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158节

  所以说在官场,永远不缺乏奇迹。

  不是穿越者谁能想到,这个藏身在南京国子监坐冷板凳的老头,才是当今南京城里最粗的大腿。

  现在结交赵志皋,就是“一本万利”的烧冷灶。

  而且赵志皋这个人还有个优点,就是性格比较软弱柔和,十分好相处。

  从林大官人个人角度来看,他也比较喜欢跟这样有提线木偶潜质的人打交道。

  正在林泰来琢磨怎么加把火,彻底“收服”赵志皋时,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林泰来不满的转头看去,是谁这么没礼貌,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来了?

  “你这恶贼怎得在此?”那人进来就看到林泰来,反而先吃了一惊,同时又有点生理恶心。

  这时候林泰来也认出来了,来者竟然是胡应麟!

  王世贞老盟主的小友,新五子的热门人选,著名文艺理论家!

  几个月前苏州文坛大会,被自己在文艺上击败过的人物!

  “收服”赵志皋的进展好不容易才顺利起来,结果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敌意满满的胡应麟,这下又会有麻烦了!

  林泰来一边紧急想着措辞,一边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在此?我仰慕老学士品行才学,特来拜访,这也不行?”

  对这个理由,胡应麟一万个不信。

  林泰来也渐渐回忆起来了,赵志皋和胡应麟都是浙江兰溪人,地道的同乡。

  在历史上,赵志皋作为同乡老前辈对胡应麟多有照顾,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所以胡应麟刚才走进赵志皋的公房,可以不打招呼直接进来。

  赵志皋对林泰来问道:“你们有什么过节?”

  能让胡应麟这个小暴脾气进来就骂恶贼,真是不多见。

  林泰来笑道:“也没什么,只是不打不相识而已!

  当日在苏州谈论文学,我们都认为杜工部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唐诗最被埋没的一首。

  老学士你说,这巧不巧?”

  赵志皋惊叹道:“若真如此灵犀相通,诚然为佳话啊。”

  “并非那样!”胡应麟有点急了,“老前辈休要上了当!

  此人喜好虚名,惯会投机钻营,见利忘义!”

  林泰来反问道:“那你倒是说说,我到老学士这里,能钻营什么?投机什么?能获什么利?”

  胡应麟一时答不上来,他也很清楚,老前辈身上真没什么可给林泰来的利益。

  林泰来又指向胡应麟,“倒是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到此,只怕也是有目的而来吧?”

  胡应麟确实有事要说,他也是奉了王老盟主的命令来办事的。但被这样挤兑后,还怎么开口?

  林泰来对赵志皋叹口气,说:“如今人心浮躁,一切利字当先,连你这位同乡也不例外。

  像我这样纯粹的人,拜访老学士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胡应麟:“.”

  明明自己半个主场作战,掌握着主动权,但却三言两语之间彻底落了下风。

  他就是不理解,你林泰来如此看重赵老前辈,到底有什么用?

  我知道这个小令是元代的,但就当本时空没有!

第192章 历史总是重复上演

  胡应麟今天来拜访赵志皋,是替王世贞老盟主来的,看看能否在文坛大会里寻求合作。

  国子监这边有场地,也有很多读书人聚集,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最起码可以充当气氛组。

  林泰来见胡应麟半天不说话,又催促道:“你上门有什么私事就速速说了,不要耽误我与老学士清谈。”

  胡应麟气得咬牙切齿,你林泰来把高尚都装完了,自己还怎么张口?

  若说点具体请求,不就成了不如你林泰来动机纯粹?

  还有就是,关于王老盟主的事情,也不想让伱林泰来知道。

  林大官人便又主动站了起来,皮里阳秋的说:“你如果有什么不方便外人在场的阴私事情要说,在下就告辞回避了。”

  然后对赵志皋说:“在下年轻识浅,有很多人生迷惑尚未向老学士讨教明白,改日再来造访。”

  反正今天跟赵志皋混脸熟的主要目的达到了,而且当着赵志皋的面,也不好意思对胡应麟太过分,不妨见好就收。

  等林泰来走了后,胡应麟心不在焉的对赵志皋把事情说完,也就急急忙忙的告辞了。

  胡应麟心里觉得,文坛之敌林泰来出现在南京这件事情,有必要尽快告诉王老盟主。

  赵志皋看着胡应麟说完事就匆匆走人的背影,心里也忍不住感慨了几声。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相较之下,那位苏州林生确实更“纯粹”一点。

  至少他对待自己很赤诚,没有功利心,愿意陪着自己这样一个闲散老头子慢慢聊天。

  同乡晚辈胡应麟也不能说不对,但今天这种说完事就走的态度,没有林生的表现让人舒服。

  但赵志皋并不知道,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林大官人并没有走远,就在大门外成贤街上晃悠。

  胡应麟刚出了国子监,就被几条壮汉堵住了。

  林泰来笑眯眯的说:“为何这么快就出来了?你到南京,见了同乡老前辈,怎得不多说一会儿话?”

  胡应麟呵斥道:“与你何干?”

  林泰来忽然又问道:“王老盟主是不是也到南京了?

  不然除了王老盟主,没人能让你不顾同乡老前辈,如此迅速离开国子监。”

  胡应麟不想答话,绕开林泰来就要走,却被林泰来牢牢按住了。

  胡应麟色厉内荏的冷笑道:“光天化日之下,你还想对我动手?”

  林泰来松开手,半是解释半是警告说:“不要误会!无论王老盟主在不在南京,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

  我到南京城,是为了参加武举,与你们复古派无关。

  所以你们复古派也不要产生什么误判,彼此相安无事最好!”

  林泰来真有点担心王老盟主怀恨在心,从南京兵部搞事,而自己在南京兵部又没有硬关系。

  虽然自己硬实力在这里摆着,但遇上麻烦也够恶心人的。

  “相安无事”这四个字非常让胡应麟心动,因为林泰来简直就是他的噩梦心魔。

  他至今也想不通,为什么林泰来能猜中他心里的《登高》和《春江花月夜》?

  今天再次见到林泰来,他已经开始担心晚上会失眠了。

  但他不是文坛盟主,他说了不算,只希望林泰来真有和平的诚意。

  今天事情都办完后,林泰来就回到赵彩姬家里。

  前两日林泰来不怎么出去,别人还不是很确定一些事情。

  今天林泰来出去又回来,落到了有心人眼里,就能确定林泰来确实住宿在赵彩姬家里了。

  在林大官人的刻意低调下,街面上大部分人只知道,海青天派了属员在这里负责扫黄,但并不清楚林泰来就是这个属员。

  虽然也有些人猜出了端倪,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位林姓属员如此肆意妄为,实乃自寻死路。

  因为如果海青天的手下犯禁,不但不会被包庇,反而会被更严厉惩治。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位属员被海青天废了,别人岂不就可以取而代之?

  毕竟在秦淮河这里,能负责扫黄就相当于垄断资源。谁又不想要资源?

  及到次日,林泰来刚刚起床,正在院中备考。

  忽然门口那边来禀报,提学御史房寰派人到这里传话,召见苏州府林生。

  这个召见让林泰来比较意外,毕竟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目前也没什么交集。

  如果不出意外,他和提学官第一次打交道时间应该是明年的院试才是。

  提学察院就在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边上,也挨着府学,过河就到了。

  在过桥的时候,林泰来心里就琢磨起房寰这人。

  这位房提学确实也青史留名了,只是名字留在了《明史海瑞传》的篇幅里.

  作为海瑞人生最后两年里,唯一攻讦海瑞还没怎么落下风的人,房御史被重重记了一笔。

  七十多岁的海瑞年老体弱又多病,已经吵不动了,所以让房御史占了便宜,时人纷纷对此打抱不平。

  房御史在南直隶读书人里口碑也非常差,以贪婪横暴著称,还被编了《倭房公赋》这样的小作文讽刺。

  不过林大官人对房提学其实挺期待的,如果明码标价五百两一个秀才,他作为考生能有什么意见?

  一直跟着来传话的人走进了察院大门,跟班人员留在前院,而林泰来又穿过仪门进入了正堂。

  但此时正堂公案后空无一人,林泰来就只能百无聊赖的对着空空的公座站着。

  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差役进了公堂站好,这大概预示着房提学要上堂了,林泰来连忙打起精神。

  然而却看到一个长须书吏,从后堂转了出来,对着林泰来大喝道:

  “大宗师有令,林生干犯禁条,拿下惩戒!”

  林泰来:“.”

  辛辛苦苦过河跑了一趟,等来的就是这句?

  还有,这提学官神经病吗?自己又不是学校生员,一个提学官能管得了自己?

  这时候,左右两个差役上前来要动手。

  林大官人双手用力一分,就将两个差役一起推倒了。

  那长须书吏心中暗想,果然如同别人所说,这位林生喜欢动手,只要勾引他动手就肯定能成。

  便立刻又大喝道:“尔还敢动手,罪加一等,拿下!”

  这时候,堂中其他差役似乎早有准备,一起扑了上来。

  林泰来暗自纳闷,今天这场面,怎么有点像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有句话怎么说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的套路总是不停上演。

  现在他有上下两策,其中上策就是立刻亮明身份,指出提学官无权管辖自己的事实,尽快消除误会。

  而下策就是当场开打,先莽出去再说,反正提学御史察院里不会有强弓劲弩。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非常理智的选择了下策。

  正经人但凡能动手,谁又会哔哔?

  一招袖里乾坤,直接打飞了距离最近的差役,但他没有着急向公堂门外冲。

首节 上一节 158/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4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