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42节

  【在王家的劝说下,太后王政君拒绝了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的请求,理由是赵飞燕乃是平民之女,大汉的皇后应该出身公侯之家,方才得体。】

  画面中,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坐在一起,表情都很不好看。

  “姐姐,咱们都闹了这么多次,陛下始终没有松口!”

  听着赵合德的话,赵飞燕叹了一口气。

  “陛下从小就不被先皇喜欢,是太后一个人将陛下带大,也是太后带着娘家王氏家族拼尽全力把陛下扶上龙椅的。”

  “陛下心中对太后的孝顺,是别人无法撼动的。”

  说着,赵飞燕俏脸上不免有些沮丧。

  这些天,两女使尽浑身解数,无论床上床下都对汉成帝曲意逢迎。

  却依旧无法让汉成帝松口,去忤逆太后王政君。

  赵合德很不甘心,道:

  “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给别的贱婢做了嫁衣?”

  大汉是肯定要有一个皇后的,赵飞燕如果当不上皇后,那汉成帝其他的嫔妃就会得到这个机会。

  更重要的是,只有皇后的儿子才是嫡子,才拥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现在当不上皇后,将来也别想当上太后。

  两姐妹长久以来的谋划,就要化为泡影。

  赵飞燕沉吟片刻,道:

  “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说服太后娘娘。”

  “只有太后娘娘松口,我才能当上这个皇后。”

  赵合德无奈道:

  “王家反对我们,没有王家的支持,太后不可能支持我们。”

  “难道我们要去给王家那些家伙下跪?”

  赵飞燕哼了一声,道:

  “王家那些家伙是支持废后许氏的,我们别说是下跪了,就是在他们面前脱光了也没用!”

  顿了顿,赵飞燕俏脸上闪过一丝光芒,道:

  “但能说动太后的,可并不只有王家人。”

  “呵呵,王家执掌朝纲太久,不但内部派系林立,那些攀附王家的官员们,又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心思?”

  赵合德若有所思,饱满的胸脯轻轻起伏,过了好一会才道:

  “姐姐似乎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画面一转,一名三十左右的贵族官员恭恭敬敬地朝着太后王政君行礼:

  “臣淳于长,见过太后。”

  王政君看着淳于长,露出笑意。

  “好侄儿,你这几天不在宫里,是又陪陛下出去玩乐了?”

  汉成帝之所以会被王家架空,一方面是王家第一代族长王凤确实天纵奇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汉成帝是个沉迷享乐的十足昏君。

  淳于长如今的官职是侍中。

  在汉朝,侍中属于跟随在皇帝身边的近臣,即“侍奉宫中”的简称。

  到后世,侍中才慢慢演变成宰相的官职之一。

  作为侍中,淳于长最擅长的就是每日陪着汉成帝到处玩乐,搜罗各种奇珍珠宝,美人歌姬献给汉成帝。

  在这其中,淳于长借机中饱私囊,贪腐了一大堆的好处。

  故而朝中对淳于长的评价很低,都认为他是一个佞臣。

  但淳于长却有一个护身符。

  他所在的淳于家族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吏家族,但他的亲娘王氏,却是已故大司马王凤和太后王政君的亲妹妹。

  淳于长嘴巴又甜,借助侍中官职的便利三天两头跑来给姨娘王政君请安,把这位大汉太后哄得心花怒放,对淳于长这个侄子极为喜爱。

  故而,即便是执掌朝政的王家,对淳于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淳于长坐在一旁,和王政君聊了一会,说了一些趣事,让王政君笑容不断。

  见王政君心情极好,淳于长不失时机地开口:

  “姨娘,关于陛下最近立后的事情……”

  说到这里,外面突然传来一声禀报。

  “新都侯王莽,求见太后!”

第398章 王莽对待赵飞燕的态度被历朝皇帝疯狂吐槽

  淳于长闻言一怔,表情微微一变,心想:

  “他怎么来了?这回恐怕是麻烦了。”

  王莽的名声,如今和淳于长并驾齐驱。

  唯一不同的是,王莽是好名声传遍长安,淳于长的名声则是臭不可闻。

  而且王莽还是王家侯爷之一,是王家的核心层人物。

  淳于长今日前来,却是要给被王家激烈反对的赵飞燕当说客!

  就在淳于长思考着王莽的到来该如何应对之时,王政君已经露出笑容。

  “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妇两个好侄儿居然一起来了,让他进来吧。”

  很快,王莽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朝着王政君行礼。

  “臣王莽,见过太后。”

  王莽行礼时的动作、神态无比恭谨而诚恳,每一处细节都无可挑剔,让人有一种春风拂面之感。

  王政君笑道:

  “好侄儿,来姑姑这里还客气什么?坐吧,正好陪姑姑和你表兄聊一会。”

  王莽闻言抬头,正好和淳于长对视。

  “见过表兄。”

  王莽朝淳于长行礼,淳于长不敢怠慢,站起来回礼。

  王莽的父亲和淳于长的母亲是亲兄妹,两人是表兄弟关系。

  但这对表兄弟之间的关系明显并不好,从两人说话时极为客气疏远的语气就能看出来。

  等两人重新落座之后,王政君看着淳于长笑道:

  “阿长,你刚刚好像是要和姨娘说一说皇后的事情?”

  淳于长闻言,心中暗自叫苦。

  若是只有自己在,说服王政君的把握至少在八成。

  可眼下,王莽也在!

  王莽的好名声在长安城早就传遍,甚至有人说他是“长安唯一君子”。

  至于淳于长,许多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长安第一恶犬”。

  王政君多多少少也会听说过这两个外号和两人事迹,一旦两人争吵起来,王政君会倾向谁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王莽还姓王,王政君的王。

  在这个时代,同姓的姑姑终究是要比异姓的姨娘更亲近一些。

  就在淳于长额头滴汗,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支持赵飞燕的话时,王莽却开口了。

  “姑母,小侄听说,关于陛下立新皇后的事情,朝堂中有一些争议。”

  淳于长猛然抬头,死死地盯着王莽,心中念头震动。

  “是了,这个王莽一定是前来劝说太后,坚持不立赵飞燕的!”

  “罢了,今日不是时机。等下次王莽不在,我再慢慢想办法劝说太后就是。”

  淳于长下定决心,闭上嘴巴,只等王莽和王政君讨论完,就告辞离去。

  王政君将目光转向王莽,有些疑惑:

  “王音已经和老妇说过这件事情了,他怎么又让你来了?”

  王莽正色道:

  “太后误会了,臣的意思,其实和其他叔伯兄弟们不同。”

  “臣认为,皇后固然是大汉的皇后,但也是陛下的妻子。”

  “作为主宰大汉的九五至尊,陛下有心爱的女子想要册立为皇后,也并非不可理解。”

  淳于长在一旁听着王莽的这些话,直接愣住了,心中天雷滚滚。

  “这王莽的意思,好像是在支持赵飞燕当皇后?”

  “怎么可能?”

  王政君也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道:

  “你支持赵氏女为后?”

  王莽摇了摇头,道:

  “王莽乃是臣子,臣子有臣子的礼节,怎么能干涉君主的人选?”

  “陛下是君,太后是君,皇后也是君。”

  “臣子只需要做好臣子的本分,为君效劳,不该去对君指手画脚。”

  “臣并非支持赵飞燕,臣只是觉得王音叔父他们做的事情,与臣礼不合。”

  王政君闻言,陷入沉思之中。

  淳于长见状,立刻开口道:

  “姨娘,小侄也觉得,陛下如今对赵氏姐妹的恩宠天下皆知,若是姨娘执意不立赵飞燕为皇后,恐怕会让姨娘和陛下之间的母子感情生出嫌隙。”

  “陛下毕竟是长大了,姨娘您就由着他任性一次吧。”

  王政君闻言,柳眉一竖。

  “他敢!他是我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就算当了皇帝,我也是他亲娘,他怎么敢对我心生怨恨!”

  顿了顿,王政君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但你二人也算言之有理……”

首节 上一节 74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