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秦瑱真的可能中了计策,分兵北上想要夺取宛城,他们完全可以进攻。
这两种可能性分别导向了不同的结果,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必须出兵。
一旦他们按兵不动,秦瑱立马就会察觉不对,率领兵马全面进攻。
毕竟,在表面上的秦瑱分兵之后,他们的“兵马”已经超过了秦瑱的总数。
这种时候不试探一下,就是反面告知秦瑱他们的兵力不足,不敢尝试。
可问题就在这里,他们兵马不多,如果要尝试,定然要损兵折将。
通过折损兵马来换取秦瑱的犹疑不进,这值得么?沉思了片刻之后,他即叹道:
“此必是秦瑱试探我军之计,我军若去必被其人所败,不可往之!”
曹昂听此,便决议不再动兵,喝令其麾下诸将也不能前往进攻秦瑱。
这般过得两日,见敌军毫无动静,秦瑱便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曹昂兵力不足!
在得到了这个结论之后,当夜他便调动兵马直接对曹昂大营发起全面进攻。
是夜,其麾下大将张辽、徐盛、蔡瑁、魏续分别领军五千,对曹营发起猛攻。
现在的刘备军早已不是当初蜗居淮南那副穷酸模样,其麾下士兵虽然不一定身着甲胄,但多数持有横刀。
与之相对,曹操麾下年年征战,精锐折损半数,曹昂所部大多为郡国兵。
这些郡国不仅战力比不上甲士,装备也大多极为简陋,环首刀大多已经生锈发钝。
又兼秦瑱改制之后,战争和战利品绑定,让其麾下士卒皆欲取得战功获取田地。
多种因素综合之下,秦瑱麾下兵马从接战开始,便牢牢占据着优势。
战争从前半夜开始,足足打了两个时辰,曹昂麾下东西二营相继被破。
无奈之下,曹昂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带着仅剩的一万余兵马杀出营寨。
不料才出营寨,路上又遭到秦瑱麾下高顺、廖淳的埋伏,在高顺的强力阻击之下,曹昂再度大败。
此战,大将吕虔战死,李通遭到俘虏,曹昂麾下万余大军折损过半,只剩数千人随之退往宛城。
建安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秦瑱于南就聚大破曹昂所部,斩敌五千余人,俘虏六千余人。
至于二十四日,秦瑱进军宛县城下,和太史慈汇军,将曹昂包围在了宛县。
听到消息之后,曹仁大惊,也顾不得东边的关羽,忙调令大将朱灵率兵增援宛县。
而此举也让汝南方向的关羽看到了机会,在徐庶建议之下开始了动作。
第369章 关羽动兵,奇袭洛阳
阳城县,属于颍川治下,地处后世登封市境内,此地乃是洛阳门户轘辕关所在。
此地在东汉以前,都属于比较荒芜之地,直到东汉末年汉灵帝以洛阳周边郡县设下八关。
因此地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而就在秦瑱进攻南阳之时,一支打着曹军旗号的兵马却正在沿着山道前进。
此时,徐庶正坐在一处巨石之上,就着水啃着麦饼,而在其周围,士兵都在默默地进行着补给。
忽然之间,只见远处的林木一动,便见邓展从中钻出,上前拱手道:
“徐相,我等已经探明前路,从此往西三十里,便可行过嵩山,抵达轘辕关。”
“此关关上兵马不多,防备甚为松懈,只要夺取此地,我军便可进入洛阳!”
听着邓展之言,徐庶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手绢擦了擦嘴,灌了口水道:
“从此往西三十里?若皆是这等山道,我等岂不是尚需两日才可尽关?”
而他一问话,邓展便笑着摇了摇头道:“不须两日,若是今夜赶路,明日便可抵达!”
“因是现在天气尚寒,林木不丰,过了此地,山间有一小河,沿河道而进颇为省力。”
“就是我军车马不能行过,须得挑担而进,不然今夜恐怕就能抵达关口!”
面对邓展给出的结论,徐庶细细算了算时日,便下令进军,如果时间赶得快的话,他们或许可以在六月之前抵达洛阳!
没错,此时徐庶这一支兵马目的地不是别处,正是曹军的心腹之地——洛阳!
事情如此,还得从秦瑱出兵之时说起,却说三月中旬,秦瑱起兵,他便将自己的意图发给了关羽。
彼时关羽和徐庶已经来到了平舆城内,虽然兵马未曾调动,可汝南、陈国、沛国,却有整整十二万大军。
这是因为中原之地防守困难,故而关羽、徐庶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扩大军队。
而这十二万大军,又以关羽为最,本部兵马就有六万之多,一直都是防备曹操的主力。
别看刘备带着兵马征战四方时后方显得很平静,但实际上关羽和曹仁却是摩擦不断。
毕竟,之前刘备军和曹军在中原的领地便是犬牙交错,形势复杂多变。
再加上曹操迁都之前许昌屯有重兵,战争一旦打响,关羽所在的汝南首当其冲。
这就决定了关羽必须要有独自防守曹操的能力,所以关羽的本部兵马甚至超过寿春的常规驻军。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衣带诏时,关羽一听天子求援,便有意直接动兵的原因。
无他,他有这个实力直接一举打到许昌,端了曹操的老巢,差的只是刘备的命令。
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衣带诏事件并未让刘备下定决心和曹操开战,关羽也只能按兵不动。
没想到这一等,便又等了两年之久,眼见秦瑱大杀四方,关羽自是看得眼热。
多次上书请战,刘备皆尽不允,只言时机未到,关羽无奈,只得继续操练兵马,收纳贤才。
本来听说刘备取了荆州,他便准备再次上表,不料这时,却收到刘备的任命,让他担任淮南都督。
关羽心想自己在汝南还有战机,若迁至淮南坐镇,那哪里还有机会带兵出征?
于是其人执意不愿,幸得秦瑱写信相劝,关羽方才不情不愿的前往接手淮南。
而让他没想到是,把调到淮南,乃是秦瑱轻敌之计,他抵达淮南仅仅五个月,秦瑱就发来密信叫他准备动兵。
收到此信之后,关羽自是大喜,直接开始筹集粮草,装作货物先行发往平舆。
就这样整整准备了半年,他终于收到秦瑱密信,言说即将全面进攻曹操,可先行赶往平舆。
随后关羽便马不停蹄,调令徐庶、阚泽、朱治、徐琨、蒋钦、朱然、潘璋、关平等人北上。
如此在平舆等待至三月份,关羽又收到了秦瑱之信,言说他将北上吸引曹军注意,让其伺机而动。
别看关羽一心求战,可他却知道这一战关乎天下局势,非同小可,不能大意。
所以收信之后,关羽就在不断探查敌军动向,直到曹昂增援之时,他便知时机到来,准备出兵。
可就在这时,徐庶却将关羽劝住,直言道:“军师用兵了得,非是曹昂可挡。”
“今其人出兵两万增援,必不是军师对手,吾料曹昂必败,敌军定还要增援。”
“此战君侯身负重任,能否全胜,全在君侯此处,务做奇兵,不可轻动!”
要说徐庶也和关羽搭伙许久,对于这种创业元老的意见,关羽也不会忽视,索性继续等待。
如此到了四月下旬,他们便收到了消息,言说曹昂兵败,曹仁再度增援南阳。
得到此信之后,关羽便召集众人前来,商议进军之策,想要一举夺取陈留、颍川二郡。
众人纷纷提出意见,诸如主力进军,先取许昌,亦或是分兵北上先取雍丘,夺取陈留。
但就在众人商议之计,关羽却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战略,先取洛阳,断绝曹军南北联系,全歼中原曹军!
此略一出,众人皆是大惊,即是惊讶于关羽的胃口,也是惊讶于此计的狠辣!
因为此时曹军的麾下领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南北分为关内和关外,有群山阻隔。
洛阳就是曹操联结南北的中心枢纽,一旦洛阳丢失,便如一根针插入了曹军的心脏。
不仅曹操的南北两军会被阻断,颍川和陈留两郡的曹仁、程昱也会被彻底截断退路。
到时候这些兵马要想撤军,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抢回洛阳,要么从南阳经过武关回军。
而这两条路一边是他们兵马,一边是秦瑱兵马,两头堵死,直接就能困死中原的曹军。
众人一经思虑,便觉此计效果斐然,可这一条计策却极有风险,一个不慎,奇袭洛阳的兵马便是全军覆没。
然则此时关羽却表示,这一次他亲自领军北上,奇袭洛阳,依照他的原话便是:
“此战乃是我军能否迎回天子之战,眼下大哥正在汉中鏖战,军师亦战于南阳。”
“若某未受命便罢,今得此重任,自当竭尽全力,某岂敢不效死命以报大兄?”
“此战吾自北上扮做曹军兵马,沿路过卡,若能夺取洛阳,则大事可成矣!”
而他话音刚落,众人便连道不可,言说关羽主将,不能轻易涉险,徐庶亦是出列道:
“诸位所言不差,君侯身为主将,岂可以身犯险?此战当由庶亲领兵前去。”
“一则眼下曹仁、程昱皆惧君侯之威,有君侯在此牵制,可保彼等后方无备。”
“二则君侯身居要职,乃为三军之首,彼等若知君侯至洛阳,必要全力猛攻。”
“彼时,君侯在洛阳,便如人质,我等见之岂敢不救?此乃坏大事之举也!”
关羽闻之,也知现在的自己今非昔比,以往他可以任意施展,但现在随着刘备地位拔高,他和张飞也水涨船高。
若是敌军知道他孤军深入其后,还真可能会直接死命进攻,想了一会儿,他索性应诺徐庶之请。
就这样,徐庶在得了关羽允诺之后,便带本部兵马九千余,带领邓展、傅肜等将扮做曹军北上。
因为关羽这边还未动军,中原方向并未防备,徐庶押送粮草北进,沿路遇哨卡,皆言奉命押送军资。
曹仁显然也想不到关羽会直接对洛阳动手,沿路哨卡见其皆是己军旗号,便都放行。
使得徐庶一路畅通无阻,竟然绕过许昌直入阳城境内,至五月初八,便进入了嵩山山道。
又行十余日,抵达了轘辕关前,此时听得邓展之报,他心知成与不成就在此处,下令继续进军。
如此又行了一夜,终于抵达了轘辕关下,只见此地立于群山峻岭之间,关口乃是木制城寨。
他们刚一抵达关口之下,关上便即问话,徐庶依照之前惯例,让邓展上前答话道:
“乃因袁绍攻河内甚急,陈留阻道,曹仁将军令我等由此北上增援河内。”
关上兵马闻之,便即下令开启寨门,岂料寨门一开,邓展与傅肜便挥军杀入寨内。
寨内仅有三百兵马驻守,如何能是徐庶对手,不多时便被徐庶完全夺取。
进入寨后,徐庶问及洛阳军情,方知洛阳以曹操麾下心腹王必镇守,仅有六千兵马。
听得洛阳详尽,徐庶即不再犹豫,继续带着兵马朝着洛阳方向奔袭而来。
却说王必其人乃是兖州名士,亦是曹操元从之臣,虽然名声不显,却深得曹操信任。
在原本历程中,王必一直是曹操麾下从事,吕布死前向曹操求情,就是因为王必劝阻,方才身死。
后来曹操升任丞相,王必便是其长史,督许县军事,率兵护卫天子,极受信重。
直到耿纪、吉邈叛乱,王必身受重伤而死,曹操因此迁怒,便将反贼全部斩杀。
而在这个时间线上,随着曹操在迁都之后,便以王必镇守洛阳这一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