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10节

  然后顺江而下经南京回苏州,等明年回京时,再沿运河北上。”

  顾秉谦疑惑的问道:“东主这样安排,有何深意?”

  对自己门客没啥可隐瞒的,林泰来深有感慨的答道:“尽一月来的经历,让我深感朝廷人才匮乏。

  所以身为吏部考功司郎中,我这次返乡要多绕几个省份,留心观察各省三四品层级的官员,尽力为朝廷发掘人才啊。”

  顾秉谦:“.”

  正说话时,门丁来禀报说,申府大爷来拜访。

  林泰来把人请到书房,主动问道:“替令尊说情来的?”

  申用懋答道:“帮家父传个话,他想在廷推之前与你见个面。”

  林泰来冷淡的说:“暂时没这个必要吧?等过了廷推,再让令尊来见啊不,我去见她。”

  申用懋也没介意林泰来的态度,“知道了,这就回话去。”

  回到家里后,就对父亲抱怨说:“早说过别想着敲打林九元,你老人家执迷不悟。

  现在则好了,反被林九元敲打了,叫儿子我也不好说话!”

  申首辅气哼哼的说:“先看廷推怎么个结果吧!”

  及到次日,林泰来出门时对左右吩咐说:“先去礼部主客司!”

  这个行程让张家兄弟略感意外,一般情况下,林泰来出门后先去翰林院和吏部比较多。

  到了主客司,林泰来将官吏召集起来,询问道:“近期有无朝鲜国使团?”

  众官吏皆感到诧异,林上官到主客司两年以来,从未对朝鲜国使团如此关注过。

  员外郎钟化民想了想后,答道:“按惯例在本月底应该有朝鲜国使团到,前来祝贺下月初的万寿节。”

  林泰来便说:“等朝鲜国使团来了,就索要朝鲜国的山川地理图,以及各地风俗人情说明!

  越详尽越好!如果他们没有,就让他们现写现画!”

  众官吏大吃一惊,在这时代“献地图”可是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着彻底臣服!

  你林泰来索要朝鲜国的详细山川地理图,难不成还想把那地方变成省份?

  林泰来连忙解释:“不要多想,不要误会!这是的我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国家层面!”

  正在这时候,忽然听到院门口方向吵吵闹闹,林泰来对着屋门外吼道:“什么状况?谁在闹事?”

  门外有杂役答道:“翰林院掌院陈学士冲了过来,说要找林长官理论!”

  林泰来心里登时一个“卧槽”,自己不愿意去翰林院,就是想躲着陈学士。

  可万万没想到陈学士居然能拉下脸面,到礼部来堵自己!

  林泰来不由得对下属抱怨说:“我两年前就说过,礼部的门防太松垮,经常形同虚设!

  一转眼两年都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改观!竟然能让陈学士这样的外人随随便便冲进来!”

  杂役不得不提醒说:“陈学士还挂着礼部右侍郎官衔,他要进来,门禁没有道理阻拦。”

  林泰来无奈道:“将陈学士挡在院门外!我翻后墙走!”

  此后林泰来就翻墙出去,躲回了家里,反正在廷推尘埃落定之前,也不方便再有大动作。

  又过一日,王天官召集其他大臣,在东朝房再一次就空缺正职进行廷推。

  王天官站在众人前面,开场道:“如果这次廷推还是出不了结果,诸君后果自负!勿谓本部言之不预也!”

  众人隐隐感觉,王天官身上居然多了一丢丢的霸气。

  这点霸气对吏部尚书这个职位来说不算什么,但王天官之前从未有过。

  之后程序就进行的很顺利,礼部尚书于慎行迁转为户部尚书,各方势力都没人反对。

  现在清流势力和内阁等各方心态都是不亏就算赢,让于慎行这个独立人士上了,总比让死对头上了好。

  至于隆庆二年状元罗万化补为礼部尚书,申首辅那边的人没什么意见,但清流势力稍微提出了点异议。

  王天官眼皮也不抬的说:“林泰来本想提名吏部左堂刘虞夔,不用罗万化就用刘虞夔?”

  于是清流势力这边也偃旗息鼓了,不然就真要送自己人上去祭天。

  到了推举工部尚书人选时,王天官直接说:“林泰来提了陕西巡抚、原宁夏讨逆总督叶梦熊,谁反对?”

  众人一时无语,反对什么?王天官你倒是说清楚,到底是反对提名,还是反对林泰来?

  在一片波澜不惊的沉默中,这个没人反对的提名通过了。

  王天官暗叹,上任一年多以来,今天这次廷推真是最轻松的一次.

第629章 无题(中)

  廷推过后,部院大臣们心情复杂,廷推结果被吏部上奏,内阁大学士们心情也很复杂。

  这是一次完全脱离于内阁掌控的大规模廷推,甚至可能是近数十年来第一次。

  很难想象,一位入朝两年、不过四品的年轻人,竟然能完成这样的操作。

  在大明政治传统里,外朝大臣的廷推结果只能由皇帝做出最终裁决,铨政属于天子,连吏部理论上都只是代行。

  内阁可以利用场外因素干涉和影响廷推,但对廷推结果一般在程序上不能否决,否则就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了。

  所以随着廷推结束,这段风波算是过去了,朝廷终于可以暂时安静几天。

  申府大爷申用懋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出了家门,翻身上马去兵部上工。

  大半月的煎熬过去了,因为特殊身份被夹在中间,破碎的他终于得到了些许解脱。

  目前只需要思量的就是,如何撮合林九元和自家老爹进行会晤。

  路过长安右门时,申用懋远远的就看到,有十几个人站在墙下围观着什么。

  稍有经验的京师官员就能猜到,肯定又有人发揭帖了。近些年来,在街头张贴大字揭帖抨击时事、议论政治的情况越来越多。

  前年林九元入朝后,给这种张贴在街头的大字揭帖起了个名字叫“大字报”,还是挺形象的。

  申大爷想着,既然路过了就去瞅一眼,便掉转马头过去。

  其他人看到申用懋,不知为何,非常主动的让开了地方。

  结果申大爷连马都不用下,就这么直接凑到近前去看,只见得上面用锋锐的笔划写道:

  “乙酉(万历十三年)以前,首辅时行犹在押之鼠,尚敛缩而不敢为;

  乙酉以后,时行犹负隅之虎,乃暴戾而不可犯!

  所以然者何哉?以九元林泰来为之党也!

  凡欺君罔上,何忍而不为,附于九元林泰来之后,亦何人而敢犯其锋哉?”

  申用懋:“.”

  边上其他人也不看“大字报”了,齐齐看着申大爷。

  申大爷回过神后,怒吼一声:“还有完没完!”

  同样的招数,又来第二次!

  随即申用懋掉转马头,一路飞奔回家,成功在大门拦住了自家老爹。

  “冷静!千万冷静!”申大爷竭力劝说,就是口才不太行,反反复复就是“冷静”两个字。

  申首辅脸色铁青,真是一群不敢直面林泰来、只敢挑拨老实首辅的垃圾!老实人就该被肆意侮辱吗?

  脑中千回万转,最后申首辅称病不出。

  林泰来顾不上首辅的心情,目前最头疼的事情还是兵部通信司选址问题。

  兵部通信司筹建小组目前成员有组长林泰来、副组长柯廷、组员甲王士骐、组员乙、组员丙。

  经过数次考察后,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东城教坊司胡同附近不适合作为办公地址。

  还是皇城南区最好,人人都想在这里办公,但后来者想在这块黄金政务区抠出一块地方,实在太难了。

  小组里的组员乙和丙都是监生出身,因为参加了文坛大会,又通过林泰来考察被提携过来的。

  这日,组员易志舒在私下里对林泰来禀报道:“九元公!我有一策,定可为本司争取地方,但需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林泰来十分诧异,本真仙一时都想不到办法,你一个监生还能有什么主意?

  易志舒信誓旦旦的说:“只要借给我十名家丁,早则数日,迟则半月,必有成效!”

  此后每天晚上,易志舒都带着十名壮汉到鸿胪寺卿何老头的家门口,大骂“奸党”和“阿附首辅”,一直骂到半夜方才作罢。

  十来天后,何老头被熬的心力憔悴,直接告老还乡。

  也不等朝廷挽留,何老头扔下官位就走了,鸿胪寺瞬间群龙无首。

  而后易志舒立刻复命说:“幸不辱命,得以功成!可以去鸿胪寺圈地了。”

  林泰来:“.”

  这种出身不高的人,也真能豁出去脸皮,身边其他人就算是周应秋、顾秉谦这样的人,也干不出堵门骂街的事情。

  易志舒又献言道:“九元公在吏部,近期注意不要让吏部提名鸿胪寺卿,让鸿胪寺正卿先空缺一阵子再说。”

  林泰来暗叹,果然“草莽”之中不乏英才,只是欠缺机会而已。

  此后在这段空档期,林泰来带领家丁迅速抢了半个鸿胪寺的地盘,作为兵部通信司的办公地址。

  并且紧急找李如松借了批军匠,先把隔离墙搭起来,然后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正堂。

  林泰来对此只有一个要求,在自己离京之前,把兵部通信司的正堂建起来!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嘉靖朝进士、由陕西巡抚兼总督宁夏善后事宜升为工部尚书的叶梦熊进京,时年六十一。

  虽然叶尚书出身偏远地方,又一直在地方为官,在朝廷的人脉不够强,但人生在世谁还没几个同年同乡之类的关系?

  况且在官场上的观念里,坐堂管部的尚书位列七卿,比督抚地位要高,所以肯定不会缺乏凑趣的人。

  故而在城外接官亭,叶尚书正在与一帮前来迎接的官员互相见礼。

  看着一张张挂满了恭维的笑脸,叶尚书心内感慨万分。

  他之前怎么也没想到,就自己这似有似无的上层关系,居然还能被提拔为工部尚书,位列朝廷七卿。

  全国地方上有二十多个巡抚,总督也有六七个,凭什么好事就轮到自己?

  原本想着,把善后工作彻底做完后,能升为三边总督就足够了,就没想过尚书的事情。

  幸亏自己脾气好,上半年平叛时,没有和抢自己权力的林九元吵架翻脸。

  当真是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

  不然的话,如果朝廷缺尚书,同在西北的大总督郑洛比自己更为合适。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郑洛回京师当尚书,而自己接替郑洛位置当大总督。

  结果与林泰来产生不和的郑洛还是继续留在西北,而自己则能荣升回朝。

  突然有马蹄声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有一群骑士骑着高头大马,从城门方向飞驰而来。

  离得不远了,当先那高大雄壮的骑士高声叫道:“叶公别来无恙乎!”

首节 上一节 610/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