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43节

  “嗯,淳于长,你等会去告诉皇帝,他想立谁为后,老妇不管了,随他去。”

  “但这个皇后,一定得是大汉公侯的女儿,明白吗?”

  淳于长若有所思,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若是陛下先将赵飞燕的父亲册封为侯,您看……”

  太后哼了一声,摆了摆手:

  “老妇说了,老妇懒得管他!”

  淳于长松了一口气,赶忙起身行礼:

  “太后圣明,臣这就去将太后旨意转告陛下。”

  说完,淳于长喜不自胜地离开了。

  宫殿中只剩下了王政君和王莽姑侄二人。

  王政君表情平静下来,看向王莽:

  “为何这么做?”

  王莽诚恳地开口:

  “以臣对陛下的了解,若是一日不立赵飞燕,那陛下就一日不会立后。”

  “天下人不会怪罪陛下,但却会怪罪王家和太后您,这并非好事。”

  王政君露出了然的表情,点头赞道:

  “你确实是个聪明的,无怪乎当年大哥临走前如此看重你。”

  “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赵飞燕将来给陛下生下龙子,赵家必然乘势而起,王家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王莽呵呵一笑,胸有成竹地开口:

  “赵家男子,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王家若是连区区一个赵家也斗不过,岂不是辜负了大伯和姑母您的信赖?”

  “更何况,有姑母您坐镇后宫,赵氏姐妹怎么也翻不起风浪的。”

  王莽情真意切地说道:

  “姑母,您才是王家真正的擎天巨柱呀!”

  王政君因为刚刚事情有些皱起的眉头顿时又舒展开来,笑呵呵地开口:

  “王家有你这样的孩子,老妇也就放心了,对得起这个娘家和大哥的嘱托了。”

  王莽忙道:

  “这是侄儿作为臣子应尽的本分。”

  又陪王政君聊了几句,王莽也告辞离开。

  站在大殿门口,王莽正好看到淳于长的背影消失在远处的宫门里。

  王莽慢慢地皱起眉头,轻轻哼了一声。

  “差一点点,就被这家伙揽了全功!”

  他脸上的表情很快又变得恭谨、诚恳起来,迈动步伐,缓缓地沿着台阶走了下去。

  三国世界之中,刘备若有所思。

  “看来这个王莽,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个野心勃勃之辈了。”

  关羽哼了一声,道:

  “身为王家的一份子,竟然在这种关键大事上出卖家族求荣,简直可耻!”

  张飞啧啧作声,道:

  “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表面上谦谦君子,肚子里全是坏水!”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

  “王莽从小失去父兄,无人教导,心性确实是偏离常人许多。”

  刘备嗯了一声,道:

  “这个确实,能做非常人之事者,必有非常人之所求!”

  “朕自认为也是仁德之人,但王莽从幼时至今多年的做派,朕也是做不到的。”

  诸葛亮微笑道:

  “陛下仁德在心中,又何须通过这种虚假的方式来建立名声?”

  “王莽看似仁善,实则大奸大恶,和陛下是万万无法相提并论的。”

  魏国皇宫之中,曹操抚须静思。

  “这赵飞燕是真美啊,入宫侍奉汉成帝多年,更有人妻风范了。”

  “若是能和赵飞燕一同共度春宵……”

  就在他陷入无尽遐想的时候,曹丕的声音响起。

  “这王莽,真真是狼子野心,竟然背弃家族到这种地步。”

  曹植也道:

  “家族利益第一,王莽和淳于琼同流合污,实在下作!”

  曹操回过神来,嗯了一声,随后又陷入沉思之中。

  “都说赵飞燕能掌中舞,不知道朕的这只大手,能否托住赵飞燕那细白嫩滑的小脚丫……”

  曹操看着右手,遐想无限。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哼了一声。

  “王莽这个乱臣贼子,没想到竟然这么早就露出了马脚。”

  “之前也看过史书,倒是没注意过这些细节。”

  朱元璋嗯了一声,淡淡道:

  “史家都喜欢搞什么微言大义,明明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却三两句话就写完了。”

  “这般著史,不清不楚,反而容易误导后人。”

  对于王莽的态度,后世朝代的皇帝和皇子们,无一例外都是唾弃、痛恨。

  篡位之臣,这是皇族最厌恶的对象。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

  “皇爷爷,孙臣听说王莽的头颅被保存了几百年,不知道咱们大明国库之中有没有?”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

  “这个是没有的。王莽的脑袋确实是被保存下来,而且还保存了两百多年。”

  “但五胡乱华时,匈奴人攻进西晋京城洛阳各种烧杀劫掠,那颗脑袋从此不知所踪。”

  朱高炽哦了一声,不免有些遗憾。

  匈奴人毕竟野蛮,冲进国库肯定也是抢钱抢宝物。

  一颗死人的脑袋,估计随手就丢到哪条臭水沟里面去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王莽封侯的同一年,赵飞燕也被册立为新的大汉皇后。】

  【王莽并没有因为被封侯就有所改变,依旧居住在简朴的宅子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也并不经常和同族之中那些骄奢淫逸的亲戚来往,而是喜欢结交各地有志向的士人,向许多名震天下的大儒虚心求教。】

  【他谦恭随和,从来不摆出大汉第一外戚家族君候的名号压人,士人和大儒们跟王莽相处时极为愉快,纷纷在天下传扬他的名声。】

  【很快,就连大汉最为偏远的交趾郡,也有人在传颂王莽的名声,以结识王莽,成为王莽门下宾客为荣。】

  【在以举孝廉制度作为选拔官员根基的西汉,王莽无疑是世人心中的翘楚和偶像。】

  【就连之前一直与他不和,接替王音担任大司马的叔父王商,也向汉成帝上奏章,表示愿意将一半的封地食邑让给王莽。】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王根接替了王商的大司马之位,西汉王朝也迎来了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

  金幕之中,出现了一行字。

  【汉成帝绥和元年。】

  【一个惊人的消息悄然在长安城中掌控着最高权势的人群之中流传着。】

  【大司马王根身患重病,缠绵病榻多时未愈,即将辞去所有职位,回到封地颐养天年。】

  【王根是王家老一代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退休代表着来自年轻一代的掌权者即将出现。】

  【王莽作为时任大汉光禄大夫、侍中,无疑是最有力的接班人。】

  【但朝廷之中的许多势力也在此时蠢蠢欲动。】

  画面一转,淳于长坐在书房之中,目光热切地看着面前几名正襟危坐的大汉高官:

  “诸位,我如今是大汉卫尉,九卿之一,完全有资格接替大司马的职位。”

  “你们若是支持我,将来我成为大司马,必定有所回报!”

  几名大汉高官闻言,都有些迟疑。

  其中一人道:

  “淳于大人,并非我等对大人信心不足,但王根大司马听说似乎更倾向于王莽?”

  王家从王凤起,接连四兄弟出任大司马,掌控朝政多年,势力根深蒂固。

  历任大司马都是由王家举荐,再加上王太后的支持,汉成帝从来都是一律批准。

  王根接替王商时,皇后赵飞燕曾经尝试提出过反对意见,但结果依然是王根成功接任。

  淳于长呵呵一笑,道:

  “王根大司马真正属意的接班人当然是我,这还用说?”

  “诸位不要忘了,我娘亲出自王家,我也是王家的侄子!”

  “至于王莽……”

  淳于长说到这里,一声冷笑:

  “只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徒,怎么可能成事?”

  几名高官对视一眼,依旧迟疑。

  “王巨君盛名于天下,我等若是反对他,恐怕会被天下士人所唾弃啊。”

  “淳于大人,就算是我等家族之中,大部分人也都支持王巨君。”

  “我等实在是不好说话啊。”

首节 上一节 743/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