?

  后宫里的妃子与我何干?

  你也太会扯了吧!

  李孜省却以为张峦是在装糊涂,不悦道:“后宫之事,我本以为你不懂,但看样子你门清嘛。

  “送礼不送别人,直接送给皇后……还是当着寿宴上那么多朝廷命妇和后宫娘娘的面,还是太子和太子妃专门送的,你让那些人见到后能不妒忌吗?”

  张峦尴尬一笑,道:“其实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一茬。”

  “你敢说你没想到?”

  李孜省直盯盯地看着张峦,道,“我看你这属于处心积虑,居心叵测啊!”

  “李尚书,您可不能这么说……”

  张峦也觉得纳闷儿。

  今天李孜省看样子像是来找我办事的,怎么听说话内容却是专程来声讨我的?看起来他很生气啊,但为什么我却感受不到他的愤怒呢?

  李孜省气鼓鼓地道:“你不但把后宫诸位娘娘给眼气得不行,连我家宅都闹得不安宁。”

  张峦更惊讶了:“贵府出什么事了吗?”

  李孜省瞪着张峦,没有回答,反而道:“我不管别的,三千两银子一块黄珊瑚,是吧?我买了!”

  “啥?”

  张峦这次彻底惊讶了。

  你李孜省说了半天,结果是上门来求购黄珊瑚的?

  “我不让你吃亏,但你也不能让我难做。”

  李孜省道,“你送别人一块镜子,但要送我……”

  李孜省扒拉了一下手指头,发现一只手弯下去几根手指头都不甚合适,最后干脆一只手掌伸出来,“五面镜子,这样合理吧?”

  张峦赶紧把茶碗往李孜省面前推了推,问道:“李尚书,您这是作甚?”

  李孜省道:“你当我跟你胡诌八扯呢?五面就五面,一面都不能少……三面我送到宫里去,两面用来应付我后宅的女人。

  “嘶……靠,想起来了,我曾应允过陛下,先应付娘娘,不顾自己家的……但我后宅不安宁,能为朝廷好好办事吗?

  “跟你说话呢,听到没?”

  “我……我……”

  张峦心想,这事我哪儿能随便答应下来?

  要是我儿子没准备那么多镜子,而我轻易应允你,你又跑回去跟皇帝说了,那我岂不是欺君?

  “来瞻,我说话急了点儿,咱一边喝茶一边说。”

  李孜省道,“我这儿也是有难处的……你说这梁芳和韦兴倒了,韦眷也被撤了提举广州市舶司太监的官职,没人给陛下搞贡品了,陛下需要点儿好东西,不就全指望我了么?”

  张峦点了点头,道:“好像,是的……”

  “是什么是?”

  李孜省不耐烦地说,“我错就错在让你来负责变卖贡品……我发现你真是个人才啊,你这叫刘备招亲人尽皆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算盘,看起来你去瑞安伯府上兜售黄珊瑚丢人现眼,但你却成功让世人知道,你是在替皇室卖贡品,是这意思吧?”

  “我……我没有啊。”

  张峦连连摆手,坚决否认,“李尚书,你看我,最近都没脸出门了,连翰林院和鸿胪寺我都不好意思去应卯。”

  “哼!”

  李孜省冷哼一声,道:“我看你就是在家里偷着乐,等着那些个大怨种上门呢……这不,我就是第一个怨种!”

  张峦连忙道:“李尚书,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就是想把黄珊瑚卖出去,仅此而已,没想那么多。”

  李孜省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其实这宫里事,跟各家的内院事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平常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连陛下和宫里那些个娘娘也一样。

  “你给皇后送了那么大一块镜子,后宫那些娘娘都吵翻天了,她们得不到,当然会给陛下施压。

  “你说陛下有什么办法?只能来找我咯……”

  张峦这会儿酒终于醒了,道理听了一耳朵。

  他心里发出感慨,原来吾儿是这么算计的,我还以为他想当然,原来真不是!

  “来瞻,你看我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那五面镜子的事……”

  李孜省急忙问道。

  张峦为难道:“不是我不肯答应,是我要先问问犬子,就是延龄……这镜子是他弄出来的,听说挺费劲儿,万一搞不出来……”

  “咱贤侄人呢?”

  李孜省这会儿才想起,今天旁边好像是少了个看热闹且喜欢插话的小子。

  张峦无奈道:“他平时忙,本想让他好好修习课业,但成天往外跑。可也就是这样,总能带回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李孜省夸奖道:“贤侄是个人才,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那这样吧,要是搞几面大点儿的镜子费劲,就把镜子切割成小块……当然也不能太小。总归三面大点儿的,我送到宫里去交差,两面小点儿的,我留着自用。呵呵。”

  李孜省听说是张延龄搞出来的,心里放心多了。

  这说明……张峦并不是从外面搜罗回来的,货源一断就没了,现在是只要有时间,就能造出来。

  张峦道:“那……这些银子,李尚书还是带回去吧。”

  李孜省笑道:“你担心什么?怕陛下觉得我贪赃枉法?三千两银子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别人是否尽心意我不管,我得好好表示表示。”

  ……

  ……

  张家两兄弟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张峦一直守在银箱子面前,生怕被人抢走他辛勤劳动所得。

  “爹,你叫我们啥事?”

  张鹤龄觍着脸出现在正堂门前。

  张峦看到大儿子跨进门槛来,皱眉问道:“为父叫你二弟,几时唤你来的?你这张脸,看见就想胖揍一顿。”

  张鹤龄扁嘴道:“爹,你今天吃火药了?我哪里得罪你了?哼,我今天为了家里的事,忙东忙西,累得我够呛,结果刚回来就被你数落……我这脸咋了?今天见到我的人,都说我一表人才。”

  张家老大还在那儿掰扯,张延龄终于跟了进来。

  “老二,过来瞅瞅。”

  张峦招手。

  直到张延龄走过去,张峦才把箱子打开。

  “啊!”

  张鹤龄大叫道,“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说着就要伸手去拿。

  张峦一把将他的手打开,喝道:“别乱碰,这可不是咱们家的银子……吾儿,此乃李孜省今日亲自登门来,送给我的三千两银子,说是要买一件黄珊瑚回去,不过要求我搭赠五面镜子。”

  张延龄笑道:“如此说来,这算是做成第一笔生意了?”

  张峦叹道:“给五面,有点亏啊……儿你觉得呢?我当时没敢答应他,就说回头找你商议后再说。他表示要把三面大点儿的镜子送到宫里,两面小的留给他内宅的女人。”

  “爹,这不公平。”

  张鹤龄在旁道,“做生意,不能像李孜省这样贪得无厌。他一口气索要五面镜子,他倒是买五块那个什么黄珊瑚啊,结果就买一块,却让别人送他五件,这种明显是属于老抠儿的做派……不是说他很有钱吗?”

  张延龄笑着道:“李孜省花钱买黄珊瑚,银子送到宫里,黄珊瑚留在自己家中,还白得镜子,既讨好了皇帝,又打点了内宅女人。如此还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花钱为君分忧的好名声……这买卖他干得很值啊。”

  张峦道:“所以你大哥说对了,我应该多找他要银子?或者再让他买一件黄珊瑚回去?”

  张延龄却摇头:“这买卖咱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响名头,多卖几千两银子难道会进咱自家腰包吗?”

  “那……倒不会。”

  张峦细细一想,恍悟道,“也是,卖多卖少都不是咱自己家的,全都会用于充实内库。不过吾儿啊,为父是担心你那边的镜子……成本不会很高吧?咱自己搭着东西往里面填,会不会让咱们家倾家荡产啊?”

  张鹤龄在旁咧嘴笑道:“爹,这你倒不用担心,我见过老二造那个什么镜子,就是拿点儿东西抹在琉璃上,一会儿工夫就造出来一块。至于琉璃是怎么烧的,我倒不知道……但我看那儿有一大堆。”

  张峦道:“吾儿,那东西……真没多少成本?”

  “成本并不大。”

  张延龄道,“但专利费用极贵,好在是咱自家的东西,全天下没第二号人家能造,这人力和技术成本不可估量。”

  “那就亏大了……”

  张峦惋惜道。

  张延龄笑道:“不过咱本来就是为太子谋事,这点儿小亏还是吃得起的。再则说了,回头真卖完了贡品,搭售结束,别人还想要……那咱不就可以在民间售卖了么?”

  张峦一听,瞬间又被儿子的话左右了情绪,惊喜地道:“所言甚是。名声打开了,都属于贡品了,宫里娘娘都不曾拥有的东西,那得卖多少银子?可是……”

  张鹤龄道:“爹,你都说会发财,就别说什么可是了……老二,你先说说咱们家能赚多少钱吧!”

  张峦破口大骂:“你个孽障,先闭嘴。为父还没把话说完呢……吾儿,你说这东西敢卖吗?毕竟是给陛下的贡品,随便就卖的话,会不会出问题?”

  “又不是现在就要卖。”

  张延龄笑道,“只要专利掌握在手里,咱可以等过个一年半载再拿出去卖,那时候宫里非但不会阻止咱做买卖,或还会在背后帮扶一把呢。”

  “好好好,你能造出来就行,你准备好五面镜子,不用太大的……我觉得这事做得太亏了,你随便准备一下,回头我就给李孜省送去。”

  张峦说到这里,兀自有些气恼,“每次都来咱们家蹭饭,这回我趁机到他府上吃够本。哼,一准儿把他吃穷!”

  张鹤龄道:“人家请你也不少……唉,你们每次去赴宴都不带我,我都快烦死了……”

  张峦仿佛没听到一般,道:“吾儿,几时能备好货?”

  “明天吧。”张延龄道。

  “行。”

  张峦一听,心里顿时有底了。

  张鹤龄在旁皱眉道:“爹,你现在称吾儿,就只是叫老二了,是吗?难道我不是你儿子啊?”

  可惜老父亲仍旧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已经去门口招呼人进来抬箱子了。

  张鹤龄又走到弟弟面前,奇怪地问道:“爹他聋了吗?”

  张延龄凑过去,小声道:“大哥,你看爹最近因为一些事烦扰,很想找个地方发泄,要是你总在他面前晃悠,引起他注意,棍子或许就糊到你身上来了。”

  “吓唬谁啊你?”

  张鹤龄一副不相信的模样。

  张延龄问道:“你看爹今天送走李孜省后,就在这里守着别人家的银子,还惴惴不安,你觉得他心情会好吗?

  “爹发起脾气来,会跟咱当儿子的讲道理?”

首节 上一节 299/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