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发现不远处池塘边架着秋千,有个鹅黄衫子的少女正在婢女的侍候下,荡着秋千玩儿,清脆的笑声一直传到了这边。
细看眉目如画,白皙清秀,让林大官人想到了初恋的感觉。
陆君弼也行完方便,慢慢走了过来,轻轻咳嗽了一声,又说:“没想到汪员外的女儿今日也来游园了。”
那边婢女忽然发现了有男人偷看,告诉了荡秋千的少女。
而后少女羞怯的用团扇捂着半张脸,转身迈着小碎步,从月门里逃掉了。
林大官人意犹未尽,伸手道:“来感觉了,快快给我笔墨!”
陆君弼正想说,要派人去前面书房取,等一会儿才有。
但张文张武左右护法立刻从随身皮囊里掏出了笔墨,递给了林大官人。
陆君弼:“.”
只能说,“王朋友”终于像个文人了。
林大官人直接在白墙上开始写词,题目为《菩萨蛮乍遇汪氏女郎》。
陆君弼继续看下去,只见全词是:
“东风人柳飞扬起。秋千小院重门里。对对浴红衣。鸳鸯塘上飞。
个人花底见。惊喜回团扇。羞怯指鸳鸯。花时日日双。”
林大官人收起了笔墨,叹道:“此情此景,配得上这首词,也不算浪费了。”
陆秀才听不懂,什么叫“也不算浪费了”?
此后又请着林泰来回到了席位上,继续喝酒闲谈。
酒再过三巡后,陆君弼又挑起了话头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像王朋友这样志向远大的人,娶妻最好不要局限于本乡本土。
以王朋友的根底,在苏州只怕也不需要另有助力了,所以娶苏州本地女子为妻,增加不了什么好处。”
林泰来深有同感,“此话有理。”
这时代大部分人娶妻都是同乡,极少有外地的,同省都算很远了。
当然,现在交通条件有限,一般人也不愿意把女儿远嫁,感受那离别之苦。
但娶个外地有实力的大小姐,当然也有好处,可以在本土之外增加新的助力。
不过现在林泰来觉得,说这些都还早,因为还不清楚自己的科举功名之路能发展到哪一步。
所以也不清楚应该匹配什么样的妻室,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陆君弼见林泰来赞同了自己观点,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又继续说:
“以伱这样的人才,选择肯定是个大家闺秀,官宦家庭或者富户都可以。
但是两者之间,我还是建议你选择富户结亲。”
林泰来本来没在意,但听到这里,颇感诧异,抬头问道:“这是为何?”
按照一般择偶观,在同等级的官宦家庭和富户之间,大都是选择和官宦家庭结亲,但陆秀才却反其道而劝。
陆君弼解释说:“第一,以王朋友这样的根底,并不急需官宦家庭的庇护。
第二,官宦都是有任期的,再大的官员也总有退出官场的时候,俗语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也也就是说,官位也好,人脉也好,都会过期。
但是,财富却是永远不会过期的,一直可以使用的。”
林泰来哑然失笑,打出一招林氏太极:“陆兄俗了,这观点也未免过于功利,将婚姻弄成了买卖似的。
在下择偶,讲究一个两情相悦,只看人品性情,并不看重相貌家世财富这些啊。”
陆君弼:“.”
我应该信你的鬼话,还是不信你的鬼话?
汪员外这时候又忍不住插话说:“这里没有外人,何必如此虚伪?
王生你还年轻,万万不可小看女人能带来的助力。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起家时都是借了女方的实力。
情情爱爱这些东西是很美好,但最好要主动去和现实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稳固。
就连我这个盐商也不例外,当初我如果没有岳家相助.”
林泰来仿佛有所心得,若有所思后忽然开口道:“汪员外不缺财富,最急需的是博取名望?”
汪员外莫名其妙,名望这篇不是已经揭过去了吗?怎么又就话重提?
林泰来如梦方醒般的说:“汪员外的高见启发我了,又让我想到刚才没说出的第四条。”
汪员外仍然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接话。
林泰来继续说:“前金陵十二钗之首、被誉为秦淮河二百年第一名姬的马湘兰,汪员外听过吗?”
听到这个名字,汪员外感慨说:“早年间奔波于长江上,时常路过金陵,岂能不知马湘兰?”
林大官人察言观色后,又道:“如今马湘兰已经隐退了,我把她劝到扬州来,给汪员外做个外室如何?”
汪员外吃惊的说:“当真?我听说马湘兰一直想嫁给苏州第一名士王稚登为妾室,但王稚登一直没答应。”
林大官人很有信心的说:“马湘兰为人仗义,乃是女中豪杰。她欠我一个人情,只要我开口,她必定答应。”
汪员外:“.”
该死,又是动心的感觉!
马姬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女神,名气也仍然在。
自己当年只是个小盐商的时候,经常路过秦淮河,往来皆名流的马姬乃是自己可望不可及的女神。
后来发家了,也进过马姬的门,但也就是陪坐喝了几杯的招待。
大家都知道,像马姬这样的人有挑客资格,基本只与士林名流往来。
一身铜臭的商人,去了也就是陪着喝几杯酒了。
汪员外回忆着昔年往事时,又听到林泰来说:
“如果马姬能移居扬州城——我看隐园这里就挺不错,回头员外你多种点兰花和竹子。
而马姬又认识很多士人,只要他们路过扬州这个交通要冲,只怕都想来拜访一下故人。
到那时候,汪员外不就可以趁机沾光,获得与大量士人交游的机会?”
“她什么时候过来?”汪员外拍案而起,坚定的问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陆君弼陆秀才忍不住捂住了脸,今天老员外在自家主场真是一溃千里了。
事业和名望也就算了,就连谈论爱情,你一个饱经沧桑的油腻中年人也被十八九的年轻人反杀,丢人不丢人?
你也不想想,以后你身边都是“王朋友”介绍的人,什么张凤翼、马湘兰之类的名流,那扬州城里汪家事业谁说了算?
这王朋友岂止可怕,简直就是个魔鬼啊。
陆君弼也真不知说什么好,一顿饭吃下来,没见汪员外完成什么设想,反而让“王朋友”布局的差不多了,情何以堪。
别人都还没答应当你女婿,你汪员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忍受不了各种诱惑了。
再接下来如果还谈判,汪员外你除了跪着送上女儿求收留,还有什么要价的资格?
昨晚到今早才写完,这章是补的,还欠2章!
第242章 绝佳的吃瓜体验
并不是汪员外的智慧和历练不如陆君弼,只是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
陆君弼好歹也是个秀才生员,在“士农工商”的社会机制下,相对略清高超然一点,利益诉求虽然也有但没有那么强烈。
而汪员外经过多年奋斗,钱赚够了但也遇到了瓶颈,急需实现政治跃升,进入半儒半商这个阶层,不然只怕连巨额财富都保不住。
林大官人信手勾画出的布局,无一不可行,无一不美好,完全契合了汪员外的最急迫需求,直击汪员外灵魂深处!
只要照着去做,成为扬州城士林名流简直就是触手可及的事情!
所以才出现了“利令智昏”的磁场,导致汪员外心神失守。
还算清醒的陆秀才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也不藏着掖着了,单刀直入的对林泰来问道:
“方才你也看到了汪员外的女儿,可有意结亲否?”
林大官人叹口气,“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们对我并不了解。
我也不想坑骗你们,劝伱们更加了解我之后,再考虑这事吧。”
陆秀才和汪员外面面相觑,“王朋友”这是什么意思?每一个字都明白,但连起来为什么就听不懂?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样的话,哪有用在自己身上的?更加了解又是怎么个了解?
等林泰来离去后,陆秀才对汪员外说:“员外你今天实在太失态了。”
汪员外也回过神来,发觉自己表现失常,无奈的说:“我仿佛做了一场美梦。”
然后又抱怨说:“一定是你将我的情况都告诉了他,所以他才有针对性的给我造梦。”
陆君弼无语,既然想着提亲,那么把基本情况告诉对方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谁能想到“王朋友”这么能忽悠,让汪员外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最后汪员外说:“其实两天前我已经派人火速赶往苏州,等打探到什么消息再定。”
“如此最为稳妥。”陆君弼便放了心,老员外没有被冲昏头就好。
越来越觉得“王朋友”深不可测,陆秀才也打算消停两天,暂时不招惹了。
在扬州城小东门附近,有一处三进深的精致宅院,一般称为郑家甘泉别院。
最近这段时间,这处别院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不少读书人很想窥测一下。
因为扬州城首富郑之彦员外从苏州买回了花魁,就暂时安置在这里。
郑员外已经对外公布了,苏州花魁将作为奖励,送给这次平山堂征诗的状元。
这个噱头在扬州本地读书人中,很是引发了巨大轰动。
参加诗词比赛的肯定还是本地人最多,如果没有明显超人一等的过江强龙,奖励一般也就留在本地了。
这日上午,郑氏别院大门前,出现了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
“砰砰砰!”这个长衫儒巾的巨汉毫不客气,用力拍着大门的门板。
在伟岸身影的衬托下,门板似乎显得非常单薄脆弱。
对面几个小贩看到这一幕,总感觉门板在下一瞬间就要被拍烂的样子。
大门被打开了,里面家奴大骂道:“哪里来的不知死活屁五辣子!”
郑氏家奴在扬州城里也是豪横惯了,气不顺了开口就骂。
那高大身影叫道:“苏州林生,特来拜见白姬!让白姬出来见个面!”
郑家豪奴毫不犹豫的口吐莲花:“滚!外巴子再敢撒泼,让你走不出扬州城!”
说完后,家奴又关上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