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诚这时回道。
朱元璋颔首:“咱也认为当先平定陈友谅,不能让其继续祸害庶民百姓!”
接着。
朱元璋就笑着叹了一口气,而感慨说:“真好啊!自从有了大同社,眼下我们做的每一项决定都是最利于百姓的决定。”
章诚对此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朱元璋突然这么感叹,是因为他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在看了许多书学了许多历史后也知道,自古掌权的人基本上做的每一项决定其实并不是为了民众更好,而只是为了自己统治阶层更好,所以才会对现在大同社做的每个决定都是最利于百姓的决定而感慨不已。
对于征讨陈友谅,朱元璋依旧打算御驾亲征。
而大同社征讨陈友谅的宣战理由则是陈友谅盘剥百姓、害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饿毙无数,也通过《中华报》刊载了关于对陈友谅的批评。
陈友谅在看见《中华报》上关于批评他盘剥百姓太狠以及大同社要征讨他的内容后,只是扶着腰走到廊檐下,对周闻先说:
“上个月的《中华报》,看了吧,人家朱元璋骂朕吸食民脂民膏若饕餮,可事实上,导致朕这样做的,不是朕自己,而是你们!是你们这些人逼着朕这样做的!”
陈友谅说着就身子摇晃起来,且气喘吁吁。
这段时间,他纵情于酒色之间太狠,所以身体每况愈下,也就稍微一激动就支撑不住。
周闻先见此则只是拱手道:“陛下不必动怒,您应该明白,从您除掉徐寿辉开始,您就不可能再回头,虽然当时是我们强推您为帝,但是,您自己若是不愿意,谁还能真的逼着您不成?”
“您之前说的对,他朱元璋运气很好,遇到了章诚。”
“这或许是天意。”
“您认命吧。”
接着,周闻先还主动安慰起陈友谅来。
虽然,周闻先背叛了陈友谅,还把持了朝政大权,架空了陈友谅,但是,他还是很同情陈友谅的,毕竟他和陈友谅严格来说都是一個阶层也是持同样主张的人,只是受大同社的影响,使得他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剑拔弩张。
所以,周闻先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安慰陈友谅。
陈友谅则苦笑了一下,然后一脸严肃地看向周闻先,说道:“不只是朕,你们也要认命!他朱元璋运气很好,遇到了章诚,而那位章诚,将来会让你们这些士大夫都很难受的!”
陈友谅说着就得意地笑了起来。
周闻先冷下了脸,看着陈友谅幸灾乐祸的样子说:
“陛下大可不必这样说,我士大夫皆圣人子弟,素以护国安邦为己任,怎会在意个人荣辱?”
“如今,既然章先生匡正了圣人之教,我们士大夫自会崇敬对待,而愿受其驱使,使天下百姓真的能富贵康乐!怎么会难受呢?”
陈友谅呵呵冷笑,他自然是不信周闻先的话的。
朱元璋这里在休整一个月也准备了一个月后,就亲自率大军,兵临武昌城下。
而朱元璋刚到武昌,周闻先就带着罗朝用等直接投降。
“世人皆知,吴国公与章先生是真正救天下的。”
“尔我等楚地民众盼中华王师如盼甘霖也!”
“故愿将武昌献于大同社,让楚地将来也只属于天下百姓!”
周闻先还在朱元璋来到南昌城后,递上了降表。
(本章完)
第261章 平定陈友谅,权贵豪绅们被迫主动解放奴仆
朱元璋接了降表,看向了周闻先:“难得尔等有如此觉悟,且带咱进城!”
周闻先拱手称是。
朱元璋其实是不相信周闻先这些在陈汉政权为官的士大夫有如此高觉悟的。
毕竟现在的他受章诚给的神书影响,对这些士大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但因为这些人没有选择站在大同社的对立面,朱元璋也就没有拆穿这些人主动投降的真正原因,而只假装相信了周闻先等投降的理由。
朱元璋在进城后就问起周闻先:“陈友谅呢?”
“无德之君陈友谅现依旧在宫中纵情声色,我等虽为其臣,但已近一个月未被其召见。”
周闻先这时躬身对朱元璋回答起来。
朱元璋听周闻先这么说后,只是点了点头,且也下令将陈友谅带来。
周闻先率百官投降的时候。
陈友谅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即便是罗朝用带兵来处置他的时候,他也依旧只是在宫中与众妃嫔进行宴乐活动,甚至气氛到时,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妃嫔行起巫山云雨之事。
罗朝用进来时就看着已经赤条条的陈友谅吩咐说:“给他穿上衣服!”
陈友谅这里则看向罗朝用问道:“大同社打进武昌城了?”
罗朝用点头。
陈友谅叹了一口气:“终究是到这一天了。”
罗朝用则拿出一瓶毒药来,递到了陈友谅面前:“请陛下体面上路吧。”
陈友谅知道罗朝用这些人不会让自己活着。
因为他们不想让陈友谅对外说出他和周闻先这些官僚的黑料。
同时。
他们也认为朱元璋是不希望陈友谅活着的。
陈友谅倒也是愿意在这时自杀的。
因为他知道,大同社对凌虐百姓的罪犯都处置的特别重。
何况,陈友谅也的确不愿意接受大同社的公审。
所以,陈友谅接过了毒药。
但陈友谅没有直接喝下去,而是看向了罗朝用:“你记得告诉周闻先,朕在九泉之下等着他,朕相信他很快就会来见朕的,除非他真的能接受天下儒学的衰落!”
陈友谅说后就仰头喝了毒药。
而待朱元璋见到陈友谅时,陈友谅已变成了一具尸体。
朱元璋目光深邃地瞅了抬来陈友谅的尸体一眼,吩咐说:“裂其尸,为民伸张其罪!”
罗朝用拱手称是。
接下来,陈友定一死,陈汉政权其他地方自然也是传檄而定。
至此,大同社基本上据有了江南、江西、福建、湖广、江北诸地。
这让章诚感到非常高兴,他不得不承认,落后的地主农耕政权,在拥有坚船利炮的大同社工业政权面前,的确是毫无战斗力可言。
而章诚知道,这无疑会让中华之地比历史上要统一的早。
自然,他这个来自后世的内阁首辅在财富的增长上也会更快。
在朱元璋亲征陈友谅期间,大同社的铁路已经建造到了淮安一带。
来自江南的商货已经可以通过蒸汽机车昼夜不停地直接运载到淮安一带进行销售。
尽管从集庆到淮安有发达的水运交通,但因为铁路运输可以昼夜不停运输,可以不用担心狂风骤雨对商货的影响,还可以不用担心货船太多导致拥堵的情况。
所以许多商贾都愿意选择用铁路来替自己运货。
但因为张士诚把集庆到淮安的铁路运营权抵押给了大同社。
故而,现在运营这段铁路的还是大同社的相应官商。
张士诚的大周政权也就不能过问。
淮扬这些地方的权贵豪绅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同社将自己这边的商货源源不断地用来,然后将蒸汽工业出现后产生的大量廉价布匹、器械倾销到这里,而自己这边的织造作坊、铁器作坊等只能大量破产。
许多淮扬地区的权贵豪绅为此不得不怨声载道地把精简产业、裁汰冗员。
而他们精简产业和裁汰冗员的主要方式就是关店和放婢仆出府。
因为这个时代的手工业和农业一样,基本上控制在权贵官僚手里,而参与手工业的生产者,即所谓工匠,也都和农业的生产者一样,基本上是以家生奴的方式依附于权贵官僚,而不是雇佣制。
这既与元朝本身奴隶制成色较多,而从一开始就让许多手工业者成为权贵官僚奴隶有关,也与人地矛盾激化后导致大量无地人口不得不依附于权贵官僚为奴以求得生存机会的现象有关。
所以,权贵豪绅们在工业方面竞争不过大同社时,就主要是以放大量婢仆出府。
虽然这对整个淮扬社会而言,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毕竟大量婢女奴仆获得了自由身,可以在职业上有更多的选择,许多普通百姓出身的男子也能获得更多的娶妻机会,进而促进人口增长。
但这对婢女奴仆们自己而言,是很悲惨的一件事。
因为他们不能再靠依附权贵豪绅这些老爷们作威作福了,也不能靠依附老爷们去轻松获得收入了。
许多婢女奴仆因而在被放出府时,是哭着出府的,更是百般哀求主家不要放他们出府。
有极端的婢女奴仆更是选择了自杀,或者与老爷们撕破脸,揭露老爷们的罪过,乃至杀自己老爷的都有。
权贵豪绅们因而特别痛苦。
他们不得不一边承受着铁路贯通后对他们垄断的手工业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一边还得承受着大量裁减婢仆时所带来的压力。
但他们又不敢更不能明着阻止大同社对淮扬一带进行工业冲击,因为他们没有理由说奴隶制就该继续存在,应该鼓励权贵豪绅广蓄奴。
所以,他们就只能以策动婢女奴仆去找大同社要出路,以达到让大同社自己来解决自己所造成的问题的目的。
甚至,他们还主动带着婢女奴仆们来找到大同社的人,让大同社的人安排他家里的这些即将因为作坊破产而失业的婢女仆人们。
“久闻大同社以富民为宗旨,然现在我们给不了他们饭吃,还请大同社给他们饭吃。”
这一天,淮安城内,许多商贾就围着大同社的程安说了起来。
“请大同社赏我们饭吃!”
“请大同社赏我们饭吃!”
……
许多刚被放出府成为自由民的原权贵豪绅家的婢女奴仆们,在这时都跟在商贾们后面,而跪在地上,叩首喊了起来。
(本章完)
第262章 工业化的代价,大同社夺天下走私之利
章诚早已料到,工业化大兴后,会让许多城镇手工业破产,也会让很多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被破坏。
然后,许多在大户人家靠给主家织布做衣服就能获得饭吃的织工绣娘们,就会因此失业。
许多底层百姓家的妇女,也会因为收土布的牙行减少,而被压低土布的收购价,甚至不能再通过织土布以换取粮食,进而贴补家用。
百姓们只能因此变得更穷困,乃至一些贫困妇女不得不靠卖身维持生计,或许还会被丈夫逼着去卖身,以维持一家生计。
总的来说,这是工业化出现后必然会导致的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章诚早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就加大着基建和教育的投资。
而且中华军这边也在继续扩召募兵。
所以,许多青壮年要么入伍以挣功名,要么就大量参与到了基础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