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125节

  冷面鬼将彭於狼狈而归,使得北朝文武人心惶惶。

  “诸卿,汉军大军压境,尔等有何退敌良策?”

  蓝京,一座建筑低矮的王宫内,清都王郑梉坐立不安,紧紧的盯着殿内站着的众文武官员。

  此人坐在雕有金蟒的龙椅之上,身穿一件紫色龙袍.头戴金丝冠,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以他的地位坐蟒椅没啥问题,但穿龙袍就有点过分了,毕竟黎皇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时,一个生了两条老鼠须的文官眼珠子转了转后拱手道:

  “郑王,思明府的贼军袭扰我安南,我等何不向大明抗议。”

  “笑话!”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数名北朝文官冷嘲热讽道:“明国如今混乱不堪,早已自顾不暇,即便遣使抗议又有何用?”

  “明廷若有这本事早就将这股贼军剿灭了!”

  一时间,北朝众文武吵得不可开交,主要是围绕着打还是不打的问题。

  这打吧,上回的大败便是个教训,而且据称这回来的汉军足有近万人,北朝怎么着也得拉出数倍的兵力才有胜算吧。

  要知道,整个安南才三百万左右的人口,而且还不是铁板一块。

  其中阮.郑二主南北而治,还有一个割据高平的莫朝,占据了宣光之地的保主武德恭。

  其中北朝郑军的地盘最大,统治人口约一百八十万,南朝阮军统治人口约六十万,莫.武二人则少得可怜,分别只有十来万人。

  靠着着这一百八十万人口,北朝郑军穷兵黩武之下也就凑出来一共十三万的兵力。

  其中有数万都是凑数的青壮,战斗力极其堪忧,只能用来驻守地方,真正能作战的正规军只有九万,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御林军则只有两万。

  上次在长定县与保乡军交战的那五千兵力便所谓的御林军。

  郑梉看着朝堂上闹哄哄的模样不禁一阵烦躁,他心想自己也没惹这汉人啊,为何三番五次来攻。

  说实话他其实是不想打的,从大将彭於口中得知那汉军的火器极为犀利,跟人家野战的话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想都不要想。

  若想彻底击败,十倍兵力方有可能。

  而北朝这九万的兵力大多都布置在前方用以防备阮军,目前能动用的人马不会超过两万,这点兵力实在是没信心啊。

  这时,居于朝堂武将之首的彭於站了出来,他抱拳道:

  “末将愿率一支精骑从广宁杀入思明府,以使汉军班师回援!”

  此人上次大败而归本是死罪,但奈何安南国小缺乏可用之将,郑主无奈之下只好将他打了二十军棍令其戴罪立功。

  郑梉脸上的横肉微微颤抖,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

  毕竟也是读过兵书的,瞬间便明白了此乃围魏救赵之计。

  但转念一想后,他又严词否决了这个计划,派骑兵杀入思明府固然是个好计谋,但万一人家有所防备怎么办,到时候这些宝贵的骑兵多半得客死异乡。

  此举乍一听好像很动人,实则可行性不大。

  这下,北朝的文武又犯了难,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片刻的议论后,有人提议安南应该一致对外,可以联合南方的阮军共同拒敌,双方虽是死敌,但也应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必要时甚至可以将莫.武二人拉进来,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抵御汉军侵袭,还能消耗此几家的实力,实在是一举多得。

  “可笑!”

  闻听此言,世子郑柞冷哼一声道:“话说的容易,汉军如今侵袭的是我北朝又不是南边,那阮贼鼠目寸光尔,岂会愿意共同拒敌?”

  此人作为清都王郑梉的儿子,亦掌握着一定的兵权,北朝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兵权便没有话语权,亦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由于黎皇的存在,郑梉如今并没有称帝,但这郑柞的野心却极大,他早就想做名副其实的太子了。

  眼见满朝文武提不出任何有效的退敌良策,清都王郑梉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决定还是先向汉军派出使者,看看对方究竟想要做什么。

  如果能谈判的话,还是尽可能的先谈一谈。

  而与此同时,谅山长定县,保乡军的南征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这里,就在征夷大将军罗延康与军师颜昭讨论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之时。

  帅帐外突然有卫兵来报:

  “安南通国公世子求见。”

  帐内二人对视一眼后,脸上的表情皆有些惊讶,这个时候莫朝的人来求见,其意十分耐人寻味啊。

  “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一名身穿华服.面若冠玉的贵公子被卫兵带了进来,此人正是莫朝统治者莫敬宽的次子莫敬完。

  天启五年时,郑军攻陷高平,擒杀莫朝太上皇与皇太子,莫朝皇帝莫敬宽携次子莫敬完遁入大明,后在明廷的压力下,黎皇封这莫敬宽为太尉、通国公,准许其回到高平。

  原本,莫朝占据了谅山.高平.海阳三府,但此役过后便极为衰弱,统治区域也仅限于一个高平府,另外二地则落进郑主囊中。

  “在下见过天朝将军,此些薄礼不成敬意。”

  莫敬完进帐之后态度极为谦卑连忙深深一拜,同时让随从将一口箱子抬来,里面皆是玛瑙.珊瑚之类的财宝。

  他虽知道这保乡军并不是大明的官兵,但仍以“天朝将军”相称,将姿态放的很低。

  “世子有心了。”

  颜昭微微一笑,随后轻轻摇动着羽毛扇,关于安南国内的各方势力他自然也是研究过的,此时此刻,莫朝的人前来拜见,原因可想而知。

  果然,那莫敬完在客套过后便旁敲侧击的打探起保乡军来安南国的目的,此人毕竟是贵族出身,汉话说的也是十分熟练,沟通起来不成问题。

第170章 混乱安南

  一番交谈过后,与颜昭所推测的差不多,这莫朝是想挂靠在保乡军这条大船上,借此将谅山.海阳之地收复。

  仅凭他们那点可怜的力量,别说南伐郑军了,恐怕要不了几年这莫朝就得彻底完蛋。

  “世子打得一手好算盘啊。”

  颜昭露出冷笑,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借我保乡军之力收复失地,莫朝的人皆如此天真吗?”

  罗延康也是面无表情的嘲讽道:“我等可不是大明的官兵,对安南的割据混战并不感兴趣。”

  莫敬完闻言脸色一僵,不过他也没想着仅凭三言两语就能说动对方,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出发前父皇已经做好决断,如果贵军愿意助吾收复失地,我莫朝自当上表称臣,岁岁纳贡!”

  见这二人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显然对称臣纳贡这一套兴趣不大。

  莫敬完心中一叹,他想起出行前父皇语重心长的嘱咐,言称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说服汉军,否则高平在郑军面前已经撑不了几年了。

  他咬了咬牙接着道:

  “贵军究竟如何才肯相助,我莫朝愿献上二十车财宝和三百姬女,粮万石。”

  听到这里,颜昭挥了挥手中的羽毛扇不禁陷入沉思...

  所谓的财宝和姬女对保乡军的吸引力不大,随便在广西抄几个大户的家都不止这些,也就是那万石粮食还能入他的眼。

  像安南莫朝这种人口只有十几万的地方割据势力,兵力撑死一万,征南军顺手就给灭了。

  但颜昭却想的更远一些,若是将莫朝灭掉,那北方的郑军和南方的阮军定然会惊惧不已,双方虽然是死敌,但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联合起来。

  而保乡军虽然骁勇无比但毕竟兵力稀薄,目前的主要战场又在岭南,一旦明军来攻,这郑.阮二军再趁机偷袭后方,夹击之下恐怕首尾难顾。

  如此,倒不如扶持这莫朝与郑军抗争,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将阮军也拉进来,借此消耗安南的国力,这样则更利于日后保乡军实现占据安南的战略意图。

  这几方人马打的越激烈越混乱越符合大将军的利益。

  想到这里,颜昭看了眼坐立不安的莫朝世子后微微一笑道:

  “世子何须忧虑,要我保乡军相助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恐怕这个代价莫朝难以承受。”

  “哦?”

  莫敬完本来心灰意冷,闻言却大喜过望,连忙道:

  “却不知是何代价?只要是我莫朝能做到的。”

  “其一,我保乡军欲在安南筹集粮草,出于维持粮道畅通,需在当地驻军。”

  颜昭慢条斯理的说道:“其二,莫朝需协助我军开采安南北境的铁矿,并提供劳工。”

  见这世子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却继续道:“莫朝需上贡每岁税收的三成。”

  “只要答应这几点,贵方的请求大将军一定会欣然允许。”

  “这...”

  听到这几个丧权辱国的要求,莫敬完简直想大呼岂有此理!

  他浑身颤抖,袖子下的拳头也握的指节发白,但很快又无奈的松了下来。

  不答应又能怎么办呢,莫朝根本没有跟人家同等谈判的资格,且不说那高平便毗邻谅山,汉军只需两日便可直逼莫朝皇城,就算没有此事,郑军也随时会携众而来。

  与收复失地维持统治相比,汉军的条件虽然过分,但也只能咬着牙接受了、

  “在下这就令随从回高平,将此事交予父皇定夺。”

  听到莫敬完的话,颜昭点了点头,随后表示自己也要请示大将军。

  而一日后,正在思明府匠坊视察的徐晋便收到了这封加急的军报,在了解完详情后同意了颜昭的计划,并肯定了他的战略目光,同时表示南征军的一切事务可以自行决断。

  而莫朝皇帝莫敬宽在收到世子的消息后,也立即召来了麾下进行讨论,虽然反对之声众多,但他还是将此事拍了板。

  每岁要给保乡军缴那么多银粮又要派遣劳工,定会使得民间怨声载道,但为了莫家能够继续统治下去,些许贱民的死活算什么。

  至于那驻军的要求,虽然在旁人看来十分过分,简直是丧权辱国,但莫敬宽可不是这么觉得的。

  说实话,他还巴不得保乡军能在安南驻军。

  否则,即便收复谅山.海阳等地,待汉军一走,那郑军再卷土重来怎么办?

  就凭莫朝这点可笑的兵力,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

  就这样,莫敬宽力排众议,以倾国之力发动了整整一万三千的大军,欲与保乡军一同讨伐郑军,不过其中的正规军只有九千,剩下的四千只是被征调而来的青壮,战斗力堪忧。

  而颜昭和罗延康对莫朝的表现也比较满意,毕竟莫军可是运了许多稻谷过来,保乡军南征军的粮草也能就地解决了,后勤方面已经没有任何压力。

  再者,这安南土人更为熟悉当地的地形,有了他们做向导,打起仗来事半功倍。

  而在此期间,北朝郑军的使者也前来拜见,并提出愿意献上金银粮草,希望保乡军能够退兵。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嘛,来都来了岂能就这么走了。

  随后颜昭又将此前向莫朝提的条件讲了一遍,无非就是纳贡.驻军.缴粮.开矿这几条,将郑使听的面如土色。

  回去之后将此事一说,顿时引得清都王郑梉勃然大怒,但他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对付汉军,于是连忙向南边阮军派了使者,意图联合。

  但后者确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是模棱两可的表示南北双方可以先休战几月。

  郑梉知道,这阮军多半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说不定还会趁机偷袭自己,自己不得不防。

  无奈之下,他只能从前方仅抽调了三万大军回来,加上蓝京的御林军一共凑出了四万兵力,以应对汉军的来袭。

  而与此同时,在保乡军的协助下,莫军势如破竹,很快将整个谅山府控制,北朝在当地的驻军不堪一击,原本他们还能想凭那些简陋的城墙守上一阵,结果在保乡军的火炮面前往往连两个时辰都顶不住。

  而接下来的场面却有些古怪,莫朝在占据谅山后迅速委派了大小文官过来接手,而与此同时,保乡军也派了许多小吏前来控制各部中枢。

首节 上一节 125/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