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40节

  李丽质也揣着手,看着这一幕面带笑容。

  这两天,关中大雪,朝中休朝两日,反正距离冬至的休沐也不远矣。

  翌日早晨,大雪依旧下着,锻炼身体不能松懈,在冬天,这位太子殿下晨跑之后,每日都在射箭。

  其实太子的箭术很好。

  如果有人问太子为何依旧这么坚持练习箭术。

  太子会说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业精于勤荒于嬉。

  关中进入了冬日,早晨时分东宫门前很冷清,这座皇宫也安静了下来,李承乾站在雪中张弓搭箭,箭矢放出,精准地落在靶心。

  李绩立在冷风中,此刻也不知该教太子什么。

  又一次张弓搭箭,李承乾那被冻得通红的手指依旧稳稳地拉开长弓,神色冷静地放出一箭。

  踩着积雪的匆匆脚步声传来,抬头看去是一个太监领着一个与太子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而来。

  来人提着一个包裹,客气地行礼道:“太子殿下,见过大将军。”

  上一次见杜荷的时候,还是在曲江池游园。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长弓,呼出一口气热气,道:“你怎么来了?”

  杜荷从包裹中拿出一个木盒,木盒中是一颗颗的话梅,他解释道:“这是诏安送来的梅子,他们说今年的青梅比往年都要好,就带来关中,给殿下就送来了。”

  李承乾从盒子中拿起一颗话梅尝了尝,又给一旁的李绩大将军递去几颗。

  杜荷是东宫的钱袋子,但俩人很少碰面。

  东宫也不会插手杜荷平日里的生意。

  李承乾嘴里吃着梅,问道:“你的作坊如何了?”

  杜荷解释道:“今年入秋的时候扩建了一番,现在泾阳的三个作坊能够容纳五百人劳动力,将一些手工活下放之后,算上给泾阳做手工活的妇人,为泾阳劳作的人也有上千人。”

  其实泾阳每一季提供的市税都是最高的,是长安十二县的市税中的第一。

  泾阳县的治理更是现在的京兆府少尹许敬宗亲力亲为,他身兼泾阳县县令。

  所以长安十二县中,泾阳县在模范县的评比中是被排除在外的。

  今年渭北三县的发展迅猛,葡萄,葡萄酿,葡萄干三项产业是渭北的主力。

  李承乾道:“从治理与赋税来看,今年的模范县应该是在渭北三县之中?”

  杜荷回道:“京兆府如今想要在三原,富平县两县之中选一个,要等冬至过后才会评比,去年是渭南县,因今年渭南县的作坊发展缓慢,如果不是今年渭北的葡萄大丰收,渭南县说不定还是模范县。”

  李绩抱拳行礼,先行离开了。

  李承乾点头示意,笑着作揖送别,一边继续与杜荷交谈着。

  “太子殿下,造纸作坊何时可以入市?”

  “再等等吧。”李承乾吐出话梅核,嘴里还嚼着话梅肉,道:“造纸业还有很多问题,纸张太贵了,容易对伱的产业出现影响,先将自身扎实了再论这些。”

  “在下听凭太子殿下安排,就算一直不入市也无妨。”

  李承乾揣着手笑着。

  杜荷低声道:“殿下,恐怕以后都见不到赵节了。”

  “他怎么了?”

  “昨天听宗正寺少卿崇义公子说起,赵节去了长广公主的封地。”

  这是陈年旧事了,李承乾给他倒上一碗热茶,道:“不提也罢。”

  杜荷颔首,道:“近来在下时常与京兆府的官吏走动,听闻近来狄通判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案子。”

  “棘手的案子?人命案?”

  杜荷摇头道:“不是人命案,是来程家庄子的牛又摔死了。”

  李承乾神色凝重道:“那确实挺棘手的。”

  说来也是,牛都摔死了,怎么不见程大将军送牛肉给父皇,多半是被狄知逊给卡住了,不然现在牛肉已入了小福的厨房中。

  太子与杜荷公子之间的交情与信任自然不用多说。

  杜荷垂头丧气道:“殿下深居简出,有所不知,处默为了这件事还去庄子里,找狄通判理论,一早就带着自家的部曲去了,在下担心两方人手会打起来。”

  “狄通判是京兆府的人,有皇叔在,多少还是能够给点情面的,不至于动手。”李承乾暗暗点头道:“确实为难,也的确棘手。”

  言至此处,李承乾咳了咳嗓子,思量了片刻道:“这两年进入长安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内的居住情况如何?”

  杜荷道:“很拥挤,尤其是听说来年科举之后,来长安的人更多了,今年关中各县货物的价格水涨船高。”

  李承乾忧虑道:“关中各县还是要继续发展,顺着黄河出潼关,潼关连接关中与崤山以东的中原各地,要加强潼关作为运输与货物集散的枢纽地位。”

  “需要在下做什么吗?”

  李承乾摆手道:“这件事不用你去做,你有钱也不要乱花,这件事孤会另外找人安排的。”

  “喏。”

  “倒是有一件事。”李承乾低声对杜荷道:“你找许敬宗租用一块地,建设一个大型宿舍。”

  “大型宿舍?”

  “为科举学子所住的宿舍,每间宿舍的租金可以便宜一些,所住的科举学子不能带外人随意进入……”

  李承乾给杜荷讲述了一个宿舍的设想,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写着画着。

  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出现在杜荷的认知中,他好奇道:“这样真的可以吗?”

  李承乾也犯难道:“要不,你去找许敬宗商量一下?”

  杜荷看着雪地上的图,几度欲言又止,而后行礼道:“在下这就去找他商议。”

  李承乾笑着道:“有劳了。”

  “皇兄!”

  身后传来了呼喊声,在这个雪天静谧的皇宫显得格外刺耳,回头看去见到李治快步跑来,他拿出一颗鸭蛋道:“它下蛋了。”

  接过一颗小巧的鸭蛋,鸭蛋很小,比之鸟蛋大了几分。

  李承乾点头道:“好吧,孤就先不杀它了。”

  李治道:“让太监将外面的鸭子带到了太液池偶尔游一游,果然它就下蛋了,咦?皇兄怎么一脸不悦?”

  那只鸭子养得很费,太液池的环境太适合养鸭子了,它如果成了烤鸭,一定会很肥美的。

191.第191章 查到底

  191.

  李承乾将这颗鸭蛋交还给他,道:“让它孵小鸭子吧。”

  李治重重点头。

  “太液池的鸭子不能超过五只。”

  “弟弟知道了。”

  “鸭子总归不适合你当宠物养的,它是家禽,是用来吃的。”

  “弟弟明白,等太液池有了别的小鸭子,就将这只大鸭子给炖了,它现在大了,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好看了。”

  果然还是个孩子,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最近你都不找狄仁杰玩?”

  “他每天都要跟随狄通判在各县走动,打算等朝中休沐了,再去寻他玩。”

  李承乾点着头,朝着一边走去。

  “皇兄去做什么?”

  “随便走走。”

  河西走廊又要花钱了,粮饷与建设费用一直占大头。

  今天的中书省内也很冷清,于志宁与两个官吏正在交谈着,还有舅舅坐在炉子边,正喝着茶水,悠哉地看着一卷书。

  李承乾径直走入中书省内,从一旁的高大书架上挑选出几份卷宗,放在自己的桌上。

  不一会儿,桌上就有了一堆卷宗。

  长孙无忌喝着茶水看了眼一旁的太子,看一眼之后再看转头看向一旁的卷宗,看来今天大外甥很忙。

  不过看他神色还很轻松,长孙无忌也放松了下来,道:“喝口茶吧,最近江南两道送来了不少茶叶,味道也比以往更好了。”

  接过舅舅递来的一碗茶水,李承乾问道:“现在舅爷他们还是用以往的饮茶方式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舅父向来是个讨厌烦琐的人,事情一旦复杂了他老人家就会很烦。”

  李承乾了然点头,看着眼前的卷宗开始了今天的工作,闲来之时还能与一旁的于志宁说两句话。

  “老程家的案子有结果了吗?”

  于志宁回道:“还没有结果,等着京兆府将卷宗送来。”

  “狄通判办事不够爽利呀。”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老程家的牛是怎么回事,其实太子想要吃牛肉也不用等程咬金家的,自己家也是可以摔死一两头牛的。

  李承乾翻看今年每一次互市的盈余,看看能否多凑个两万贯,朝中不是拿不出这六万贯。

  多留出一些盈余总是好的,多考虑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河西走廊既是屏障,也可以是一个丝路贸易的重要口岸,防卫与贸易都是侧重点。

  等眼前的账目查阅得差不多时,京兆府的卷宗就送来了,于志宁递上道:“赵国公,太子殿下送来了。”

  长孙无忌先一步拿过卷宗看了起来,意料之中地一笑,道:“果然是一头老牛误食醪糟,摔进了沟渠中死了,好在老程家的庄子已有了更健硕的牛,狄通判认为是他们的过失导致的牛误食了醪糟,还是罚了老程家十贯钱。”

  李承乾询问道:“领罚了吗?”

  于志宁回道:“领罚了,只是处默小将军难免与京兆府的官吏争吵了几句。”

  至于牛为什么会误食醪糟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只有程咬金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

  有太监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甑糕,赏赐给了中书省众人。

  那太监笑道:“听闻老程家死了牛,陛下还让老奴给程大将军府上送去甑糕,就不久留了。”

  李承乾与舅舅坐在中书省门前吃着甑糕,呼吸着冬天的清新空气。

  目光所及,甑糕刚刚送出去,就有侍卫扛着杀好的牛走入皇城,牛是刚杀不久的,而且还冒着热气。

  从部位来看是牛头与半截牛身子。

  “看来东宫又有的忙了。”李承乾吃盘中的甑糕道:“舅舅来东宫用饭。”

  长孙无忌摆手道:“老夫近来牙口不好,吃不了牛肉的。”

  “可惜了,改天给舅舅府上送一些去。”

  “谢殿下。”

首节 上一节 240/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