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北上进程顺利的话,吕布多半会将目标放在更为容易夺取的青州之上。
可问题是北上的进程不太顺利,被袁绍一吓,吕布就灰溜溜的回到了徐州。
这样一来,北边吕布多半是不敢去了,吕布又不敢招惹曹操,那剩下的目标还能有谁呢?
故而在秦瑱出使荆州之时,徐庶就把众人找过来商议过一次。
主题就是如果吕布趁着刘备南下,突然发起突袭的话,那他们该怎么应对!
面对这个问题,吴质给徐庶的提议是将消息报给刘备,让刘备增兵严防吕布。
但徐庶一听这话,就直接表示这样不行,按照他的原话是:
“如今我军与吕布联盟,吕布未动兵之前,我军不可先动!”
“不然增兵边界,反给吕布进军之口舌。”
“且我军须得防备曹操,今军师又欲南征江东,我等受命防备于此,岂能不为主公分忧?”
要说吴质这人,其实也是曹魏名臣,乃是曹丕四友之一。
年少家贫,不为乡人所重,虽然才学不错,可治政却差了不少。
好在徐庶麾下还有个严畯,这人乃是后来东吴的尚书令。
本来按照原本历程,严畯应该在曹操讨伐吕布之时南下避祸。
但由于这个时间线的改变,严畯并未南下,而是投入了刘备麾下。
此人虽然军事能力不行,可政治能力却是极佳。
眼见徐庶存心给刘备分忧,他便对徐庶劝解道:
“既是君如今知吕布将为祸,又不愿将此事麻烦君上,何不先增麾下兵马?”
徐庶忙问该怎么增兵,他就给徐庶指了两个人,分别是徐翕和毛晖。
这两个人本是曹操麾下旧将,当初吕布入兖州之时,二人尽皆反叛。
后来随着叛乱被秦瑱平定,二人就逃到了泰山郡内依附臧霸。
严畯告诉徐庶,臧霸如今依附吕布,其麾下部众未必心服,若是能将二人说服,带兵马来投,便可消减吕布之势!
徐庶听闻此言,便即欣然从之,派遣严畯前往泰山说服二人。
而徐翕和毛晖虽叛曹操,却早有从善之心,见得刘备军主动招揽,就有心带着兵马投靠徐庶。
可二人又有些畏惧臧霸追击,便让徐庶带着兵马前往接应。
徐庶见状,索性令卢楷、傅士仁、夏侯博等镇守相县,亲自带着兵马一路北上,进入了彭城边界。
如此直到十月中旬,徐庶接到了徐翕和毛晖二将,并其六千部众。
但就在这时,秦瑱的军令却由南方发了过来,言说吕布可能突袭九江,让徐庶赶紧出兵萧县策应。
此时的徐庶听到此信,就带着兵马准备南下萧县。
不料又过得几天,却又收到秦瑱来信,言说计策有变,准备夺取徐州,让他说服臧霸南下。
这一封信件可算是把众人雷得够呛,尤其是策划人严畯。
因为现在他们刚刚收纳徐翕、毛晖二将,臧霸那边还不知是什么态度。
秦瑱这里要徐庶去说服臧霸南下,一旦臧霸有怨,岂不是要去送死?
因而在知道信件的内容之后,严畯便对徐庶劝解道:
“虽说军师传令而来,但军师不知我等态势,徐相不可轻易应之!”
“须知臧霸本为贼寇,而今又从吕布,岂是轻易便能说服?”
“此时即便遣使也难行之,若是应下不成,难免要被惩戒!”
但徐庶何许人也?他可是秦瑱多年的好基友,很清楚秦瑱下的命令从来不会强人所难。
既然现在叫他不顾一切说服臧霸,就证明臧霸是夺取徐州的关键!
这不仅是给他的命令,也是对他这个人能力上的信任。
所以面对严畯的苦劝,徐庶却表示问题不大,臧霸这人我熟,我亲自去劝服臧霸。
随之他就令众人先停止进军,等到他说服臧霸之后一起动作。
而后徐庶就带着邓展两个人骑着快马,直接朝着琅琊郡东莞县行来。
终于在秦瑱和吕布对峙之时,见到了臧霸其人,说明来意,便请臧霸动兵。
只见臧霸此人身高七尺有余,身材不甚壮硕,容貌颇黑,却颇具威严。
面对徐庶突如其来的请求,臧霸摸着胡须沉吟道:
“吾属实不知贵军何意也,因吾历来敬重玄德公为人,故而去年自请从之!”
“然则贵军彼时仅劝某退军,某从之后,便不见贵军动作。”
“现在吕布北上与我军大战一番,已然达成联盟,贵军却又让我叛之?”
“莫非玄德公以为在下出身卑微,便可随意驱使不成?”
徐庶本以为他要责问徐翕、毛晖二将之事,没想到臧霸却提也不提二人,反倒是有些幽怨刘备之前没有动作。
思考了一会儿,他便摇头一笑,对臧霸道:
“在下本意此次招降了徐、毛二将,以为将军恼怒,不料将军竟在埋怨此事!”
“若是借用吾好友一语,将军何至于如此妄自菲薄也?”
“须知昔日听得将军有意从之,我军师秦瑱便言将军以孝烈闻名,可为臂膀!”
“故劝吾主任将军为泰山校尉,以示亲厚,欲待今日之助。”
“不料将军却是如此作想,庶属实不知如何回应!”
臧霸听得这一番话,神色自是好看了一些,但嘴上却不松口道:
“玄德公若真如此看重,何以之前不进徐州,反倒现在大敌当前,却要寻我助力?”
“须知臧某所以能自立一方,皆因忠义二字!”
“现在吕布虽然背盟,却是某之盟友,今我背盟而攻,来日又当如何立足?”
但他话音刚落,徐庶便连连摇头道:
“我主本以为将军为英雄,此番方才欲与将军联合!”
“不料将军竟是如此荒唐,言语大谬!”
“当今之世,又非秦乱之时,各地枭雄并起,可以互相王之,以获盟友!”
“而今天子尚在,你我与吕布皆属汉臣,谈何联盟?”
“在下所以至此,非是欲与将军盟之,乃因如今我主督三州军事,奉诏南下讨伐逆贼!”
“吕布这厮身为汉臣,却与孙策勾结倒戈。”
“故劝将军南下共讨之,以全将军之义,何以将军在此推三阻四,不愿南下!”
“莫非将军心中已无汉室,不愿再从天子之令?”
“再者,即便依照将军之言,将军与吕布结盟,敢问将军,吕布可为友乎?”
“须知昔日吕布流落中原,天下诸侯共弃之,唯有吾主接纳!”
“可此人却不理旧谊,倒戈来攻,致使吾主失其根基。”
“而今我军与吕布交好,时常以钱财与之,何等慷慨?”
“结果吕布现在又为何事?此等诸事将军难道不闻?还以为吕布会一心与将军为盟?”
“遵守此等盟约谈何忠义?简直愚昧不堪!”
“在下敢断言,将军守此忠义,来日不仅毫无善名,待得吕布兵败之后,天子亦会下诏惩戒将军助力之举!”
“如此态势,将军怎会执迷不悟,不肯出兵相助?”
臧霸听着徐庶之言,一时抚须沉吟不语,吕布靠不靠得住他当然知道。
实际上在他心中,联合吕布只是权益之计,主要是为了自保。
但现在他之所以不出兵,不是相信吕布,而是不太相信秦瑱!
毕竟如果是老刘在这里的话,那他没话说,说出兵就出兵!
因为他知道,他帮刘备一个忙,即便刘备没消灭吕布,那来日吕布北上,刘备无论如何都会出兵。
而秦瑱不一样,此人虽然智计闻名当世,却不像刘备那么有信誉!
现在他听秦瑱之令南下得罪了吕布,假如来日吕布北上秦瑱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可现在徐庶的话也说到了点子上,吕布眼下联合孙策反抗刘备,那就是造反!
他不听刘备的命令南下,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造反!
这样一来,以后等吕布被击败之后,天子问罪他又该怎么办?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向了徐庶沉声道:
“那若是某出兵南下,来日吕布兵败,又当如何处置我等?”
徐庶见之松口,当下就对臧霸直言道:
“此番军师令我来劝,已明说不管将军有何要求,皆可应之!”
“不过此言太过空乏,吾可与将军担保。”
“来日吕布兵败之后,似将军与麾下诸将,皆为两千石!”
“若此言不得实现,将军可来取某头!”
两千石,几乎是汉朝所有士人的终极梦想。
三公九卿或许不太现实,但两千石的太守之位却很有吸引力。
见徐庶如此信誓旦旦,臧霸心说刘备麾下不当皆是这等妄语之人,当下把心一横道:
“吾信徐相之言,既如此,某当出兵助之!”
第266章 鲁肃助力,吕布红温
东莞,在后世是南方某处的神秘小城,因为一场严打闻名于世。
但在东汉时期,东莞并不在南方,而是在徐州,乃是琅琊郡重镇之一。
吕布之所以会让臧霸屯兵东莞,而不是东边的莒县,就是因为东莞处于沂水水道之上。
沿着沂水南下,经过东安、阳都,就能直接杀到琅琊郡郡治开阳。
吕布让臧霸挡在这里,是为了防止袁谭南下,从水路奇袭东海郡。
但打死他也想不到臧霸会突然反叛,以至于东莞的地势,反倒成了其进军的助力。
在听了徐庶的劝解之后,臧霸带着麾下孙观、吴敦、尹礼等部两万余大军一路顺水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