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88节

  言罢,等太子走出了甘露殿,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一旁的太监,沉声道:“太子都走了,你们还跪着做什么吗?”

  这太监连忙站起身。

  李世民蹙眉道:“也不用出宫,以后就去太液池边守着别苑。”

  太监如蒙大赦,连连行礼道:“老奴领命。”

  当风雪稍稍停下的时候,长安城一片银装,从城楼看去,每一间房子上都有着厚厚的积雪。

  风雪再大也掩盖不住长安城内居民们的热情,已有不少人在清理积雪了。

  朱雀大街是最先被清理出来的。

  东市的一间屋内,这里很温暖,一个老汉走入这间小屋。

  老汉被人领着坐下,屋内很暗,只有一盏油灯放在桌上,他看不清对面坐着的人是什么面容。

  屋内也没其他人讲话,他拿出一个布袋,布袋中装着的是铜钱,低声道:“这里是三百钱。”

  屋子的另一头很黑暗,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坐在墙角,对面问道:“给你十钱,只赚来了三百钱?”

  老汉回道:“出关一趟,这已经是最好的了。”

  “这三百钱你带回去吧,往后不用再来这里做事了。”

  那老汉失落地低下头,问道:“有人赚得更多?”

  “嗯,有人赚了七百钱。”言罢一个更大的布袋子放在桌上,里面是满满当当的铜钱。

  “老汉自知技不如人,服气了。”

  “你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商人,往后在长安用这三百钱作为本钱,一样可以起家。”

  “谢贵人指点。”

  “你走吧。”

  老汉支撑着桌子,提着自己的布袋子走出来这间小屋,屋外还站着不少人。

  他们都是来这里领活干的。

  老汉提着一袋子铜钱走远了,还时不时回头看看这处街巷。

  忙完了这里的事情,当最后一个人走出这间小屋,这里的油灯才被吹灭,前来找活干的人也不知道给他们工作的贵人是谁,只知道对方给钱很阔绰。

  小屋的另一头有一个暗门,魏昶从这个暗门中走出来,打开门的时候落下了不少积雪。

  他厌烦地拍去积雪,又从另外一个小巷走出来,带着人出了长安城。

  泾阳与别的县不同,这里的县民到了冬天依旧很忙。

  魏昶来到薛五娘家中,虽说与她无名无分,但肚子饿了就喜欢往这里跑。

  桌上就放着一碗粥,与一张饼。

  这不是给自己准备的还能给谁,魏昶很自然端着碗拿着饼,坐在屋前吃了起来。

  薛五娘抱着一卷纸刚从作坊回来,她与泾阳县的其他妇人一样,给作坊做一些零散的活来赚取工钱。

  只是见到魏昶坐在自己的家门口,她很自然地无视了他,自顾自走进了家门。

  魏昶穿着带着补丁的粗布外衣,因穿得厚实,补丁还有几处破开的地方,他的目光随着薛五娘移动。

  最后她重重地把家门关上了。

  门被重重关上的一刹那,吓得魏昶一口粥噎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他朝着门内道:“全县都知道我在你这里用饭,我就住你这里吧。”

  “老娘一个人活得很好。”

  魏昶道:“你自从军中退下来之后就没有再嫁人,某家也未娶妻,这不好吗?”

  “再说这些,撕了你的嘴。”

  听到屋内的喝骂声,魏昶还沾沾自喜笑着,又道:“那你总是给某家留着饭。”

  屋内又安静了。

  良久,薛五娘话语从屋内传来,隔着门听着话语声有些沉闷,“你总是帮杜荷公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听到对方问话,魏昶道:“某家从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屋内又安静了,魏昶也吃完了粥和饼,将碗筷放在门口,又在门前站了许久,神色纠结,呼吸在冷空中化作一团白雾。

  伸手想要推开门,犹豫良久又将手收了回来。

  屋内,薛五娘听着熟悉的脚步声踩着积雪离开,她这才放下手中裁剪的纸张,稍稍打开门,将门口的碗筷又收了进来,迅速将门关上。

  虽说自己与薛五娘真的没什么,不过听到县里的人议论薛五娘是自己的婆娘时,魏昶心里还是有些骄傲的。

  薛五娘身手很好,她一个人能够打死一头狼。

  魏昶走在县里的小道,路过一间间屋子,还有几个看护泾阳县的民壮恭敬行礼。

  脚步一直没停,魏昶走到肥皂作坊边上的一间屋子外,敲响门。

  门被一个小厮打开,魏昶走入其中便见到了杜荷公子。

  神色凝重的杜荷一次次转动着手中的魔方,问道:“事情办得如何?”

  魏昶拿出一份名册,道:“杜荷公子,都在上面了。”

  将魔方放在一旁,杜荷拿起名册看了起来,翻过一页看着上面的数目,“今年只有这些吗?”

  “回公子,只有这些。”

  杜荷又从一旁拿来两份名册,低声道:“明年将这三份名册上的第一名全部叫出来,让他们分开做事,看看谁能够赚得最多。”

  看他接过名册,杜荷道:“这天寒地冻的不用太忙,来年开春准备吧。”

  “喏!”魏昶退出了这间小屋,拿着三卷名册离开作坊,又来到一间小屋,这间小屋乱糟糟的,是自己所住的地方。

  将名册放在一旁的桌上,魏昶坐在椅子上,闭着眼想象着将来与薛五娘住在一起的时光。

  肥皂作坊内,应公武士彟沉声道:“这些事也是太子殿下的安排吗?”

  杜荷缓缓道:“是的。”

  “泾阳已足够富裕了,为何还要做这些事?”

  杜荷回道:“应公呐,泾阳的实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可有些事不仅仅要放在明面上,需要留有第二手准备,因此想要培养出第二个人,这个人不会经营作坊,只是一个行脚商人。”

  武士彟不解道:“殿下到底还要做到何种地步?”

  杜荷慵懒地盘腿坐在椅子上,转动着手中的魔方,没有回话。

  翌日,许敬宗带着吴王来到了咸阳县,他没有骑马,也没有带着护卫,而是自己一个人走路来的。

  泾阳县的县民面对这个皇子如临大敌。

  刘仁轨站在所有的村民面前,喝问道:“吴王殿下,今日是来寻仇的吗?”

  李恪作揖行礼道:“诸位,恪今日是来道歉的,先前种种都是恪不懂事。”

  他拿出几块银饼捧在手上,又道:“还请诸位原谅恪。”

  一群乡民见状纷纷散去,刘仁轨看着这个吴王,抚须道:“银钱就收回去吧。”

  “喏。”李恪收回了银饼站在原地,又道:“父皇有命,恪在此地做苦力,直到县民谅解。”

  “村子里的官道需要修缮一下。”

  “喏。”

  李恪当即就去办事。

  许敬宗蹙眉看着这个吴王,他穿着一身名贵的衣裳,又叫住他道:“吴王殿下换一身衣裳吧。”

  看这里县民也没有再为难,李恪的神情也轻松许多,便跟上前走入泾阳的县衙,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显得有些单薄,倒也不在意。

  他兴致勃勃地走入一群县民中,与他们一起清扫积雪,而后填补管道上的坑洼处。

  刘仁轨站在许敬宗身边问道:“这真是陛下的意思?”

  许敬宗颔首道:“当然是了。”

  “京兆府是太子门下的,老夫怎么觉得这件事是太子安排的?”

  “你怎么想都可以。”

  刘仁轨再问道:“太子殿下治理关中只有方略但没有说过具体要管住关中乡民。”

  许敬宗板着脸站在冷风中,道:“老夫很讨厌别人总是提问题。”

  “为何?”

  “你又问了。”

  刘仁轨欲言又止,只好言道:“若是见到了太子殿下,下官还是会问的。”

  现在许敬宗对刘仁轨总算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他就是一个倔强的人。

  许敬宗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挠了挠鼻下的胡子道:“老夫记得太子殿下说过,我等关中官吏行事要积极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提出建议。”

  刘仁轨看着远处的乡民,道:“下官提出问题了。”

  许敬宗费神地思量着,接着道:“刘县丞,你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

  “太子殿下所言的问题与你的问题不同,身为地方县丞你可以疑惑也可以不解,可这些总归是你个人的。”

  刘仁轨点头,“当然。”

  “此问题非彼问题,关中万千乡民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正视的。”

  “嗯。”刘仁轨满意点头了,他的神情中充满了信心,如醍醐灌顶,此刻关于太子的那篇文章在思绪中清晰不少,渐渐地能够明白那篇文章中的要领了。

  相比于刚刚接触这种管理与建设的刘仁轨,许敬宗的经验更丰富,也更有悟性。

  刘仁轨笑道:“下官愚钝,多谢许少尹点拨。”

  许敬宗苦笑道:“以后不要再问了。”

第150章 仗义出手

  许敬宗接着道:“太子殿下说了,吴王殿下在这里的一切事宜都不用太过照顾。”

  刘仁轨苦笑道:“还说不是太子安排的。”

  “你怎么想都随你。”

  留下这么一句话,许敬宗就走了,不是与刘仁轨不能共事,与这种相处很费劲,他会一直问,问到你头皮发麻。

  身为京兆府少尹,又不得不与这种人来往,许敬宗此刻很为自己感动,都是为了关中乡民,豁出去就豁出去了。

  李恪在咸阳县忙了一天,临近夜晚的时候,他才回到了皇城内,脚步匆匆来到东宫的崇文殿。

  此刻这里有不少的人,李承乾就坐在这里与李靖大将军下棋,河间郡王李孝恭蹙眉站在一旁看着棋盘上的杀戮沉默不语

  李恪快步上前道:“皇兄。”

  李承乾看着棋盘此刻神色凝重,面对如此厉害的对手陷入了沉思,回道:“今天做了苦力了?”

首节 上一节 188/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