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39节

  既然要乱来,那么大家都乱来好了。

  当初林泰来在扬州怎么没把你打死?王天官心里骂了一句,然后答话说:“我是主持廷推之人,理当避嫌。”

  杨俊民招呼着众人道:“诸君赞同否?”

  王天官却又话里有话的说:“廷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敬劝诸君不要胡闹。”

  除了几个同党,真没人跳出来跟着杨俊民一起起哄,所以杨俊民这个“提名”就没通过。

  谁也不想被吏部尚书疯狂报复,就算自己不怕,那还有亲朋故旧呢。

  将不安定因素镇压下去后,王天官再次对众人问道:“还有提名否?”

  又一个申党余孽詹仰庇忽然说:“原礼部尚书沈鲤?”

  众人感觉真是见了鬼,林党这边的人怎么猛推清流势力的人?

  刚才是陆光祖,现在又是沈鲤,林党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怎么完全看不懂?

  不过听到“沈鲤”这个名字,还是有些人暗暗感慨,终于有一个正经的提名了。

  如果廷推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答案,那么就可能是沈鲤了。若近年政局正常的话,这时候就该轮到沈鲤入阁了。

  如果沈鲤还在朝廷里,几乎就是硕果仅存的资深词臣大佬,资历仅次于申时行和王锡爵。

  而且沈鲤还是清流势力的领袖和缔造者,从资格到声望都不缺,他不入阁谁入阁?

  但在场的清流党人还是很纠结,到底应该不应该把沈鲤请回来趟浑水?

  但沈鲤的自身条件太硬了,任何人表面上也不好公开反对,所以沈鲤这个提名也顺利通过。

  陆光祖心里暗自推演,如果能推举沈鲤和许国入阁,再加上王家屏推荐的人选,那就足以垄断内阁了?这种结果好像也不是不行?

  此时的王天官就像是一个机器,只会反复发问:“还有提名否?”

  暂时就没人说话了,有原次辅许国、外朝第一老资格陆光祖、标准答案沈鲤这三人珠玉在前,就没什么人更有资格了。

  再推荐别人出来,在这三人面前也是自取其辱。

  客观来说,这三人好像确实也是最有资格的人。

  最近一直很低调的工部右侍郎衷贞吉出列,苦笑着说:“我也推举一人。”

  正当众人诧异时,便听到衷贞吉又说:“翰林院侍读、太常寺少卿、三部司郎中林泰来。”

  本来又开始交头接耳的众人又被干沉默了,衷侍郎你玩呢?林九元他他他够资格吗?

  还有,三个月前你不是得罪了林泰来么?这时候推举林泰来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想坑林泰来,还是抬举林泰来?怎么就看不懂了?

  衷贞吉一脸无辜的说:“先前正卿们议定了不拘资品,为何六魁首的林泰来就不行?

  如今林泰来已经是四品,比三品也不差多少啊,况且大学士本身也只是五品而已。”

  还没等众人细品完,兵部尚书叶梦熊跳了出来,大声说:“赞同!”

  下一波,吏部尚书王天官、吏部右侍郎王用汲、大理寺卿周采、通政使徐申、左副都御史詹仰庇都表态赞同。

  户部尚书于慎行、工部尚书陈于陛两大山头犹豫了片刻后,也表示了赞同。

  他们如果不站出来支持林泰来,那么林党就要力挺他们两人入阁了。

  在兵部尚书叶梦熊的死亡凝视下,新调来的兵部右侍郎也不得不赞同了。

  原首辅高拱妻侄、刑部左侍郎张孟男最后也出来赞同了一下。

  结果林泰来这个看似非常不正经的提名,居然以刚过半数的十一票赞同而擦边通过了。

  清流党人看着眼前这荒谬的一幕,陷入了集体沉默,他们完全不明白对家到底想干什么。

  好像他们成功提名了许国之后,事情就一直在失控。

  王天官看了看天色后,对众人说:“时候不早了!还是速决为好!”

  随即有几个吏员抬着桌子进了东朝房,上面还有笔墨和一叠纸。

  王天官又道:“现在候选人有许国、陆光祖、沈鲤、林泰来四名。尔等各人轮流上前,在纸上写两个人选!

  最后被推举次数最多的的两人,就是今日廷推结果!

  为公正起见,从现在起,不许交头接耳互相串联!

  请诸君本着对朝廷负责的态度,写下自己所认为的最合适人选!”

  陆光祖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这不合适吧?”

  王天官瞥着陆光祖,质问道:“怎么不合适?敢问陆总宪,让各人自由写下人选,有哪里不公正?

  难道陆总宪你还想干涉别人?要不然你来做这个天官?”

  而后众人轮流上前写两个名字,写完后纸张被收在一边,暂时不公开。

  等所有人都写完后,王天官便亲自一张一张的唱名。

  又等统计完毕后,王天官便郑重宣布道:

  “本次廷推,陆光祖为候选人中第一!共计被十五人推举!”

  陆光祖:“.”

  这时候了还能不明白?林党那边七八人肯定全部投了自己!

  再加上己方和一些散票,所以凑出了十五这样的高票!

  二十一人里十五人投了自己,踏马的大明朝廷什么时候这样团结过?

  众人只感慨这次廷推好魔幻,许国和沈鲤两个词臣大佬居然没打过仿佛来搞笑的陆光祖。

  但下一刻,更魔幻的事情来了,王世贞继续宣布:“第二名林泰来,共计十一人推举!”

  众人:“.”

  今天廷推的搞笑担当到底是年纪最老的重臣陆光祖,还是最年轻的重臣林泰来?

  至于第三是许国还是沈鲤,王天官没继续公布,因为三四名毫无意义了。

  众人深深的怀疑,陆光祖加林泰来这种搞笑廷推结果奏报给皇帝,能被批准吗?

  结果到底怎么一步步变成这样的?这中间好像真发生了点什么,不复盘真想不明白。

  王天官得意的看了眼陆光祖,今天真没别的意思,就是玩!

  你以为别人猜不到你们会推举许国?

第660章 首辅不想歇

  王天官带着廷推结果,悠哉游哉的走了,一点郑重神色都没有,仿佛就像是出来逛了一圈庙会。

  虽然廷推结果看起来很不靠谱,皇帝根本不会批准,今天就像是白费精力做了无用功,但王天官似乎仍然没有当回事。

  陆光祖盯着王天官的背影,此时他终于想通了,他和王天官这主要对家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是想要在廷推上做成事情的,他要往内阁里塞人,他想要剥夺赵志皋的首辅,他想要恶心林泰来。

  而王天官就没有什么具体目标,把廷推搅黄了也无所谓。

  一般廷推结果多少也要考虑到天子是否会批准,哪会像王天官这样,一门心思就是奔着搞砸去的。

  这就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后参加廷推的其他人也慢慢琢磨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陆光祖第一、林泰来第二”这种结果。

  很明显,林党这边的铁票肯定全部投了陆光祖和林泰来,非常集中统一,两人都是保底七票左右。

  除此之外,陆光祖再有几张清流党人票数和几张散票,就能有十五票;林泰来再来几张散票,就有十一票。

  与此同时,清流党人这边的铁票,面对许国、沈鲤、陆光祖三个选项,在各自独立写票的情况下,即便是铁票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分散。

  最后三人各自只有几张来自清流党人的铁票,但陆光祖这边还有林党铁票的“助攻”,所以能脱颖而出。

  至于清流党人预定力推的许国、条件过硬的大佬沈鲤,只有随缘的散票的前提下,票数肯定无法超过陆光祖和林泰来。

  想至此处,众人不禁纷纷感慨,文坛老盟主的选举功力恐怖如斯,仅凭操纵程序就达到目的。

  近三十年来,文坛每隔十来年就评选一次“五子”,老盟主的选举经验真不是白刷的。

  当日王天官便将结果奏报进了宫中,到此王天官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可以安心准备过年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奏疏,在翊坤宫前廊里等待。

  宿醉的万历皇帝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后,听说张诚在等候,便召了进来。

  张诚也没兜圈子,直接奏报说:“先前对陆光祖之奏疏有御批,着部院大臣廷推阁臣二人,昨日傍晚吏部已经将结果进奏。”

  两个内阁大学士人选当然是朝廷大事,而且也只能由皇帝来做出最后决定,所以张诚不得不来打扰皇帝。

  万历皇帝饮了几口汤,好奇的问道:“推举了何人?”

  张诚答道:“左都御史陆光祖和林泰来。”

  万历皇帝愕然,是自己起猛了幻听了,还是张诚口误了?

  张诚重复了一遍说:“是陆光祖和林泰来。”

  万历皇帝回过神来后,脱口而出道:“这不是胡闹么!”

  你陆光祖先前上蹿下跳的强烈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廷推阁臣,还喊着不要私相授受,阻止他这皇帝直接钦点。

  结果吵吵闹闹的推了半天,就是推你陆光祖入阁?

  还有另一个结果是什么鬼?推举才二十几岁的林泰来入阁,还能更胡闹么?

  张诚提出了批复意见说:“将廷推结果否了,然后将所有参加廷推大臣全部罚俸?”

  万历皇帝却冷哼一声道:“这个结果可以批准!”

  在整个朝廷里,只有一个人可以随意胡闹,那就是他这个大明天子!不允许还有比他更胡闹的存在!

  张诚只感到心累,连忙劝道:“不至于!皇爷三思!”

  虽然大部分时间太监都是听从皇帝旨意行事,但有的时候还是要劝一下。

  挑事可以,但不能为了挑事而挑事,那朝政不就全乱套了么?

  不过张诚隐隐有些忧虑,现在还有他们这些看着皇帝长大的宫中老人,圣母李太后也还健在,让内外事情不至于太离谱。

  但等到他们这些老人逐渐谢世后,宫里还有谁能劝住不断放飞自我的任性皇帝?

  而后张诚又继续道:“苏杭织造孙隆前日奏报,预计明年就能有海船从新吴淞口出洋。

  若让林泰来入直文渊阁,不方便他在外面做事。年轻人身体强健,该放在外面多活动才对。”

  等起床气消失了后,稍微平静的万历皇帝又吩咐道:“这次还是让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各自推举一人!

  另外罚陆光祖闭门思过三个月,所有参加廷推大臣罚俸一年!”

  独守内阁的首辅赵志皋最先看到了旨意,终于感到出了一口恶气。

  难怪林九元说,首辅当得爽不爽,主要看外朝支持力度大不大。

  如果没有外朝力量的支持,只怕首辅也是政令不出文渊阁。

首节 上一节 639/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