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81节

  刘秉忠神情极为严肃,沉声道:

  “陛下,臣觉得这是一个大元将来非常巨大的隐患!”

  忽必烈道:

  “隐患在何处?”

  刘秉忠指着金幕,道:

  “陛下刚刚应该也看到了那大英帝国的版图了,他们的版图和大元不同,大部分的疆域远离本土,是通过远洋船只来进行海上联络的。”

  “臣认为,若是其中的殖民地发生叛乱,前去镇压的必然也是一支庞大的舰队,由视频画面中狮子号这样的战舰所组成。”

  忽必烈心中一动,开口道:

  “舰队的作用不仅仅是镇压叛乱,还可以用来进攻!”

  刘秉忠正色道:

  “正是如此。咱们大元国土辽阔,拥有万里海疆,这岂不是意味着将来若是有类似大英帝国的对手,他们就可以随时从大元海岸线的任何一处对大元发动进攻?”

  “以这些火炮的精锐程度,恐怕等朝廷调集大军前来,他们都已经攻克城池劫掠一番,然后跑了!”

  忽必烈连连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失声道:

  “大都也靠近海边!”

  大元的都城——大都,距离海边并不算远!

  若是有朝一日,一支强大的舰队从附近登陆,带着上百门这样的火炮奇袭大都……

  忽必烈想到这里,身体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颤。

  这种情况,即便是这位跟随着蒙古帝国历代大汗东征西讨,建立了大元王朝的开国皇帝,也发自内心地觉得,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忽必烈表情凝重地开口:

  “刘卿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刘秉忠定了定神,道:

  “陛下放心,金幕之中的大英帝国虽然很强,但在咱们这个世界线,想来他们还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

  忽必烈听到这里,心情安定不少。

  “没错,大元离那个大清,中间可是还隔了一个差不多三百年的大明呢,乾隆也不是大清的开国皇帝!”

  “但朕觉得,咱们还是要未雨绸缪才行。”

  刘秉忠点了点头,道:

  “臣有两计。第一计,就是直接发动西征,将这个尚未成长起来的大英帝国彻底消灭在襁褓之中!”

  忽必烈闻言不由哑然,摇头道:

  “这怎么可能?”

  从大元一路往西,中间要经过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和元朝时好时坏,或许还能有让大元过境的可能性。

  但钦察汗国是由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一脉所统治的,术赤一脉素来就跟忽必烈所在的托雷一脉不合。

  这些年,大元支持四大汗国中的伊尔汗国多次和钦察汗国开战,想要从钦察汗国过境?

  那是痴人说梦了。

  更何况即便钦察汗国愿意放开大元军队过境,从大元出征到欧洲,也是万里……不,恐怕几万里之遥。

  在这个时代,大元根本就没有支撑得起这种距离战争的可能性!

  忽必烈看向刘秉忠:

  “那第二计呢?”

  刘秉忠道:

  “第二计就是修炼大元自己的内功。”

  “大元毕竟比这个大英早了几百年,只要大元能在大英之前制造出这样的火炮和战舰,咱们就可以派出大元水师远渡重洋,直接攻击大英帝国的本土!”

  “到那时,隐患自然也就消除了。”

  忽必烈缓缓点头,觉得这个计策才是最有实施可能的。

  “刘卿家你说得没错,既然大英的战舰能从海上抵达华夏之地,那大元的战舰没理由就不能反过去出现在大英的港口外!”

  “只是,这个制造战舰,得怎么做呢?”

  忽必烈的话一出,在场的大元群臣全都沉默了。

  要说打仗,大殿里会的人不要太多。

  治国理政嘛,也有一部分人能行。

  外交出行,同样有人能干。

  但制造战舰?

  这绝对是大大的超纲了。

  刘秉忠不紧不慢地摸着胡须,微笑道:

  “陛下不必心急,难道忘了咱们一直以来最大的倚仗吗?”

  说着,刘秉忠指了指在大殿半空中,散发着濛濛金色光芒的那块巨大荧幕。

  忽必烈回过神来,一拍大腿。

  “对,金幕!”

  “朕明白了,答案应该是金幕之前一直强调的那本《工业革命》!”

  “那需要五千万现银才能兑换的书,就是真正的答案!”

  说着说着,忽必烈表情突然变得古怪,沉默几秒钟后开口道:

  “刘卿家,国库那边现在有多少现银现金?”

  刘秉忠干咳一声,道:

  “不到一千万现银。”

  忽必烈颇为不满地追问了一句:

  “具体数额呢?”

  刘秉忠尴尬一笑:

  “四百八十多万两。”

  忽必烈:“……”

  大殿中,大元君臣面面相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这个狮子号,倒是有些意思,让朕想起了当年。”

  朱高炽已经被狮子号震得心神动摇,闻言忙道:

  “皇爷爷莫非是想起了金幕之中什么制造战舰的秘方?”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高炽:

  “你是不是小说话本看多了,华夏先贤们连热兵器都没见过,怎么给朕托梦制造战舰的秘方?”

  将朱高炽训了一顿之后,朱元璋才道:

  “朕是想起了当年和陈友谅的水战。”

  朱元璋起家中最困难的一战,无疑就是面对陈友谅。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和陈友谅杀得天昏地暗,精锐尽出,本人也几度陷入生死危机,才取得胜利,一统江南。

  朱元璋脸上带着追忆的表情,缓缓道:

  “陈友谅那艘汉王旗舰楼船,是朕见过最大的战舰,今天这艘战舰,比起当年那一艘……”

  朱高炽心中升起希望,忙道:

  “比陈友谅的要小多了,对吗?”

  朱元璋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开口:

  “海洋战舰怎么可能比内陆战船要小?是这狮子号比陈友谅的楼船大多了!”

  朱高炽哑口无言。

  朱元璋咳嗽一声,道:

  “不过这狮子号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朱高炽愣了一下,忍不住提醒道:

  “皇爷爷,这狮子号可是三百多年,不,四百多年后的战舰,连当时的大清都被碾压的技术水平!”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对着朱高炽道:

  “你爹不在,你近来在东宫处理他的烂摊子太多,都忘了读书了,对吧?”

  朱高炽有些讪讪。

  朱棣本就是个喜欢到处跑打仗的主,各项东宫事务,包括朱元璋逐步移交给朱棣的政务基本都是朱高炽在处理。

  也就每天能来大殿之中陪朱元璋看上一会金幕,算是难得的休闲时光。

  朱元璋从桌案上拿出一本书,丢到了朱高炽面前。

  “自己看!”

  朱高炽定睛一看,发现这本书非常眼熟。

  这个封面的图案颜色和风格,不就是大明之前兑换的那套《工业革命全集》么?

  朱高炽目光落在封面的书名上。

  《十八世纪欧洲各国最先进战舰介绍及制作指南目录篇》。

  朱高炽身体一震,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目录。

  还没几页,他就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英帝国“君主号”战舰制作指南及图录。》

  朱高炽稍微翻了一下,发现这指南目录之中竟然涉及到了数百本书, 颇为驳杂。

  但这并不妨碍他心中的惊喜之情。

  朱高炽抬起头,对着朱元璋道:

  “皇爷爷,原来咱们也可以造?”

  朱元璋嗯了一声,突然嘿嘿笑出了声。

首节 上一节 68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