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26节

  “汝即为姐夫,如何可置之不理,当好生培养,勿要误了我军大将!”

  邓当被孙策如此一说,便有些不好意思道:

  “末将晓得,日后必当好生催促子明读书!”

  这么说了一番之后,孙策今日斗将失败的情绪便即一扫而空。

  不过经得今天一战,让他刘备军的素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不由问张纮、陈端二人道:

  “之前我军在寿春之时,吾亦识张飞其人,但却从未交手。”

  “而今观之,此人之勇不下吕布,乃万人敌也!”

  “如今刘备兵马数倍于我,又兼秦瑱、刘晔为谋,张飞为之爪牙,当如何敌之?”

  打仗打的兵力智谋和将士之勇,虽然今天他发现了吕蒙这个好苗子,可张飞给他带来的震撼属实不低。

  在这种兵力比不上对方,将兵之勇又不相伯仲的状态下,饶是他心里也没多大把握。

  而二人听得孙策之言,互相看了一眼,眸中满是凝重之色。

  实际上随着现在孙策分兵,他们的兵力已然极大缩减。

  刘备也不须其他动作,仅是直接进军,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压力!

  而这个时候,分出去的兵力又不好收回来,无论是春谷还是芜湖,皆是丹阳乃至吴郡的门户所在,都不能撤军!

  这么想了一会儿,陈端便朝着孙策一拱手道:

  “主公,眼下敌军主力前来,我军以一万对敌三万,虽据险要之地,却难抵挡敌方大军。”

  “在下思虑春谷、芜湖皆是重地,不可退军,不妨抽调泾县兵马前来增援!”

  “泾县之地虽重,兵马却不需多,只要严防死守,三千便可敌万余兵马。”

  “不妨从孙贲将军麾下,抽调七千来援,兵分两寨,或可坚守此地!”

  听得陈端的建议,孙策想了想,便点头道:

  “此计或可信使,我这便下令让吾兄调兵前来!”

  言罢,他便再度传令一封,让泾县孙贲调兵朝着繁昌增援。

  却说张飞引军退却之后,仍旧后怕不已,寻来魏延道:

  “之前军师所言果然不差,咱们初至此地,不熟此间地形。”

  “今日某至于此,只道孙策轻敌而出,不意亦在此地设伏。”

  “若是我等方才未曾斗将,轻兵而击,必被敌军所败!”

  魏延见其如此言之,亦是点头认可道:

  “孙策其人有勇有谋不可小视,既已至于此地,将军不妨多设探子,探查此地详细。”

  “末将见此处多山,敌军若要伏兵,必寻那等山间野地。”

  “我等可见此地地形绘制成图,也好叫主公前来方便下寨!”

  张飞听其建议,自是深以为然,便急令麾下探马四出,沿路探寻各处山路,绘制地形图呈报与刘备观看。

  另一边刘备带着大部队在后方前行,实则也在心忧张飞轻敌冒进,不止一次对秦瑱表示自己忧虑,秦瑱却对刘备笑道:

  “三将军早已过而立之年,主公担忧一时,还能担忧一世不成!”

  “而今我军便在其后,即便兵败,我等也可及时救援。”

  “正需趁此机会磨炼一番,方可日后得用,岂有因忧虑而不使进之理?”

  刘备听得这话,细细思虑,也觉有理,当下不再多言。

  不料兵马还未抵达,便见张飞魏延先行探知各地地形,将地图绘制而来,不由喜道:

  “却如军师所言,翼德已有长进,若是往昔之状,定不会如此行事!”

  秦瑱见之,心想老张也是越来越像大将了,如此下去独当一面指日可待。

  不过这件事却非张飞能为之事,当下他又对刘备表示道:

  “主公切莫欣喜,吾观三将军却非这等细心之人,如此行事,恐是吃了一亏!”

  “那孙策智勇双全,我等却当前去观之形势如何。”

  刘备一听,心想也是如此,随之便令兵马加速前行。

  及至天门山下,便见张飞驻寨于此,入内详细询问之后,方知两军已经交过一战。

  听着孙策在山谷之间设伏,魏延力挫黄盖之事,便笑道:

  “为兄还道是三弟长进,不料竟是文长之功!”

  “今得孙郎上得一课,日后当知用兵不可轻率进军之理也?”

  张飞见他说笑,一时嘿嘿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刘备见状,又对魏延一阵表彰,心想秦瑱眼光依旧独到,推荐之人皆是俊才。

  别人自不用说,这魏延亦是上将之才,只要好生培养,来日必可大用。

  当下自是又存了心思,越发看重起了魏延其人。

  如此经得一战,两家未分胜负,次日在秦瑱的建议之下,刘备再度移营前进,和孙策对峙一处。

  同一时间,刘备派出的诸葛亮也乘着船只南下,抵达了豫章郡内。

第243章 藏兵之策,军令入山

  豫章郡为后世江西境内,治所南昌,乃是江东第一大郡。

  这个大并非是指面积大,而是人口极多,巅峰之时,人口超过一百六十万,一直是诸侯必争之地。

  岂太守本为周术,术死后,刘表便以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为豫章太守。

  但因为没有朝廷任命,最终被朝廷任命的朱皓借刘繇部将笮融之力驱逐。

  后来笮融杀了朱皓,刘繇又杀笮融,于是阴差阳错,豫章太守便落到华歆头上。

  而华歆其人,在演义中也是被黑得够呛。

  本来是个清纯德素之士,却被黑成了一个阴险小人。

  其在豫章任上之时为政清净,自刘繇死后,豫章百姓几次推举此人为扬州刺史。

  华歆皆不任命,即便百姓苦求数月,皆未赴任。

  在原本历程中,孙策夺取江东之后,便让虞翻前来劝解,华歆不战而降。

  但在这个时间线上,孙策还未夺取江东,扬州刺史之位便被刘备取下。

  夺下此任之后,刘备依从秦瑱之策,先遣蒋干说服太史慈,又让蒋干联结祖郎,进入豫章郡中。

  华歆在看了刘备手书之后,知道扬州早晚必为刘备所取,即欣然领命。

  后来太史慈兵败退至豫章,华歆便让太史慈收拢刘繇旧部万余人,暂任豫章都尉。

  由是诸葛亮一来到豫章,亮出了刘备军令,便瞬间见到了华歆和太史慈。

  只见华歆其人约莫四十来岁,正值壮年,形貌严肃。

  而太史慈虽然兵败,但得益于日子有了盼头,精神头也不错。

  一见刘备将太史享又送了回来,太史慈自是大喜,连忙拉着太史享嘘寒问暖。

  太史享被他拉着,便即讲述起了自己在寿春经历,言语之间盛赞刘备和秦瑱道:

  “父亲有所不知,孩儿在北上之后,便见得使君,果是英雄人物。”

  “数月以来,待孩儿甚好,而今因是讨伐孙策南下,特令诸葛先生与孩儿一道前来!”

  “希望父亲速速出兵,与使君一道讨伐孙策!”

  太史慈听得一番言语,便即抚须笑道:

  “为父早就在此地等待多时,今闻使君南下,早有动兵之意。”

  “奈何未得使君之令,不敢轻易前往,今即得令,自当出兵!”

  言罢,他又看向了和蒋干年纪相差不大的诸葛亮:

  “不知使君此番让先生前来,乃为让某出兵何地?”

  诸葛亮一听这话,便对太史慈一拱手道:

  “因是现在孙策分兵把守各处险要,军师决意先破其军,而后再行分兵。”

  “故而主公之令,乃让太史将军经水路北上,奇袭春谷!”

  “但在下终究远来,不知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可用?”

  “就我军所知,春谷驻军不下五千,即便奇袭,兵少亦难行也!”

  而他一说罢,就见太史慈得意的一抚须道:

  “莫说他有五千兵马,便有一万,某亦不惧!”

  “先生远来,有所不知,我豫章所部,兵马足有两万五千余!”

  “但出一半兵马,也够突破敌军后路矣!”

  此言一出,诸葛亮便是神色一异,奇怪道:

  “将军麾下何有诸多兵马?在下来前,只知将军麾下仅有万余!”

  他正奇怪之间,华歆便笑着解释道:

  “此亦孔明不知也,因我这豫章之地多有宗贼。”

  “歆不善兵事,只有安抚,但子义一至,见彼等欺压百姓,便进兵讨之,由此又得兵万余。”

  原来在这半年刘备南征北战之时,太史慈也没闲着。

  豫章郡人口确实多,但山越人和宗民也不少,各修堡垒自守一方。

  历任太守对此皆采取怀柔政策,导致这些宗贼越发壮大。

  但太史慈可不是好惹的,招揽刘繇旧部之后,见豫章郡坐拥百万人口,粮草供应却少,便知宗贼为害。

  随后他以练兵之名与祖郎联合分化其内部,沿路征讨。

  短短半年之间,扫平周边宗贼四十余部,得民七八万余。

  又兼俘虏甚众,便将强者充军,弱者编户,一来二去,便扩展到了两万多人。

  故而听到刘备要他奇袭只有五千人的春谷,太史慈是丝毫不在意的。

  但诸葛亮一听这话,却是惊喜不已,心说亏得秦瑱只想用太史慈当分路。

  如此看来,若再给几年时间,光是太史慈兵马,都足以和孙策分庭抗礼了。

  怪不得刘备会对太史慈这般推崇,来之前一定让他带上礼物。

  当下他思虑一阵,便对太史慈拱手笑道:

首节 上一节 326/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