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我们低估了夏尔
伦敦战争大楼。
乔治首相对这场针对法兰西的战争十分重视,他甚至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到英国的国运。
赢:将力压法兰西并顺利得到德国赔款。
输:不,英国皇家海军是不可能输的!
乔治首相专门将三楼会议室改造成了作战指挥部。
总指挥是乔治首相,但他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官,他只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
这场战争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海战、空战、政治,甚至还有可能同时与几个国家开战。
实际指挥是军需大臣,这个计划是他制定的,他最了解其精髓,由他掌控全局最合适不过。
副指挥是海军大臣贝尔福和特伦查德少将,他们一个负责海战另一个负责空战。
再配上三十几个参谋以及上百名通讯兵,一个堪称豪华的指挥部就打造完成。
然而,这个指挥部其实没发挥太大的作用。
特伦查德少将是一个独立的指挥系统,军需大臣和海军大臣都不会空战。
此时的英国皇家海军还不知道海军与海军航空兵之间的紧密配合,在他们的脑海里,航母就只是一个可以让战机起飞的平台。
这也是英军两艘航母作为不太重要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被安排在后方50公里外的原因之一。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航母为核心,军舰以保护航母为任务围绕在航母周围,首要任务是搜寻敌方航母并力求将其击沉。
如果是这么打,英国地中海舰队就还有一战之力。
虽说英军的舰载机“骆驼”不是法兰西“珍妮A”的对手,最终还要落入下风。
但英军不至于连法兰西航母都看不到。
英军在知道法兰西航母的位置后,可以利用高速海面舰只围剿,于是就是海空两面同时对法兰西航母施压,最终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
但实战并非如此。
军需大臣、海军大臣,以及特伦查德少将所有人都对航母作战没概念,包括在前线指挥的温特将军也不例外。
他们假设法兰西没有航母,即便有航母也只能起飞有限几架战斗机的航母,无法对皮糙肉厚的军舰构成多大威胁。
于是,他们将己方航母摆在危险的位置上:只有二十几艘驱逐舰保护,在固定海域航行等待舰载机返航。
特伦查德少将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现阶段电台还没装上飞机,如果航母位置变化太大,很可能会造成舰载机返航时找不到航母,这对舰载机是个灾难。
因此,指挥部在舰载战斗机获得第一阶段胜利时高声欢呼。
“干得好!”乔治首相朝特伦查德少将点点头:“我们成功逼走了法军的战斗机。”
“重要的是让法兰西不敢起飞‘鱼雷飞机’。”军需大臣说:“法兰西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他们知道一旦起飞‘鱼雷飞机’就将成为我们的靶子!”
“是的。”贝尔福表示赞同:“它们保证了战列舰的安全,这一点很重要。”
特伦查德少将微微点头,脸上带着笑意若有深意的看了军需大臣一眼。
这一仗最大的功劳应该属于军需大臣,是他提前训练了一批能在航母上起降斗机的飞行员。
如果没有这些飞行员,这一仗根本无从打起。
军需大臣故作大度回以微笑。
实际上这个功劳没人能抢走。
军需大臣早就安排好了,温特将军大获全胜后,自然会在报告中给军需大臣写上重重的一笔。
然后,大度、低调、远见等所有光环都将套在军需大臣头上。
军需大臣目光中都带着笑意,似乎看到那一刻的到来。
但就在这时,参谋惊呼:“首相阁下,我军航母遭到攻击,是敌人战斗机!”
乔治首相猛地将目光转向军需大臣:“敌人战斗机?这不可能!”
这是军需大臣说的。
航母距离马耳他岛200多公里,法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只有150公里左右,当然不可能攻击到英军航母。
军需大臣一愣,沉声说:“如果有战斗机攻击到我军航母,那就是法军航母。”
众人马上反应过来,围到航海图上对着电报计算法军航母的位置。
所有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找到它,击沉它!
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提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参谋脸色苍白语气惊慌的报告:“首相阁下,我们……我们的航母已被击沉了,舰载机已尽数被击落。”
“什么?”乔治首相抬头望向参谋,一脸难以置信。
其它人面面相觑。
这不可能,一定是通讯出了问题或是译码员弄错了。
“他们才刚遭到攻击。”特伦查德少将看了看怀表,语气平静:“距离现在不过十几分钟,怎么可能被击沉两艘航母?”
军需大臣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他们用什么击沉我军航母?机枪?”
其它人跟着笑出声,像听到一个笑话。
只有拿着电报的参谋面色死沉,他将电报递给军需大臣:“不,大臣阁下,他们用的是炸弹,进攻我军航母的不是战斗机,而是携带炸弹的轰炸机。”
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眼里都透着震惊。
法兰西人的航母,居然能起飞轰炸机?
他们想像中的轰炸机,是那种翼展22.2米机长10.9米的老式“卡普罗尼”轰炸机。
这样的飞机不可能从航母上起飞。
最后通过多次询问和求证,他们才搞明白事情的原委:
法兰西人研发了一款新型轰炸机,它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还能高速俯冲轰炸,精度是“卡普罗尼”轰炸机的十几倍。
(注:“卡普罗尼”轰炸机误差普遍在300米左右,俯冲轰炸机误差30米。当时“百眼巨人”号航母舰宽20.7米,长172.2米,俯冲轰炸机如果竖向轰炸,大概率能命中)
指挥部陷入一片死寂,他们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夏尔。
尤其特伦查德少将。
如果战斗机已尽数被敌人击坠,航母也被击沉。
这就意味着他这个皇家飞行队参谋长已无事可做了,他已没必要呆在这个指挥部了!
第1016章 其实是夏尔误导了你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远不止如此。
或者说,军需大臣等一干人根本不知道航母被炸沉意味着什么。
二战及之后的海战中,一旦航母被尽数击沉就相当于“失败”,全面失败。
其它所有舰只就只有逃亡一个选择,否则将一一被航母追杀直至炸沉。
军需大臣等人没有这觉悟,他们还在想着:
“我们还有战列舰,它的火力不是法兰西航母能对抗的。”
“是的,‘百眼巨人’号是由商船改装,‘暴怒者’号是由轻巡洋舰改装,能击沉它们不能说明什么。”
“要击沉战列舰可没那么容易,温特将军会给这些傲慢的法兰西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上图为英国“百眼巨人”号,它是由“罗索伯爵”号商船改装,抗沉性很差)
但前线的战况却再次给他们狠狠一击。
“首相阁下。”参谋报告:“我军两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温特将军命令舰队撤退!”
乔治首相正和其它人一起对着航海图计算分舰队追上并击沉法兰西航母的时间,甚至开始描绘战列舰巨炮轰炸脆弱航母的场景。
言谈间欢声笑语,一扫之前航母被击沉时的阴霾。
听到参谋的报告,他们不约而同的抬起头来,有些人笑容还没来得及转变,皮笑肉不笑的满是尴尬。
乔治首相艰难的问:“又是,航母的舰载轰炸机干的?”
“是的,首相阁下。”参谋点头:“温特将军说,法军的新型飞机还能投放鱼雷,‘声望’号就是被鱼雷击沉的。”
海军大臣贝尔福一惊:“也就是说,他们有能力击沉战列舰。”
战列舰虽然皮糙肉厚抗沉性好,但也经不起鱼雷在水线下炸开几个口子。
军需大臣板着脸,他关注的点与其它人不一样,他气愤的对参谋说:
“命令温特将军继续前进。”
“我们需要与敌人拉近距离而不是远离。”
“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机会,也许敌人航母就在他们面前,他需要做的也许只是往前跨出一步,一小步。”
其它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世界最强的英国皇家海军的字典里没有“撤退”这个词,任何时候都要前进。
但他们完全没考虑到一个常识:
时速18节、19节的战列舰,怎么才能追上时速21节的航母?
何况战列舰不知道航母的位置,而航母却对战列舰的位置一清二楚!
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战略意图,除非航母上的敌人连瞭望员都回舱睡觉去了。
接下来的情况更让这些不了解前线实际战况的人瞠目结舌:
“首相阁下,‘加拿大’号遭到敌人轰炸机轰炸。”
“阁下,温特将军准备向敌人投降。”
“我们与‘加拿大’号失去联系,可能是通讯设备被炸坏。”
……
军需大臣目露凶光,咬着牙下令:“马上联系‘女王’号,还有‘威尔士亲王’号。如果‘加拿大’号投降,他们必须将其击沉!”
英国皇家海军居然连对手都没看见就向敌人投降,简直是奇耻大辱!
绝不允许出现!
尤其“加拿大”号是旗舰,它的投降将会影响全军士气。
然而,“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的回复却是:
“我们不会这样做,首相阁下,我们认为应该投降。”
“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斗,坚持下去什么也无法改变。”
“我们必须对全船船员的生命负责,温特将军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付出生命能得到什么改变什么,我们愿意付出。但它不能,我们已经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