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94节

  刘秀笑着看了刘庄一眼。

  “很难理解,是么?”

  刘庄点了点头,道:

  “儿臣觉得,朱翊钧不应该,也不可能会输的。”

  堂堂皇帝,执政了这么多年,根基不可谓不深厚。

  虽然不召开朝会,但依旧大权在握。

  甚至还刚刚平定了啺葜遥官琳秸�

  朱翊钧这时候应该是威望极高才对啊。

  怎么会输呢?

  刘秀呵呵一笑,摸着胡须开口。

  “朱翊钧当然会输,如果他能在争国本事件中赢了,那才奇怪呢。”

  “啊?”刘庄越发疑惑,忙道:

  “还请父皇教导。”

  刘秀嗯了一声,显然对于刘庄的这种态度颇为满意,开口道: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在朱翊钧拒绝召开朝会那一刻起,他就必败无疑了。”

  刘庄还是不懂。

  刘秀也不生气,耐心解释。

  “皇太子的册封,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必须要得到天下臣民的认同。”

  “都说皇帝受命于天,是天子。这句话啊,误导了很多人,也包括朱翊钧。”

  刘秀说到这里,表情突然变得严肃。

  “天下臣民承认你是皇帝,你才是最尊贵的皇帝。天下臣民若是不承认你,那你就算坐上了皇位,也只能成为下一个王莽。”

  “朱翊钧自己不上朝,完全断绝了臣子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个皇帝,竟然和臣子老死不相往来,何其愚蠢。”

  刘庄陷入沉思,片刻之后道:

  “父皇的意思儿臣好像明白了,朱翊钧不和臣子们联系却和臣子们对抗,反而导致臣子们别无选择,必须支持朱常洛?”

  刘秀笑呵呵地点头。

  “对啊。众所周知,父亲最疼爱的儿子,一定是最像这个父亲的。故而,朱常洵将来一定和朱翊钧大差不差。”

  “臣子们不是傻瓜,一个不上朝的朱翊钧还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和朱翊钧一模一样的朱常洵?”

  “反之,如果朱翊钧能在朝政大事上积极和臣子们沟通,听取臣子们的意见,臣子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他是一个明君。”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拒绝一个很像朱翊钧的下一任皇帝呢?”

  “这国本之争归根结底,和朱常洛、朱常洵这对当事人兄弟没有什么关系。”

  “要说谁把这件事情给搞砸了,那个人也只能是朱翊钧本人。”

  听完刘秀的话之后,刘庄总算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如此。”

  最开始,并非所有大臣都站在朱常洛那边。

  皇帝立嫡长子是规矩,但规矩是人定的,又不是不能改!

  别的不说,就朱翊钧的爷爷嘉靖皇帝在位时,两名皇子不也都有机会成为太子乃至登基?

  想到这里,刘庄忍不住道:

  “那为何嘉靖皇帝想选谁就选谁,朱翊钧却不行?”

  刘秀哈哈地笑了,看向金幕中朱翊钧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

  “当然是因为朱翊钧这小子的帝王权术,比他爷爷嘉靖差远了!”

  刘庄今天脑海之中疑问不少,干脆一口气问个痛快,便道:

  “父皇是怎么知道的?嘉靖皇帝也没有在之前的盘点视频之中出场过啊。”

  刘秀洒然一笑,道:

  “是没有看过,但两个人足够证明了。”

  “高拱在嘉靖年间就已经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在嘉靖年间也已经是朝中大臣,隆庆年间立刻就进入了内阁。”

  “高拱主持的改革可圈可点,张居正更是被金幕称为大明第一贤臣。”

  “嘉靖能把这两名贤臣留给自己的子孙,足以证明这位皇帝在识人之道上是有理解的。”

  “朱翊钧呢?自从张居正死后,金幕中这么多内阁首辅和大学士,有一个能用的吗?”

  “全是废物。”

  刘秀说到这里,平静开口,给自己刚刚那番话做了一个总结。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不是万历朝没有千里马,是他朱翊钧看不到,用不来!”

  刘庄心悦诚服,连连点头称是。

  仔细一想,刘庄突然觉得,其实自己的经历,也能和朱翊钧做对比。

  原本东汉的第一任太子并非刘庄,而是当时的皇后郭圣通所生的长子刘疆。

  后来刘秀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便先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又废掉了刘疆的太子之位。

  最后,刘庄的生母阴丽华成为皇后,刘庄也成为皇太子。

  仔细想来,刘秀换太子的过程中,可是废掉一个皇后和一个前太子。

  这背后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朱翊钧呢?

  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只不过是一个宫女,区区恭妃的名号还是生了朱常洛后补封的,娘家也是普通老百姓。

  郭圣通出身的郭家可是河北正儿八经的郡望大族,郭圣通的外公更是西汉真定恭王刘普。

  当年要没有郭家的鼎力支持,刘秀孤身前往河北,哪里有那么容易把河北拿下?

  毫无根基的王氏和东汉王朝的开国股东郭圣通相比,差得太远,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就这样,刘秀还是废掉了郭圣通和其子刘疆。

  朱翊钧却搞不定王氏的儿子朱常洛……

  只能说,刘秀和朱翊钧之间的帝王权术差距,恐怕也是跟郭圣通和王氏之间的差距一般。

  一个天,一个地!

  刘庄突然无比庆幸。

  还好,朱翊钧不是我的父皇。

  要不然,我岂不是成了另外一个朱常洵了?

  金幕中,画面继续播放着。

  文武百官站在一起,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册封太子可是大事,陛下竟然把太子和几个皇子的册封仪式搞在了一起?”

  “呵呵,陛下国本之争输给了咱们,就让陛下发泄一下又有何妨?”

  在众人的注视下,已经多年不上朝的朱翊钧出现了。

  对许多这些年才入朝为官的官员来说,这位皇帝的面孔是极其陌生的。

  没见过啊。

  不过,众人还是规规矩矩地行礼。

  随后是太子朱常洛的册封仪式。

  朱翊钧板着脸,面无表情地进行完整个仪式。

  看着朱常洛戴上太子冠冕,群臣都非常激动,欢呼不断。

  “见过太子殿下!”

  等到福王朱常洵的册封仪式,朱翊钧顿时露出笑容,还拉着朱常洵聊了一会。

  群臣安静地看着这一幕,鸦雀无声。

  不少人干脆仰头望天,仿佛面前的这一幕全然不曾存在。

  【在很多人看来,既然争国本事件结束了,朱翊钧这个皇帝也输了,那这件事情就应该彻底过去了。】

  【朱翊钧应该重新成为一个正常的皇帝,进行朝会等各种礼仪活动。】

  【然而他们错了。】

  朱翊钧回到皇宫之中,一脸愤恨。

  “这些家伙,实在是欺人太甚!”

  “朕都已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竟然还要逼着朕上朝,想要在朕面前炫耀他们的胜利,嘲讽朕的失败!”

  “朕不会再上朝了,朕不但不上朝,朕还要这些该死的臣子发烂发臭,让他们永远得不到升迁,让他们人生的希望和前途彻底断绝!”

  【于是,在国本事件结束后,朱翊钧不但没有如群臣所希望的那般“迷途知返”,反而变本加厉了起来。】

第501章 陈平质问萧何,朱高炽被父祖集火,朱翊钧要死了?

  【朱翊钧不但不再上朝,而且也不再任命新的官员。】

  【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官员,或者都察院御史,乃至六科给事中等等,在这些官职出现空缺之后,朱翊钧都直接选择了无视。】

  【非但如此,朱翊钧连内阁大学士们也不再经常召见了。】

  【一开始,朝臣们还以为是朱翊钧皇帝的自尊心作怪,还有不少人上奏折打圆场,希望能消除朱翊钧这种幼稚不成熟,不愿意面对失败,只会逃避和彻底摆烂的心态。】

  【此时,朝堂上的争议集中在了矿税监上。】

  【经过几年时间的磨炼,矿税太监们已经彻底放开了手脚,无所不用其极地敛财。】

  【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有矿税太监们的存在,三百六十行全部都需要交矿税,从官员到百姓都有许多人因为矿税而家破人亡,民怨沸腾。】

  “民怨沸腾?”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折,发出一声冷笑。

  “朕平定了啺莺脱钣α魍肆速量埽竺鞯木犹煜挛薜校古抡獾忝裨梗俊�

  “哼,这些混账臣子,一天天就知道危言耸听,想要用这种话来吓朕?”

  “他们想都别想!”

  【在叛逆心态的作用下,朱翊钧完全将臣子视为敌人,拒绝听从和相信臣子们的奏折。】

首节 上一节 994/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