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人大声欢呼:“夏尔胜利了,德国人投降了!”
还有人兴奋的打开窗朝外高喊:“夏尔胜利了,他俘虏了21万德国人,21万!”
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传开,灯一盏盏的亮了起来,不久整座城市都沸腾了。
有人穿着睡衣冲到街上欢呼,有人奔走相告,还有人赤祼着身子在街头狂奔,一边跑一边歇斯底里的大喊,就像个疯子似的。
白里安在家接到了电话。
“是吗?你确定?德军有21万人投降?”
“上帝,他又一次拯救了法兰西,他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通知克雷孟梭,让他马上到我办公室!”
……
巴黎市政府,总理办公室。
克雷孟梭睡眼惺忪的走了进来,他脱下帽子和外套往沙发上一丢,坐上时顺手把公文包放一旁,张嘴打了哈欠。
克雷孟梭也听到了夏尔胜利的消息,但他不认为这值得他从床上爬起来,让他冒着寒风和大雪赶到这来。
“您认为这是个好消息吗,总理阁下?”克雷孟梭问。
“难道不是?”正在看详细报告的白里安反问:“想想吧,不久前我们还在担心补给线崩溃,担心德国人会打到巴黎,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解决了,我们还俘虏了21万德国人。21万,委员阁下!”
白里安起身给克雷孟梭递了一杯红酒,接着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我的意思是,我们差点将法兰西置于危险中。”
这话的意思是,议会对夏尔的打压应该收敛些,别再像这次一样差点玩脱了。
克雷孟梭轻轻摇头:“您忽略了一点,总理阁下,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夏尔的计划内,包括我们对他的打压。”
“你的意思是……”白里安一愣。
克雷孟梭取过放在身边的公文包,在里面翻了翻取出一份文件,起身递到坐大对面的白里安。
“这是二局的调查报告。”克雷孟梭回答:“夏尔从离开让布卢起就开始节约弹药和物资了,在我们以为夏尔的部队会因为缺少补给失去战斗力而着急时,夏尔却掌控着一切。”
白里安打开文件翻了翻,愕然望向克雷孟梭:“所以,局势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危险?”
“是的。”克雷孟梭点了点头:“另外还有英国人,夏尔居然与英国海军以及‘军需大臣’取得了某种合作,他的‘回声探测仪’用在法兰西海军上并成功的打开了德国潜艇对航路的封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白里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意味着,夏尔正将自己的势力往海军方向发展。同时,他在某种程度上掌控了物资。”
克雷孟梭往身后一靠,摆出一副慵懒的样子总结道:“夏尔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所有士兵和平民都是他忠实的粉丝,现在他又把手伸向海军和物资。而我们,却在想着是否要给他松绑?”
克雷孟梭自问自答:“不,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
白里安陷入了沉默,他感觉自己被夏尔骗了。
夏尔正在利用他的军事天才不断的增强自己威望和势力,现在已有摆脱议会控制的势头。
可现在应该怎么做?
白里安想到了福煦。
“所以,我们应该支持福煦。”白里安说。
克雷孟梭点头表示同意:“如果在福煦的指挥下,能顺利结束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再加上他的底蕴,就能够形成与夏尔抗衡的力量。”
“这还不够。”白里安眼里闪过一丝忧虑。
“是的。”克雷孟梭表示同意。
但他也很无奈,夏尔在战场上能获得胜利,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令人瞩目。
就凭这一点,夏尔就足以打败任何挡在他面前的人。
白里安考虑了一会儿,说:“所以,我们应该提名夏尔担任总司令。”
克雷孟梭猛地抬头一脸震惊的望向白里安。
他疯了吗?提名夏尔担任总司令?
这是议会一直避免提起的事,就担心它会成真,可白里安却要主动提名。
但下一秒,克雷孟梭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第616章 激化矛盾
哈塞尔特一战引起了全球哄动,各国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这次胜利。
英国《泰晤士报》:
“依旧是一天,前后只有一天。”
“虽然德国在战斗后第五天投降,但从夏尔的第一装甲军出发到攻占哈塞尔特取得决定性胜利只有一天。”
“夏尔再次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他打败对手只需要一天。”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却只付出一千多人的代价,加上比利时军队也只有八千多人的伤亡。”
“而另一面,我们在索姆河的战事却依旧在继续,我们的军队同样只需要一天就能追平夏尔,我指的是伤亡数据。”
……
美国《星条旗报》:
“许多人对夏尔的战术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他在安特卫普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是运气,是不可复制的偶发现象,认为只要德国人有所准备就不会出现这种快速结束战斗。”
“还有人因此怀疑坦克的重要性,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奢侈的玩具’。”
“然而,夏尔用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夏尔在德国人有准备的情况下穿插到了哈塞尔特,用同样的战术同一支部队,再次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
沙俄的《圣彼得堡新闻》也用一整版对该战报道,它着重强调:
“协约国正在西线取得胜利,巨大的胜利。”
“先是安特卫普包围战,又有哈塞尔特穿插战,每一次都能包围十几、二十几万德军。”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夏尔的部队在,还会出现第三次、第四次类似的胜利。”
“一旦德国人在西线溃败,他们就无法保持东线的攻势,我们距胜利已不远了!”
……
俄国很需要这样的宣传,因为它可以激励本国人民继续这场战斗而不是动乱和起义。
(注:《圣彼得堡新闻》报简称《新闻报》是沙皇俄国于1702年下令出版的一份官方报纸,直到1917年因沙俄覆灭而停刊)
法国与比利时的媒体更是把战斗的每一个细节都报道出来,它们对这场战斗的部队逐一分析,小战斗甚至就连牺牲人员都成为追逐的热点。
……
哈塞尔特市,夏尔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座落于市郊的酿酒厂内。
酿酒厂已荒废一段时间了,到处都是蜘蛛网和布满灰尘的酿酒工具。
战争时期尤其是物资匮乏时代,不管是德国还是协约国都无法支撑起酿酒这种奢侈工业。
人们首先是想填饱肚子,然后才是喝上一杯,市场需求的急剧减少使酿酒厂纷纷倒闭。
这个名为林堡酿酒厂就是其中之一。
夏尔的指挥部在空旷的厂房里,他认为这里比经理办公室更适合战时,至少各个部门不会被一间间小办公室隔开出现交流困难。
夏尔坐在办公桌前悠闲的看着报纸,战斗打到现在已基本没什么需要他指挥的,就是等着比利时军队接收俘虏和装备,每天看的都是增加的物资和装备。
这时提贾尼拿着一封电报走到夏尔面前:“可以说是好消息,中将,议会提名让你担任总司令。”
指挥部里的参谋们听到这话忍不住扭头望向这边并发出一声惊呼,接着个个喜形于色:
“早该这样了。”
“没有人比中将更适合任总司令。”
“是的,中将应该指挥所有军队,这样的战事不久就会结束,我们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
夏尔波澜不惊,目光始终盯着手里的报纸,面前的早餐依旧是土豆泥加散发着臭味的林堡干酪。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林堡干酪更大块,是之前的两倍多。
夏尔问过原因,参谋回答:“哈塞尔特是林堡省的首府,中将,这里有很多林堡干酪。”
他把干酪尽量放远了些,用勺子吃着稀得像蔬菜汤似的土豆泥,漫不经心的问:“你为什么说它‘可以说是好消息’?”
提贾尼搬了张凳子在夏尔面前坐下:“我不认为议会会这么容易让你当上总司令,将军,这是他们一直避免的事。”
夏尔赞许的点了点头,提贾尼在政治上的理解有了进步,至少比周围的参谋更好。
“你说得对。”夏尔放下报纸拿过餐巾擦了擦嘴,结束了只为充饥的早餐:“他们是为了激化我和其它人的矛盾。”
“激化矛盾?”提贾尼一愣,接着恍然:“福煦,还有贝当,还有希望成为总司令的集团军群司令。”
“还有英国人。”夏尔补充道。
“是的,还有英国人。”提贾尼点头表示明白。
英国人希望通过控制总司令达到控制法军的目的,而夏尔显然不会被英国人控制。
于是,所有人都会把夏尔当作目标,英国人还有可能出动情报人员对夏尔展开构陷和诋毁。
而议会那些老家伙却什么也不需要做,他们只是在议会“提名”,并不是真的会通过,就能让夏尔处于其它人的围攻之中。
“那么。”提贾尼盯着夏尔:“你打算怎么办?”
提贾尼声音中带着些焦虑,他绝对相信夏尔的军事天才,但政治上的斗争而且如此多的对手,还有许多人藏在暗处,就不是夏尔能应付得过来的。
夏尔轻轻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形势没有提贾尼想的那么糟。
夏尔认为军方没有几个人会上当。
比如福煦和贝当,他们会因为议会的一个假动作就把夏尔当作敌人?
这两个老家伙很清楚议会的手段,他们相信议会不可能让夏尔这个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的资本家当上总司令。
如果他们相信了,就不配成为夏尔的对手。
所以,顶多就是几个傻瓜会信了这些而针对夏尔。
议会这么做起不了多大作用。
其次,更重要的是夏尔正通过“回声探测仪”控制物资。
管你是谁贷的款谁从美国那买的物资,只要得罪了夏尔就大概率会被德国潜艇击沉。
那么,就算英国资本家都拿夏尔没办法,甚至还反过来被夏尔控制。
有这基础,他们还能翻起什么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