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52节

  李承乾坐在东宫门前,看着一道道奏疏。

  刚从外面玩了回来的李治与李慎看到了一桌子的奏章。

  两个弟弟还没开口,就被东阳拎着耳朵走远。

  “东阳姐姐,疼,疼!”李慎一路被拎着侧着脑袋喊。

  “不要去打扰皇兄。”东阳对两个弟弟道。“那都是劝谏父皇废立太子的奏章,你们也敢看?”

  “啊!”李治惊得张大了嘴巴,他指着皇兄道:“皇兄不是看得很开心吗?”

  东阳冷冷一笑,道:“有多少事能让皇兄开心?”

  李治道:“那弟弟不看了。”

  刚过了东阳姐姐这一关,李治与李慎准备去用饭,就见到了皇姐。

  李丽质问道:“今天去外面玩得如何?”

  李慎抢先道:“姐,弟弟今天没有闯祸,也没有揍人,还结交了一个叫裴炎的人。”

  李丽质手上拿着一卷书,点头道:“洗手,吃饭。”

  兄弟两齐齐应道:“喏。”

  东宫外,李承乾翻看着奏章,一册接着一册地看着,从中可以大致看出这些奏章来自哪些势力。

  当年过江之后立足的王谢袁萧,山东的王崔卢李,还有北方的窦元,宇文。

  至于关中的几家大族大姓还挺老实的,该如何就如何,不敢闹事。

  这个世道的敌人还是很多的,而且一个个都是盘踞地方的大族。

  一个宫女快步而来,行礼道:“太子殿下,吴王殿下到洛阳了,给杨妃送来了家书,也给太子殿下送来了书信。”

  李承乾接过书信打开看着,李恪到了洛阳之后便与权万纪开始治理当地的民生,支持生产劳动的同时,还要继续查问支教事宜。

  宫女送了信就离开了。

  李承乾抬眼又看爷爷,见到应公已在告别了。

  小慧正在告别,见到长乐公主走来,行礼道:“老师。”

  李丽质道:“慧儿,你近来的课业完成得不错。”

  “老师过奖了。”

  注意到小慧担忧的神色,李丽质又道:“你放心,父皇不会废了皇兄的储君之位的,因社稷已离不开皇兄,关中好不容易富裕了几年。”

  “慧儿明白。”

  李丽质带着骄傲的笑容,道:“皇兄从来就不是一个会退缩的人,父皇亦不是。”

  当山东与河北各县开始以东宫太子为敌,李丽质越发骄傲,因她知道那些人之所以会这般劝谏父皇,是因他们害怕皇兄,现在皇兄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

  一个根基深固到如此地步的东宫太子,岂能被三言两语废了。

  早在几年前,弟弟妹妹就听过皇兄的教导,身为皇家子嗣,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

  我们首先要强大自身,才能强大这个家。

  如今皇兄强大到已让各地世家与公卿惧怕,他们在惧怕,惧怕皇兄会登基成为皇帝。

  那么现在这些前来劝谏父皇的奏章,就是以后皇兄要清洗的目标。

  李丽质回头看去,见到皇兄跟着一个太监离开了,多半又是父皇召见。

  甘露殿,李承乾带着食盒走入,见到父皇还有老师与舅舅也在。

  李世民道:“正好,朕也饿了,玄龄辅机一起用饭。”

  “谢陛下。”

  李承乾将食盒放下,拿出菜肴。

  李世民道:“马周送来了奏章,他将罚没的田亩都分给了没有土地的县民,让迁入洛阳的人也有了居所。”

  房玄龄道:“洛阳的事已蔓延到了大半个河南,他们不会任由朝中宰割。”

  长孙无忌忧虑道:“那之后又该如何?”

  李承乾道:“依罪论处哪有这么难,是吧,老师?”

  房玄龄叹道:“臣年迈了。”

  李世民笑道:“玄龄又在说笑了。”

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

  281.

  房玄龄感慨道:“东宫菜色一向这么好。”

  长孙无忌又道:“今年科举的布告都已发出去了。”

  房玄龄道:“那就好。”

  甘露殿内四人包括太子与陛下都没有再说起洛阳的事。

  平静地用完了这顿午饭之后,李承乾走到殿外深吸一口气。

  而后老师与舅舅也离开了。

  心情还算不错的李承乾回到东宫。

  苏婉正在晾晒着衣服,她见到丈夫回来,明媚地笑着。

  阳光下,这个妻子笑容很好看,阳光从侧面照来,让她的眼眸中也多了一点亮光。

  李承乾拉过她的手道:“父皇这些天要去皇宫的西苑祭拜禹庙,祈福今年丰收,这些天让孤监理朝政。”

  苏婉牵着丈夫的手点头应声,“嗯。”

  “父皇与母后半个月都会住在西苑,弟弟妹妹的事我们多费心些。”

  苏婉还是点头,道:“明达学字认字很快,如今勉强可以写一篇文章了。”

  当太子坐下来打算休憩片刻时候,苏婉便坐在一旁给抚琴声,宁儿今年的新茶拿出来,可以让殿下随时冲泡。

  长安城内,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走在一起。

  “如今朝野,支持太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是啊。”房玄龄感慨道:“正确的事自然会得到朝臣支持,赋税之事势必要厘清,事关满朝文武的俸禄,事关西域的战事,事关李唐强大与否,你看连你都不会在这种事上反对太子。”

  长孙无忌苦涩道:“老夫终究是太子的舅舅,这私心总是藏不住,让房相见笑了。”

  “原来是辅机存了私心,想要帮扶太子。”

  “房相身为太子的老师,难道不是吗?”

  房玄龄又道:“控制洛阳就要控制杨广当年修的那条运河,好在运河边的几个县,都是老夫的门生旧故。”

  两人同时一笑,房玄龄一样坦诚地将自己的安排说出来。

  房玄龄又道:“可是当年杨广都没办成这件事。”

  “太子还年轻,纵使失败一次还有往后很多年。”

  “就怕失败一次,就会消磨掉他的锐气,老夫见过太多人年轻时心气很高,可遇到一次大挫折之后,便再也不起,郁郁终生。”

  长孙无忌道:“一个洛阳而已,房相多虑了,懋功说太子是一个十分有毅力的人。”

  四月天的洛阳,黄昏时分,有群人从劳作的作坊中出来,他们今天领到了工钱,一个个都是满脸的笑容。

  黄大壮领了一贯钱,这是他这个月劳作的工钱,作坊里的活计是多劳多得的,他手脚麻利又勤快,因此比别人得多一些。

  只是裁纸张,匝刀按下就将厚厚一叠纸张切开。

  这便是他的工作。

  黄大壮来到河边,用河水洗了洗双手,就站在黄昏下等着。

  还有不少人正在迁入洛阳,似乎这两年官府一直都在这么做,官府希望有很多人能够来洛阳定居。

  黄大壮与妻子孩子也住在洛阳,妻子在另一个作坊靠着编箩筐为计,一天也能整个三五十钱的,工钱虽少,好在能够带着孩子。

  工坊里的劳力也越来越多,黄大壮甚至还见到过了岭南人。

  远处一家几口人正拉着车而来,黄大壮定睛一看,用家乡大喊道:“俺在这!”

  那一家人加快脚步朝着这里而来。

  拉着车的壮汉是黄二壮,大壮的弟弟,车上是两位老人家是大壮的老娘与老父亲。

  还有两个孩子与一个妇人,是二壮的媳妇与孩子。

  黄大壮上前盯紧一看,又诧异道:“老三呢!”

  大壮的老娘当场捂面了起来,二壮低声道:“老三被家主当作逃奴打死了,家主给官府赔了五贯钱了事了。”

  大状吼道:“俺弟的命就值五贯钱?!”

  “老大呀,要不是老三拦着主家的凶徒,我们一家也出不来。”

  听到老爹的话语,大壮跪下来,拳头不停地打在田埂。

  老娘劝着道:“那也总比落在主家手里饿死的好,往后我们家跟着大壮,不饿着就好。”

  看着骨瘦如柴的侄儿,大壮重重点头,道:“在洛阳有活干,有活干就饿不死,崇文馆可以给俺们良人的身份,俺们家不给人做仆了!给主家种地都要饿死!”

  老娘问道:“不犯王法吗?”

  “不会!这里有很多人以前都是家仆,都在这里安了新家。”

  听到儿子斩钉截铁地回话,老娘与老父亲都放心了。

  大壮想到现在在洛阳攒下了十贯钱,一想到自己弟弟的命竟然只让主家赔了五贯钱,他心里又有痛楚泛上来。

  他的脚步很快,走在家人的最前头,背对着家人不让爹娘与弟弟看到自己的泪眼。

  黄大壮一家就住在洛阳城边上的一个宅院,早年前因修河堤,他就是修河堤的民壮之一,后来很多人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这里就成了一个村子。

  当推门而入,黄大壮的妻子前来迎接老爹老娘。

  又有邻家的老人道:“大壮啊,你爹娘总算来了,好!早点来洛阳好。”

  黄大壮默不作声点头。

  随着黄大壮一家安定下来,一队官兵来到了洛阳城前,来人向城前的官兵道:“老夫文学馆苏勖,奉魏王殿下命,来给吴王送信!”

  苏勖被请入了城中。

  李恪在洛阳住所还算宽敞,一封书信送到面前,“吴王殿下,魏王门下的苏勖送来书信。”

  “嗯,伱下去吧。”

  “喏。”

  李恪打开书信看着青雀所写的字迹,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故事,青雀信中说是皇兄讲过的。

  晋时,那时候的王朝人口凋敝,有一个王侯问如何治理国家,有人回答王侯收取赋税,给乡民留下不至于饿死的粮食,再给来年耕种的种子,他们自然会去耕种,足矣。

首节 上一节 352/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