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75节

  “它啊,也是有弊端的。”

  扶苏继续追问:

  “什么弊端?”

  秦始皇淡淡道:

  “弊端就在于最基层的官吏!”

  “大秦向基层征缴税赋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贪官污吏巧立名目,或者利用老百姓无知而多征收税赋,进而中饱私囊的事情。”

  “大秦以法家立国都无法禁绝这种事情,张居正所在的大明乃是以官绅勾结出名的儒家为根基,想来这种事情定然会更多,甚至成为普遍现象。”

  扶苏道:

  “那按照这种说法,一条鞭法岂不是白费劲了?”

  秦始皇瞪了一眼扶苏,道:

  “怎么可能是白费劲呢?朕不是都已经说过了,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缺点所在吗?”

  “作为统治者要做的就是在旧制度已经腐朽之后想办法开辟新的制度,让国家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至于新制度的缺点,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尽量把缺点的影响减到最小。”

  秦始皇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道:

  “这一点上,朱元璋是有过错的。”

  “朕能理解他《皇明祖训》的本意,他不希望不孝子孙胡搞瞎搞让大明崩溃。”

  “但从来就没有任何制度能持续千百年不变,一项制度最多十年就会被所有人找到空子然后疯狂利用来给自己谋求利益。”

  “制度不是永恒的,变法才是永恒!”

  扶苏心情震动。

  制度不是永恒,变法才是?

  这句话让扶苏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

  突然他心中一动,开口道:

  “周朝八百年……”

  秦始皇不屑地撇了撇嘴。

  “礼崩乐坏忘了?孔丘的话大多是无稽之谈,但这四个字还是没说错的。”

  “周朝的制度,不正是被诸侯钻了空子,最终架空了周天子?”

  “既然诸侯已经成为了这项制度的最大受益者,那他们当然要继续维持这种制度,才能让诸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懂了吗?”

  扶苏如梦初醒。

  “所以那些千年不变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制度本身良好,而是因为制度事实上已经崩塌了,被那些蛀虫们彻底夺走了所有利益。”

  秦始皇缓缓点头。

  “对,不要以为千年不变的制度就是完美的制度。周朝制度本该是周天子号令天下八百年,结果呢?结果是诸侯们统治天下八百年!”

  “任何千年不变的制度,都是已经彻底腐朽的、烂透了、被利益阶级彻底架空把持、再也没有任何希望的制度!”

  “变法,才能让社会进步。”

  “无论变法失败与否,只要还在变法,社会就还有继续进步的希望。”

  “若是哪一天,大秦再也无法可变。”

  “到那时,纵然不是大秦的末日,也是我大秦嬴姓皇族的末日了!”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咦了一声。

  “这个一条鞭法,好像真挺有意思的。”

  “诸位卿家,你们觉得呢?”

  在场的大宋群臣异口同声。

  “没意思,不能变!”

  赵匡胤:“……”

  宰相赵普正色道:

  “陛下,国朝可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这一条鞭法就是彻底抛开了士大夫,怎么能用在我们大宋之中呢?”

  群臣纷纷开口,对赵普的话表示力挺。

  赵匡胤见状,脸颊不由抽动,心中隐约冒出几分怒火。

  赵匡胤对士大夫们为何反对一条鞭法,心知肚明。

  一条鞭法的本质是把向基层征税纳赋的权力收归朝廷,那问题来了,在一条鞭法之前,谁来向基层收税赋呢?

  在大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士大夫。

  掌握了某种权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权力对应的好处。

  士大夫们当然不愿意把征税权吐出来。

  那又一个问题来了。

  士大夫阶层掌握了征税权,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吗?

  答案就是,宋朝爆发的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华夏王朝中数量最多的!

  赵匡胤心中颇为不满,但表面上还是发作不得,只能哼了一声。

  “好了,今天天色已晚,就到此为止吧。”

  赵匡胤怒气冲冲地走回了御书房。

  太子赵德芳紧随而至,小心翼翼地开口。

  “父皇,士大夫们手中并无兵权,您为何不直接绕开他们设立军机处,强制推行一条鞭法呢?”

  在赵德芳看来,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想要做到这种事情还不简单?

  赵匡胤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开口。

  “不行。若是抛弃了士大夫阶层,咱们皇族怎么治国?”

  “难道你要朕把节度使们复活吗?”

  对赵匡胤来说,士大夫们充其量就是癣疥之疾。

  导致大唐灭亡,五代十国混战的节度使们,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赵德芳闻言也有些丧气,道:

  “父皇,难道咱们赵家皇族就这么一直受制于士大夫不成?”

  赵德芳固然是儒家教育出身,但他毕竟是皇太子,将来的皇帝。

  哪个皇帝喜欢这种被士大夫指手画脚的情况?

  赵匡胤脸色闪动了一下,轻轻地哼了一声。

  “不用着急,德芳。很快就有一支新的势力要登上大宋的舞台了。”

  赵德芳闻言心中颇为疑惑。

  “父皇说的是……”

  在赵德芳看来,除了军队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势力能跟大宋的士大夫阶层作对?

  赵匡胤嘿嘿一笑,从口中吐出了两个字。

  “商人。”

  大明世界,朱棣突然一拍大腿。

  “父皇,俺想起来了。这个一条鞭法,不是跟雍正那个什么摊丁入亩很像吗?”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大明其他人精神都是一震。

  朱元璋皱眉片刻,缓缓点头。

  “还真是。之前在盘点乾隆视频里提过雍正的摊丁入亩改革,那也同样是税赋合一的方式。”

  “嗯,摊丁入亩做的其实比一条鞭法还要更加深入一些。”

  朱棣闻言立刻就有些不怎么爽利,忙道:

  “父皇,明显就是满清的皇帝们在抄袭咱们大明张居正啊!”

  “呵呵,若不是播放了这个视频,还真以为雍正的摊丁入亩多厉害呢,原来只不过是学习咱们大明的能臣罢了。”

  在场的大明群臣纷纷开口赞同,不少人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满清所谓最出色的皇帝雍正,其实也就是抄袭咱们大明张居正而已。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朱高炽眉开眼笑,道:

  “张居正真是一个能臣啊,皇祖。”

  朱元璋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开口。

  “张居正当然是个能臣,但这家伙实在是太能贪了!”

  刚刚金幕盘点视频里有一段张居正和儿子张敬修的对话。

  在两父子对话的时候,书房里的场景自然也呈现于金幕中。

  书房里的各种器具,什么金、银、玉、翡翠,应有尽有。

  再往前一点,张居正刚刚走下马车回到自己家中时,府邸的大门,府中的各种陈设器具,同样也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看就是耗费不菲。

  朱元璋可是最讨厌官员们这种风格的!

  朱棣闻言,表情顿时一滞。

  这位机警的大明皇太子立刻做出决定,不再给张居正说好话了。

  然而下一秒,另外一个声音从一旁响起。

  “皇祖,孙臣倒是觉得,您的想法或许有些偏激了。”

  能用这个称呼说话的人,自然就是皇孙朱高炽!

  朱棣表情瞬间僵硬,不敢置信地转头看着朱高炽,怒喝道:

  “朱高炽,你怎么和父皇说话的?”

  朱棣这叫一个慌啊。

  俺平日里那么口不择言现在都学乖了,你朱高炽平时那么听话,反而学会顶嘴了?

首节 上一节 87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