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56节

  吕释之就是如今大汉外戚吕氏集团的最高领袖。

  吕氏外戚集团,原本也是沛县勋贵集团的一部分。

  但随着时间过去,吕氏外戚集团逐渐从沛县开国勋贵之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分庭抗礼。

  在金幕出现的这些年里,吕氏集团一直都颇为低调。

  吕释之、吕台(吕泽长子)都很少对金幕发表什么见解,吕后自从高欢视频播放完毕之后也变得沉默寡言。

  今天还是第一次,吕释之破天荒地发表意见,并且如此猛烈地抨击大汉当朝宰相萧何!

  曹参心中有些不安,看了陈平一眼,发现这位老兄弟的表情也颇为微妙。

  萧何却一点也不意外,含笑看着吕释之。

  “建成侯,听说你们吕姓子弟这些年可是有不少人拜入了儒家,莫非你们也想要成为第二个王莽所在的王家?”

  这句话一说出来,群臣脸色齐齐大变。

  谁都没想到,这番短短的对话,竟然如此具备火药味。

  性格谦和的萧何一上来对儒家猛烈开炮,已经很让人不解了。

  低调了这么多年的吕释之瞬间犀利反击,更是让人疑惑。

  现在倒好,萧何居然直接把吕家比作了王莽所在的王家?

  这分明就是要撕破脸啊!

第444章 吕家和丰沛集团决裂?张居正改革大幕开启

  吕释之听到萧何的话之后,发出一声冷笑。

  “我们吕家是王莽?王莽可是当上了大司马,堪比丞相一般的大权在握。”

  “大汉谁才是大权在握的丞相,萧大人想必心知肚明吧?”

  双方唇枪舌剑,让殿中大部分人全都看得瞠目结舌,说不出话。

  刘邦突然敲了敲桌子,正色道:

  “好了,都给朕闭嘴!”

  萧何吕释之立刻同时站了起来,朝着刘邦请罪。

  刘邦哼了一声,训斥道:

  “你们都是朕的功臣,吕家是朕打天下的臂助,还出了朕最贤德的皇后。”

  “老萧就更不用说,没有老萧就不会有大汉!”

  “朕看你们吵架,朕心疼啊。”

  萧何吕释之忙道:

  “是臣等鲁莽,让陛下难过了。”

  刘邦一脸感慨。

  “大家都是好兄弟,你们又何必如此呢?”

  “好了好了,从今往后大家好好相处,明白吗?”

  萧何吕释之齐声应是,随后纷纷落座。

  刘邦嘴角扯动了一下,呵呵笑道:

  “好了,大家继续看视频,别再弄什么幺蛾子了。”

  大殿又恢复了平静,只有金幕的声音在不停回荡着。

  刘恒坐在一旁,看着萧何等人,若有所思。

  萧何突然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刘恒一眼,露出一丝笑意。

  刘恒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那是昨天晚上,萧何派人请刘恒去喝酒。

  在宴席上,萧何问了刘恒一句话。

  “殿下觉得,诸子百家之中哪一家的思想才是最合适被君王用来治国的呢?”

  刘恒借着三分酒意,和萧何说了这么一番话。

  “丞相大人,恒以为,没有最合适的治国思想,因为每一个皇帝的性格、品行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每一个皇帝都应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思想,最适合国家的思想。”

  萧何当时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说了一句。

  “代王殿下高见!”

  刘恒心念电转,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皇兄刘盈。

  刘盈也正在看着刘恒。

  两人目光对视,刘盈似乎有些心虚,转过头去。

  刘恒愣了一下。

  这段时间,刘恒跟刘盈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刘恒在面对刘盈时,将谦卑和尊敬两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是最保守的礼官,也挑不出刘恒对待兄长刘盈的任何毛病。

  刘盈为何会突然转头?

  还没等刘恒想明白,外面三声钟声响起。

  按照前几年设立的规定,今日观看金幕的时间就结束了。

  刘恒便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站在刘盈身后,规规矩矩地朝着刘邦见礼,然后规规矩矩地跟随众人离开。

  才刚走出殿外,陈平就来到了刘恒的身旁,微笑道:

  “代王殿下,今晚若是有空,不如到臣的府上喝上两杯?”

  刘恒下意识地就想要拒绝。

  但话到嘴边,他心中一动,突然改变了主意,点头道:

  “长者所请,故不敢辞也。”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当高拱被罢免之后,作为内阁次辅的张居正理所当然地接替了内阁首辅的职位。】

  【和高拱咄咄逼人的态度相比,张居正显然更为圆滑。他从执政的第一天起就从没有在任何场合发表过对司礼监诸大太监的攻击性言论,采取了和司礼监盟友冯保同舟共济的态度。】

  【而冯保本人也对高拱之前的强势压制心有余悸,生怕内阁再出现一位类似高拱的首辅,便也对张居正采取了非常配合的态度。】

  【冯保和张居正,也成为了大明确立内阁——司礼监双头制度以来,两大机构领导者和谐共处的范例。】

  画面中,冯保捧着一堆奏折,来到了两位太后的面前。

  “太后,陛下,这是张阁老的奏折,奴婢看完之后觉得兹事体大,必须得由您三位亲自过目才是。”

  两名太后闻言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不安。

  李太后忍不住埋怨道:

  “这张阁老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不会也像高拱一样是个不省心的吧?”

  一边说着,李太后一边取下奏折,拿在手里。

  一旁正在奋笔疾书的朱翊钧闻言,心中顿时瘙痒难耐,忙道:

  “母后,也给我……朕看看吧。”

  李太后瞪了一眼朱翊钧:

  “功课做完了吗,皇帝?”

  朱翊钧讪讪地将视线强行转回了面前的课业。

  李太后读起张居正的奏折,读着读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看完后,李太后将奏折递给了一旁的陈太后。

  “姐姐,你也看看。”

  陈太后有些疑惑地接过奏折,看了一会,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张居正的这份奏折,并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的内容。】

  【这位新任大明首辅,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

  【此外,张居正还明确提出“财用大匮”是自己要解决的终极目标。】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由动容。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呵呵一笑,皇冠旁边两条长翼也随之摇动起来。

  “这个张居正确实是个当宰相的料,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

  “国家没钱,还说个屁嘛!”

  赵普闻弦歌知雅意,立刻开口道:

  “陛下所言极是,就咱们大宋这么富庶,每年的国库收入数以亿计,才是一等一的治国方略!”

  几名宰相更是一等一的聪明人,闻言各种开口吹捧,让赵匡胤越发得意。

  突然,一名将军快步而入,朝着杨业低语几句。

  杨业表情一变,站起来对着赵匡胤道:

  “陛下,交趾和崖州爆发了叛乱!”

  “什么?”赵匡胤勃然大怒,皇冠旁边两翼齐飞。

  “混账东西,区区南蛮,竟然也敢冒犯大宋威严。”

  “杨业,你是枢密使,速速会同兵部,派兵镇压!”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赵匡胤的心情,他很快就又变得愉快了起来,发了一条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这个张居正是个人才啊,知道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得富裕的道理,深得朕大宋的智慧!你们这些家伙和他学学!】

  短暂的十几秒钟后,几条弹幕跳了出来。

  【秦始皇嬴政:东方六国的财富,单单是一个齐国都是朕大秦的两倍,但有钱又如何,一统天下的还不是朕?】

  【汉武帝刘彻:匈奴人占据西域几十年,搜刮无数财富,还不是被朕的卫青和霍去病打得屁滚尿流?】

  【隋文帝杨坚:你说这种话,应该是没有见过南陈的国库,你知道南陈时期的江南有多富裕吗?】

  【明太祖朱元璋:朕就一个乞丐起家的,若是以财富论英雄,朕能建立疆域比大宋还要辽阔好几倍的大明?】

  【唐太宗李世民:说真的,拳头大才是硬道理,钱财在争霸天下的时候都是虚的!】

首节 上一节 85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