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71节

  皇帝根本不想分封异姓功臣为诸侯,甚至前几年皇帝搞的那个功臣世封刺史,都可能是在钓鱼。

  先前改的那個功臣世封别驾,都未必能够长久。

  今天皇帝当面问他异姓分封,他要是赞成,只怕就要危险了。虽不至于说皇帝因此就要干掉他,但可能要上个黑名单,接下来皇帝就要对他出手。

  “臣以为,非李氏不得封,”

  “此前功臣世封刺史虽改为世封别驾,但还是不合适,功臣有大功勋者,可赐封官爵、赏赐钱帛,甚至是授封食邑,但不可封地。”

  “如今诸王分封新策,功臣世封别驾也可以停罢了。”

  李世民一直盯着武怀玉看,

  “宗室为亲,功臣有勋,世封宗室功臣,也是恩亲赏勋,先前诸大臣皆不肯受世封刺史,朕只好改为世封别驾,

  这世封别驾不临民、不统兵、不干政事,只不过是享州内三分之一税赋而已,不需取消。”

  “陛下,世封功臣都在中原内地州,大多富饶之地,州三分之一税赋也是不少。一州人口少则万户,多则几万户,这三分之一税赋,那就是几千甚至上万户,

  武德朝和贞观之初,朝廷实封功臣,食邑最高者不过一千五百户,低者三百户,实封家不过数十家而已,每家都是功勋着著。

  世封别驾,封赏太高。”

  武怀玉倒不是嫌好处太多,而是已经看透皇帝不是真要封,既然知晓皇帝真实意图,那不如主动再交出来。

  皇帝摆了摆手,

  “此事不用再说,”

  “李泰分封流求岛,其余诸王该分封何处?”皇帝问。

  ······

  离开皇宫,

  站在宫门前,冷风一吹,武怀玉发觉自己出了一血汗。

  伴君如伴虎,

  如今的皇帝,跟十年前的那个皇帝不一样了。

  以前的皇帝霸气却也真诚,但现在的皇帝却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君威难测,所谓的帝王心术,就是要让臣子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这样的皇帝,让武怀玉陌生又不安。

  他开始怀念岭南的自由了。

  武怀玉走后,

  李世民独自品着茶,然后拿起资治通鉴翻看起来,

  武怀玉编的这本书还没完成,目前只编了几十卷,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编了三十来卷,

  李世民这几年几乎天天都要读这书,翻来覆去的看,几乎每卷都读了好多遍,读的越多,收获越多,

  他确实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而武怀玉的史评,更是让他获益良多,

  可读的多了,也让他越发有些看不透武怀玉。

  武怀玉居然能编出这样的书,发出那些史论,这让他感觉深不可测,而武怀玉不只是个编书写史的,这十年他做的许多事立下的那些功劳,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

  能带兵能打仗,灭过梁师都、灭过DTZ,平过北山奚,灭过岭南蛮。

  搞财税也是大才,两税制是远超租庸调制更适合一统天下大唐的治国良策,也是如今大唐贞观迅速起飞的底蕴。

  武怀玉为国理财了得,他还把自家产业经营的红红火火,糖、茶、药、酒、盐,然后棉布、造纸、印刷,甚至造船、贸易,

  皇帝也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过武家的产业,其明里暗里的产业,规模十分了得,不说富可敌国这种话,

  但用市井坊间流传的一句话,如果用武家的绢来系终南山的树,每棵树系一匹绢,终南山上的树全系上绢,武家的绢都还没系完。

  终南山上有多少树?

  没有数的清,

  虽然这个传说有点过于夸张,但武家确实有钱。

  李世民这几年仔细的调查了武家的财源,以及这些钱的去处,发现武家的钱财是源源不断,

  但花钱也厉害,

  不停的投入,开作坊、建商号,各地开矿山,屯田垦荒,

  还有几项大额支出,就是每年都会投入大笔钱在各地建育婴堂孤儿院等,收养许多弃婴孤儿,还会买地建漏泽园公墓,收葬无主尸骨和家贫无地葬者,

  其惠人所生药铺,更是每年都会拿出不少钱来向贫民百姓义诊和平价售药。

  此外,武家在各地开设的社学,也大量补贴平民学生,其开设的技校,每年也是大量投钱补贴。

  甚至武家每年还会拿出大笔钱财,在各地捐钱修桥铺路、救治孤寡残疾。

  ······

  李世民对此很惊讶,甚至有点震惊。

  既为武怀玉能够愿意每年拿出这么多钱来做善事惊讶,又隐隐又些担忧,武怀玉从不贪污,他也不需要贪污,他有的是钱。

  都说武怀玉好享受,好美食好美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武家遍布天下各地的育婴堂、孤儿院、技校,每年收养了多少孩童,武家那些遍布天下的作坊、商号、矿山,又接纳了多少。

  皇帝甚至知晓,武家在大唐海外,也已经有一些据点,如流求、吕宋,如朱崖如安南,

  武怀玉功高勋著,武怀玉忠心耿耿,武怀玉不贪不占,武怀玉有分寸知进退,可越是这样,皇帝越是不放心,

  如果是长孙顺德刘弘基唐俭这样贪的老贵族,李世民反而倒不怕了,

  就算是长孙无忌侯君集柴绍这样的勋戚,李世民也不担心。

  可偏偏武怀玉,现在越来越让他感觉把握不住。

  可武怀玉做事规规矩矩,皇帝也不好干涉,武家产业经营的好,擅理财能赚钱,朝廷难道能抢?

  朝廷倒也确实是抢过,比如武家的白糖,朝廷早就每年直接要了不少份额,拿到手转手卖出就是轻松赚一大笔。

  还是武家的生熟药材,朝廷也是每年搏买很多,也是倒手就赚。还有武家近年带头搞起来的棉花种植和棉布纺织业,朝廷也是见机直接插了一脚,从武家这里转让到了棉布纺织的全新技术,

  到如今,武家赚钱的那些产业,其实背后也都有了朝廷的影子,有官营有皇家的,都是搭车赚快钱。

  武家都是比较配合的,从没拒绝过,而且武家这些产业,全都是如实上缴税赋,不拖不欠不匿。

  甚至武家在依法纳税之余,每年甚至还要进贡宫廷。

  比如武家的茶叶,各地名茶都会进贡皇宫,其它的酒、棉布、纸张等也是如此,甚至武家印刷的书籍,每年都会进贡皇家。

  武家就算买田置地,都是在宽乡的边地,那本就是极需开发垦荒的边地,地广人稀,武家带头开发,那还是朝廷求之不得的,不像其它贵族豪门们,专盯着长安洛阳等腹心之地搞兼并,

  人家武家也做钱庄、质库,也搞抵押、放贷等业务,但从没见过他们搞过高利贷,不像大多数贵族豪强们吃相难看。

  武怀玉贪财好色,但人家全凭真本事。

  可偏偏这样的武怀玉,让皇帝不安,这种不安是因为无法掌控。

  特别是这次皇帝差点吃天竺胡僧的红丸灵丹驾崩后,李世民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些以前从没去想的事情,

  假如他真的驾崩了,或者在十年后大行,甚至是能再活二十年,可二十年后武怀玉也才四十八,

  以武怀玉现在这强健的模样,这位陆地神仙逍遥子的弟子,这位如今民间尊称青阳子真人的武怀玉,不说活到他师傅逍遥子一百零四岁那年纪,就算活到八十四也是没问题的,

  二十年后,承乾三十七,武怀玉四十八,

  以武怀玉的能力、资历、功勋,

  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长孙无忌,还是李绩,又或是李道宗,侯君集?

  那个时候他们或许还健在,但也都老了,这些人都比武怀玉大个一二十岁,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至于承乾?

  或许能做个守成之君,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由的心烦意乱起来。

  他甚至想到霍光、杨坚他们,

  资治通鉴看不下去了。

  李世民拿起另一份书稿。

  却是宰相吏部尚书高士廉带头,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人一起奉旨修订的氏族志。

  这本氏族志,已经修了五年了。

  皇帝的要求是刊正姓氏,

  起因是当初魏征房玄龄程咬金张亮等宰相重臣们,都纷纷要去联姻五姓七家,甚至还要出高额的陪门财,

  这在当时让李世民非常不满,

  士族的强大,尤其是山东旧士族的强大,对皇族十分不利,李世民不能容忍他们凌驾于皇权之上,

  故此才有了修氏族志。

  可修来修去修了五年,氏族志都没修成,前后数稿,都让李世民很不满意。

  朝廷这些负责修氏族志的大臣,却依然还是要捧山东士族的臭脚,仍要尊五姓为氏族之首,

  “叫高士廉来。”

  吏部尚书、参预政事高士廉,这位皇后的舅父立马奉旨赶来。

  李世民指着他送来的氏族志稿,

  “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皇帝直接发出了不满。

  高士廉低声解释,“氏族志修订,主要还是以郡姓做为门第等差,是按照魏晋以来的传统,”

  山东士族、江左士族、关中士族、代北士族,四大士族,山东士族仍是根深蒂固,民望很高。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李世民不得不把话说的尽量明白,要是按那老一套修,那皇帝用意何在?

  难不成皇帝也要为那些旧士族捧臭脚,抬高他们?

  “皇族为首,外戚次之!”

  高士廉有些惊到,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谱籍是选官的根据,划分门第是看历代做官的情况而定,列为门阀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而现在皇帝授意,要打破这种传统,更不考虑过去做官情况,只看在大唐的官爵高下,以前的不算。

  尚官,取代尚姓。

  大唐的官,取代过去郡姓。

  这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士族体系,而且是以皇族为尊,以新朝贵族为首。

  皇帝手指敲了敲桌案,

  “你觉得,武士彟当列几等?”皇帝问。

  高士廉想了想,“武士彟虽系太原元从,但寒门出身,还曾做过木材商人,若按过去传统,本无资格跻身氏族志高门之列。”

首节 上一节 871/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