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09节

  “早有这手段,为何不早说,”

  “你放心大胆的去办,闹的越热闹越好,本相就希望武怀玉出手干预,到时不管他怎么管,老子都有了把柄参他一本。”

  说着,侯君集把那道告身递给了他,“拿去吧,现在起,你就是长安萨保了,按规矩,你可以开府,自置萨保府官,以后长安的诸袄寺、诸粟特胡商,皆归由你协助管理。”

  武怀玉在三原试行新法,搞的是轰轰烈烈,皇帝都称赞不已,侯君集则是难受的很。

  史思明欣喜的接过,连声感谢。

  “听说侯相国即将领兵西征?”

  “你倒是消息灵通,这个事还在商议中,暂时还没决定。”侯君集道,他面上却挺得意的,他觉得此事八九不离十了。

  “恭喜侯相,侯相出征时,小的愿意安排子弟为向导。”

  “嗯,到时再说,去吧,这次把事情给我办好了,亏不了你。”

  史思明没急着退下,而是从袖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礼单,有西域于阗美玉,也有波斯萨珊金银币,还有高昌白叠布和葡萄酒,又有胡姬美人,以及胡椒香料,还有京畿的一些田庄、奴隶,以及康国贩来的大宛名马。

  这份礼单价值不菲,不过这礼并不是史思明一人送的,而是许多粟特胡商一起凑的,只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侯君集拿着单子仔仔细细的看过,对这份礼物很是满意。

  ······

  城南,曲江。

  武怀玉在陪梨园善堂的孩子到宣阳坊武家动物园看过大象熊猫等后,便来到曲江,

  武氏家族的族学,因如今规模扩大,学生增多,所以迁到了更南边点的曲江,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挺广的新族学,命名为武氏曲江书院。

  曲江书院以并州武氏家族的各房子弟为主,同时也接受一些武家关系较亲的亲戚子弟附学,

  这几年,武家格外重视族学,武怀玉更是请来了不少名宿大儒,甚至是如王学士兄弟,或是来济兄弟等来族学做客座教授,经常来讲讲课,连孔颖达陆德明这等国子监的大儒都能偶尔请来,

  加上武家封闭式的严格寄宿制,使的这所曲江书院,现在成了长安有名的一所贵族学校,在这里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不仅教经史子集,也教骑马、驾车、射箭、音乐、击剑、绘画、书法等等,

  学校采用的是升补法,分外舍、内舍、上舍,但跟国子监的三舍升补法又有不小区别,

  学生入学要经过分班考试,按成绩分成外舍内舍上舍,其实就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分好班后,每舍其实是三年学制,每年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比如外舍班一年期满成绩合格的升为外舍二年级,成绩不合格的继续读外舍一年级,要是实在太差,有可能被劝退。

  曲江书院,完整的学制是九年,三舍升降,每舍三年,比起许多家族的私塾、族学,反正就是一锅乱炖的一起教的那种,武氏曲江书院现在学生数量多,老师也多,因此不可能大大小小的一起教,

  不仅要分班,还要分年纪。

  甚至课程也跟外面的有很大不同,

  几年下来,反正武氏族学如今名头挺响,不仅武氏家族都把子弟送来,许多亲戚也要来附学,

  一个月只每旬休一天,月休三天,其余时间不得出校门,也不得带书童、仆婢进校,这种严格封闭管理,还是得到不少人认可的,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点东西。

  武怀玉的三弟,小胖武怀良在曲江书院就读内舍一班,同学还有黑娃侯三省,和武毛武三思。

  小胖子这几年读书还是挺辛苦的,学校封闭式教学,每旬就休一天,只有正旦、元旦、清明、冬至、中秋、端午等几个大节日,学校会放假,否则就只能等到寒暑假了。

  寒暑假都只各一个月时间而已,上下学期各五个月。

  自从族学搬到曲江,怀玉来的也少。

  今天不是旬休日,走进学校,能听到朗朗读书声,

  还没下课,怀玉便先在学校老师带领下各处转了转,这学校是族学,主要出资人就是武士彟武怀玉他们,但也有许多其它贵族捐赠,多是有子弟在这附学,或是跟武家关系较好的。

  学校不仅校园占地面积挺大,而且学校名下还有三千亩学田,都是武家等武家人和其余学生家长们捐赠的。

  校园很大,建的也很不错,感觉如同是一个园林,教室、宿舍、厨房、餐厅、仓库等划分的很合理,学校花草树木很多,也很干净。

  学生们一日三餐饮食搭配的很营养丰富。

  学校里甚至还有一座很大的图书馆,校园里也还有个杂货店,供应一些日用品和学习用品。

  有很大的操场,还有足球场和马球场,还有射箭场、跑马场等,

  一个土豪学校,贵族学校,一般学校哪可能还有马球课、马术课、射箭课等,养一匹马耗费可比养一个人成本高多了。

  转了一圈,挺满意。

  学校里还有一个碑林,里面有不少碑,诸如历年捐赠钱粮田地物资的名单碑,也有每年学生考试优秀学生排行榜碑,甚至一些学生写的还算不错的诗词文章,也都会刻记留存。

  钟声响起,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

  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

  校园顿时喧闹起来,

  一个个穿着月白儒衫校服的学生,洋溢着一股青春年少的热情,

  “三哥,这。”

  “二哥,你怎么来了?”

  武怀良现在已经不胖了,长高了许多,跟怀玉有点相像了,兄弟见面互相称哥,武怀良看到怀玉来很高兴,同伴侯三省和武三思一起过来见礼,这两个年纪大点的少年长的更高了。

  每人肩膀上拍了几下,都挺结实的,看来学校虽严,但几人读书也没耽误锻炼。

  “都又长高一截了,胡子都长出来一点了,算是半大小伙子了,”怀玉叫上三人一起去吃饭。

  学校餐厅伙食还是不错的,主食和汤是免费供应的,菜要出钱,如果打个一荤二素的份菜,其实也不贵,甚至每月伙食补贴也足够了。

  当然,如果想开个小灶,加点餐吃好点,也是可以的,这个就要另掏钱了。

  “想吃什么,我请你们。”

  “就食堂打几个菜吃吧,今天有马球比赛,我们内舍一年级甲字班马球队,要跟乙班打,”怀良道。

  “你们现在马球打的怎么样?”

  怀良说他跟侯三省和武三思,都是内舍一年级甲班马球队的主力,马球技术甚至能在全校前列,

  对于他们喜欢打马球这个事,武怀玉倒是支持的,书要读,但琴棋书画骑马击剑甚至打马球,这些也是完全可以学的,

  古人都讲君子六艺,这贵族子弟怎么可能跟寒门子弟一样只闭门读书呢。

  “好,随便吃点,一会我好好瞧瞧你们比赛,给你们指点指点。”

  不再胖的小胖子怀良便道,“二兄家的马球队,可是连续三年长安马球联赛冠军呢,有阿兄帮我们班马球队指点,肯定能让我们内舍无敌,说不定还能跟上舍的马球队比比。”

  “叫你们班球队的都一起来吃饭,我顺便传授你们几招马球比赛的绝招。”怀玉笑道,

  小胖子立马跟黑娃、五毛去喊同班球队的人过来了。

  看着这些活力无比的少年,真是无忧无虑啊,甚至都让人有几分羡慕。

  他觉得怀良在学校现在真的不错,连黑娃这个以前武家部曲家儿子,五毛那个以前武家奴隶之子,现在一身儒衫在身,也是看不出半点曾经的卑微,这两少年脸上全是年轻和自信。

  不得不说,曲江书院里这小封闭的环境气氛还挺好的,虽然这里有贵族子弟,也有一些附学的亲戚家境一般,但大家同学关系看着还不错。

  就是全是男孩子,感觉还是有些遗憾,终究还是时代限制,不可能让女子也一起读书,就算是国公之家,也顶多是请西席先生在家教导女儿。

  去年武氏族学曲江书院外舍三年级毕业后,有不少优秀学生,得以进入了国子监读书,甚至还有一些得到乡贡举荐直接参加了科考,还中了两个。

  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主要是招收贵族勋戚官员子弟入学,也会招一些蕃胡部落酋长子弟,或是藩属国贵族子弟留学,当然也还会招一些庶人子弟的,

  只是贵族官员子弟入学是按父祖兄长等官爵身份,而庶人子弟要想进入国子监,那就得本身学业优秀,还得拿到举荐信,这举荐信一般是要州刺史或是州学博士举荐,

  当然朝中三品以上职事官,或是王公等勋贵,也是可以举荐优秀学生的。

  大唐还没有花钱买监生资格的事情,所以国子监生身份还是挺高的,不仅能得到推荐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也往往能够直接做吏。

  现在曲江书院上舍学生,其实优秀学生跟国子监学生也没啥区别,只不过国子监名头大,含金量更高。

  曲江书院毕竟还属于私人学校,毕业生并没有官方承认的那种资历,武怀玉想着,也许应当再运作运作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朝廷的官方认证。

  “阿兄,我把我们球队同学都叫来了,快指点我们几招。”小胖子带着一群同学过来。

  “好,我就教你们几招,”

  (本章完)

第684章 天子家事

  2023-10-27

  门下省。

  侯君集第一个进入政事堂,手里捧着个紫砂茶杯,目光却看着上首位置。

  那张几案上,摆着一套文房四宝,笔架上挂着的可正是政事堂笔。

  一会后,宰相们陆续进来。

  “今日是八月中旬了,”他提醒宰相们,

  上旬是魏征执政事堂笔,“这旬该武青阳秉笔了,”

  侯君集迫不急待的道,“姓武的可没空来政事堂,我看按惯例还是顺沿下去。”

  顺沿,排武青阳后面的正是侯君集。

  说着,侯君集就要起身往上首去,迫不急待要执政事堂笔了。

  “侯相,”

  左仆射房玄龄叫住他,

  “房相?”

  “武相公回京了,圣人让他今日参加堂议,”

  “既然他回来了,那今日自当由他秉笔。”

  侯君集刚起身,这会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咬咬牙,不满的道,“武怀玉既然在三原忙着差使,那就专心办外差,这隔三差五回来趟,来参与一两次堂议又走,

  这根本没有必要再让他秉笔,”

  萧瑀反驳,“侯相这是对轮值秉笔的规矩不满?”

  侯君集不愿跟萧瑀多争,这老家伙谁的面子都不给,能争的你下不来台,便干脆坐下,“那武怀玉人呢,难道叫我们都在这等他?我等也都身居要职,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还要候务于本司,政事堂事务也繁重,大家哪有这么多时间等他?”

  侯君集说的倒也没错,

  李世民当皇帝后不断加大政事堂的权力,事实上已经侵夺了三省宰相大部份权力,

  虽然三高官官都是宰相,但跟政事堂还是有区别的,最大区别说是政事堂宰相数量多,不仅有三高官官,而且皇帝还可以以他官,甚至较低品级的官员加衔入政事堂为相。

  原本三省是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省执行,但现在三省联席办公,还加入皇帝指派的其它加衔宰相,就使的原本的权力分配格局打破了,

  皇帝的权威大增。

  政事堂自然也日益权重,在正式设立了政事堂五房堂后官后,宰相们更是每天上午基本都在政事堂办公了,只有中午堂食后才会去各自本司办公。

  政事堂事务很重,既要议论皇帝直接下达的指令,也要商议皇帝转发的臣下奏议,还有就是中央地方上报的事务,以及一些宰相认为应当讨论的事务。

  这些事务经过政事堂群相商议,作出决策由秉笔宰相记录奏报天子,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交中书舍人草诏,然后再经政事堂秉笔宰相,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再由门下省颁发,交尚书省付有司执行。

  相比较过去,三省分开,尤其是中书和门下的决策、审议分开,甚至拉扯不清,现在政事堂中直接联合决策,出了结果再走流程,确实效率高多了。

  但如此一来,政事堂的宰相们也确实事务很多,尤其是对于多数还兼三高官官的宰相们来说。

  右仆射李靖突然出声,“侯相你除了参预政事衔,仅有个右卫大将军虚职,你又没什么本职公务要办,三高官官们都不急,伱急什么?”

首节 上一节 609/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