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这些士绅也就对想脱去奴籍的奴仆还比较宽和,基本上不但准予他们脱去奴籍,还会不要赎身银,乃至倒贴赏银。
当然,这也跟在这个时代,地主官僚蓄养的奴婢本就过度饱和有关。
由于之前的战乱,大量自由民投附地主官僚为奴,所以许多地主官僚都不缺奴仆,只嫌奴仆太多。
但无论如何。
大量奴仆脱去奴籍,成为自由民,带来的最显著效果就是,义军的财政税收在急剧增加。
因为这些自由民无论是务工还是务农或者是经商,他们的经济活动都不再只是在豪绅大户的地主大寨或者庄园内进行,而是在义军的直接统治下进行,所产生的劳动价值除了他们得到以外,大部分变成了义军的收入。
而且,这些奴仆脱去奴籍也不仅仅只是数字上增加自由民那么简单,也在提升自由民的质量。
毕竟在乱世的时候,能被豪绅大户收为奴的其实是底层百姓中比较有质量的,无论是技术底蕴还是文化程度或者是道德程度。
在人人都想为奴而不能的时代,能成为奴的,自然是要有质量的。
所以,现在这些奴仆脱去奴籍,成为自由民,让自由民的质量的确显著提升。
而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炼铁厂、军械厂等工厂的技术人才在大量增加,使得工业产量持续增加。
正逐渐转为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社会模式正在加速向官营商品经济转型。
恰巧。
在这個时候,张士诚送来的元廷使者与元顺帝招安他的密旨,也到了太平。
朱元璋、章诚、郭天叙等见了张士诚派来的使者,也见到了元廷的使者秦泰。
义军中书省的执政们对此都很高兴。
因为这意味着张士诚是在正式通知他们,他不会再接受元廷招安,而只会朱元璋等一起携手抗元。
朱元璋不由得在高兴之余瞅了章诚一眼。
他们能控制张士诚这股势力,迫使张士诚改变立场,固然根本原因是他们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让天下枭雄看见了元廷衰弱的本质。
但若不是章诚提前布局,利用张士诚只想赶紧扩充兵马的想法,而用工业和商业手段控制了张士诚的武器供应,他们也不可能迫使张士诚改变主意。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章诚是真的给他开了眼界,让他意识到,原来运筹天下之事还可以这么做。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盖莫如是。”
朱元璋看着章诚如此暗叹。
而在暗叹之余。
朱元璋就立即下令:“将胡元派来离间我义军的使者拖出去斩首!其诏旨内容,载于报上,通令全军学习发表看法!”
为了彻底断绝张士诚招安的想法。
朱元璋自然是要把元廷派去招安张士诚的使者砍了的。
“伱们这些妖贼!”
“迟早会被碎尸万段的,迟早会的!”
“天命岂是尔等能改!”
秦泰自知必死无疑,也就在被拖下去大喊起来。
章诚这时不禁微微一笑。
他对此感到很高兴。
因为若不是他,可能秦泰这种为元廷卖命,而不惜招安义军,继续使胡元可以祸害中华的败类,只怕根本不会被杀,只会因为招安有功而得享富贵,哪怕将来明朝建立,恐也会因为曾为所谓正统之朝招安有功而被善待。
事实上。
很多原本按照旧礼规则该留善名该善终的官僚儒士,眼下都因为章诚的影响,反而留了恶名,也反而不得善终。
这无疑是一场剧变。
而这场剧变才刚刚开始。
因为张士诚表现态度很好,朱元璋等义军也就对他重新起运武器甲胄,也重新开始为他打造武器甲胄。
只是,张士诚很快得知,朱文正部的神机营已经先攻下了常州和平江两处大城。
毕竟朱文正这一世一直在镇江一带独立发展,还有来自滁州根据地的后勤供应,且有组织有目标在镇江一带搞民变,所以比张士诚更快拿下平江和常州也是正常的事。
但这让张士诚颇为痛心。
因为平江和常州这些地方非常富庶。
“怎么办!”
“现在该怎么办,是该为了常州、平江,与他朱元璋直接决裂,还是继续忍着?”
张士诚问起张士德等人来。
(本章完)
第171章 北伐!孤要做北伐英雄!
平江路和常州路,实在是过于富庶。
所以,张士诚对其垂涎已久,也就不想轻易就这么放弃,便在这时征询起其他人来。
张士德因而微微一叹:“兄长,虽说如此,但我们现在还不宜交恶于朱元璋!”
“毕竟,我们自己还不能在军械和甲胄上完全供给我们自己的兵马。”
“何况,他朱元璋的神机营也实力不弱。”
“所以,还是北伐进占淮安诸地,乃至趁着胡元在北边正集中兵力对付小明王时进入山东为妥,一来合乎驱除鞑虏的大义,二来淮安、山东诸地也富庶,三来避免我们在与朱文正争夺常州、平江诸地时,花云、汤和等部进入山东,断我们后路,那样我们反而被朱元璋包围。”
“二哥说极是,还是北伐为妥。”
张士信说道。
张士诚颔首。
“大哥,朱元璋来信。”
而这时,张士义走了进来,将朱元璋急递送来的一封信给了他。
“他送信做什么?”
张士诚拆开了信,认真看了起来。
原来。
朱元璋早已料到,张士诚会在拒绝招安后,加快攻城略地的步伐,要么会南下与自己侄子朱文正争夺常州、平江诸地,要么会北上从元廷手里抢占淮安等地。
所以,朱元璋干脆就给张士诚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送来,劝张士诚北伐,不要贪恋江南繁华,而与自己这些同为驱除鞑虏的义军同室操戈,应该率先北伐,一起努力争取尽快把胡元消灭。
至于义军内部的矛盾,当暂时搁置。
为此。
朱元璋还在信里表示,只要他张士诚愿意北伐,为示诚意,愿意将为其新订购的军械、甲胄让利一成。
虽说这信是以朱元璋的名义写的。
但这样做是整个朱元璋义军的中书省执政们一起商议决定的。
而表示只要张士诚愿意北伐就给他新订购军火打折的主意就是章诚出的。
因为章诚知道,张士诚肯定要在这次吃亏后,开始自造军械,接下来对滁州军械行的军火订购数量肯定要减少,所以自己这边还不如以支持其北伐之名降价促销,同时,尽量让张士诚部义军多依赖自己这边的军火供应一会儿。
而现在,朱元璋部义军又刚刚发现了大铁矿,工匠数量也增加了不少,军械制造成本也降了下来,所以也正适合在这个时候降价促销。
张士诚看了这信的内容,顿时面色铁青。
“孤要怎么打,还要听他朱元璋的命令吗?!”
“孤又不是他朱元璋的部将!”
张士诚还因此忍不住大声叱喝起来,满脸怒容。
尽管,张士诚没法拒绝朱元璋的提议,但这事的确让他很受挫,有种自己在被朱元璋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张士德和张士信见张士诚如此盛怒,互相看了一眼。
然后,张士德便主动问:“兄长,朱元璋的信里不会也是让我们北伐吧?”
“你没猜错。”
“而且,他还怪好心呢。”
“说咱要是北伐,就给咱新订购的军械让利一成。”
张士诚说着就把信挥舞起来:“他这么胁迫孤,孤还要感谢他吗?!”
张士诚说着就龇牙咧嘴起来,大声问着,整个人显得特别狂躁。
“大哥息怒。”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们现在只能忍。”
“既然他愿意让利,我们也只能顺其美意,多采购一些军械。”
“毕竟接下来真要是北伐,也需要大量军械甲胄。”
“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朱元璋提供的军械甲胄,的确比胡元官库里抄得的军械甲胄要质量好。”
张士德这时说道。
张士信也跟着劝道:“是啊,大哥,现在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多得些军械甲胄和尽快抢占更多的城池。”
“那就北伐吧。”
“让他们写个北伐檄文,给他朱元璋、陈友谅等皆发一份请他们一起北伐的文书。”
张士诚点了点头。
接着。
张士诚就颇为豪气地走到了殿外,看着蓝天白云,说:“承他朱元璋所赐,我张士诚今日起便也要做個北伐英雄,为恢复中华,出一份力,将来史册上,想来也会浓墨重彩地记下孤这一壮举吧!”
“那是自然!”
张士德无奈一笑。
于是。
不久后,张士诚便真的发布了北伐檄文,任张士德为元帅,统大军北上。
朱元璋也在这之后不久,收到了张士诚劝他一起北伐的文书。
“果然这个张士诚还是听了咱们的提议,愿意北伐,不与我们直接为敌。”
朱元璋因而颇为欣喜。
无论怎样,张士诚不南下,的确是利于朱元璋部义军的。
因为这样的话,朱元璋部义军就不用一边面对江南元兵的反扑一边还要面对张士诚大军的南下。
如此一来,处境都比历史上的朱元璋部义军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