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就是“合成营”的概念,现代一个营同时编入步兵、炮兵、装甲部队甚至航空兵,各兵种能紧密协同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但这是在拥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及高指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否则不仅无法形成战斗力还会陷入混乱。
最典型的就是二战初期的毛子,他们将坦克、炮兵、飞机分散到步兵中使用。
这种做法理念很先进,想法也很美好:随便拿出一个师来都有坦克、炮兵甚至空军,什么都有,战斗力当然强。
但现实却是……他们在德军的进攻下一片混乱,各兵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怎么做,像没头的苍蝇似的乱打一气,最终被德军各个击破甚至包围歼灭。
夏尔要将陆军飞机收编并统一指挥,就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一战时期通讯设备极为落后,电台未普及就连电话都不可靠。如果把步兵与航空兵强行编在一起,对航空兵会是一场噩梦。
他们应该独立出来,在统一训练下形成统一的战术,并在统一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与其它兵种协同作战,这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但这时,问题接踵而来。
加利埃尼坐在椅子上无奈的回答:“你说服我没用,上校,你应该说服法兰西总司令。我能指挥的只有两个集团军,除此之外就只有建议权……我可以把你这个想法当作一个建议提交给总司令部,但不用想,伱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是,将军。”夏尔回答。
不用想,霞飞不可能会配合夏尔轻易把部队交由夏尔指挥。
看著加利埃尼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夏尔心下有些来气:“将军,如果我们无法及时收编陆军飞机,它们可能会被德国人各个击破!”
加利埃尼两手一摊:“你是飞行大队队长,上校,这个想法也是你提出来的。而我,还不确定哪种是对的。”
谎言,你刚才还表示了认同。
一直在旁边听著的费尔南中校插了句:“如果无法直接获得总司令的同意,是否可以通过议会……”
加利埃尼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方案。
夏尔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施耐德和整个右翼的联合依旧远远不足。
其中右翼两派就在五百多个席位中占了两百多席,他们或许无力与左翼抗衡,但只要跟任何一个左翼集团联合,就能占据“大多数”。
夏尔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不考虑议会,至少目前不会。
那么,能起作用的,或许就只有……夏尔将目光转向正在办公桌前埋头写著什么的科布多。
加利埃尼和费尔南也明白了,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科布多。
是时科布多正因为“圣诞休战”事件苦恼,这原本是个很好的新闻题材,他已写好了一堆文章甚至已经大致排了序。
但这时总司令就下达了“媒体管控”的命令:所有媒体不得报导“休战”事件,否则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论处。
(注:对圣诞休战事件的媒体封控不仅是法兰西,英、美等国媒体都被封控,直到6天后美国《纽约时报》才突破封锁报导,英国随后报导)
那么,这段时间该报导什么呢?
圣诞节的食物和欢乐?
前线似乎没有这些,这只会刺激士兵们已经濒临崩溃的心!
英勇作战?
他们已经厌恶战争了,这似乎不合时宜!
或许可以普及一点37炮的知识……
这时,科布多感受到别人的目光,他扭头向夏尔几人,疑惑的问:“发生了什么?”
“一个题材,科布多!”夏尔表情略带神秘:“你有得忙了!”
很好,科布多如是想,他正需要一个题材!
……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法兰西第2集团军第9军的机场,设在距离前线七公里远的莫尔菲镇。
这个机场十分简陋,它只有一条跑道七架飞机,而且都是老旧的“高德隆”和“鸽式”,它们随意停放在机场的角落,顶蓬是几块帆布拼凑起来的,用木条支在飞机上方挡雪。
机场周围没有围墙,只用几根栅栏和铁丝网拉出一条隔离带,再插上一块“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
科布多带著两名记者赶到后,用相机对著机场设施一阵猛拍,他感慨的问机场负责人朗格夫少校:
“你们机场一直是这情况吗?”
五十几岁的朗格夫少校一脸苍桑:“不,不是这样的,先生。您现在看到的一切,是我们努力的结果,现在应该是它最好的状况!”
“现在是最好的状况?”科布多对此表示惊讶。
朗格夫少校点了点头:
“当然。这里原本是一片烂泥,还有许多弹坑,甚至还有尸体需要清理。”
“看到那条跑道了吗?”
“那是我们自己用工兵锹修出来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得把积雪铲开,否则没法执行任何任务!”
科布多赶忙指挥著记者给跑道来几张特写,它已经有明显的坑洞,这显然对飞机起飞是个隐患。
科布多向朗格夫少校投去同情的目光:“其它部队也差不多这样吗?我是说,其它的飞机部队。”
“当然!”朗格夫少校很肯定的点著头:“我们军队的人大都在前线作战,兵源奇缺到处都人手不足,当然没人帮助我们建设机场。所以,是的,其它的飞机部队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还算好的。”
接著朗格夫少校又补了一句:“除了巴黎的飞行俱乐部!”
“是吗?”科布多抓住这个机会问了声:“为什么巴黎的飞行俱乐部会是例外?”
“这还用问吗?”朗格夫少校呵呵笑了起来:“那是夏尔的部队,夏尔跟别人不一样!他舍得为自己的飞行大队花钱,他们的飞行员每月至少领60法郎的津贴,这可是我们的三倍!”
感谢15位数之后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240章 利用了德国人
“只是津贴问题吗?”科布多引导少校继续说下去。
“不不,当然不!”朗格夫少校朝身后的飞机挥了挥手:“看看我们的飞机,它们全是侦察机,没有一架机枪战机,一架都没有!”
几个飞行员忍不住凑上来,七嘴八舌的抱怨道:
“即便是侦察机,也是飞了一年多的老飞机,它们总是不断发生故障。”
“我缺少零件,无法把它们修好。”
“而步兵只关心一件事,他们需要知道什么,就使唤我们飞到天上去看一看,他们总以为这很轻松。”
……
他们越说越不是滋味,不久就变成了控诉,恨不得把那些步兵抓到这里来体验一下。
科布多适时加了一把火:“听说,最近被敌人击落的飞机,其中有一架就来自你们机场?”
飞行员们的怒火马上就被点著了:
“是的,飞行员是阿德里安,一个很棒的小伙子,他同时是我们中最优秀的机械师!”
“我们不知道将来怎么办,德国人已经有机枪飞机了,而我们却只有手枪。步兵总说我们没有危险,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不明白,是我们先发明了机枪飞机,为什么挨打、害怕的却是我们?我们的机枪飞机在哪?”
……
科布多解释道:“这或许是因为你们处在两个不同的指挥体系,我们虽然有机枪飞机,但他们甚至不知道你们有危险。”
“是的!”朗格夫少校点头表示赞同,语气带著无奈:“我们虽然飞在天上,但无论编制、津贴还是指挥都属于陆军。而夏尔的飞行大队,那才是真正的飞机部队。我们不可能得到机枪飞机的增援,除非我们自己有机枪飞机。”
其它飞行员又七嘴八舌的补充:
“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每个军都有自己的侦察机,也有自己的机场。”
“还有步兵师,他们也拥有的飞机。”
“前线一带至少有二十几个这样的简易机场,如果为每个机场都配上足够的机枪飞机,至少需要几百架!”
……
科布多结束了采访,他没有说太多关于夏尔的事,顶多只是提一嘴“飞行俱乐部”。
科布多明白,如果太露骨的问飞行员:“如果把伱们与夏尔的飞行大队合并归由夏尔指挥,你们是否愿意?”
飞行员们或许很愿意,但所有人就都会想:
《功勋报》是夏尔的,科布多是《功勋报》的记者。
那么,科布多的采访其实就是帮夏尔“收购”这些机场,用心险恶!
这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被资本家抓住痛脚成为把柄。
因此,科布多很谨慎的把握住采访的分寸。
不过,他在结束采访时总会给飞行员留下一个问题:“你们希望怎样改善目前这样的状况,陆军飞机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类似的采访的不只一个机场,除了几个被霞飞视为“最高机密”的机场没能获准外,《功勋报》的记者几乎走访了每一个陆军简易机场并把它们的现状一一报导在报纸上。
于是一个问题就摆在所有人面前:
这些数量如此之多却又破烂不堪,几乎无人管理的机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军民中讨论随之甚嚣尘上:
“这简直就是自杀,它们就像街头的小作坊。”
“可以想像,这些飞行员在面对德国人的机枪战机时就是一个个靶子,他们起不了什么作用,还会成为德国人绝好的练习对象!”
“它们会被德国人各个击破,没有一点生存机会!”
在这个热点的推动下,其它报纸纷纷跟进报导,讨论也渐渐转向未来发展的问题:
“我们应该把它们收编在一起统一管理。”
“最适合指挥它们的显然是夏尔,他把第一飞行大队管理得很好。”
“是的,第一飞行大队在他的指挥下总是取得胜利,机枪战机也是他发明的,他了解空战!”
……
加利埃尼满意的点著头,他的桌面上堆满了各式报纸,《小日报》、《小巴黎日报》、《晨报》等,甚至给贵族看的《费加罗报》也在其中。
“干得好,科布多!”加利埃尼喝了一口咖啡,一边翻著报纸一边夸科布多:“舆论正在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前进。”
“是的,将军。”科布多瞄了夏尔一眼,回答:“我们不需要著急,夏尔的战功摆在那,谁都能看得见,让公民们自己提出需要夏尔指挥,效果会比夏尔要求好得多!”
加利埃尼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功勋报》反而退居二线转向其它热点,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法,科布多很懂得如何引导舆论走向。
“然后呢,我们就这样等著吗?”费尔南中校有些著急:“德国人的机枪飞机可能已经在某个地方做好准备,他们随时都会对陆军的飞机发起致命的打击!”
“他们会反击。”科布多没头没脑的回了一句。
“谁,德国人吗?”费尔南中校疑惑的问。
“不,中校。”科布多压低声音:“目前,我们的对手不是德国人。”
费尔南中校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科布多指的是霞飞。
加利埃尼“嗯”了一声:“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会试图把舆论导向其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