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68节

  服徭役丁役的都是家里的青壮劳动力,青壮一走,谁来种田?

  没人种田,田里没粮食,那死亡可就近在眼前了。

  咋办?

  找官府,请当地官员出头?

  当地的官员们可不管这些。

  官员们必须要搜刮到足够的粮食田赋上缴朝廷,必须要向贡献足够的丁口服役,才能给上官交差。

  眼看着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这时候那些钻了优免空子的士绅就出现了。

  他们苦口婆心地教育那些走投无路的农民。

  哎呀,你留着土地也是没用,又要服役又要上缴那么多粮食,一年到头下来吃不饱穿不暖,说不定还要饿死。

  什么,你说有土地反而活不下去,要送老爷我,只需要老爷给点吃的?

  不行不行,咱们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这样,你家一百亩土地全卖给老爷我,总价就——嗯,一文钱吧。

  完了老爷我再发善心,请你当我的佃农,你继续种你的地,哦不,是老爷我的地。

  服徭役?老爷我在官府有关系,和县衙那边打个招呼就行,你安心给老爷种地。

  要是真有什么天灾人祸,你家收成少了,活不下去?

  老爷我还能发发善心送你一点粮食,或者降低你这一年的田租。

  老爷肯定不能让你饿死的,饿死你,谁给老爷我种地?

  好了,看看老爷送给你这些让你免于饿死的粮食,你就说老爷我是不是大善人吧?

  所以啊,你就安安心心,世世代代给老爷我,还有我儿子,我孙子……一直种田吧!

  没办法啊,你一个没土地的泥腿子,老爷要赶走你,你一家分分钟不就饿死啦。

  所以你子子孙孙都给老爷我的子子孙孙一直当佃农,世世代代给老爷我的后代种田吧。

  唉,老爷我啊,实在是太心善了,简直是大善人啊!

  于是整个循环就构建完毕。

  大量士绅钻优免空子——农民承担更多税赋徭役——一部分农民无力承担只能卖地当佃农,导致国家能收的田赋和能服役的丁口减少——剩余还有土地的农民只能承担比之前更多的税赋和徭役——更多的农民无法承受只能卖地当佃农,国家田赋和服徭役的丁口进一步减少……

  这种循环一开始不会很快,但到了一定地步就会越来越快,就好像滚雪球一样,直到整个大明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如果嘉靖能死得早一点,局面当然也不会这么严重。

  偏偏嘉靖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

  四十多年,在大明就是两代,甚至差不多三代人的时间。

  大明原本七亿亩的土地,就有两亿四千亩被这么吞掉了。

  当然问题也不能全怪嘉靖,但不管怎么算,嘉靖年间士绅勾结地方官员吞掉的土地,至少也得有两亿亩。

  作为嘉靖时代进入官场的人,张居正非常清楚,如果嘉靖再多活十年,不,哪怕是五年。

  大明被吞没的土地恐怕就不是两亿多亩,而是三亿多,甚至四五亿亩!

  到那个时候,没有足够田赋,也没有足够丁口的大明,不亡国才怪呢。

  想到这里,张居正心中不免有些庆幸。

  还好,自家恩师徐阶终究还是斗垮了严嵩。

  还好,嘉靖皇帝终究还是死了。

  哦对了,海瑞之前处置恩师徐阶的徐家,罪名好像就是勾结当地官吏利用优免吞并农民土地……

  咳咳,恩师还是很好的,才吞了几千亩,都不算个事!

  陷入思考和回忆之中的张居正并没有发现,在一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听完这些,非常生气。

  两亿多亩土地,这可都是朕的土地!

  这些该死的家伙,竟然官绅勾结,吞没朕大明这么多土地!

  朱翊钧忍不住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开口。

  “这些个混账东西,竟敢吞没朕这么多的土地。”

  “张先生,你得把他们全找出来,统统杀了!”

  顿了顿,朱翊钧又加了一句。

  “全家诛连,方解朕心头之恨!”

  朱翊钧话音落下,在场的内阁首辅,以及几名司礼监大太监全部都慌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张居正。

  金幕中,浮现出另外一幅画面。

  那是在几个月之前,张居正将几名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们召集在了一起。

  “各位,马上就要开始全国的土地丈量了。”

  听到这里,内阁大学士们倒还没什么大的反应,司礼监几名大太监明显就不高兴了。

  张鲸开口道:

  “张阁老,你说其他的也就算了,咱家的家人苦了大半辈子,在地方上弄点土地,怎么就还不行了?”

  这番话立刻得到了其他几名司礼监大太监的同意。

  对于这些太监们来说,男人的根没了,那美色这个对男人来说极为重要的方面就享受不到。

  所以太监们发迹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另外一条路满足自己——敛财。

  在大明这个时代,金银当然是好东西,但问题是传承性太差,而且花掉了也就没了。

  想要留点遗泽给后代,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土地。

  太监还有后代?当然有。他们的后代要么是入宫之前生的,要么是入宫发达之后从兄弟那边过继给自己的。

  现在张居正要清查土地,把那些不符合规定的土地退还给之前的百姓主人,大太监们当然很不高兴。

  张居正微微一笑,道:

  “各位公公,若是张某没记错的话,早在三年前我就给公公们打过招呼了吧?”

  几名司礼监大太监闻言,不由有些尴尬。

  张居正是打过招呼了,但问题是这些司礼监大太监们心存侥幸啊。

  张鲸干咳一声,道:

  “咱家这些老骨头每一个都拿了四五成的土地出来给朝廷办事了,这难道还不够吗?”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

  “各位,大家都是帮陛下、太后和大明做事。做事的时候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拿多了,大明亏空多了,太后和陛下不高兴,咱们这些做事的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搬出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敲打了这几名大太监两句,张居正又道:

  “现在几位公公主动拿出土地来退还,这就是给大明做表率,给陛下和太后分忧。”

  “到时候,还怕太后和陛下不信各位公公的忠心吗?”

  “和太后、陛下的信任比起来,一点点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名大太监闻言,顿时动摇。

  司礼监和内阁,虽然都是给皇权分忧的两大机构,但晋升路径是不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基本上都会分管六部之中的某部具体事务,所以他们必须得拥有一定的执政能力。

  但司礼监的大太监们,他们不需要执政能力,更多的是靠皇帝的宠信。

  内阁大学士们可以不用那么在意皇帝的信任与否,但对司礼监大太监们来说,皇帝信任与否就是自己的命根子!

  用几千,几万亩土地来获得皇帝、太后的欣赏,这可很划算啊。

  冯保笑呵呵地开口。

  “张阁老都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了,那咱家还能说什么呢?”

  “咱家明天就写信回老家去,让冯家把所有不该拿在手里的土地全退给官府。”

  张鲸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头。

  “咱家也没意见。”

  “咱家这就写信回去。”

  在获得了司礼监大太监们的一致点头后,张居正回过头来,含笑看着身边几名内阁大学士。

  “各位阁老,也请大家群策群力,为大明和陛下分忧吧。”

  这几名内阁大学士本就大多是改革派的,闻言纷纷点头。

  “张阁老放心吧,这件事情老夫一定办好。”

  “一定给陛下、太后和张阁老分忧!”

  张居正见众人这般表态,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正色道:

  “请大家放心吧,这一次,各位的功劳一定都会在太后和陛下那边有名有姓的!”

  画面回到现实。

  诸多司礼监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盯着张居正,心中这叫一个哀怨啊。

  我们可是发动了家里人,各种亲朋故旧,帮你张阁老好不容易做出了丈量土地这么大的动作。

  一口气给国家增加了两亿亩地!

  结果现在好了,陛下不但不领情,还要派人追查我们,还要杀我们全族!

  张阁老,这就是你所谓的“有名有姓?”

  张居正也麻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朱翊钧竟然会蹦出这种话来。

  张居正擦了把冷汗,忙道:

  “陛下,既然丈量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就不必追究过去的一些小事了。”

  “臣觉得还是应该往前看,大明将来的富庶才是陛下您宏图霸业的保证啊。”

  随着朱翊钧一年年长大,张居正对朱翊钧的态度也是越发温和。

  这两年,就算朱翊钧听课的时候会走神什么的,张居正也只是提醒一下,不会再上什么戒尺了。

  张居正的话音落下,李太后眉头一皱,陷入思索。

  她扫了一眼面前表情不对劲的诸多大太监和大学士,很快也明白过来。

首节 上一节 868/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