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95节

  在那里,吐蕃的几个大部族以定居的方式控制着一处处城池,以城池为核心在辽阔的范围内进行农耕和一定的放牧。

  李靖的作战方针就是直取这些城池,以擒贼擒王的方式,用最快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实现对整个高原的征服。

  有火枪和火炮的帮助,再加上纵横天下的大唐骑兵,李靖兵分两路,亲率主力短短三个月内就攻破了吐蕃六个大部族的城池,俘虏了超过五万人。

  另外一路的李绩直取青藏高原西部,在大唐安西都护府兵马的策应下打通了从天山进入西域的通道。

  随后一路沿着青藏高原南下,进入了拉达克地区并征服了当地的土王。

  李绩汇报道这里,非常高兴地对李世民道:

  “陛下,臣在拉达克那边发现了一条通道,可以直接进入天竺!”

  “天竺……”李世民闻言,心中不由一动。

  作为大唐最有雄心的皇帝,李世民的斗志始终非常旺盛,开疆拓土的野望也一直燃烧着。

  但西域以西的中亚草原,李世民并不是那么感兴趣。

  草原当然是好地方,但对以农耕为底色的华夏文明帝国来说,最喜欢的当然还是耕地。

  李世民开口道:

  “朕听说天竺那边有很多非常平坦的平原能作为耕地,此事是否属实?”

  李绩这一路是李世民在开战前就特地安排的,为的就是要寻找进入天竺的通道,获得一定天竺地区的情报。

  李绩忙道:

  “回陛下的话,根据拉达克人的说法,天竺不但平原非常辽阔,而且河流密布每年降水众多。”

  “有一天名叫天竺河的大河流,每年河岸都是大丰收,堪比华夏的中原之地!”

  李世民顿时狠狠地心动了。

  在场的大唐群臣们同样也都动容了。

  堪比中原之地的平原!

  华夏只有一个中原之地,都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么强盛富庶的地步。

  若是再能得到一个中原,那大唐将来的成就能到什么地步?

  单单是想一想,都让人心中生出无以伦比的期待!

  李靖笑呵呵地开口:

  “臣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陛下,这一次我们发现的进入天竺的道路并不仅仅只有一条。”

  “臣击败了松赞干布之后,发现从拉萨城往南,同样也有一条道路能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到天竺平原的东北地区。”

  “从距离上来说,这条道路比茂公发现的那条道路,至少要短了上千里的路程!”

  “这天竺东北地区也有一条大河,当地土人把它叫做‘永恒之河’,河岸两边的物产同样也是极其丰饶。”

  “还有,臣也试过了,从大唐刚刚征服的云南地区往西翻越西南山脉,一样也能抵达天竺东北地区。”

  这两条路线,李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阿里、拉达克一带南下,李靖则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拉萨、藏南地区南下。

  李世民喜出望外,放声大笑。

  “这真是天助我也,朕本来还发愁没有地方让朕去征服了呢。”

  “各位卿家,这个天竺平原,朕是一定要拿下的!”

  群臣齐声开口:

  “陛下圣明!”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治。

  “治儿,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全力配合各位大唐宰相,协调六部,做好这个征服天竺的事项!”

  李治心中同样也是颇为激动,赶忙起立。

  “臣领命!”

  李靖又笑着开口:

  “对了陛下,臣这一次还生俘了松赞干布,已经将其带回长安了。”

  李世民猛然睁大眼睛。

  “抓到松赞干布了?快,给朕把他带上来!”

  片刻后,垂头丧气的松赞干布,以及吐蕃大相论钦陵就被押送到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嘴角翘得完全压不住。

  “哟,这不是想要当朕女婿的松赞干布嘛,朕的好女婿怎么变成了这种样子呢?”

  松赞干布闻言,表情颇为愤怒,但旋即又有些颓然,叹了一口气。

  “天可汗,你的大唐确实是远超我的吐蕃,我这一次输得心服口服,你杀了我吧。”

  李世民笑呵呵地拍了拍松赞干布的肩膀:

  “你小看了朕的气度。”

  “朕封你为大唐吐蕃公,从今往后,你就好好在长安城中享受人生,看看大唐的富庶吧!”

  “论钦陵,朕也给你一个选择,要么臣服大唐,要么被发配东北。”

  松赞干布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吐蕃大相论钦陵闻言,表情变幻片刻,咬牙跪在了地上。

  “论钦陵愿世世代代为大唐尽忠!”

  李世民放声大笑。

  “很好,那接下来你就到东宫去,给为善当一个幕僚,负责对藏地的安抚和对天竺的征服出谋划策吧。”

  在安排完这一切之后,李世民心中的大石头也是完全落地,笑呵呵地拉着李靖和李绩的手。

  “两位卿家一路征战辛苦了,朕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庆功宴,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众人嘻嘻哈哈,朝着御花园而去。

  房玄龄碰了碰长孙无忌的肩膀,低声道:

  “陛下好像不是很在意评分的事情啊。”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

  “怎么可能不在意?但陛下的自信心远非常人能及,他应该是笃定这一次大唐必然会在评分之中取得好成绩了。”

  房玄龄愣了一下,随后缓缓点头,发出一声感慨。

  “也对,只有陛下这样的雄主,才能有这般气度!”

  看着面前已经被解除枷锁,颇为拘谨地跟随着大唐君臣一起前行的松赞干布,长孙无忌也感慨了一声。

  “以前吐蕃还算是大唐的威胁,有了金幕之后,灭亡吐蕃也不过是须臾之间。”

  “这金幕,简直就是大唐,不,是华夏历朝历代的神器啊!”

  大宋世界,汴京皇宫之中。

  赵匡胤喜滋滋地看着面前的账册。

  “也就是说,这一次大宋就算是没有拿到前三名,朕也有足够的现银来兑换《工业革命》了?”

  从这本账册来看,大宋如今国库内已经有了五千五百多万两。

  就算是以原价来购买,也是足够了!

  宰相赵普忙道:

  “话是这么说,但臣等觉得,能省个一千五百万两当然是再好不过。”

  一千五百万两收入,对大宋来说可能也不算什么。

  但一千五百万两现银,这是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们都不可能去忽视的巨大数字。

  赵匡胤呵呵一笑,合上账册。

  “这还用说?朕当然是知道的。”

  “对了,南方的战事也都结束了是吧?”

  枢密使杨业忙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潘美大将军已经平定交趾,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应该凯旋回归京师了。”

  在唐末的乱局中,大唐交趾地区趁机独立了出去,并没有被大宋所征服。

  由于面临着北方辽国的巨大威胁,大宋仅仅收回了两广和琼岛就止步了。

  但现在辽国都已经被灭亡了,赵匡胤自然也不会放任交趾继续游离于大宋之外。

  经过数年征讨,先后更换了两任主帅,交趾重新归入大宋境内,在几十年的分离后再一次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赵匡胤想到这里,心中越发得意。

  “反正这一次的评分,朕和大宋肯定是要扬眉吐气!”

  无论是科举还是商贸,大宋在历朝历代本就是领先的。

  最大的短板是军事,在于开疆拓土。

  这些年,赵匡胤凭借着金幕的帮助,补上了这块短板。

  在他看来,现在的大宋,强得让人害怕!

  赵匡胤想到这里,也不由感慨出声:

  “金幕真是神乎其神,是华夏祖宗们对大宋的庇护啊。”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表情平静,看着面前的刘秉忠。

  “哈拉和林那边的战事结束了?”

  刘秉忠毕恭毕敬地开口:

  “回陛下的话,所有的叛军都已经被剿灭了。”

  忽必烈闻言表情和缓了不少,揉了揉太阳穴,叹息一声。

  “没想到咱们大蒙古国的老家,反而成为了如今最大的隐患。”

  哈拉和林是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国的都城所在,其后的每一代大汗都是在哈拉和林被黄金家族四大后裔和诸多宗王推举登基,直到忽必烈为止。

  蒙哥大汗死后,被宗王们在哈拉和林推举为新任大汗的是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

  从华夏惯用的历史角度来说,忽必烈更类似朱棣,属于地方上的藩王夺嫡。

  也正是因为忽必烈破坏了一直以来哈拉和林推举帝国大汗的制度,他击败阿里不哥之后,蒙古帝国就正式分裂成大元王朝和四大汗国。

  忽必烈不敢定都在哈拉和林,不仅仅是因为哈拉和林距离中原、江南这些元朝的统治核心区太远。

  更重要的是,忽必烈用来争夺天下的班底并不是哈拉和林的蒙古人,而是河北、中原为主的蒙、汉、辽后裔。

  所以位于漠北的哈拉和林只是大元帝国的“旧都”,地位不但比不上位于河北的大都,也比不上位于漠南的上都。

  但哈拉和林的象征意味实在是太重要的,谁占据这个地方就意味着能获得成吉思汗的“正统”。

首节 上一节 69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