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艇?”韦尔斯愕然望向夏尔:“为什么,建登陆艇……”
夏尔手指在地图上伦敦的位置敲了敲:“一旦我们全面控制拉芒什海峡,就有可能登陆英国本土奇袭伦敦,先生。”
韦尔斯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是的,将军,大型登陆艇,建给英国人看。”
这的确是建给英国人看的。
法兰西不太可能跟英国作战,此时他们还是盟友,将来可预见不会有太大的矛盾。
但既然把英国当作假想敌并超过她,就必然要考虑实战。
与真正的敌人不同的是,这战术还要有意无意的透露给英国人知道。
只有这样才能让英国人有危机感,才能让他们知道被法兰西卡脖子,然后才会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当然,这只是夏尔的第一步。
在他的想法里,还应该在拉芒什海峡沿岸建设机场,将来控制拉芒什海峡的模式就是用战机争夺制空权,再以轰炸机和鱼雷机配合海军争夺制海权。
英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起来并引以为傲的前无畏舰、无畏舰、超无畏舰……就全都是靶子。
只要夏尔保持战机的领先优势,所谓的世界第一海军真不够看,轻轻松松就能消灭掉。
这些是空军的问题,夏尔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跟韦尔斯讨论。
最后,在与韦尔斯举杯相庆时,夏尔看似随意的说:“我打算派几个人来造船厂学习双向稳定技术,没什么问题吧?”
韦尔斯很大方的应了下来:“当然不会有问题。”
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夏尔控制的资产都是生产陆军装备的,与造船厂没有竞争关系。
事实也没有竞争关系,夏尔是希望把海军的双稳火控技术移植到坦克上。
不过当然,到时就会是一项全新的专利,由夏尔控制的专利。
至于韦尔斯的造船厂,夏尔不担心。
越往后,制空权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就越大。
有一天韦尔斯会明白,他离不开夏尔,因为离开就是死。
第626章 鱼雷攻击机
夏尔的晚餐是在飞机上吃的,是临走前韦尔斯送的几块蛋糕以及一罐果浆,这些对于长期啃干面包的夏尔已算是一种奢侈。
只不过在“阿芙罗”这种敞开式座舱内吃东西并不容易,夏尔必须缩在狭小的机腹内像小偷似的往嘴里塞,果浆甚至不敢打开,夏尔担心只要飞机一个颠簸就会溅得全身都是。
天黑后,包括四架护航的“骆驼”战机在内,机群顺利的在巴黎降落。
地点不是飞行俱乐部的飞机场,而是飞机制造厂。
收到消息的埃里克带人来迎接夏尔,他看到飞机降落时高兴的迎了上去,脚步轻快,脸上充满期盼和喜悦。
然而,当他看到从飞机上跳下来的夏尔时不由一愣,这小家伙整个气质都不一样了,不只是因为身上的将军服,而是昂首挺胸充满自信的样子,从容的眼神似乎是从另一个高度俯视周围的所有人。
“怎么了,埃里克大叔?”夏尔上前拍了拍埃里克的肩膀:“认不出来了?”
“是的,将军。”埃里克显得有些局促:“你,你好像,变了一个人。”
“人总是会变的。”夏尔回答,心下一叹。
他能明白埃里克这种陌生的感觉,这是战场和政治斗争磨炼出来的成熟,就连夏尔自己也感觉心态与之前不一样。
之前设的一个个“阴谋”,有些还是以士兵、军官的死亡为代价(指的是让布卢的夺权)。
如果是以前,夏尔肯定不会选择这些“残忍”的做法。
但现在,他用起来甚至没有一点负罪感。
原因无它,是夏尔看清了这个世界,他知道想在这里生存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否则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埃里克将夏尔领进办公室,夏尔第一时间就坐在火炉前烤着火,在天上飞几小时的他都快被冻僵了。
一抬头,夏尔吃惊的看着埃里克走向书架,他在其中一层将几本书拿开,从暗格里取出一瓶红酒和两个酒杯。
“来一杯吗?”埃里克微笑着朝夏尔扬了扬酒瓶:“来自波尔多的玛歌。”
“好的。”夏尔回答,接着又问:“我以为你已经戒酒了。”
埃里克笑着将酒杯放到夏尔身侧的茶几上,一边倒一边得意的回答:“这是我的秘密。”
夏尔心领神会的笑了笑,看来他花了不少的心思隐瞒。
或者说,埃里克夫人其实知道,但只要埃里克能控制好量,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飞机制造厂的生意很不错。”埃里克在夏尔对面坐下,举起酒杯与夏尔轻轻一碰,眼神里充满了敬服和感激:“我们已经做到这行业的顶端了,将军,世界各地都来向我们购买飞机,我做梦也没想到工厂能发展到这样的高度。”
夏尔“嗯”了一声。
这在他的意料中,国内其它飞机制造厂就不用说了,它们根本无法跟夏尔的飞机制造厂比。
国外,就连第一强国英国都要向夏尔飞机厂购买飞机,行业顶端已没有争议。
(注:此时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是美国,只是因为美国没有参战,军工及科技都落后于欧洲,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
不过夏尔对这没什么兴趣,他说:“我来这不是为了生意,埃里克大叔。”
夏尔不指望飞机制造厂赚钱,它赚的钱扣除投入的研发资金就所剩无几,指望它赚钱还得是与德国的空中大战全面展开战损大幅增加之后。
但它又不能没有,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战略装备,这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埃里克对此毫不意外,他呵呵一笑:“是因为战场有新的需求?”
夏尔意外的看了埃里克一眼。
埃里克一扬下巴:“拜托,将军,这不难猜。发动机已经达到225马力了,所有人都在猜你会给出什么新机型,尤其是研究所的那些人。”
夏尔“哦”了一声,原来是因为航发的提升。
“我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夏尔笑了笑:“目前我们的战机依旧领先敌人,只需要改为封闭式座舱就能进一步提升速度,没有太大的必要出新机型。”
顿了下,夏尔又说:“不过,我认为研究所应该分得更细一些。”
“是的。”埃里克表示赞同:“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在升级发动机的同时还要设计飞机,两者可以分开。”
飞机发展初期是每个人都是专家,通常既会这个又会那个。
但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先进,没必要也不可能全每个人什么都会,应该是“术业有专攻”,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好更专业。
夏尔补充道:“还要增设一个鱼雷攻击机研发部。”
这是夏尔这次到飞机制造厂的主要目的。
“鱼雷攻击机?”埃里克愕然:“新机型?”
夏尔刚才还说没有新机型。
“不,不是新机型。”夏尔的回答简单明了:“就用卡普罗尼轰炸机,把它的发动机换上200马力,让它搭载鱼雷。”
史上,意大利是在发动机升级到150马力时用卡普罗尼搭载一枚800公斤的鱼雷。
三台发动机总马力450。
只不过搭载时有些勉强,速度不快,还要拆除所有机枪及多余设备。
现在,夏尔将发动机换成200马力的,总马力达到600,搭载一枚重型鱼雷已是游刃有余。
埃里克听了这话好半天也没反应过来,他艰难的说:“将军,你的意思是,用轰炸机搭载鱼雷,用来……攻击军舰?”
他一直以为轰炸机只能用于陆地作战,没想到还可以海战,而且是用来攻击军舰。
夏尔有些莫名其妙,用战机轰炸机海战难道不是正常的?
接着一想,就意识到仅仅只是这观念就超前了。
这时代的海战几乎没有战机参与,有也是水上飞机用于侦察,它们的机枪对皮糙肉厚的军舰只是挠痒,因此没人在意海上飞机的发展。
(不只是海上,一战时许多人对飞机在陆地上的作用都抱着质疑的态度)
第627章 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我已经跟布雷斯特造船厂谈好了。”夏尔解释道:“他们会为给飞机制造厂提供鱼雷和技术人员,我们的研发部负责将鱼雷挂载到飞机上,并能有效投入使用。”
这是夏尔在造船厂时提出的。
夏尔没有告诉韦尔斯更详细的情况,他只对韦尔斯说要用到鱼雷并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
因为夏尔之前就提供过鱼雷设计思路和鱼雷装药配方,韦尔斯没有疑心。
就算他有疑心也没办法,此时的夏尔已成为法兰西海军发展方向的核心,往后发展碰到什么问题依旧需要夏尔解决,现在夏尔只是提一点要求哪敢不答应。
“没问题。”埃里克满口应了下来:“我们明天就组建起这个鱼雷攻击机研发部。”
他脑海里已有了初步构思,这需要几架改装过的卡普罗尼轰炸机,然后需要一片适合实验的水域,最好还要将该区域封锁。
夏尔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实验方向:
“初时,我们可以用等重、等形、等比重的模型试验。”
“第一阶段要求保证鱼雷以最佳姿态入水。”
埃里克听着有些糊涂。
用模型试验实验他明白是为什么,鱼雷价格不菲,不可能一开始就随便丢。
但是……
“将军,等比重是什么?”埃里克问。
“鱼雷各部分的重量问题。”夏尔解释道:“它头部装药与后部压缩空气及燃烧室重量不一,有可能出现头重尾轻,使用轰炸机高速投掷时会影响它的入水姿态。”
埃里克瞬间明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情况对它进行一些调整,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改变布局,是吗?”
“是的。”夏尔点了点头:“另外还要强化鱼雷内部零件,因为它从空中入水那一刻的冲击很可能撞坏某些部件导致故障。”
这是二战初期美国空射型鱼雷的毛病之一。
这毛病直接导致美国空射型鱼雷发射条件十分苛刻:鱼雷攻击机必须保持直线飞行,低空,而且速度不能太快。
这使美国鱼雷攻击机在战争中几乎是自杀。
二战时的军舰已普遍有防空了,而鱼雷机却用可以预测的直线轨迹低空低速飞行,就成了防空机枪机炮的靶子。
这是美国在太平洋海战初期被鬼子海军打得全面崩溃的原因之一。
不过转念一想,夏尔觉得这时期对这方面的要求不需要太高,毕竟高射炮还没发明出来,军舰只装备少量“非专业”的机枪和火炮,几乎无法命中目标。
(注:打空中立体空间的目标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难点之一就是射手看不见子弹、炮弹的走向,因此无法判断是否打偏也无法判断偏多少,因此无法较正弹道只能凭感觉。解决的方法是用曳光弹辅助射击)
埃里克听着连连点头表示明白,夏尔这么一说,他就知道这个研究所要做什么了。
同时心下感叹:如果这种轰炸机能成功,整个海战模式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德国人那一艘艘几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只需要这种飞机丢下一枚鱼雷就轻松解决。
埃里克不知道的是,夏尔脑海里想的不是对付德国人,而是英国人。
有了鱼雷攻击机,拉芒什海峡毫无疑问将处于法兰西的控制之下,甚至沿海300公里范围内英国舰队都近不了身,只要一靠近,就会成为鱼雷攻击机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