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479节

  还有,如果没有苏州本土文坛盟主这个名头,失去了点评名花的权力,以后花界美人对待他还会热情吗?

  王稚登正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忽然听到有人放声狂笑。他抬眼看去,不是老冤家张幼于又是谁?

  “哈哈哈哈!王老登!你也有今天!十几年前,我没有争过你!

  但十几年后,我学生却从伱手里抢走盟主!苍天有眼,天道好还!”

  卧槽尼玛!王稚登彻底破防了,冲上去揪住张幼于就要打。

  一时间花厅内鸡飞狗跳,林大官人连忙上前,一手一边,强行将两个老头分开。

  旁观的申二爷目瞪口呆,难道自己不经意间,就亲眼目睹到苏州文坛变色了?

  他忍不住问出了一个玄学问题:“苏州文坛盟主和更新社盟主,孰大?”

  林泰来非常明确的回答:“哪个名号在我身上,哪个就大!”

  把人往外送时,林大官人忽然又对文元发说:“当年我微末之时,手下有个唐老头,与我甚为友善。

  他乃是唐六如的侄子,据他所言,唐六如那方刻着‘江南

  如果不介意,文老哥可否将这方印章借我玩赏几天?”

  文元发本来还想否认,但是听到林大官人不容置疑的口气,只能苦涩的答道:“可以,明日就送来。”

  贪得无厌的林泰来又道:“还有,我最近爱上了书画艺术,尤其喜欢收集各种名画。

  你们文家必定收藏了些令祖衡山先生和唐六如居士的真迹吧?可否也借给我几幅,让我观摩鉴赏几天?”

  刚才被文元发轻视的高长江阴阳怪气的说:“坐馆都收文家子孙为学生了,说借就太见外了。

  坐馆乃九元真仙,拜坐馆为师是何等福气,送几幅画为拜师之礼也是应该。”

  文元发苦涩的说:“高先生言之有理。”

  林大官人便对张凤翼嘱咐说:“我想看真迹,不要赝品,烦请灵墟老先生帮我鉴定。”

  张凤翼乃是苏州书画行业最大的操盘手,也是首屈一指的鉴定专家,不用白不用。

  当初张凤翼和王世贞翻脸,就是因为书画鉴定话语权的矛盾。

  听到林泰来这么说,文元发很敏感的回应:“我文家没有赝品!”

  “呵呵,呵呵。”林大官人很魔性的轻笑了几声。

  文元发:“.”

  踏马的,怎么感觉这林泰来似乎知道点什么?

  谁把这个秘密泄露给林泰来的?难道是张凤翼这老头?

  由于后面还要合作,林大官人就看破不说破了。

  当今文征明的画遍布天下,八九成都是赝品,很多甚至能以假乱真,难道外人能摹仿这么像?

  一行人说着话,就到了大门。

  文元发躬身对着王稚登行了一个礼,但没有再开口,默默的离开了。

  他知道,这样抛弃老登先生很不地道,行为如同背叛,但希望老登先生能理解他的苦衷吧。

  名门世家若想长久传承不衰,作为家主必须要会审时度势,不能被情感所左右啊。

  当然,盟主并不是几个人说让谁当就让谁当,还是要花一些时间,走一些套路的。

  但如果有文家半壁江山、张凤翼这个交游广阔大山头的鼎力支持,再加上林泰来的九元功名,还有宰相门庭申府的撑腰,在苏州文坛当盟主就很简单了。

  在回家路上,张凤翼对张幼于说:“文家能一直传承家声,果然有其长处。

  可惜我张家后人没有出色人才,不知我们兄弟的文名声望,还能不能传承下去啊。”

  张幼于很无所谓,“我已经把我的易经绝学传给林泰来了!

  后人说起九元真仙的经学传承,少不得提到我!”

  张凤翼叹道:“你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收了林泰来当学生。

  有他照看你,将来如果我走在你前面,也能安心了!”

  今天亲眼看到王老登从盟主宝座上陨落,张幼于心结似乎打开,人也清醒了不少。

  有点感动的说:“难为大哥六十几岁了,还为我这样操心。”

  张凤翼甚为怜惜的说:“弟弟啊,你今年已经五十五了,连个后人也没有,不妨从我这里过继一个。”

  张幼于叹道:“大哥的关爱我心领了,但还是算了吧!

  张家有大哥你的香火传承就可以,我这样的人有辱祖宗,就没必要留后了。”

  张凤翼责怪说:“你怎能这样想?就算你自己不在意,身为大哥的我能看着你断绝香火?”

  “我这里真不用!”张幼于动情的说,“大哥你的子嗣也不多,就不用割爱了。”

  张凤翼突然拉下了脸,冷然道:“你必须答应!不然就扣掉你所有月钱!”

  张幼于:“?”

  好端端的兄弟情深,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张凤翼继续说:“今天看到文家送文震孟给林九元当学生,那么文家下一代就稳了。

  于是我就忽然想到,你收了林泰来当学生,可你连个后人也没有,不就白浪费这份恩泽了吗?

  如果你有儿子,那就等于是林泰来的师弟,我张家的下一代也能稳了!

  所以为了我们张家的未来,你必须要从我这里过继一个!

  只要他是林泰来的师弟,又姓张,我就不在乎他是谁的儿子!”

  张幼于:“.”

  所以亲情也会变质,对吗?

  原来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自己和林泰来的师生关系就相当于一份价值千金的产业。

  算了算了,清醒的人间太累了,还是疯疯癫癫更自在。

  “我张幼于不会轻易出卖儿子名额.想当我儿子,得加钱。”张幼于恢复了疯癫模样,很不正经的答道。

  又过两日,林大官人迫不及待的向王十五说:“夫人!明日我要出城西巡,大概数日后再回来。”

  王十五微微不爽,“夫君这才回府几天,就在家中坐不住了?

  好像沧浪亭林府这里只是你一个临时落脚点而已,心儿还是不是都在什么横塘、木渎各镇?”

  林大官人如今也算明白了,有时候跟女人不要讲道理。

  放在过去他肯定要讲,县西的钱粮、水域、工业园区、横塘书院等等乃是林氏集团根基所在,既然回了苏州,怎么可能不去巡视?

  但现在林大官人只答道:“你看你就是想得多,我只是起意探望故人而已。

  比如说,最近得了一方唐伯虎印章,我要带过去给一位故人唐老头看看。他是唐伯虎的侄儿,当年提到过这个印章。”

  王十五又忍俊不禁的笑道:“夫君真是好雅兴,已经认识那么多名流显贵,但有了喜事后,竟然第一时间想着找那样一个平凡老头去显摆,难道你认为这样更有意思么?”

  林泰来答了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如果你舍不得我,可以跟我一起去,就当成出游了。”

  王十五道:“能念旧是美好的品德,妾身就不去了,免得影响夫君的威权。”

  林大官人从城里出行西巡,阵势非同凡响,反正排场比知府还大。

  醒目的神威烈水号又被洗刷一新,停在了胥江大码头上,前后还有十几艘船护卫。

  在胥江上,没有船只速度能比神威烈水号更快。

  西巡的第一站就到了十里外的横塘镇,林大官人站在船只甲板上,而岸上的腥咸气味还是那么大。

  毕竟旁边就是规模更大的鱼市,也是林大官人的起家之地。

  不过林大官人扫视了一眼码头上的迎接人群,眉头就皱了起来。

  两帮人各站一边,泾渭分明,看起来是有矛盾啊。

  真是烦人,集团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各种小矛盾也是越来越多。

第507章 第一项工作竟然是

  对于内部之间这些鸡毛蒜皮的矛盾,只要不影响大局,林泰来打心眼里懒得管。

  不知不觉间,他心态越来越倾向于宏大叙事了。

  但今天来都来了,身为永远的坐馆总要刷一下存在感。

  不能让手下人觉得,林坐馆已经高高在上,不会亲历亲为的管教他们了。

  要让手下人知道,他林坐馆并不是被挂起来的图腾,而是多余实在的掌控者。

  如今横塘镇有四个大地标,第一个就是林家大院兼胥太水上会社总部,第二个是横塘学院,第三个是横塘鱼市,第四個是新吴联内三堂之一安乐堂堂口。

  岸上的对立双方,一伙人是横塘学院的,领头人是高长江。

  林大官人西巡之前,高长江就提前返回学院,又充当了迎接者刷脸。

  另一伙人是横塘鱼市的,领头人是黄五娘的弟弟黄小六。

  黄五娘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本事不大,就没有委以其他重任,只把鱼市交给黄小六负责管理,对此林泰来也同意了。

  林大官人只想说真踏马的奇葩,学院和鱼市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单位也能产生矛盾,难道高长江和黄小六八字相克?

  还是黄小六自恃“外戚”身份,不尊重高长江这个从龙功臣?

  亦或是高长江已经投靠了正宫,故意在这里给偏房外戚脸色?

  凡事就怕琢磨,越琢磨越心累,于是林大官人干脆什么也不想了,爱谁谁!

  等林大官人下了船后,黄小六抢先迎上来,谄媚着说:“我姐姐和小九五正在大院里等着,姐夫先去看看么?”

  高长江在后面朗声道:“坐馆身为横塘学院的院长,却少有露面。

  今日二百莘莘学子正翘首以待,期盼聆听院长教诲,想必坐馆不会让学子失望。”

  林泰来不由得暗自感叹,黄小六这说话水平比高长江差太远了。

  面对这两种迎接的话,林大官人只能先答应高长江,“今天就只去学院看看,但不训话了。”

  横塘镇地方就这么大,下了船走几步也就到了。

  横塘学院占据了几个大院,规划整齐,林泰来看着十分满意。

  也得益于前些年社团火并时,半个横塘镇被纵火烧掉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林家大院、横塘学院的地盘。

  建筑都是近两年根据需求新修的,所以看起来才显得规划整齐。

  高长江在旁边介绍说:“目前在学院内受教者二百人,分幼童班和少年班,基本上已经饱和了。

  根据坐馆指示,都是从头培养,暂且以识字、数算、地理等基础课业为主。”

  以后世人的眼光,二百人听着不算多,但以这个时代各方面的局限,估计也是目前林氏集团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在学院教育上,林泰来难得展示出了耐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对学院寄以的希望,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林大官人的思路就是,先按着工科模式去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首节 上一节 479/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