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这老头居然是唐顺之的儿子!
虽然唐顺之没啥政治影响力,但与他林泰来还是有点渊源。
为了门面和威信,林泰来一直在宣扬自己武学和枪法传承自戚少保。
而戚少保又跟唐顺之学过唐家六合枪和兵法,然后将唐家六合枪传给了林泰来。
四舍五入,以戚少保传人自吹的林泰来明面上可不就是唐家武学的徒孙么?
都说京师水很深,并不单单指的权贵多,还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极为复杂。
在以尊师重道为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林泰来还能把这唐太常怎样?
无可奈何,哑口无言的林泰来转身就走。
腿脚疲软的唐太常干脆坐在了花坛上,对着林泰来的背影叫道:
“如果我被言官纠劾了,九元世侄可要为我辩护啊!”
走出太常寺的大门,林泰来怏怏不乐。
闯过龙潭,进过虎穴,横扫各院平趟各部,却不料在这小小的太常寺铩羽而归!
自己只是想把老掉牙的铙歌换成与时俱进的,又有什么错?
在自己的献俘大典上面,演奏高皇帝拳打陈友谅、脚踢张士诚、横扫大元,不觉得很奇怪吗?
左右护法忍不住感慨说:“怎么又遇到了清流党人,他们人数也真多,不过一个个的怎么就不怕死?
坐馆最近都已经杀疯了,今天遇到的这个还敢当面顶撞。”
林泰来随口答道:“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退路,若公开对我相让了,转眼间就会被同道当叛徒搞死!”
这种二极管思维如果只是闲扯吹比也就罢了,若当成行为准则用在了朝堂上,那后果就太可怕了。
见坐馆心情不好,左护法张文就安慰说:“又是清流党人碍事,坐馆回头再弄他!”
林泰来叹道:“弄他们一个两个三个的又有何用?岂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势孤力单,总不能全靠单枪匹马与清流党人搏斗吧?
应该抓一抓组织建设了,用组织对抗组织,才是长久之计。
这一两年确实太注重个人表现,忽视了组织体系建设。
意识到这点后,雷厉风行的林泰来当即就派家丁四处传话。
今晚就在林府召开更新社紧急会议,全员出席,不许请假!没有加班费!
傍晚过后,当众人陆陆续续赶到林府时,赫然发现四阁老赵志皋也在,顿时就知道今晚会议的重要性了。
一般情况下,身份特殊的赵志皋很少参加更新社内部会议。
“目前更新社的体系很不完善,发展严重滞后,这都是我的过错。”林泰来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
然后林泰来就开始进行改组,“任命赵老前辈为第一副盟主,我不在京时主持社内事务。
任命申用懋和王象蒙为副盟主,协助我和赵老前辈。”
这些任命都没什么争议,毕竟社员大都很年轻,申用懋和王象蒙都算科场前辈了。
再说这俩一个在武选司,一个在文选司,都是厉害部门。
一个社团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还是很团结的。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赵志皋询问道:“九元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林泰来点了点头,又对众人道:“我决意开始加大扩招力度,你们都可以开始发展新社员!”
众人都是第一次听到林泰来这样明确表示,看来今晚的会议确实很重要。
随后林泰来又说:“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收,除了遵守保密之类的准则外,必须还要认同我们的理念,才能加入更新社。”
听到这里,众人一起迷茫了。
我们更新社还有理念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不就是围绕你林泰来的交际圈而结社吗?
林泰来像个导师,便进一步阐述说:“任何社团都有理念,比如清流党人的理念就是以正人君子、道德节义标榜!
这个价值观还是很有迷惑性和吸引力的,所以总是有人前仆后继的加入清流势力,追求道德优越感的虚荣!
而我们更新社也当然有理念,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意在更新世间气象!”
周应秋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要强调更新世间气象?更新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个探究入微的问题,简直不像是拍马功力天下无敌的周应秋所能问出来的。
“问得好!”林泰来答道:“你们都是熟读史书的人,应当也能知道,三代以下历朝历代国运无过数百年者!
至于治乱兴亡交替之时,黎民百姓之凄苦惨烈,更是不忍言也。
而我大明立国迄今也已经二百余年,正当承前启后之时,为人臣者能无远虑近忧乎?
所以我所说的更新气象,就是主动求变,突破陈规旧俗,与天道争国运!
上报社稷,下安黎庶,也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了!”
屋内鸦雀无声,众人都愣住了!
这些话简直不像是你林九元能说出来的,但是还怪热血沸腾的。
与天道争国运!胸中到底有多大格局,才能说出这样令人震撼的话?
不知怎得,又莫名的想起了诸葛武侯,虽然兆头不大吉利。
林泰来维持着逼格,也不没完没了的啰嗦,就在众人震惊中拍案道:“我话讲完,散会!”
在一片震撼加崇敬的目光里,林泰来负手离去。
只有赵志皋追了上去,对林泰来低声道:“我这里正好有两个人选,已经考察了很久,既然你想扩大更新社,我现在就可以推荐。”
二十四岁的林九元看着六十八岁的赵志皋,很欣慰的说:“老前辈真是成长了,知道主动扶植党羽了。”
赵志皋苦笑几声,又解释说:“其实这两人是首辅的党羽。”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首辅党羽居然有投靠一个四品年轻人的意思。
放在两年前,说出去都没人信,但在今年就不好说了。
于是林泰来更欣慰了,“赵老前辈居然还学会挖墙角了,真是令我倍加惊喜!
一两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前辈这份主动为我分担俗务的心思!
不错不错,以后继续努力,我仍然看好你!”
赵志皋:“.”
说实话,也就自己能一直忍得了林九元这种说话腔调,换成别人早就翻过脸了!
就算是王天官,当年也翻脸过很多次,才磨练出来了!
第615章 组织之后是宣传
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打趣完赵志皋,林泰来好奇的问道:“这两个人是谁?”
赵志皋回答说:“齐世臣和柯挺。”
卧槽!林泰来也吃了惊,“怎么是他们两个?”
这两人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也没做出什么大事,但名声当真是不小。
主要是这俩被人起了外号,还特别响亮,让人印象深刻。
在很久很久的六七年前,朝廷斗争的焦点还不是什么国本,而是皇帝寿宫选址。
至于斗争双方,则是已经失势的“反张居正三红人”和目前仍然健在的申首辅。
当时首辅申时行坚决选址大峪山,因为这是申二爷岳父、前礼部尚书定下的地方。
而反申时行的“三红人”则坚决反对大峪山,主要借口是地下有巨石不吉利之类的。
当时林泰来还没入朝,申首辅这边的主力打手就是给事中齐世臣和御史柯挺,堪称哼哈二将。
齐世臣因为先前保过座师张居正张太岳,而后又帮申首辅死保大峪山。
结果他被损成“齐人齐保山”,从此外号齐保山,或者保山给事。
而柯挺则当着皇帝的面说:“若大峪穴下有石,臣敢以身当之!”
结果他被起了个外号叫石敢当,也叫敢当御史。
朝廷里都是体面人,给人起外号的情况不算很多,这两外号就算是近些年来的翘楚了,堪比林泰来帮顾宪成圈子起的外号“顾家班”。
“他们两个怎么跟你相熟了?”林泰来还是很不可思议,这俩应该是首辅的铁杆吧?
赵志皋如实答道:“万历十五年京察,当时首辅似乎有去意。
所以他们两个心里惶恐不安,找我求助过,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林泰来回忆了一下,原来就是清流势力到苏州老家搞事,还用了巡抚当卧底,差点让首辅不想干了那次。
最后还是自己发动民变连续逼死了知府、巡抚,并且重创了钦差,才把事情摆平。
林泰来又问:“他们两人现在什么官职?”
赵志皋继续回答说:“齐世臣资历较老,官位已经是太常寺少卿了,和你一样。
但他的差遣比较偏门,是提督四夷馆,只能管着百来个通事、译字生。”
在朝廷混了这么久,林泰来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遇到“提督四夷馆”这种官职。
下意识的说:“这不是主角才能拥有的稀有官职吗?”
赵志皋:“.”
林九元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啊?能不能积点口德?别人又没得罪过你。
就算你身份清贵,瞧不上这种官职,但在心里想想就好了,何必刻薄的开口讽刺?
林泰来解释道:“不要误会,我真心觉得提督四夷馆大有前途!
如果不是皇上准了组建通信司,我都想亲自把四夷馆兼管了。”
赵志皋继续说:“至于石敢当柯挺,资历较浅,从万历十三年当御史。
到现在正好六年任满,又到了接受考察的时候,正处在一个官场生涯的关键节点上。”
多疑的林泰来还在反复盘问:“他们当年也是出过力的,怎么不去找申首辅?”
虽然林泰来觉得急需加强组织建设,但真不会随便收人,宁缺毋滥。
赵志皋和很坦诚的答道:“申首辅的态度怎么说呢,这一两年对中层官员有点像是放养了,不是特别上心的样子。
不然的话,齐世臣也不至于只能落到个提督四夷馆的差事。
看到齐世臣的现状,柯挺现在就更担心了。
毕竟陆光祖当上左都御史后,都察院内部考察大都把持在对家的手里。”
官场就是这样子,脉络交错纵横,牵一发而动全身。
林泰来思考了一会儿,没继续说齐保山和石敢当这两大名人,反而向赵志皋问起了申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