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5节

  “陛下,虽然前路坎坷,但是只要努力,总有拨云见日的那天。”

  “臣有一策可供陛下驱使,必然能保我大明江山无虞。”

  本来还有些意志消沉的崇祯见李适有策略,顿时来了精神,坐直了身体,

  “李卿快快说来。”

  “陛下,眼下我们要整顿京师兵马,以防未来闯贼打进京城。”

  李适此言一出,崇祯顿时惊讶道,

  “闯贼都打到了京师,那我大明不就要彻底亡了吗?”

  李适见崇祯还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只好耐心解释道,

  “陛下不可忧心,只要陛下还在,大明就不会亡。北京乃天下第一坚城,只要防守得当,就算百万闯贼也难以进入。”

第8章 李适和崇祯的奏对

  当然崇祯也有自己的考虑,

  “但是一旦闯贼打到京师,那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朕啊。”

  突然崇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一惊一乍,

  “对了,还有孙传庭,他一定可以挡住闯贼的。”

  李适摇摇头,继续说道,

  “陛下,臣也很佩服孙大人的能力。但是陛下想必也知道,孙大人不过数千的精兵,而且没有后续粮饷,能拖住闯贼一段时间就不错了,哪里能挡住闯贼。”

  “要知道前些天的朱仙镇,十余万精锐大军都败于闯贼之手,我们还是莫要把希望全部放在孙大人的身上。”

  历史上崇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孙传庭的身上。

  但是孙传庭一没有足够的兵源,二没有足够的粮饷。

  还被急性子的崇祯数次逼迫出战,最后战死潼关。然后李自成的大军就直捣北京了。

  难道崇祯不知道孙传庭的情况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为什么还要不断的催促。

  那就是因为没有钱,崇祯把能抠出来的钱全部给了孙传庭,但是还是杯水车薪。

  崇祯当然想要在财政彻底崩溃之前打败李自成,所以只能最后一搏。

  崇祯听了李适的话不断叹气,崇祯就这样性格多变,一会慷慨激昂,一会意志消沉。

  情绪很不稳定啊,不能像李适一样荣辱不惊。

  “还有陛下不需要太看重天下百姓的看法,要知道唐太宗有玄武门的劣迹,还有我朝成祖的靖难之役,但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千古一帝的称号。”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面子其实不值一提。”

  崇祯其实很爱面子,但是这么多年来可能也练出来了。

  要知道满清五次入塞劫掠,而且每次都在京城附近。

  还有就是流寇掘了老朱家的祖坟,还杀了些大明的蕃王。

  “朕真的可以成为中兴之主吗。”崇祯不由问道。

  “陛下,中兴之主的特质陛下全部都有,如勤政爱民,生活节俭,也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奈何天灾人祸不断,只要陛下坚持过去了,就是中兴之主。”

  这时崇祯突然自嘲道,“坚持不过去就是亡国之君呗。”

  王承恩见状,当即再次跪下来,乞求道,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说啊。陛下的辛苦努力我们这些奴婢都是看在眼里的,陛下一定能中兴大明。”

  李适也发现了崇祯情绪不稳定,时而开朗,时而忧郁。这是一种病啊,得治。

  “陛下,当了亡国之君,你如何下去面对我大明的列祖列宗。”

  果然崇祯再次振作起来,

  “李卿说得是啊,朕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想必再坚持几年也不成问题。”

  这时崇祯站起身来,面向南方跪拜,王承恩和李适赶忙有样学样。

  “太祖以及众位列祖列宗,不孝子孙朱由检一定要中兴大明,请各位列祖列宗保佑由检,让天灾人祸快点过去。”

  说着崇祯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响头,李适也跟着装模作样磕了一个头。

  虽然李适是不信神的,但是没有办法,老板都磕了,自己不得表示几下。

  崇祯站起身来对李适说道,

  “李卿,还是再说说你的策略。”

  李适站起身来,大大方方坐下。不由感叹还是大明好啊,要是我大清,估计说话也得跪着。

  “刚才说了现在要整顿京师兵马,而且最为紧要的是要控制在陛下手里。陛下也知道,现在外面的军头们都是听调不听宣了。”

  说起这些军头,左良玉的名字瞬间从崇祯皇帝的脑海里面闪过,将来必然先把这家伙给杀了。

  “京师的兵马还有十余万,而且一直都掌握在勋贵手里。这些勋贵和我大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必忠心没有问题吧。”

  本来李适提到京师的人马,就是想要趁机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个提督京营的文官。要知道乱世军权才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看来还不合适啊,李适也不能继续,免得崇祯怀疑自己不轨,目的不纯。

  等自己把京营的消息打探清楚,再找几个官员弹劾,然后趁机染指京营。

  “虽说还有十余万的兵马,但是实际上陛下也知道,京营毫无战力可言。而且实际上有多少官兵,陛下估计也不清楚吧。”

  崇祯点点头,“朕让成国公朱纯臣到时候查看一番便是。”

  李适知道成国公朱纯臣这个人不可靠,崇祯皇帝对他信任十足,没有想到他最后主动投降李自成。

  李适才获得崇祯皇帝的信任,目前不好随意说他人坏话,只得把京营问题提上日程,这才是重中之重啊。

  “如此便好,只要京师掌握在陛下手里,那么我大明无忧矣。只待天灾人祸消失,陛下再来整顿山河,中兴大明。”

  “啊,李卿难道没有其他策略了吗?”

  李适本来也有一些方法,但是那都不重要啊。就目前这情况,要先把军权掌握到手里,就算是改革,你没有军队保证北京的安全,哪天李自成打进北京就完蛋了。

  李适只好点点头,崇祯不由有些失望。不过李适这人忠心没有问题,而且他的言论也确实有些道理。

  “李卿,朕看你对兵事比较上心,朕封你为兵部侍郎你看如何?”

  李适当然不愿意啦,兵部官员那可是高危职业。

  不过崇祯都主动给自己加担子了,要是自己不接受。崇祯可能会不喜,认为自己夸夸其谈。

  而且有了兵部的官职,正好可以对京营下手。

  而且兵部侍郎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自己一天之内从正七品升到了正三品?速度如此恐怖?

  但是还是要注意在兵部任职首先需要保存自己,君不见马上兵部尚书陈新甲就会背锅被杀。

  “臣李适谢陛下隆恩,无以为报,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对李适好感再次加深。要知道目前兵部的官那是人人都避而远之,要知道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啊。

  于是崇祯主动结束了话题,虽然李适给自己带来了希望,但是具体什么的总感觉云里雾里的。

第9章 魏藻德的羡慕嫉妒恨

  李适走出乾清宫,开始总结自己今天的所得。

  总感觉给人一种高开低走的感觉,本来想靠穿越者的优势,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但是很明显别人不买账啊。

  还好把皇帝给忽悠到了,而且忽悠到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穿越者带来的言论有多有用,而是皇帝需要这么一种言论来给自己背锅。

  自己误打误撞博得了崇祯皇帝信任,还给自己连升数级。

  不过很明显自己得罪了首辅周延儒,看来自己以后还是要低调点啊。

  于是李适大摇大摆回到了翰林院,李适的事迹早已经传到了这里。当然更多的是恶名,被周延儒的党羽恶言相传。

  不过一些同年还是知道李适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并且升官了,现在是翰林院侍读学士。

  于是便有相熟的前来祝贺,不过大部分都躲得远远的。

  李适正和几个同年聊得开心,并约好了晚上一起聚一聚。

  这时魏藻德走到几人身边,十分不客气的说道,

  “李适,平时见你性格乖张,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是一个幸进之辈。”

  魏藻德这话顿时惹得几人不满,李适也面色阴沉下来。

  要知道魏藻德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和几人是同一届中进士的,授予修撰。比几个同年品级更高,再加上他年纪较大,于是不可避免以老大哥自居。

  平时喜欢向上钻营阿谀奉承,对下则是飞扬跋扈,早就惹得大家不满。

  现在他居然有脸来说李适是幸进之辈。

  原本李适知道魏藻德这家伙,明年会以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并且在崇祯十七年升为内阁首辅,堪称明朝升官第一人。

  李适还原本计划和他搞好关系,让他在前面引路,没有想到现在直接不可能了。

  这时只见王承恩带着几个小太监走了过来,王承恩站在李适面前,看着现场古怪的氛围面无表情的说道,

  “翰林院李适接旨。”

  李适马上整理衣冠,并朝着皇帝寝宫所在行礼,然后毕恭毕敬跪下接旨。

  王承恩很很满意李适的动作,标准迅捷,看来翰林院的官员在礼仪方面训练有数啊。

  当然崇祯朝皇帝每天面对的都是军国大事,哪里有时间来听翰林院的经筵。于是一帮翰林闲的蛋疼,礼仪这方面不由练得娴熟。

  “翰林院编修李适,公忠体国,建言有方,破格特进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因兵部出缺,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李适大喜谢恩,然后只见王承恩用手招呼李适到耳边,众人以为是皇帝的体己话,也不甚在意。

  只见王承恩小声说道,“恭喜李侍郎,以后要多多为皇上分忧啊。”

  李适满脸笑意也小声回应道,“为皇上分忧乃是本分。”

  “希望你记住今天的话,要是你敢欺骗皇上,你是知道后果的。”

  王承恩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也不由提醒李适几句。

  见王承恩要走,李适赶紧说道,

  “王公,不知道哪天有空,在下前来拜访一二。”

  王承恩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便走开了。

  见李适不仅升为侍读学士,还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真可谓一步登天啊,亲近几人不由高兴不已。

  要知道同年进步了,帮衬自己一下,那还不起飞。

  而魏藻德这家伙则是满脸的不服气,羡慕嫉妒恨直接挂在脸上。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学李适这样给皇帝上奏章,给皇帝献策。

  李适安抚好几个同年,便走到翰林院内堂找到翰林院的詹事黄景昉,崇祯十四年黄景昉以詹事兼掌翰林院。

  李适也不客气,直接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房内只有李适黄景昉二人。

首节 上一节 5/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