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50节

  【大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高仪。】

  三人快步进入寝殿东偏室,龙床上是面色极度苍白,有气无力的隆庆皇帝朱载垕。

  在龙床旁边,是一位年仅十岁,一脸茫然无措的男孩。

  【大明太子,朱翊钧。】

  朱翊钧的身边是一位身着红色袍服的老太监。

  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老太监身上的红色袍服,比之高拱、张居正等内阁大学士身上的袍服也是毫不逊色,旗鼓相当。

  【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

  龙床后面还有一道帘子,帘子后面坐着两名女子,分别是大明皇后陈氏,皇贵妃李氏。

  高拱三人不敢怠慢,朝着龙床上的隆庆皇帝行礼。

  隆庆皇帝艰难地抬起手,朝着内阁首辅高拱招了一下。

  “先生,你、过来。”

  高拱赶忙上前。

  “陛下,老臣来了。”

  隆庆皇帝握住了高拱的手,叹息道:

  “先生,朕不行了。”

  “今后,朱翊钧这孩子,和大明的社稷,就有劳先生了。”

  高拱闻言,顿时红了眼睛,道:

  “陛下,您、您会好起来的!”

  隆庆皇帝虚弱地笑了笑,看了一眼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

  “念吧。”

  冯保不敢怠慢,拿出一份圣旨,念了起来。

  “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行了,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注:此为原文。)

  镜头长久地聚焦到了跪在地上的皇太子朱翊钧身上。

  无需任何交代,金幕面前正在观看的历朝历代皇帝们心中同时有所明悟。

  朱翊钧,应该就是这部盘点视频的主角!

  朱翊钧表情茫然,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道:

  “儿臣接旨。”

  高拱虎目含泪,悲声道:

  “陛下!”

  隆庆皇帝叹息一声,指了指朱翊钧,又指了指高拱、张居正、高仪以及太监冯保。

  “大明,今后就交给尔等了。”

  说完这句话,虚弱无比的隆庆皇帝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高拱身体颤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心情激荡之下,他并未注意到,身后的张居正和太监冯保隐蔽地交换了几个眼神。

  守在外面的太医很快被召了进来,诊断一番后道:

  “陛下的身体已经到极限了,必须要立刻静养。”

  众人默然片刻,都准备离开。

  突然,帘子后的陈皇后开口道:

  “陛下还没说谁来写遗诏呢。”

  高拱身形摇晃了一下,淡淡道:

  “皇后不必担心,此事臣自有理会。”

  【遗诏,对大明皇帝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它不但是皇帝一生的个人总结,同时还涉及到皇帝死后的权力安排。】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接任皇位的皇太子出于孝道,是没有办法反抗已经去世的父皇所留下之遗诏的。】

  【故而撰写遗诏大臣,就相当于获得了一次性的皇权!】

  【上一任内阁首辅徐阶就是利用执笔嘉靖皇帝遗诏的机会,得迫使高拱第一次辞官退隐。】

  【徐阶执笔遗诏不过是六年前发生的事情,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当事者,自然不会小觑这遗诏的威力。】

  【在朱翊钧尚未继承皇帝前,围绕着遗诏的撰写,大明最顶层的几个人物就爆发了内讧。】

  张居正一路回到了内阁,坐在了属于自己的那间屋子里。

  此时的张居正,脑海中回忆着前天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的对话。

  冯保轻声对着张居正开口。

  “张大人,御医那边已经打探清楚了,陛下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太子要登基了!”

  张居正闻言,也是表情极为凝重。

  “太子登基……”

  上一次嘉靖皇帝死后,朝堂上的各种波澜,就让张居正记忆犹新。

  冯保点了点头,声音更加细微。

  “先帝的遗诏,就是由徐阶大人和您共同撰写的,对吧?”

  张居正有些勉强地笑了笑,道:

  “主要还是恩师执笔,我只是出了一些小小的意见。”

  冯保哎了一声,正色道:

  “张大人,咱俩谁跟谁,都这种时候了你就别和咱家玩虚的了。”

  “咱家的意思是,等过两天陛下真不行了,你立刻起草遗诏,咱家让司礼监这边马上通过。”

  “可不能让高拱那个老混蛋来起草,不然咱俩都完了!”

  ……

  结束了回忆的张居正迟疑片刻,下定决心。

  他先是去把房门反锁,随后坐下来,开始起草隆庆皇帝的遗诏。

  由于亲自参与到嘉靖皇帝遗诏的起草过程,张居正写隆庆皇帝遗诏的时候也是颇为熟练,笔走龙蛇,很快就写了一大篇。

  突然,房门砰的一声,被人强行打开了。

  张居正大吃一惊,手中毛笔猛然一颤,落下墨点在纸上,浸染一片。

  “高、高大人?”

  走进来的,正是内阁首辅高拱!

  高拱盯着张居正,冷笑道:

  “张阁老,你这是在做什么?”

  张居正吃了一惊,表情局促。

  “高阁老,我……”

  高拱走到书桌面前,瞄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脸上的冷笑越发明显。

  “张阁老,你作为内阁次辅竟然想要起草遗诏,这是不把老夫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啊!”

  张居正满脸冷汗,连连躬身。

  “高阁老,是下官的错。那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说的,陛下暗中叮嘱他,命我起草遗诏之后再给高阁老过目……”

  高拱直接打断了张居正的话。

  “不必了!遗诏自然由老夫亲笔起草,张阁老你就无需操心了。”

  “至于冯保那个阉人,呵呵。等过些日子,老夫自然会除掉他,张阁老届时好好看着便是!”

  说完,高拱拿起桌案上那没有写完的遗诏,当着张居正的面撕成粉碎。

  张居正脸色铁青,但却没有开口说话。

  金幕中,画外音和字幕再度出现。

  【从明英宗朱祁镇起,司礼监和内阁被称为“内朝”和“外朝”,是大明朝廷的两大核心机构。】

  【其中,司礼监由于掌握了“批红”权和玉玺,往往拥有更大的权力,便有了王振这样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出现。】

  【但无论内朝还是外朝,谁更有权力,终究还是皇帝一言而决。】

  【隆庆皇帝朱载垕还是裕王时,高拱就已经是朱载垕的老师,也是朱载垕得以登基的最大功臣。】

  【有了这份情谊,朱载垕在位期间,高拱大权在握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是大明内外朝制度出现后,外朝内阁第一个压倒了内朝司礼监的大权臣。】

  【高拱凭借帝师的身份,行事极其霸道,所有朝政大事只有皇帝朱载垕开口时可以商议一二,其他人的意见对高拱而言完全无足轻重。】

  【即便内阁地位仅在高拱之下的次辅张居正,对高拱而言也只不过是一个随时都能斥退的下属官吏罢了。】

  【高拱确实是一个能臣,隆庆皇帝时代蒸蒸日上的大明他居功至伟。】

  【但这样霸道的行事风格必然会引来其他同僚的不满和内朝司礼监的反扑,随着无条件信任高拱的隆庆皇帝病重将逝,这种反扑的苗头也开始出现。】

  【张居正和冯保联手暗中拟就遗诏,仅仅是一个开始。】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正准备走下马车的秦始皇轻笑一声。

  “这个朱翊钧还真是惨啊,才十岁还没当上皇帝,自己内阁的三辅臣,哦不,四辅臣之间就爆发了如此激烈的内斗。”

  扶苏看着面前金幕,沉吟片刻之后道:

  “父皇,儿臣总觉得,这隆庆皇帝的驭人之术有些问题。”

  “高拱行事过于霸道了,难道他就不担心高拱最终会篡位吗?”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

  “高拱没有任何篡位的机会,他就算想学王莽,成功的概率也是零。”

  “为何?”扶苏大惑不解。

  秦始皇咳嗽一声,道:

  “还记得上一部大明视频的主角朱祁镇吗?内阁和司礼监的制衡,确实是非常精妙的。”

  扶苏闻言心中一动,脑海中立刻飞速回忆起之前看过的盘点视频内容。

  大明内阁负责的是“票拟”,就是内阁大学士审阅奏章之后,将审批意见写在一张小票上,附着于奏章上送给司礼监。

  而司礼监负责的是“批红”,秉笔太监用皇帝的红笔进行批示。在得到秉笔太监红笔的批准后,掌印太监再拿出玉玺用印。

首节 上一节 850/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