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74节

  “可你要是不给他闹上几次,他一辈子都得惦记这个事情,等以后你不在了,他就会变本加厉,胡闹一辈子!”

  胤禛心中不知道转着什么念头,但表面上露出非常恭敬的表情,道: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受教了。”

  康熙见状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金幕,悠然开口。

  “你还别不信这个,胤禛。看看金幕里这位万历皇帝吧。”

  “若不是万历皇帝的叛逆,咱们大清还真就没办法这么轻易地入主中原呢。”

  “所以,你更应该教导好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给将来某个什么奇奇怪怪的王朝机会!”

  “别忘了,乾隆皇帝可是在位六十四年呢。”

  胤禛身体剧震,终于变得心悦诚服。

  “父皇说得对,儿臣将来一定改!”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于皇宫中两名万历皇帝的太监被棍责而死的事情,张居正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但对日理万机的张居正来说,他此刻压根就没有时间去关心小皇帝的心情,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一条鞭法”的实行之中。】

  金幕画面里,一条鞭法的公文已经被一名名驿卒送到各地的官府之中,并向天下的老百姓进行公布。

  【万历九年,张居正终于正式走完了所有法定程序,开始实行“一条鞭法”。】

  【其中内容如下……】

  金幕中,一幅画面长久定格,正是一条鞭法的各项详细规定。

  ……

  【一条鞭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点。】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核心思想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同时增加国库的收入。】

  【按照张居正的执政风格,实行这种全盘改变税赋制度的法律,自然也经过了详尽的前期实验。】

  【早在五十年前的嘉靖十年二月,南赣都御史陶谐就已经率先在江西实行一条鞭法并取得了出色政绩。】

  【当时御史姚仁中曾上疏说:“顷行一条鞭法。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

  【陶谐之后,姚宗沐在江西,潘季驯在广东,庞尚鹏在浙江,海瑞在应天,王圻在山东曹县也都实行过一条鞭法。】

  【各地的一条鞭法尝试证明,这种法律改革确实能遏制住土地兼并的势头,减轻农民百姓上交税赋和服徭役丁役的负担,同时还能增加国库的收入,属于一举三得。】

  【张居正用了八年时间推行考成法基本掌控了大明官吏阶层,又获得了李太后和司礼监首席太监冯保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一条鞭法诸多成功范例在前。】

  【如此种种合力之下,一条鞭法便和以往各朝的改革不同,在颁布当年就迅速于大明全境普遍实行下来。】

  画面中,一名农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面前的官吏。

  “交钱就行?不用千里迢迢的去服役了?”

  另外一名农民同样也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吏员。

  “交钱真的能按照个人实际亩数去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分摊举人老爷和进士老爷们的额度?”

  在得到了吏员肯定的回答后,在场的所有农民都兴奋地跳了起来,欢呼雀跃。

  “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朝廷英明,陛下和太后英明啊!”

  “大明好啊,大明实在是太好了!”

  画面不断切换着。

  每一处画面之中,都有无数兴高采烈的老百姓。

  他们的身体早就被生活所压垮,他们的脸庞黝黑如碳,他们的皮肤皱得和树皮一般。

  但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双眼里,都带着一种光芒。

  这种光芒,叫做希望!

  内阁之中,张居正一脸严肃地看着面前的几名大学士,以及从对面六科廊之中过来的六科给事中们。

  “诸位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次的一条鞭法,不单单是为了大明国库,更是为了天下无数的老百姓。”

  “我张某人不求什么,只求能让大明父老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只希望,他们每一天都比过去的一天更有盼头。”

  说到这里,张居正站了起来,深深地朝着面前众人行礼。

  “各位,请助我一臂之力。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了这件好事!”

  在场几名内阁大学士都是上了年纪,老成持重之人,却也被张居正满含情感的话语所打动,纷纷开口。

  “请张阁老放心,我等一定不会拖张阁老的后腿!”

  至于六科给事中们,原本就是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更是被张居正这番话激励得一个个脸庞通红,热血沸腾。

  一名给事中高声开口。

  “张阁老放心,谁若是敢阻拦一条鞭法,敢在一条鞭法实行的过程中损公肥私,我们六科廊一定不会放过他!”

  “谁敢阻拦张阁老为民请命,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仅仅一年之后的万历十年,大明国库中的存银就历史性地达到了八百九十万两之多。】

  【太仓中的粮食更是可以支撑朝廷各处政务、军事支出十年之用。】

  【一条鞭法历史性地改变了华夏之前朝代税赋分开征收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税赋合一。】

  【税和赋这两个字原本代表着相近却又不完全相同的意思,但在张居正之后,这两个字成为了同义字。】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不由震动。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双眼猛然爆发精芒。

  “税赋合一?”

  “竟然能税赋合一?”

  一旁的太子扶苏隐约有一些想法,但他的阅历毕竟不够丰富,便有些疑惑地开口询问。

  “父皇,这个税赋合一,似乎很重要的样子?”

  秦始皇吐出一口气,缓缓开口。

  “扶苏啊,你确实是不懂税赋合一的意义。”

  “朕这么说吧,张居正就算没有其他任何的政绩,但凭这个税赋合一,也足以名垂青史!”

第452章 秦始皇说清变法本质,朱元璋给大明官员加薪!

  扶苏在听到了秦始皇的话之后,不由露出惊讶表情。

  “父皇,这一条鞭法当真有如此重要?”

  秦始皇呵呵一笑,点头道:

  “当然重要。你应该仔细看过刚刚张居正颁布的一条鞭法细则了吧?”

  “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能体会吗?”

  这个问题若是问前几年的扶苏,他定然是懵懵懂懂,要思考好久。

  如今扶苏已经帮助秦始皇处理政务多年,驾轻就熟,开口道:

  “应该是把最基层的收税权力都归拢于朝廷。”

  “好像华夏历朝王朝之中,只有咱们大秦曾经做到过这件事情。”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

  “那是因为只有大秦把法家制度推进到了几乎极致,后世的历代王朝都选择当了儒家的狗。呵呵,儒家的中坚力量就是地方上的士族,地方收税权这么利润丰厚的东西士族怎么可能让出来?”

  “张居正这一次啊,可是真正刨了儒家的根基,往死里得罪人了呢。”

  扶苏愣了几秒,有些不敢置信地开口。

  “父皇您的意思是,张居正其实就是照搬了咱们大秦?”

  秦始皇缓缓道:

  “你说这话,对,也不对。”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本质就是通过税赋合一的改革,将朝廷的触手真正触及到地方上每一个老百姓。”

  “这是他学习大秦之处。”

  大秦的法家政策,就是精确到每个人。

  大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当于身份证的木简,上面详细记载了该人的出生年月、身高、样貌、家中财物等情况。

  有多详细?

  详细到这个人脸上有几颗痦子、是否残疾、家里有几棵桑树、几亩田地甚至几头牛!

  正是因为这种变态的基层控制力,在战国时代大秦官府就可以提前预测出接下来的战争中自己能动用多少青壮,能有多少粮食,能制造多少武器,能出动多少战马。

  这便是孙子兵法中极力赞扬的“知己”。

  战争的规模能打多大?战争的时间能打多久?

  这一切,大秦决策者们心里全部有数。

  反之,用相同的问题去问东方六国的统治者,他们只会一脸茫然。

  大秦怎么可能不赢,怎么可能不统一天下呢?

  秦始皇继续道:

  “但大秦虽然触角已经伸到了基层,税赋还是同样分开缴纳的。”

  “张居正这种税赋合一的方式,的确是开创了华夏之先河,是独属于他一人的功劳。”

  扶苏疑惑道:

  “父皇您这么说,为何咱们大秦不这么做呢?”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一条鞭法自然也是如此。”

首节 上一节 874/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