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92节

  “儿臣不知。”

  秦始皇淡淡道:

  “周朝是怎么灭亡的,你说。”

  扶苏立刻道:

  “诸侯权势过大,架空了周天子。”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

  “诸侯的势力,本质就是‘诸侯党’。”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扶苏身体一震,顿时恍然大悟。

  “所以父皇的意思是,当大明有党争出现时,这些什么浙党、楚党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浙国,楚国?”

  秦始皇呵呵笑了笑,道:

  “这是自然,不过也有其他可能性。”

  “从之前乾隆篇的盘点视频来看,朕怀疑党争等诸多因素加剧了大明内部的分裂,最终被大清取而代之。”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看着金幕,发出一声轻笑。

  “哈,党争。这种小儿科的东西,就已经把朱翊钧玩得团团转了吗?”

  一旁的皇太女太平公主闻言便笑道:

  “您说得对,这些对您来说都是小儿科。”

  武则天当年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出任皇后,面对的可是长孙无忌这么一个重量级老臣。

  接下来,武则天又和自己的丈夫李治勾心斗角,最终取得“二圣临朝,共治天下”的地位。

  等李治死后,武则天还要一个个扳倒那些忠于大唐的臣子们,最后才能建立大周。

  和上面这些事情比起来,朱翊钧这个只能决定太子人选的“国本之争”,简直就是小儿科!

  太平公主有些好奇地开口问道:

  “陛下,您若是面对这种事情,究竟会怎么做呢?”

  照理来说,太平应该称呼武则天为“母皇”。

  但这个称呼似乎有些别扭,所以她还是比较喜欢用“陛下”和“您”来代称。

  武则天笑了笑,淡然道:

  “自然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啊?”太平愣住了。

  一旁的上官婉儿脸上也露出震惊表情。

  太平公主吃惊了一会,才道:

  “陛下,就连您也无法对抗群臣的意见吗?”

  “对抗?”武则天呵呵地笑了起来,犹如一位慈祥的老奶奶。

  “太平啊,朕问你,你知道秦始皇为何会成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吗?”

  太平心中自然是有答案的,但话到嘴边,她选择了摇头。

  “儿臣愚钝,请陛下赐教。”

  武则天轻笑道:

  “因为秦始皇用的是法家,而法家的最高奥义,就是‘势’。”

  “何谓势?天下大势也。”

  “秦始皇正是因为能掌控和引领天下大势,才能开创前无古人的大一统王朝伟业。”

  “而现在……”

  武则天指了指金幕,淡淡道:

  “朱翊钧这个时候的天下大势是什么,你看不出来?”

  太平公主身体一震,脱口而出。

  “是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武则天笑着点头。

  “没错。”

  太平公主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天下大势”这四个字的分量。

  她迟疑一下,又开口道:

  “那您当年是怎么做到随意废立太子的呢?”

  李旦、李显这两个太平公主的兄弟,都曾经当过大唐的皇帝和大周的太子,又先后被武则天废掉。

  为啥武则天做起来好像吃饭一样随意的事情,朱翊钧就做不到呢?

  武则天打了一个哈欠,淡淡道:

  “天下君王,分三等。”

  “上等,能掌控和引领天下大势。这般君王,自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立谁废谁,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故上等君王,多半能开创一个朝代,或者把朝代的辉煌推高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中等君王,虽不能掌控引领天下大势,但却知道顺势而为,利用天下大势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故中等君王一般可以让重振国家,营造出中兴气象。”

  “下等君王嘛,既不知道如何掌控引领天下大势,更不懂顺势而为,往往只知道随心所欲贪图享受,或者在权术的小道之中沉迷而沾沾自喜,说白了就是——逆势而行。”

  “这种君王呢,就是衰落之君,亡国之君了。就好像之前的秦二世、隋炀帝、汉灵帝……”

  “……哦,当然还要算上这个朱翊钧。”

  说着,武则天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朱翊钧除非能大彻大悟,不然这辈子也立不了朱常洵的,你就等着瞧吧。”

  “好了,朕有点乏了,你们都出去吧,让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进来伺候朕安寝!”

  大清世界。

  弘历突然开口,提出了一个问题。

  “皇祖,孙臣想问,之前阿玛和各位皇叔皇伯,他们算不算结党呢?”

  胤禛闻言顿时身体一震,恨不得缝上弘历的嘴。

  这个臭小子,你问什么不好,竟然问这个!

  康熙哈哈地笑了起来,点头道:

  “朕可记得,这些家伙一个个自称什么‘四爷党’、‘八爷党’,你说他们算不算结党?”

  胤禛一头冷汗,只能当场跪了下来。

  “请父皇治罪!”

  康熙笑了笑,摆手示意让胤禛起来,目光却看向弘历。

  “弘历啊,继续问。”

  弘历点了点头,道:

  “儿臣的疑惑是,若这也算党争的话,为何大清却没有因为党争而像万历朝之后的大明一样衰弱呢?”

  康熙注视着弘历,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谁说党争之后的大清没有变弱的?”

  “若是大清没有变弱,金幕视频之中你爹又怎么在雍正朝复兴大清?”

  “啊?”弘历听到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康熙叹了一口气,道:

  “党争是一定会削弱一个国家的,朕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朕比万历皇帝好的地方就在于,朕的儿子很多,而且都很优秀。”

  “所以,朕能把大清的基业交给最出色的那个儿子,让你爹来力挽狂澜。”

  弘历心情复杂,说不出话。

  原本以为自家皇祖父会有什么灵丹妙药来削弱党争对大清的影响。

  合着搞了半天,皇祖父就是啥也没干,直接把烂摊子交给了老爹胤禛去收拾?

  康熙看着弘历这般模样,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朕这么和你说吧,朕哪怕只有两个儿子,也能让其中一个成为雍正皇帝。”

  “而朱翊钧?就算给他一百个儿子,他也教不出哪怕一个雍正皇帝!”

  “傻孩子,你不会真的以为,教育后代就不算男人的本事了吧?”

  胤禛在一旁听着这番话,突然有些惭愧。

  康熙皇帝话语之中透出来的,能教育出雍正皇帝的自豪感,是真真切切做不得假的。

  这确实是父皇的本事!

  可我胤禛,交出来的却是……

  乾隆?

  胤禛备受打击。

  在教育儿子这方面,他确实和自家父皇差得太远!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张有德上奏疏的时候,朱翊钧借机发作,将原本确定在万历二十年进行的册封皇太子仪式推迟一年,到万历二十一年再举办。】

  【然而,新任内阁首辅王家屏并非申时行那般首鼠两端之人,而是坚定支持皇太子朱常洛。】

  【在多次上奏请立朱常洛没有得到答复后,王家屏选择辞官。】

  【万历二十年三月十四日,王家屏第五次上奏辞官,终于得到了朱翊钧的批准。】

  【三月十八日,王家屏离开京师。】

  画面中,王家屏看着前来送行的诸多同僚,拱了拱手,微笑道:

  “老夫无能,不能帮助皇长子殿下。”

  “还请诸位将来为大明国本,继续坚持!”

  众人纷纷拱手。

首节 上一节 89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