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81节

  这些课李丽质都听过。

  东阳是这群孩子中的尖子生,她早就完成了今年的学习任务,已经初步掌握了几何题的应用。

  十三岁的东阳帮着小福将一些木柴放好。

  这都是宫里给的木柴,东宫不需要自己劈柴,每天都会有太监给送来。

  用小福的话来说太子殿下是喜欢整齐的,就算是东宫的柴房也要干净整齐。

  东阳抬头看去,木柴贴着墙面一块块码放整齐,又像是垒起了一堵墙,所有的木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

  小福将一条大小合适的木柴捅入有些稍大的缝隙中,而后用木锤敲打进去,如此这堆木柴码放整整齐齐,看着赏心悦目。

  东宫的孩子都很懂事,宁儿坐在一旁整理着一些鸭蛋,脸上带着笑容,其实小福自己也是个孩子。

  安宁的岁月里,总是有一些小波折,波折过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宁静。

  刘仁轨来到咸阳县的第三天,早晨时分,地面上还结着霜,他一手拿着咸阳县的田册与咸阳县的户册,对照着这里的乡民居住的屋子,也在亲自丈量着田亩。

  杜荷派来的小厮不敢在刘仁轨面前放肆,又怕人将他赶走了,于是便留下来帮着丈量田地,成了刘仁轨的下属。

  刘仁轨的妻子正怀着孩子,昨天才将她的妻子从陈仓县带到咸阳县,此刻正在府衙内,整理着卷宗与一些衣裳。

  每天辰时,刘仁轨便要坐在县衙内,处理县里留下来的公务。

  以前的县丞走了,留下了一堆事。

  回到自己的县衙,刘仁轨刚坐下,便有人大步走入县衙。

  来人正是京兆府的许少尹,身后跟着的还有郭寺卿,裴行俭。

  刘仁轨见到来人,躬身行礼道:“敢问当面是?”

  “下官司农寺卿。”

  “渭南县县尉裴行俭。”

  等身边两人介绍完,许敬宗自我解释道:“京兆府少尹,你我在杜荷公子的府上见过。”

  闻言,刘仁轨了然道:“原来是名满长安的酷吏许少尹。”

  许敬宗并不在意别人称呼他这种酷吏这种名号,唐朝人也喜欢往别人身上打标签。

  虽说是个坏名声,可对许敬宗来说,如果治理关中需要这个名号,并且还能让太子殿下满意,这就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况且,许敬宗也没打算改变自己,因为他人看法来改变从而活在别人眼中是一件很累的事。

  打量着这处府衙,因这里毗邻长安,因此咸阳县也是关中的重县,这里的府衙建设与维护上,比其他县都要好。

  当然了,许敬宗很羡慕刘仁轨。

  这样的人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心里更明白这个刘仁轨不见得与自己是一路人。

  “听说那天你被押入大理寺,太子殿下还来看望过?”

  刘仁轨道:“正是。”

  许敬宗在一旁坐下来,递给他一张纸,道:“你且看看。”

  “喏。”

  咸阳县受京兆府管辖,咸阳县自然也是属京兆府的,许敬宗是关中所有县丞的上官。

  对此,刘仁轨很是恭敬,拿过这卷纸,细细看着,入眼几个大字立于纸上:关中各县发展要领

  之后洋洋洒洒有数百字,刘仁轨整了整衣襟如临大敌,端坐品读。

  许敬宗很有耐心,并不是有所的县丞都能看得进去这篇文章,耐心地等着刘仁轨的反应。

  以关中各县增收为目标,各县秉持务实作风,深入了解各县县民所需,本着关中各县脱贫致富的原则……

  看完开头几句话,刘仁轨神色凝重,挺直腰板坐得更端正了一些。

  大力发展各县农产特色,增加作物多样性,大力发展果蔬业同时保留现有耕种土地,维持粮食产出的保有量。

  提倡县民在农闲之余参与生产,如沿街官道开设铺子,去长安找活,兼运输与货物调度,提高县民额外收入,提高在粮食欠收年间的县民扛风险能力。

  ……

  洋洋洒洒的话语,刘仁轨琢磨地看着,每一句看完都要斟酌很久,还有各县改善风貌,积极与县民共同出资建设书舍,给孩子蒙学。

  京兆府明年会根据各县发展状况评比出关中模范县。

  每年的模范县京兆府都会在次年给予扶持。

  裴行俭与郭骆驼也坐在一旁。

  许敬宗递给他一个水囊。

  “多谢。”刘仁轨道了一声谢,接过水入口咽下发现是温热的茶水,而且还有一些甜味,多半是枸杞。

  许敬宗叹道:“刘县丞慢慢看,看太子殿下的文章很费茶的。”

  刘仁轨询问道:“这是太子殿下的文章?”

  “嗯,刘县丞有所不知,现在太子殿下主持关中农事,各县县丞都要听命于太子殿下行事。”

  “这篇文章下官是否可以留下?”

  “伱留着吧,关中各县的县丞都要有一份。”

  “谢许少尹。”

  “刘县丞觉得如何?”

  刘仁轨不解道:“太子殿下所言抗风险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太子觉得近来会有灾害?”

  这个刘县丞的目光看着眼前三人。

  郭骆驼面带笑容没有讲话。

  裴行俭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县尉,他低声道:“刘县丞会错意了,太子的意思如果关中没有储备,那在灾害面前就是不堪一击的,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还请赐教。”

  见刘仁轨态度端正,裴行俭思量片刻又道:“这世上有很多事都需要老天保佑,可最不可靠的也就是老天的保佑。”

  刘仁轨低声道:“此话虽说不该从我等口中说出来,但裴县尉说得不错,最靠不住的就是这贼老天。”

  见识过贞观初年旱灾的刘仁轨心中最有体会。

  “换言之,人才是最重要的劳动力,土地只是财富产生的一个途径而已,掌握了劳动力就掌握了财富,因此人比土地重要,掌握了人才是掌握了生产,因此那些一直想要吞并土地的世族,实际上是最愚蠢且短见的一类人。”

  这是裴行俭的自己见解,也是对弘文馆那篇文章中的论述,更是他在科举考卷上所论述的观点。

  尽管这个观点可能被多数人不认同。

  裴行俭又道:“关中建设要以人为立足根本,各县的县民是我们最大的本钱,他们富裕了,关中也就富裕了,我本是渭南县的县尉,照理说不该管咸阳县的事,不过按照京兆府许少尹的意思,我们两县可以走得近一些。”

  言至此处,许敬宗站起身,道:“刘县丞觉得这篇文章如何?”

  “从未见过这种文章,按照文章所言,下官定当尽力行事。”

  如此,郭骆驼递上一团棉花与一些种子,解释道:“此物是棉花,是商队从西域带来的,是一种织物,想让刘县丞在来年四月种下。”

  种子不多只有十来颗,刘仁轨道:“下官领命。”

  许敬宗很满意地点头,“告辞了,还有许多事要去办。”

  送走了京兆府的官吏,刘仁轨来到咸阳县的河边,从河水中拉起早晚布置的鱼篓。

  鱼篓中就只有一条鱼,鱼不大。

  提着鱼回到府衙后院,刘仁轨将鱼杀了,烤炙之后便用一张馕饼将烤鱼卷起来。

  烤得外脆里嫩的鱼带着饼入口,口感很好。

  虽说没有椒盐,还有腥味,完全比不上那天在大理寺吃的那一顿香。

  大理寺吃的那张饼卷着鱼,是刘仁轨这辈子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可能往后大半辈子都再也吃不上如此美味的食物了。

  将手中的饼吃完,连带着烤得酥脆的小鱼一起咽下。

  刘仁轨痛快地打了一个饱嗝,他抬首看向长安城,太子殿下说过有些人死了只是死了。

  “你完全可以就当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从现在起可以你就要迎接新生,从今往后你的人生就不一样了,你已新生了。”

  京兆府的一篇文章带来了关中治理的新理念,刘仁轨也要面对自己在咸阳县的新人生。

  长安,许敬宗回到了杜府,见杜荷公子还在看着一卷书。

  因太子殿下喜欢看书,杜荷公子也时常看书,这两年以来杜荷已把太子当作榜样了。

  “咸阳县的事安排好了?”

  听着杜荷公子的话,许敬宗脱下靴子,道:“安排好了,看看刘仁轨的能力如何再做论断。”

  杜荷换了一个坐姿继续看着书。

  许敬宗则是坐在一旁吃起了核桃,道:“近来下官得了一种病。”

  杜荷瞅了他一眼,问道:“有病就去看大夫,孙神医晚点就回来了。”

  “下官这个病孙神医治不好。”

  “什么病?”

  许敬宗神色郁闷,嘴里嚼着核桃,“下官只有在嚼核桃的时候才能静下来,孙神医说是下官太忙了,才会有这种心病。”

  最近这段时间许敬宗确实太忙,忙得一天到晚都在各县奔波。

  太子给他的压力很大,各县的发展事关许敬宗将来的仕途。

  皇宫内。

  李丽质正在监督着弟弟妹妹写作业,她对李治道:“这是立方体吗?”

  李治一脸无辜地眨了眨眼,道:“皇兄就是这么教的呀。”

  面对这个弟弟,李丽质神色痛苦,拿起一旁的作业,指着李慎画的图道:“为什么就你一个人错了?”

  “这……”

  李治挠着后脑勺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李丽质指着图上的线条道:“你看看你的长宽高,对吗?拿回去重画!”

  “哦。”李治委屈着拿起自己的作业本又走了回去。

  宁儿端着一碗茶水道:“公主殿下,喝口水吧。”

  李丽质问道:“皇兄还睡着吗?”

  “嗯。”宁儿又将水壶放下,低声道:“公主殿下也休息吧。”

  看了一眼就剩下李治一个人坐在他的位置上,李丽质摇头道:“不行,就稚奴一个人学不好了。”

  李治拿着手中的木尺,又是挠了挠头,小心翼翼地画着。

  关中十一月深秋就要转入冬季,每到清晨时分总是很冷。

  这天,关中下起了一场冻雨,老天在宣告,关中入冬了。

  李承乾穿着一身青衫,一手提着竹伞,一手提着篮子走在朱雀大街上,身边跟着薛万备以及两个侍卫。

首节 上一节 181/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