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49节

  “而从大明出发前往伊比利亚半岛,单单是来回都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朱棣心中顿时一紧。

  朱元璋的言外之意非常明显。

  如果朱棣出征欧洲,半路朱元璋突然去世,那大明就麻烦了。

  朱棣正想说朱高炽这小子在就行,但看着朱元璋的眼神,还是陷入了沉默。

  朱元璋笑了笑,挥手道:

  “去拟旨吧,告诉郑和,这是大明第一次对欧洲的开拓,务必要让它尽善尽美,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第441章 赵匡胤怒斥历朝皇帝双标,新盘点主角登场,上来就是内讧

  大清世界。

  胤禩站在康熙面前,表情严肃展开汇报。

  “父皇,来自英吉利的第一批火枪火炮已经全部到位了,英吉利王国派驻京师的全权大使也在昨日抵达。”

  康熙闻言,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非常好,让英国大使入宫吧,朕现在就要见他。”

  胤禛闻言吃了一惊,忍不住道:

  “父皇,这于礼不合啊。”

  按照大清的规矩,这位英国大使应该严格完成戒斋沐浴等一套华夏的礼仪,然后还要耐心等待康熙皇帝的心情,才能被召见。

  之前的各个藩属国就是这样子的。

  康熙哼了一声,瞪着胤禛道:

  “英国是大清如今最可靠的臂助,还端着那些臭架子做什么?立刻给朕去!”

  看着胤禛离去的背影,康熙摇了摇头,轻声自语。

  “少一点繁文缛节,大清追赶的脚步就能快一分!”

  一旁的弘历听到康熙的话之后,忍不住疑惑地开口。

  “皇祖,您这是否太急切了一些呢?”

  在弘历看来,就算是大清需要追赶这个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脚步,也不需要着急这几天。

  康熙看向弘历,表情变得温和了一些,笑道:

  “朕老了,时日无多。”

  “但朕不想再让历史上延续了三代人几十年的清准战争重现!”

  弘历顿时心虚地闭上了嘴巴。

  很快,一名穿着英国典型绅士服装,头顶戴着夸张礼帽的男子,缓缓走进了宫殿之中。

  这名男子恭恭敬敬地朝着康熙行礼。

  “亨里克·沃尔波尔代表我们伟大的联合王国陛下向强大的东方大清帝国皇帝致意。”

  康熙听完翻译,露出笑容。

  “也请你向贵国国王致以朕的问候。”

  “使者请坐吧,关于和贵国联合一起抗击俄罗斯的事情,朕还有许多具体的事项希望能得到你的解答。”

  从各方反馈的情报来看,这位亨里克·沃尔波尔是现在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沃尔波尔的亲弟弟。

  他的态度,将会极大的影响英国对大清的看法,从而影响到英国的援助!

  弘历坐在一旁,心中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英国使者,看起来一副沐猴而冠的样子。

  所谓的英吉利,真的是金幕之中那个强大的帝国?

  就在此时,弘历的心中突然一动,下意识地将视线投向了金幕。

  金幕之中,新的画面浮现了出来。

  【根据规则,《工业革命》全集价格下降500万,如今的价格为4000万两白银。】

  【即将播放下一部视频。】

  【这部视频的关键字是——】

  【叛逆。】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都是一动。

  秦始皇若有所思。

  “叛逆?看来应该是一个小皇帝。”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会经历过一阵少年的叛逆时期。

  扶苏沉吟道:

  “莫非这位皇帝在叛逆期搞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导致影响了整个王朝的国运?”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道:

  “嗯,叛逆的逆子可是很让人操心的。”

  扶苏感受到秦始皇的目光,心中不由有些疑惑。

  父皇您这眼神是干啥,倒好像我就是那个叛逆的孩子一样。

  扶苏突然回过神来。

  哦,对,自己还真叛逆过。

  就是那件“焚书坑儒”,自己帮了这些儒生、术士说话。

  若不是金幕的出现,自己会因为这件事情引来父皇大怒,被贬去和蒙恬一起镇守边疆。

  扶苏先是暗暗感激了金幕一句,随后又有些尴尬。

  父皇怎么还记得这件事情呢?

  紧接着,画面之中出现了一座皇宫。

  皇宫之中,不少官员正在走来走去。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啧了一声。

  “这画面之中的衣着服饰,看起来就是那个大明啊!”

  “哼,这大明看起来就是学习了朕大宋的风格,还搞得这么不伦不类!”

  大明服饰和大宋服饰颇有类似之处,但又融合了一定的大元成分在其中,作为大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当然能看出其中的区别。

  太子赵德芳自然是知道父皇对大明很不爽的,立刻就开口捧了一句。

  “父皇,这大明应该是历朝历代上榜皇帝最多的朝代了,加上这一部都是第三个了!”

  赵匡胤果然立刻就高兴了起来,笑呵呵地开口:

  “那可不?朕必须要发条弹幕,让朱元璋那小子看看!”

  【宋太祖赵匡胤:哟,这不是咱们得国最正的大明王朝么,好像都已经是第三个上榜的皇帝了吧,真厉害!】

  【汉高祖刘邦:咦,大明上榜的败家子这么多吗?】

  【秦始皇嬴政:上榜了三个皇帝,大明的家底是真厚,居然还没亡国?朕的大秦一个败家子胡亥就折腾完了。】

  【女皇帝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说一下,大明的制度朕也学习学习。】

  【光武帝刘秀:说真的,三个败家子都没亡国,大明真不得了,朕也想学习学习。】

  大宋世界,赵匡胤震惊了。

  “不是,这些家伙怎么还想起要学习朱元璋的大明来了?”

  按照赵匡胤原先的设想,应该是大家一起快乐的嘲讽朱元璋才对。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

  赵德芳在旁边也是一脸的尴尬,道:

  “似乎这些皇帝们觉得,多出几个败家子却不亡国,也是一种能力?”

  赵匡胤顿时气愤道:

  “朕的大宋才一个宋徽宗和宋钦宗,就天天被他们嘲讽。”

  “大明都出了三个败家子皇帝,竟然是一致的称赞?”

  “简直就是双重标准,他们就是对朕的大宋有成见!”

  听到赵匡胤这番话,众人也是默然。

  对大宋有成见的原本只是大明,但看完了靖康之变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好像确实是都对大宋有不少意见了。

  谁让靖康之变实在是太耻辱了呢?

  赵匡胤哼了一声,心情突然又变好了,身体微微后仰,靠在了龙椅上。

  “无妨,反正大明是这盘点视频的主角,朕有的是机会吐槽朱元璋,把面子给扳回来!”

  金幕继续播放着。

  视频的画面切换到了寝殿,在龙床上躺着一名三十来岁,但却已经瘦得皮包骨的皇帝。

  画外音和字幕同时出现。

  【隆庆六年,三十六岁的大明皇帝朱载垕突然生病垂危。】

  【虽然只有短短六年的执政期,但这位隆庆皇帝提拔了一大批的能臣,如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文官,又有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武将。】

  【在这些杰出人才的辅佐下,嘉靖晚期的各种弊政被大量清除,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对外也有“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大壮举,大量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极大的繁荣了大明经济,俺答封贡代表着草原上的蒙古部族对大明的又一次臣服,是军事和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百花齐放,大明在土木堡之变后就不断下滑的国力于隆庆年间得到扭转,已经立国百年的大明王朝再度变得蒸蒸日上,有了中兴的气象。】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年富力强、仅执政六年的隆庆皇帝朱载垕却因为纵欲无度,英年早逝。】

  【大明这艘正在复兴道路上艰难前行的巨轮,就这样突如其来地抵达了历史的转折点。】

  宫殿之中,三名头戴梁冠,身着绯袍的内阁大学士快步来到寝殿之中。

  其中最前方之人,头发花白,昂首挺胸,面带正气,气势凛然。

  【大明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高拱。】

  后方一人,年纪约莫四十来岁,双目炯炯有神,表情冲和,跟在高拱之后,亦步亦趋。

  【大明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张居正。】

  在最后方一人,年纪约在五十左右,五官端正,表情中带着几分焦急。

首节 上一节 84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