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01节

  火箭弹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康格里夫”早就在用了,而且这东西打不准,夏尔完全没必要为它大动干戈清场。

  

  然而,当夏尔下令开火后,所有人都被看到的一幕震撼了。

  火箭弹发出令人恐怖的“嗖嗖”之声,一枚接着一枚的喷着浓烟和火焰飞往目标,划过的尾迹在空中清晰可见。

  “轰轰轰。”

  “轰轰!”

  ……

  一片火光和爆响过后,火箭弹在几公里外炸出一片弹幕,目标区域的几棵小树瞬间就被笼罩在烟雾中。

  烟雾渐渐散去,小树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小段树干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阿尔贝特一世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这些平平无奇的“水管”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伊登准将忽然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这会不会就是今天的主角?

  被吓了一跳的提贾尼愣了好一会儿,忽然发出兴奋的惊叫:“我明白了,这就是另一种机枪,火炮机枪!”

  阿尔贝特一世听着一脸懵,火炮就是火炮,机枪就是机枪,怎么会有火炮机枪?

  伊登准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说得对,将军。”

  “它依靠的是数量,用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

  “就像机枪一样,只不过打出的不是子弹而是炮弹!”

  阿尔贝特一世恍然,但随后又看了看距离,一脸惋惜:“只可惜它的射程不远。”

  “8公里左右。”夏尔平静的说:“足够了!”

  所有人都没明白夏尔这话的意思。

  火炮的射程难道不是越远越好?

  8公里还够不着德国人的105MM榴弹炮,怎么能说“足够了”?!

第518章 另一个泥潭

  敦克尔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

  身为陆军大臣的基钦纳在这里拥有一个办公室,毕竟这是英国陆军战斗的地方,而且即将还会有场大仗。

  基钦纳习惯于晚饭后写日记。

  他认为这很有意义,等退休后把它们翻出来看看,就可以轻松的写出一本回忆录,当作是对这一生的总结。

  草草写了几笔,基钦纳忽然兴趣索然。

  他合上本子收起钢笔,端着咖啡走向窗前,目光眺向北方的黑暗。

  重要的其实不是写日记,而是能在那小小的本子里写什么,比如有生之年成为英国首相。

  (上图为一战时期的钢笔,于1884年由一个美国保险员发明。)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基钦纳收起思绪,扭头回应:“请进。”

  黑格推门进来,刚才在尚蒂伊还不可一世的他在基钦纳面前谦卑的就像是个学生。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元帅阁下。”黑格报告:“他们同意了我们的进攻方案。就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唯一的障碍是加利埃尼,但他无可奈何。”

  基钦纳“嗯”了一声没说话。

  黑格疑惑的问:“您似乎对现状不是很满意?”

  基钦纳面无表情的回答:“最大的障碍不是加利埃尼,将军,困难还在前面等着我们,现在还不是讨论‘满意’的时候。”

  黑格一愣,接着很快就想到了原因:“您的意思是,夏尔?”

  基钦纳轻轻点头:“你听说‘圣艾蒂安’与FN公司合作的事了吧?”

  “略有耳闻。”黑格回答。

  他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他始终认为打仗靠的是人而不是装备。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基钦纳语带无奈。

  他对黑格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这个,他的“传统”和“守旧”令人发指,甚至到了不相信任何新装备的地步。

  基钦纳用批评的语气说:“就算你不相信这些,但总应该看到夏尔胜利的事实,他在巴黎发明了坦克,又在安特卫普结合了战机和‘康格里夫’火箭弹,还有在凡尔登的地雷等等,所有的一切难道都是运气?”

  “我不认为这是运气,元帅阁下。”黑格回答:“但这些装备之所以能取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侥幸和敌人没有准备,一旦有了准备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它们就会失去作用。比如德国人构筑了坦克无法跨越的反坦克壕。”

  基钦纳没有与黑格继续争论下去,这是浪费时间。

  战场当然存在侥幸,任何一场仗都有侥幸。

  但如果夏尔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取胜,那就不是侥幸可以解释了。

  基钦纳自顾自的分析:

  “我得到情报,夏尔最近在积极训练部队并抓紧生产新装备。”

  “我认为他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的战斗。”

  “这对我们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黑格明白基钦纳在担心什么,如果夏尔又一次取胜,而且还是用小部队取得大胜,即便英军同样获得胜利也会被夏尔的光芒掩盖。

  黑格嘴角挂起一丝不屑:“恕我直言,我认为您的担心是多余的,元帅阁下。我们为这次胜利准备了几个月时间,初步估计可以调动80个师上百万人。如此规模的攻势,夏尔的那支部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注:索姆河战役共投入英军54个师,法军32个师,一共86个师上百万人。)

  基钦纳翻了翻白眼,重点不是可以调动多少部队,而是在投入这么多人后能获得多大的战果。

  你能像夏尔一样穿插到安特卫普一口气收复三分之一的比利时再俘虏十几万德军?

  不过基钦纳当然不会说这个,这么说就是打黑格脸了。他明白黑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迷信兵力优势,相信兵力能碾压一切障碍。

  基钦纳换了一种说话方式:“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应该给夏尔出一个难题,给他一个意外,你认为呢?”

  黑格眼睛一亮,他对此没意见!

  ……

  夏尔正在应付提贾尼的纠缠。

  “我认为它更适合装备机械化部队,将军。”从训练场回到指挥部,提贾尼的嘴几乎一刻没停:“装甲部队有坦克,它们能短时间抵近敌人开火,根本不需要这种射程8公里的火箭炮。”

  夏尔反问:“你的意思是,装甲部队不需要75炮不需要‘圣莎蒙’?”

  

  “不,当然不是。”提贾尼的借口被戳穿依旧面不改色,他一本正经的回答:“我的意思是,火炮拥有更高的精度,那正是坦克需要的,它们可以更好与之协同。而火箭炮始终存在精度问题,它有可能对己方坦克构成威胁出现误伤。”

  这倒是有几分道理。

  但夏尔反问:“机械化部队难道不需要与装甲部队协同?所以,你也不需要火箭炮,你说对吧?”

  提贾尼哑口无言。

  夏尔揶揄的望向提贾尼,补充一句:“更何况,不久前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不需要火箭炮’,你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提贾尼侧头做回忆状:“我有说过这话?不,你一定是记错了!”

  夏尔无语,这个不要脸的家伙居然还是个少将师长!

  这时警卫带来一名英军少尉,英军少尉在夏尔面前敬了个礼,从挎包中取出一份卷宗递上:“绝密文件,将军,请您在确认安全时再拆开。”

  夏尔“嗯”了一声,随手就把它打开了。

  夏尔的指挥部绝对安全,每个人都经过严格考验甚至活动受限,没有得到允许不允许外出与其它人接触。

  英军少尉敬了个礼后就离开了。

  夏尔看着文件“咦”了一声,皱了皱眉头。

  提贾尼瞬间被勾起了好奇心,凑上来一看,是作战计划。

  再认真翻了翻,他一脸震惊的望向夏尔:“他们居然命令我们进攻纳木尔要塞?”

  夏尔点了点头。

  这是他没想到的,他总以为索姆河战役要开打了,几十个师上百万的部队将会被调往那里发起进攻,自己也不会例外。

  现在看来,英国人似乎更希望自己陷入另一个泥潭!

第519章 双倍打击

  “可纳木尔要塞不适合装甲部队进攻。”提贾尼有些着急:“事实上,它不适合我们的部队进攻,包括机械化部队在内。”

  这在之前讨论过的,毕竟纳木尔要塞就在安特卫普防线前。

  夏尔和提贾尼甚至还对着地图推演过,不止一次。

  这一带地形复杂,它位于默兹河与桑布尔河交汇处,河流在这神奇的绕了一个大弯围出一片可以布设炮兵的空地。

  德国人巧妙的利用这里的地形构筑起防线。

  要进攻这里,要么渡河作战要么就绕着河流被德军火炮一路轰炸,还得通过一条由河流和森林形成的狭窄通道。

  (上图为纳木尔地形图,右下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就是纳木尔城堡。)

  步兵进攻这地方还行,因为他们有森林掩护。

  但高度依赖公路和地形的装甲部队在这里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提贾尼又翻了翻作战计划,越看眉头皱得越深,最后把文件往桌面上一丢:“不,我必须告诉英国人这计划有问题。”

  说着转身就朝电讯室走。

  他们一定是不了解装甲部队的作战属性,提贾尼想,所以才会制定出这种莫名其妙的进攻计划。

  夏尔出言拦住了他:“你以为英国人不知道?”

  “什么?”提贾尼回头望向夏尔,愣了一会儿后回答:“当然,少将,他们当然不知道。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做!”

  “不,将军。”夏尔平静的说:“他们恰恰是知道这一点才这么做的。”

  “你是说……”提贾尼脸色逐渐失去血色:“他们是有意这么干的?!”

  夏尔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们是个诱饵,将军,他们把我们当诱饵了。”

  “诱饵?”提贾尼不明白。

  夏尔解释道:“德国人在进攻凡尔登前,在贝尔福频繁调动并发起佯攻,他们照抄了这个计划。”

  提贾尼瞬间明了:“我们在纳木尔发起进攻可以吸引德国人的目光和兵力?”

  “是的。”夏尔回答:“我们之前就成功的穿插到安特卫普,从纳木尔如果穿插到列日,可以直接切断德国人的补给线,这是德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提贾尼接上夏尔的话:“德国人必定会重视也不得不重视,英国人就可以在其它方向的进攻并轻松获得胜利!”

首节 上一节 301/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