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之接过拂尘甩了几下,被马尾毛弄到了脸上,痒的难受。
……
“陛下也在藉此表态,他的意志如铁,不可撼动!”
韩瑜说道:“他甚至借着拂尘在告诫咱们,蒋庆之有他在护着,谁若是动手……那便是他的敌人!”
道爷记仇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做他的敌人,就得做好此生随时都有可能被报复的准备。
杨清手握棋谱,“那些人发誓,此次若是陛下依旧无动于衷,他们将会发动更多人……”
“席卷天下吗?”韩瑜讥诮的道:“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们?”
“当自己的利益并未受损时,那些人不会冒险。”杨清落下一子,“有人甚至期待陛下发动新政,最好大张旗鼓。”
“就如同前宋时一般,范仲淹,王安石大张旗鼓,声势浩荡……当新政之名天下皆知时,新政也就离覆灭不远了。”
“所以,咱们那位陛下从来都是只做不说。说句实话,和他比起来,前宋仁宗和神宗差远了。”
“前宋时士大夫何等威势,羞煞我等后辈。”
“看吧!这几日他们就会出手。”
第二日,奏疏不断涌入,接着京畿一带的奏疏也纷纷进京……
奏疏代表着情绪。
“许多官吏开始不做事了。”
朱希忠来到了新安巷,随手捞起多多就想撸。
“喵!”
多多岂是那等没节操的……它扬起爪子就是一爪。
朱希忠一松手,多多落地,身体舒展的来了个缓冲,冲着朱希忠叫唤几声,麻溜的抓住蒋庆之的裤腿爬到了他的怀里。
然后把脑袋枕在他的肚皮上,用爪子拍拍他,仿佛在说别打扰我睡觉。
“这是变相逼迫陛下。”徐渭说道,“便是伯爷说的什么……摸鱼。”
百官开始摸鱼了。
大量朝政被搁置,而此刻是年底,各地事儿多不胜数,都在等着朝中处置和决断。
嘉靖帝召集了近臣商议,蒋庆之没来。
“长威伯说,天下等着做官的多了去,有人不愿意,那就回家种地去。”
“这话说的。”崔元气急而笑,“一个能管事儿的官员要经过多少历练才能成才。难道随便抓一个举人或是进士就能在兵部做事?那只会误事。”
但大伙儿都知晓,这事儿不能低头。
只是蒋庆之撒手不管了,难免让执政的严党有些不满。
“简单。”直庐的值房内,严世蕃看了微笑的徐阶一眼,说道:“那些人记吃不记打,拿下一些,赏赐嘉奖一些,内部分化之后,自然就消停了。”
徐阶微笑道:“可矛盾依旧。”
哟!
老徐竟然开口了,严世蕃觉得自己若是不回应,那就对不住他的这份勇气,他笑吟吟的道:“徐阁老之意,可是要陛下出手处置长威伯?”
徐阶摇头,“老夫觉着,长威伯兴许出京一阵子更好。”
是出京一阵子,而不是长期。
啧!
这条乌梢蛇还真是出了个好主意。
徐阶随即回了礼部。
他沉寂的太久,今日发声便是想让嘉靖帝记得自己……关键时刻,是我徐阶为陛下出了个妥善的好主意。
“让庆之出京?”道爷眯着眼。
“是。”严嵩不敢隐瞒,“臣以为,可抓一批,嘉奖一批,分化他们。不过徐阶说的也没错,长威伯若是还在京师,这矛盾就无法消散。”
可道爷何等人,他淡淡的道:“那瓜娃子还没子嗣,急什么?”
可等蒋庆之造人成功得等多久?
严嵩心中苦笑。
然后他看到了陆炳。
以及一个内侍。
内侍先开口,“陛下,云南都督佥事沐朝弼紧急禀告,黔国公……因病去了。”
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在回响着蒋庆之的那番话。
——不让沐朝弼袭爵,沐巩必死无疑!
“陆炳!”道爷看着陆炳。
“锦衣卫消息,黔国公沐巩据闻病逝,不过咱们在国公府的人禀告,黔国公病逝前几日,府中曾发生过冲突。”
“被庆之说中了,沐朝弼果然凶狠如狼。”道爷缓缓说道。
蒋庆之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把云南弄回来,这能值多少年?”
然后,他就发现鼎爷开始加速了。
“这是……”
第430章 主动请缨
大鼎在加速。蒋庆之还在想这是为啥。
难道是左顺门?
左顺门事件中,文官们死伤惨重,而且让嘉靖帝扔掉伪装,正儿八经的站在了前台。
这事儿对国祚有何影响?
一个看似不管事的道爷,和一个走到明处的道爷,哪一个对大明好处更多?
蒋庆之关心奖励之余,也在等着鼎爷做出评判。
大鼎越转越快,随即数字盘开始翻动。
“一月,两月,三月……卧槽!”
蒋庆之两眼放光,“再来!”
“五月,六月……啧啧!道爷威武!”
数字盘缓缓减速,最终停在了290.04那里。
蒋庆之找出记录,“1.2年,那么多?”
道爷走到前台能值一年多的国祚?
蒋庆之不觉得,在他看来,道爷若是继续隐在西苑,对于大局的好处更多。
而且道爷也习惯了修道,习惯了通过首辅来遥控朝政。
那是什么让大鼎给出了如此丰厚的奖励?
“君臣……国祚。”
蒋庆之喃喃有词,“君臣之争贯穿了整个大明时期,从胡惟庸等人开始,君权与相权,君权与臣权就在不断争斗中往复拉锯……”
到了中后期,实际上士大夫们已经完成了压制帝王的终极任务。哪怕是性烈如火的崇祯帝,面对群臣和天下士大夫的不配合,帝王权力就成了摆设。
而此次左顺门事件,君臣再度爆发冲突,却以一种戏剧性的结局彰显了一个事实……
“帝王怕臣子,臣子怕百姓……”
这个道理若是被帝王领悟透彻了,会如何?
士大夫阶级会被百姓彻底干趴下。
帝王敢吗?
……
永寿宫,嘉靖帝看着那些弹章,陆炳在说着云南的情况。
“云南土司大多桀骜,沐朝弼执掌云南数年,颇有些威望。云南豪绅多与土司、沐氏交好,对谁来承袭爵位观望者居多。”
“沐朝弼……是个什么样的人?”嘉靖帝问道。
“此人残忍好杀。”陆炳说道。
“残忍好杀!”
嘉靖帝摆摆手,陆炳告退。
有内侍又送来了奏疏,这是今日第三批。
“都是弹劾长威伯的。”
“声势不小。”嘉靖帝随意翻看了一份奏疏,便丢在桌子上。
士大夫们抱团的威力是不小,当年太祖高皇帝也只能对他们采取妥协的姿态。
“百姓?”
嘉靖帝再度想到了蒋庆之的暗示。
但彻底把士大夫这个阶层打趴下了,这个大明会成什么样?
嘉靖帝眯着眼,“把黔国公之事告知百官。”
……
“一年零两个月是不少,可若道爷采取这等法子,那至少也得奖励国祚十年以上。”
用一个阶层取代另一个阶层,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国祚的影响至少是以十年为单位。
“此刻时机早了些,百姓蒙昧,若是彻底干倒了那些人,谁来治理这个天下?故而只给了一年多。”
蒋庆之心中豁然开朗,此刻空间中有虚影在不断凝实。
噗噗噗!
一箱箱东西落在空间里。
看着颇为精致。
“是什么宝贝?”
蒋庆之弄了一箱出来,打开后傻眼了。
“什么东西,加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