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10节

  “至于黄祖那边,吾当亲自责问此战之故,督促此人交出兵权!”

  见得刘表终于下了决心,蔡瑁自然领命行事,待得刘表写好公文,便一路带出了襄阳,领着三千水军,便朝夏口方向行来。

  而在这时,南边黄祖已然探清了周瑜水寨的详细位置。

  在知道周瑜将水寨设在彭蠡湖南侧之后,他便将水军开往鄂县安营扎寨,用来防备周瑜来袭。

  为了防止周瑜再向上次一般孤军直入,他直接让两艘蒙冲舰守住江口。

  以棕榈大缆拴住大石墩来固定战舰,又以千名士兵日夜驻守其上,弓弩交错,死死封住江道。

  没想到他刚布置好一切,汉水上便行来了一支兵马,言说是此次刘表派来的增援。

  听到这个消息,黄祖自然恼怒不已,一见到传信的蔡瑁便沉声道:

  “军师此来何意也,某家自在江夏驻守,江东水军难以犯境、”

  “又兼未曾向使君求援,何以使君便派军师前来?”

  蔡瑁见他如此,便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军令道:

  “乃因使君听闻太守交战不利,心惧江夏有失,故令在下前来增援!”

  “另外使君见得太守军报,甚喜公礼此战之功。”

  “怕太守年迈,不是敌军对手,故任公礼为此战主将,还望太守听令行事,莫让在下难做!”

  如此说罢,他便将刘表的书信交到了黄祖的手上。

  其上之意也不复杂,就是表示听说周瑜进军江夏,感觉十分震惊。

  同时责问黄祖是如何守备的江夏,难道没有在荆州边缘设防?

  这般讲述一番之后,就表示你已经老了,既然黄射如此得力,那就退位让贤吧!

  黄祖之前将甘宁的功劳冠在黄射身上,本想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没想到刘表会因为这封战报卸了他主将之位,当即便怒喝道:

  “使君何以如此行事?岂不知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射儿尚自少不更事,如何统帅大军?”

  要说他黄祖虽然是个武夫,但对于刘表这些套路那都是门清。

  现在说换将,那是假的,恐怕夺权才是真的。

  有他黄祖在一天,刘表都别想夺取江夏兵权。

  可若是换了黄射上位,恐怕打完这一仗,江夏水军就姓蔡了!

  故而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这等任命。

  但蔡瑁并非黄射,见得黄祖不应,便冷笑道:

  “此乃使君之令,府君若有异议,可去襄阳与使君分辨。”

  “在下不过一传令之人,府君何必为难在下?”

  “但不知黄公礼现在何处,使君有令让他兼任水军都督,府君却该卸任于此!”

  黄祖闻之,只觉一阵气闷,瓮声瓮气道:

  “以子代父,古今未闻此事,射儿历来恭顺,必不敢为此!”

  现在刘表如此行事,他只得将希望寄于黄射身上,又令人去唤黄射!

  而另一边,自从当日黄射和秦瑱喝了一次酒之后,第二天醒来便有些后悔。

  毕竟他是个孝子,不怎么敢违逆黄祖。

  但问题又不在秦瑱身上,是他主动求人家给办法,故而即便后悔,他也不好责怪秦瑱。

  没想到这才没过几天,襄阳那边就发来了任命,让他顶替黄祖成为主将。

  又听黄祖现在叫他前去,心中恐惧,便急忙来对秦瑱哭诉道:

  “先生可害苦我也,当日我只求先生救我父,没想顶替吾父之任。”

  “而今使君受得密信,便任我为水军都督,现在父亲叫我前去,这可如何是好?”

  但黄射哪里知道,秦瑱就是这件事的主谋,听得刘表换将,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呢!

  见其哭诉如此,他便即抓着黄射的手好生安抚道:

  “公礼兄不必如此胆怯,吾见此事却非坏事!”

  “须知如今黄氏已成刘牧眼中之钉,肉中之刺,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凭令尊这般行事,早晚要致黄氏于死地。”

  “现在刘牧有心换将,虽对兄不妙,却对黄氏有益!”

  “只要好生言说,黄公定不见怪,还会欣慰兄能成长如此。”

  “如若不然,莫非兄要一直凭令尊护佑不成?”

  “大丈夫生于当世,当以建功立业为本,休要做这等小女儿态。”

  “既是使君有命,便去领命行事,先公后私,方为正道!”

  “若是兄还自不敢,我便与君前去就是!”

  说着,他便拉着黄射一道朝着蔡瑁等人行来。

  黄射本就是赶鸭子上架,但听得秦瑱之言,也知自己不能再浑浑噩噩,索性一咬牙便受了蔡瑁传来的军令。

  黄祖本来还自信心满满,可一见秦瑱与黄射携手而来,便是心中一凉。

  他常年身居高位,如何不知自己多半是遭秦瑱暗算,当即怒喝道:

  “秦瑱小儿,安得以射儿算计于我?”

  秦瑱见他反应过来,便即坦然道:

  “吾此来荆州,只为公事,从不为私。”

  “之前一战皆因黄公独断,以至险些兵败!”

  “此事公礼兄不便言明,吾却不当作视不管,黄公已然老迈,无力再守江夏。”

  “与其身死家灭,不如退位让贤,此乃为黄公计,如何便言算计?”

  若论口舌之争,十个黄祖也说不过秦瑱。

  面对秦瑱这般话语,他索性便将矛头指向了黄射道:

  “逆子,安敢联合外人算计汝父?”

  黄射听得此话,只觉心中一酸,双目通红道:

  “大人只以孩儿不孝,不知孩儿一片孝心。”

  “之前一战孩儿已观其状,父亲属实不是周瑜对手。”

  “比即见父亲战败于此,孩儿愿代父亲死于此处!”

  说完此话,他便扑通一声跪到在地。

  黄祖见之,任旧大骂不止,亏得苏飞等人拦住,方才被带回营帐之中。

  至此,江夏之地正式收归入了刘表手中。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刘备来日入主荆州打开了通路。

  因而蔡瑁一见到秦瑱的瞬间,便抚须一笑道:

  “贤弟行事属实雷厉风行,为兄佩服啊!”

  他这个佩服自是由心而发,须知秦瑱只是一个使臣。

  但这一次出使荆州,却硬生生改变了荆州的局势,不仅拉拢了一票士族,还连黄祖兵权也给夺了。

  一切举止都像是在帮刘表的忙,但所有行动,都是在入主荆州做铺垫,这种本事,他真的不服不行!

  而秦瑱闻得此言,亦是微微一笑道:

  “若论行事果断,兄亦不差半分!”

  莫说蔡瑁如何作想,实则他也挺欣赏蔡瑁这人。

  虽然是个小人不管,办事那是真的利索。

  现在江夏水军一被控住,那周瑜即便有通天之能,也难以再挡住他们南下之路!

  如此两人对视笑着,自是越发默契了起来,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真是同一阵营。

第230章 步步紧逼,周瑜vs诸葛亮

  建安三年九月上旬,在刘表决定帮助刘备夺取荆州半个多月之后,荆州水军突然迎来了一阵剧变。

  原本对江夏拥有绝对控制权的黄祖,突然遭到刘表背刺,临阵换将。

  水军的归属也从江夏,划到章陵太守黄射之手。

  这一剧变,不仅改变了荆州政局行事,也改变了水军总体战略。

  由原本的战略守势,改成了积极进攻,将防守阵线不断推移,从鄂县推到了江夏与豫章的边界小城下稚。

  这个策略自然不是由黄射决定,实际上在黄祖卸任的第二天,黄祖便愤然离去。

  军权正式由黄祖之手,交到了蔡瑁的手上。

  别看蔡瑁担任的是文职,实则对于水战亦是一把好手。

  得到军权之后,他和秦瑱一合计,便发现黄祖这个人看似激进,实则极度保守。

  面对刘表的军令,黄祖作为水军统领,第一想法不是推进战线,而是保存实力。

  这就使得黄祖只敢龟缩在江夏境内,以漫长的水道,来作为缓冲之地。

  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坚固了防线,但也给了周瑜可趁之机。

  毕竟,江夏的地理位置特殊,黄祖将兵马收缩在江夏境内,虽然能提前探知周瑜的动向,却失去了前线重地。

  若是遇到一个寻常水军之将,那或许可以持续坚守。

  但现在面对周瑜这种主动出击的大将,那就只能被动挨打。

  由是一阵商议之后,蔡瑁便决定将战线往前推,在下稚与彭泽之间百里范围之内,与周瑜形成对峙之势。

  初时周瑜听得此事,还自欣喜许久,心想黄祖这个缩头乌龟总算肯露头了。

  可看了蔡瑁布置的水寨之后,他便是心中一沉。

  只见蔡瑁布置的水军营寨不同以往,其以大船在外作为城郭,其间以缆绳相连,上面布置弓箭手防备。

  而其主力兵马,则是乘小船居于内部,随时可以调动兵马出击。

  如此看了一圈布置之后,饶是周瑜也是一阵惊讶道:

  “此非换将耶?此阵颇得水军兵法之妙!”

首节 上一节 310/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