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下诏,
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全面指挥此次军事行动。
同时,兵部尚书侯君集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州道行军总管,作为李靖的副手。
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也分别被任命为且沫道、赤水道和盐泽道的行军总管。
同时,大唐还联合了突厥、契苾等部落的兵力,
共同发起对吐谷浑征伐!”
“次年四月,
李道宗率领军队在库山重创吐谷浑军队,
吐谷浑可汗伏允意识到局势不利,
于是放火焚烧野草以阻止唐军,
并撤退至大非川进行防守。
唐军在伏俟城集结完毕后,
李靖召集将领们共同商讨接下来的战略对策。
众人以为,
唐军战马瘦弱、草料匮乏,不宜深入追击,
唯有侯君集主张进军。
他认为吐谷浑在经历此次大败后元气大伤,颓势已显,
应当乘胜追击、穷追猛打,
不可予敌有喘息之机。
若错失良机,等敌军远遁并据险固守,那就很难再消灭他们了。”
“侯君集的意见正合李靖的心意于是他下令兵分两路,追击吐谷浑大军。
李靖、李大亮、薛万彻、薛万均等将由北道进军,
旨在切断吐谷浑撤回祁连山的退路;
而南路军则由李道宗和侯君集率领,负责追击敌军主力。
不久后,
李靖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大破吐谷浑,斩其名王,大获牲畜以充军实。
紧接着,
李靖的北路军又先后于牛心堆、赤水原连败吐谷浑,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南路军在穿越了两千余里的无人区后,
也于五月在乌海追上并大败伏允的军队,并俘获其名王。
唐军攻势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第292章 无敌是多么寂寞
“此后,李靖率领北路军继续深入吐谷浑腹地,
经过积石山河源,
向吐谷浑腹地大纵深穿插,穷追不舍,直抵且末。
乌海战后,吐谷浑可汗伏允已经如同惊弓之鸟。
他逃往突伦川,意图投奔西域的于阗国。
契苾何力精选千余精锐骑兵,与薛万均所率军队一起,直逼突伦川。
在穿越沙漠时,
唐军将士面临水源匮乏的困境,
他们甚至不得不刺马饮血以解渴,
但最终还是在突伦川大败伏允的牙帐。
此战唐军斩首数千级,
俘获杂畜二十余万,
还抓获了伏允的妻子,伏允本人仅以身免。”
“与此同时,李道宗和侯君集率领的南路军经过星宿川,翻越柏海,最终在大非川与李靖的北路军会师。
众叛亲离的伏允,最终被身边的人所杀。
伏允死后,
吐谷浑人拥立其嫡子大宁王慕容顺为新的可汗。
于是,李靖上奏吐谷浑平定。
唐太宗接到奏报后,
下令恢复吐谷浑国家,并册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
又为了确保慕容顺能够稳固政权,
唐太宗又派李大亮率领数千精兵前往声援。
至此,
吐谷浑的平定工作圆满完成,
唐朝又成功的扶持起了一个亲唐政权。”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李靖击败敌人,就像切豆腐一样简单,
往往出去转一圈,没几个月就已经得胜归来。
没有漫长的围城战,
也没有长久的对峙,
甚至都没有从早到晚的鏖战,
往往就一个突袭,一次追击就彻底锁定胜局。
如此高效的胜利方式,
甚至让人们觉得他的成功似乎过于简单,
仿佛敌人都是歪瓜裂枣、擦标卖首之辈一般,不堪一击。
但实际上,
唐初时候的突厥人正如日中天,
虽然比不上汉武帝时期的匈奴人强大,
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唐朝灭突厥只用了三年,
而且耗费远比西汉少太多,
靠的,就是李靖一开始的穷追猛打!
突厥人都扛不住李靖一回合,
吐谷浑又是什么东西?
基本上在李靖面前走不过半招。”
“然而,征讨吐谷浑大胜归来后,
李靖却再次遭到盐泽道总管高甑生的弹劾,
而这次罪名竟然升级为谋反。
李世民其实也很害怕李靖是真的要谋反,
因为李靖带兵打仗的能力实在太强了,
他在军中的威望也实在太高了。
但李世民终究不是刘邦,
他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杀心,并下令彻底调查李靖‘谋反’之事。”
“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李靖是冤枉的。
于是李世民一气之下,将高甑生流放到了边疆。
尽管如此李世民换了李靖清白,
但这场风波,还是让李靖看到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份量’。
此后,李靖将自己关在家中,谢绝宾客,甚至连亲戚都很少见。
但即便如此,
他也依然没能彻底摆脱李世民对他的猜忌。”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
出征前夕,
他特意跑去探望了重病的李靖,以试探这位老将的态度。
当时,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李靖,疾病缠身卧床不起。
但他还是表达了愿意随军出征的决心:‘臣曾仰赖天威,取得一些战功。如今虽已风烛残年,但若陛下不弃,臣仍愿追随陛下出征。’
看到李靖已经衰老和瘦弱的不成样子了,
李世民这才终于放下了对他的警惕。”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七十八岁。
李世民下令让他陪葬昭陵,并赐谥号‘景武’,
一代军神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安葬。”
“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在李靖的经历中,却展现出‘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的复杂情况。
其实这本身就说明了李靖的才能之高,
高到了连有着华夏历史皇帝中,最宽广胸怀之一的李世民,都不得不小心提防的程度。
不得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