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40节

  不过赵首辅觉得对陆光祖报复的还不够,只闭门思过三个月就完事了?好像政治追杀谁不会似的。

  于是赵首辅又拿起了两本积压数日的外省奏疏,其一是河南数名官员联名检举河南按察使邹学柱监察失责,致使省内弊端丛生、科场舞弊时有发生。

  其二是湖广数名官员联名检举湖广按察使侯世卿严重渎职,致使大批百姓受楚王宗藩荼毒后无处伸冤,甚至惊扰过路官员。

  先前形势还不明朗时,还不好悍然处断这两份奏疏,现在时机就差不多了。

  刚票拟完这两个本子,忽然又送进来一个紧急本子。

  一看内容,非常在情理之中——苏州府隔壁松江府民变,百姓暴动抗税!

  赵志皋刚当首辅,新鲜劲儿还没过,又兴致勃勃的提笔拟票。

  老首辅过年都不想歇了,但别人都放假了,怎么办?

  其实万历皇帝这道否决廷推的旨意,基本在大臣们的预料之中,脑子有包才会批准这种廷推。

  大家集体喜提罚俸只是小事,最倒霉的还是陆光祖,被罚闭门思过三个月那就相当于暂时停职了。

  虽然中间夹杂着过年,但实际停职事件也有两个多月了。

  当然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有人倒霉就有人受益。

  朝臣们在复盘后,公认有两个人受益,其中一个就是首辅赵志皋。

  可以视为成功反击陆光祖,还暂时消除了许国这个潜在隐患,算是把新首辅的权威立住了。

  至于另一个受益人,就是远在两千里之外的林泰来,纯属躺赢。

  虽然他被大臣推举入阁像是搞笑,最后也“功亏一篑”,但这就是一种实打实的资历。

  以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获得这种“被廷推为入阁人选”的资历,在整个大明朝可能都是独一份了。

  虽然已经临近年底,但是各衙门还没封衙,所以陆光祖是在都察院上班时接到了旨意。

  所以陆光祖只能放下所有公务,准备回家闭门思过。

  清流御史得知消息,纷纷来到左都御史公房拜见和送别。

  毕竟陆总宪这一去,就是三个月不能会面了,闭门思过一般是不能见外人的。

  陆总宪不复往日的斗志,有点抑郁,众人纷纷劝慰道:“今次不过小小挫折而已,总宪何必如此气馁?”

  陆光祖长叹道:“我岂是因为被罚思过三个月而气馁?”

  往常每当趁着林泰来不在京师时,总能捞回一点好处。

  但是这次却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吃了大亏,内阁局势进一步崩坏,自己也被整了,怎能不感到抑郁?

  看着屋中十来名同道御史,陆总宪警示道:“这次林泰来不在京师,林党仍能占了上风,岂能不叫我忧虑?”

  生怕同道不能理解,陆总宪又解释说:“这足以说明,林党已经围绕林泰来这个核心,凝结成为坚固的集团!

  现在即便林泰来不在京师,他们仍然能在朝廷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诸君应当警醒!

  这次廷推事件,看似后果不很严重,但却证明了林党的成型!

  申时行虽然走了,但比申时行及其党羽更强大的敌人却已经出现!”

  经过这番教训,众御史面面相觑,突然就感到压力倍增了。

  突然有人打破了安静,慷慨激昂的叫道:“这就是结党,公然的结党!朝廷上下都不是瞎子!

  虽然贼势猖獗,但我仍然要立刻弹劾林泰来结党专权,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悔!”

  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资深掌道御史钱一本。

  另一个资深御史何倬也激动的叫道:“我愿与钱兄联署!即便拼却此身也能激扬士气,让天下人知道,朝廷还有敢言之人!”

  陆光祖很欣慰,虽然正义事业一时受挫,但只要还有不怕死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就一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正当氛围到位之际,忽然有左佥都御史拿着章本进来说:“河南、湖广两省按察使皆被本省联名检举,奏疏已经批到都察院,要求严加勘查处置!”

  陆总宪不用看也能猜出,这一定是赵首辅在折腾人!

  毕竟快过年了,离封衙也没几天了,正常情况下,谁还会搞动静?

  这时候,平时根本没有存在感的左副都御史詹仰庇也走了进来。

  真的是没有存在感,这位詹副宪名义上是都察院二把手,但名气还没有那几个资深掌道御史大。

  但詹仰庇和原左都御史吴时来堪称“双骄”,都是那种早年以刚直闻名,然后“晚节不保”的典型。

  詹仰庇年轻时无论言论还是做事都极为刚烈,文字触怒了隆庆皇帝,被罢官居家十三年,然后被申时行找回来了。

  而后詹仰庇的舆论形象就成了“阿附权贵”,一直被清流势力狂骂。

  此刻詹仰庇对陆光祖问道:“刚才有章本下发到察院,总宪看过了没有?”

  陆光祖冷淡的说:“看过又如何?”

  詹仰庇没在意陆光祖的态度,这些年他在都察院这清流窝里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

  公事公办的又问道:“红批里说,有不同重要省份的风宪官接连出问题,其中定有深刻缘故,要求都察院彻查。

  不知总宪有何见解?出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

  陆光祖一针见血的回答说:“为什么河南和湖广这两大省份接连出问题,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这是林泰来绕路回乡路过的省份!”

  詹仰庇:“.”

  好心与你讨论公务,你却在这逗闷子?

  陆光祖讽刺说:“难道我说的不对么?难道原因不是林泰来么?”

  深吸了一口气后,詹仰庇继续一本正经的说:“我认为,这些重要省份风宪官接连出问题,说明我们过去几年的选拔、考察机制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根子上进行纠正,认真倒查过去数年各省风宪官的选拔考察情况!”

  各省按察使在业务上接受刑部领导,同时又接受都察院的考察。

  而在过去几年,正好就是陆光祖先当刑部尚书,后当左都御史,如果倒查,肯定首当其冲。

  陆光祖习惯性的轻蔑的说:“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首辅的意思?申吴门才去国不久,你这么快又换了新恩主?”

  被如此轻视的詹仰庇忍无可忍,突然伸手将章本抢了过来,朝着陆光祖就是一通狂喷!

  “你已经被停职了!还在这里装什么模样?这些公务与你有何干系?

  还不速速滚蛋,回家闭门思过去!难道你贪恋权势,舍不得走人?”

  陆光祖:“.”

  卧槽!在詹仰庇面前傲慢习惯了,一时间忘了自己已经被停职了!

  压抑了许多年的詹仰庇还是不解气,又继续大骂道:

  “本想着与你好言好语,象征性咨询几句,算是礼送你走人,你却非要在这装大聪明!

  装你娘的装!你被停职了,都察院暂时由我主持!

  这些公务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说是什么原因就是什么原因!

  你一个要滚回家闭门思过的人,在这指手画脚个卵子!”

  陆光祖:“.”

  完了!只怕这次损失远比想象的要大!

  若自己回家闭门反省三个月,足够詹仰庇借题发挥搞出很多事情了!

  很明显,这就是来自首辅的政治追杀!连过年都不消停,连翻过年都等不及!

  一个在都察院低调多年的人,突然如此发飙,顿时把屋里的御史们都震住了。

  疯了,都疯了,好像老实人一夜之间都开始张牙舞爪了,都被林某人传染了吗?

  詹仰庇走到门口,忽然又回头对陆光祖说:“别装晕,别装病,不然会有人弹劾你年老不济应该彻底滚蛋!”

  众人终于能理解,为何詹仰庇在隆庆朝时,能把穆宗皇帝刺激得狂怒,被打了一百棍。

  就这破嘴,皇帝能受得了?莫非先前一直被申时行强制封印了?

  在申时行辞官后的半月,清流党人开始想念至少表面装着宽大的老首辅。

第661章 年底的父慈子孝

  其实在年底,发生了很多事,但在“旧党瓦解、新党重组”的主旋律背景下,就不那么醒目了。

  比如镇守辽东二十二年、号称大捷数十次、武功盛极的总兵官李成梁,在六十六岁这年的最后一个月,被解除了所有武职,只以宁远伯身份回到京师。

  当然对生于辽东、发迹于辽东、基业全在辽东的李成梁来说,这是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京师,不能算是“回”。

  李成梁在大明官场的名气非常大,多少年来一直是言官猛烈抨击的对象,关于虚报冒功之议论不绝于耳。

  但是李成梁财大气粗,舍得花钱,善于结交首辅,所以在历代首辅的庇护下一直安稳无事。

  这次前首辅申时行突然下台后,李成梁立刻就顶不住弹劾了,以“欺罔冒功”被解职。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朝廷的政治变动牵连了,遭受了“池鱼之殃”。

  当然,也可能与长子李如松的逐渐崛起有一定关系。

  如果是文官,被解职后多磨蹭几天问题不大。但将官就不行了,必须立刻走人,否则就要被喷图谋不轨。

  所以李成梁抵达京师很快,但也很低调,尤其在高层剧烈动荡的情况下,就更不起眼了。

  鉴于万历皇帝的德行,连朝觐面君这环节都省了。

  李老将离开了舒适圈,又暂时融不进新圈子,毕竟京师里文官也好、祖传勋贵也罢,和近年靠武功发迹的李家都不是一路人。

  于是李老将只能闲住在非常陌生的宁远伯府,不免陷入精神内耗。

  今日李老将坐在堂上无所事事,不见好大儿来晨昏定省。

  询问过后,家奴说大爷还在睡觉,李老将生气了。

  李家嫡长子李如松如今官职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算是武职的最顶端了。

  本来京师五军都督府高级武官的工作就轻松,到了年底封衙后更是没卵事。

  所以李如松昨夜也不知道去哪里鬼混了,问了也不说,最后贪杯大醉而归,到了今日上午仍然在高卧不起。

  李老将将好大儿从热被窝中强行叫到堂上,严厉训斥道:

  “我们乃是将官世家,以军功报国,和那些靠祖宗的勋贵完全不同!

  故而须当时刻勤勉,可是你安敢如此废弛!往日我不在京师时,莫非你都是如此度日?”

  孝道之下,李如松不敢顶嘴,只能老老实实听了训。

  又到次日,李如松大清早的就起身,在堂前练起了十八般武艺,自日出一直练到午时。

  李成梁背着手走过来,站在廊下斥道:“我们李家多年来平安无事,各人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

  你看大同麻家、宣府董家的各人,那都是起起落落的,哪有我们李家稳当?

  靠的是什么?就是因为你爹我比他们都有政治头脑!

  像你这样只知道闭门练武,不知抬头看路,真乃蠢笨不可及!”

首节 上一节 640/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